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东坡区22级高二下期校校期末联考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卷(选择题,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16 小题,共 48 分)
1.在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科学家
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威胁,而是需要合作的对象。这是基于人工智能( )
①是意识的产物,能够更好地辅助人类 ②能够模拟人类思维,促进人类实践发展
③能够延伸人类认识器官,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④具有能动性,能够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沙洲氤氲、河湖纵横、候鸟齐飞、苇荡摇曳……走进湿地、亲近大自然已成为许多人热衷的生活方式,城市公
园湿地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湿地公园主要以原生态的自然湿地景观吸引游客,同时融合了钓鱼、农植、露营、游
船、骑行等多种休闲体验活动。由此可见,湿地公园( )
①与城市生活形成有机整体,提升了湿地旅游的综合价值
②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促进了生态旅游发展
③主动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满足了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
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由此可见,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我们( )
①同心同德,使两岸关系实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②遵循规律,顺应中国统一事业发展的历史大势
③迎难而上,要克服两岸统一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④居安思危,把握好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近年来,黄河保护与治理卓有成效,重在对黄河上中下游生态条件差异的深刻把握,更胜在“一盘棋”思维,落
实区域服从流域的河流治理原则。黄河流域统一调度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水利设施,
成功实现连续 23年不断流,平稳度过 2022年强汛期。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实践活动的多样化促成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②运用综合思维有利于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③促进事物发展应分清事物矛盾的主次方面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
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这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与时俱进地探求事物的规律 ②要善于抓住时机,实现事物质的飞跃
③要把握好矛盾的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④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
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2015年的 58%提高到 2020年的 63%。上述事例说明( )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 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 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
试卷第 1页,共 4页
{#{QQABLYQ0U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一带一路”是立足于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
战略主张和合作平台。自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硕果累累,共建国家人民砥砺奋进,沿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一带一路”建设从构想到现实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当先进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国家战略往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青年选手马宏达摘得抹灰和隔墙项目金牌,李德鑫获得家具制作项目金牌,邵
茹鹏获得精细木工项目金牌……他们苦练技艺、精益求精,用实力展示中国工匠的别样风采,用行动彰显为国争光
的热血担当。这启示青年要( )
①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定义人生价值 ②追求卓越,以理论创新助力民族振兴
③砥砺奋斗,用过硬本领成就精彩人生 ④勇于担当,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社火在《辞海》中解释为“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庆典活动,社火已有数千年历史。
虽然各地的社火有所不同,但大都表达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等美好愿望,具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娱乐
性。在今天,一些趣味盎然的场景甚至成为新晋“顶流”。由此可见( )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增强了自信自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一口诉说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在文旅融合的当下,为让济南皮影戏焕新传承路径,济南皮影女团在传承皮影百年技艺的同时,通过作品编排春秋
之事、雕刻唐宋之美、宣讲孔孟之乡、影动济南泉水。济南皮影女团的做法( )
①通过赋予皮影文化新内涵而使皮影再现辉煌 ②为推动不同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
③为优秀皮影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 ④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发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瓷器技术传到世界各国,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
( )
①独具特色的中国瓷器文化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认同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我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瞻仰陕西延安革命纪念地,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七大
会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盛赞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求管理、保护好革命旧址。管
试卷第 2页,共 4页
{#{QQABLYQU0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理好、保护好革命旧址意在( )
①继承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 ②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革命文化服务社会
③保护文化载体,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④弘扬民族精神,助力文化建设教育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应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儒
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
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这说明( )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③我国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
合性。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
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有利于( )
①夯实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历史基础与群众基础 ②坚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③为激活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机活力提供根本的途径 ④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意识形态上实现多元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来自 20个省份的近 50个院团院校围绕梨园精品、梨园荟萃、梨园嘉年华三大板
块,奉上 120余场演出、百余场次讲座导赏对谈、近 200场次互动活动,现场吸引近 10万人参与。中国戏曲文化
周的举办( )
①旨在培养更多的戏曲表演人才 ②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
