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评价标准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 291 10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 1 宛在水中央(2) 1 满面尘灰烟火色(3) 1 然后能自强也(4) 2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5) 2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6) 1 徒有羡鱼情(7) 4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2 2 “歧”是岔路口,是诗人送朋友到岔路口将要分别时,(1分)劝慰朋友不要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希望朋友摆脱离愁,表达诗人真挚的情意和旷达乐观的胸怀。(1分)3 3 ⑴ 草长莺飞 ⑵ 凋零 ⑶ 绚丽(每小题1分;每题若错字漏字多字等不得分)4 2 D 【解析】第一空: “头晕目眩”是形容头脑发晕,眼睛昏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目眩神迷”是形容眼前的景象或事物非常迷人,令人陶醉其中,仿佛精神都被吸引过去。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描述的是短视频中一年四季的缤纷多彩,用“目眩神迷”更能表现出这种景象的迷人和观看者被其深深吸引的感觉。第二空:“侵透”“渗透”两者都指被水湿透。但有区别。“浸透”指泡在液体里全部被水湿透。“渗透”不一定全泡在液体中,主要指液体从物体的空隙中进入穿过。用比喻义,前者强调某物被某物全部影响了,后者强调某物被某物深入进去了。结合语境,该句是运用比喻义,强调AI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故应选“渗透”。第三空,“不知所措”意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一筹莫展”意为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根据“接受并学习”的提示,第三空 选“不知所措”恰当。5 2 D【解析】词序不合逻辑,“掌握”“理解”词序互换。关联词搭配不当,“只有”与“就”不能搭配,“只有……才……”“只要……就……”。6 2 “搭子社交”是一种因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成的,(1分)能满足社交需求、低成本且灵活自由的新型社交方式。(1分)7 2 示例:越年轻越爱找搭子。(1分)每4个00后中就有一个人有搭子。(1分)8 2 D【解析】《“春秋三传”第六》,“春秋三传”是中国著名的春秋文献,上古传说中的鲁国、越国和齐国,是先秦时期东部政治大国的代表,因此形成了国家间争霸的格局。春秋三传记录了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的争霸,是中外历史上最为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史料之一。 《<战国策>第八》,《战国策》是一部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和外交策略的史书,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⑨《<史记><汉书>第九》,《史记》和《汉书》,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列传,但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实称得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是本记录汉朝各项大事的断代史,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记录范围更为广大,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虽然两部书内容不同,但其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确实相通的,并称为良史也绝不是偶然。9 4 示例:保尔幼年时就目睹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见识到了人性的黑暗与世道的不公,推翻黑暗腐朽的沙俄旧社会的愿望促使他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战士;在经济建设时期,为了保障城市的木材供应,保尔忍受着饥寒与痛苦带病工作。保尔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保尔的家国情怀。(结合具体情节进行说明,能体现人物身上的“家国情怀”的事例即可得2分)二 41(一) 1710 3 (1)以……为乐;(2)轻快敏捷的样子;(3)凄清(每小题1分)11 4 (1)(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分)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12 3 B 【解析】A.流动/流水。B.好像。C.游玩/游动。D.因为/顺着、就着13 3 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14 4 ⑴柳宗元的游山玩水是为了摆脱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后的抑郁心情。(1分)郦道元因公事作客他乡而陪同友人畅游使得漂泊之心得到慰藉。(1分)⑵柳宗元借小石潭抒发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1分)郦道元抒发了游玩的自由、惬意。(1分)【参考译文】 【乙】阳水又向东北流,石井水流入阳水。这支水发源于南山,山顶敞开,望去像门似的,俗称此山为璧头山。此水北流注入一口大井,紧靠广城东侧,三面石块堆垒,深达四丈有余。水流汹涌,像瀑布一样一泻而下轰隆的声音震撼山谷,奔腾激荡的水势如同大河一样北流注入阳水。我生长在东齐,曾多次游玩于瀑布下面,中间阔别多年,后来又因公事再次来到海岱,与郭金、紫惠一起游石井,赋诗抒怀,终日嬉游,作客他乡,能终日畅游真是莫大的慰藉了,只是此水时通时断,令人遗憾而已。(二) 1015 3 A 【解析】 B选项,根据材料二“嫦娥六号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等11个飞行阶段组成。”可知,嫦娥六号发射至采样返回需要历经11个飞行阶段。C选项,根据材料四表格,2020年“嫦娥五号升空,……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可知,就已经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D选项,材料五“探月四期工程包含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目标是在南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在南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是探月四期工程的任务目标。16 3 ⑴ 人类还没有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 ⑵ 月球背面整体上相对于月球正面更为古老,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⑶ 月球的南极是建立栖息地的良好备选,有利于我国将在南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⑷ 月球南极地区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探索机会,乃至资源和能源,是世界各国奋斗登录的目标。(一点1分,只要答对三点就可以得满分。)17 4 ⑴ 将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首次”月面采样,突破探月工程的新技术,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⑵ 将对月球背面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争取获得更新的月球科学数据。 ⑶ 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探索机会,乃至资源和能源。 ⑷ 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受到各国好评。(三) 1518 3 因为经过老兵的讲述,“我”终于了解到几十年前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川藏线上,不少士兵在这里默默地拼搏奋斗,进行建设与坚守,甚至为之奉献出生命。对川藏线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说“又一次与川藏线相遇”。19 3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川藏线的险峻、曲折特征,特别是“贯穿”、“串联”、“盘旋”等动词的使用,准确地描绘了川藏线的险要以及作用,突出了川藏线的壮美,为后文赞美坚守川藏线的军人做铺垫。20 4 写了折多山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渲染了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表现坚守川藏线的军人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突出了