③丰富了戏曲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产品,通过深挖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创意,构
建起文创开发、品牌营销、IP授权等核心产业链,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之路上进行了持续探索。这说明利用好文
化遗产有利于( )
①培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释放文化资源的使用效能 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③延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集中展现民族的整体风貌 ④保留民族优秀文化记忆,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 II卷(非选择题,52 分)
二、主观题(4 小题,5 问,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 年 10 月 16 日,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走上“党
代表通道”,介绍菌草技术发展相关情况。
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菌菇种植陷入困局。1983 年,林占熺投入到菌草技术的科研之中,经过了无数次的
失败之后,终于用芒萁、五节芒等野草作原料培育了第一朵香菇。1994 年,福建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
目。在福建,林占熺使用的是芒萁、五节芒等野草,但是宁夏没有这些野草,林占熺便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
作为培养基,生产菌菇。20 多年来,随着菌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
菌草技术不仅可以运用于种植菌菇,还能运用到防沙固沙、改良土壤等绿色生态事业中。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林占熺获得成功的经验。(12分)
试卷第 3页,共 4页
{#{QQABLYQU0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五一”期间,“打卡博物馆”成为很多人休闲度假的首选。因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快
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脑洞大开的创意、前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生活的双向奔赴。进入直播间,就能和故
宫的文物修复师一同见证百年前的古董如何重焕生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亲临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探秘古蜀奇幻
之旅;打开小程序,便能与神秘的敦煌藏经洞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
大地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借助数字化手段整合各种资源,各显神通,不断“出圈”,并且通过多种喜
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星光璀璨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生命。
通过数字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旗渠是上世纪 60 年代,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
迹。它的修建解决了当地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被当地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在 10 年修渠过程中,
30 多万林县人民前赴后继,克服重重困难,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创
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2022 年 10 月 28 日,习近平在参观河南安阳林州市(原林县)红旗渠纪念馆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
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新时代,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摒弃骄娇二气,
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年轻一代要坚持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原因。(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家场村位于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的区域。2003 年,某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结束 40 年的戎马生涯。
面对许多企业高薪聘请,张连印不为所动,抱定治理风沙、植树造林、为民造福的如磐信念,不顾疾病缠身,奋战
在绿化荒山、防风治沙一线。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片枯萎,张连印发现需要科学指导。于是,他开启了他的“求学之
路”。为了学习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方法,他先后 20 多次到林业部门咨询专家,协调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还订阅了 10 多本专业杂志。在军人眼里,坚守本色不分军地,赤诚奉献不论岗位。荒山、铁锹,风沙、日晒……塞
北左云,雁门关下。年复一年,“老兵”用生命的年轮,把荒滩变成绿野——樟子松、云杉、杨树、沙棘,一排排、
一行行,漫山遍野……18 年来,张连印带领群众共植树 1.8 万余亩,205 万余株,把昔日的座座荒山变成了绿水青
山。
2021 年 10 月,中宣部授予张连印“时代楷模”光荣称号,被誉为心系人民、造福家乡的“绿化将军”。
(1)张连印“老兵”用生命的年轮,把荒滩变成绿野。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加以说明。(12分)
(2)请你就保护生态环境拟两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 16个字。(4分)
试卷第 4页,共 4页
{#{QQABLYQ0U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东 坡 区 2 2 级 高 二 下 期 校 校 期 末 联 考 政 治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人工智能是实践的产物,①错误。
②:科学家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威胁,而是需要合作的对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这表明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类思维,促进人类实践发展,②符合题意。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的模拟,本身不具有能动性,④错误。
2.A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不是人类创造的,故③错误。
④:材料未体现湿地公园的建设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东西,故④不符合题意。
3.C
【详解】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①不选。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④不选。
4.C
①: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实践活动的多样化,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说要说明治理黄河的原则,没有涉及矛盾主次方面的问题,③观点不符合题意。
5.D
①:材料未体现要坚持与时俱进地探求事物的规律,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体现要善于抓住时机,实现事物质的飞跃,②不符合题意。
6.D
【详解】①:影响科研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意识转变程度影响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但不起
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
③:实践活动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并非“实践主体的能动性”,③说法错误。
7.B
②: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
③: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
8.D
【详解】①: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精
益求精体现提高个人素质,但以工匠精神定义人生价值的说法错误,①错误。
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不一定追求卓越,而且材料没有体现以理论
创新助力民族振兴,②错误。
9.C
【详解】①:材料讲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庆典活动,不涉及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①与题意
无关。
④:社火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庆典活动,各地有所不同,但寓意大体相同,材料没有体现文化
交融,排除④。
10.D
①:济南皮影女团的做法并未赋予皮影文化新内涵,而是采用了新形式,①与题意不符。
答案第 1页,共 4页
{#{QQABLYQU0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②:济南皮影女团的做法强调的是皮影戏新传承与发展问题,不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
②排除。
11.C
【详解】①: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①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未体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④不合题意。
12.C
①:革命文化不等于传统文化,而且应该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①说法不准确,排除。
③:保护好革命旧址的目的不是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发展,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13.B
②: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能全盘吸收,②错误。
③:我国履行大国责任,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不是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
方向,③错误。
14.A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为激活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
机活力提供途径,但不是根本的途径,社会实践是根本途径,③错误。
④: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是实现多元化发展,④错误。
15.D
①:中国戏曲文化周的举办旨在推广优秀戏曲文化,目的并不是培养更多的戏曲表演人才,
①错误。
③:材料强调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没有体现丰富戏曲文化的基本内涵,③不符合题
意。
16.A
③:中华民族精神集中展现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③错误。
④:材料没有涉及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④不符合题意。
17.(12分)
①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林占熺带领着团队投入菌草技术科研,把科研成果用于
指导种植菌菇,防沙固沙、改良土壤等实践。
②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上推动菌草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林占熺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实践,立
足当地具体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
③把握了真理的条件性和适用范围,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针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培养基,经过多年实践最终取得了菌草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
转换为林占熺获得成功的经验体现的认识论原理,注意作答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认识论的
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林占熺投入到菌草技术的科研之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终于用芒萁、五
节芒等野草作原料培育了第一朵香菇→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第 2页,共 4页
{#{QQABLYQU0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关键词②:在福建,林占熺使用的是芒萁、五节芒等野草,但是宁夏没有这些野草,林占熺
便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生产菌菇→可联系教材知识真理的条件性和适用
范围,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关键词③:菌草技术不仅可以运用于种植菌菇,还能运用到防沙固沙、改良土壤等绿色生态
事业中→可联系教材知识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8.(12分)
①立足时代之基,顺应数字文化的发展趋势,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②依托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通过科技创新,融通各种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④通过科技赋能文化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满足人民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
以转换为“数字文化建设如何推动文化发展”,需要调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发展的
基本路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可联系立足时代之基,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
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②:脑洞大开的创意、前所未有的生机→可联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③:借助数字化手段整合各种资源,各显神通→可联系融通各种不同资源,实现综合
创新。
关键词④: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可联系满足人民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9.(12分)
①红旗渠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保持
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③有利于坚定
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胜利。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命
题,设问要求回答年轻一代要坚持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原因,需要调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
识,从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 10年修渠过程中,30多万林县人民前赴后继,克服重重困难,形成了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可联系教材知
识红旗渠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②: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答案第 3页,共 4页
{#{QQABLYQU0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可联系教材知识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保持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发扬吃苦耐劳、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
关键词③:新时代,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
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可联系教材知识
利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16分)
(1)(I2分)①价值观直接影响人的理想、信念,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是人生重要的向导。②张连印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不忘初心,坚守心系人民、造福家乡的理
想信念。③他艰苦奋斗,攻坚克难, 坚持不懈,尊重科学,把荒山变成绿水青山。
(2)(4分)①碧水蓝天,生态和谐,美丽中国。②经济与生态并重,发展与和谐同行。③打造
生态中国,造福子孙后代。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 需要调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张连印“老兵”用
生命的年轮,把荒滩变成绿野。回答此类主观题,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可联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有效信息②:张连印用生命的年轮,把荒滩变成绿野的事迹→联系张连印的坚定信念、坚持
不懈、造福家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就保护生态环境拟两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 16个
字。属于开放性试题,只有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保护生态环境→可联系美丽中国、经济与生态并重、打造生态中国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第 4页,共 4页
{#{QQABLYQU0xgwgAggwAgIIAQAACAI4gbCEEQQWHsoCkqOQQkkIGBGRLAWCSgGgGQxRACANMuoAAxAiwAYAFBAFBA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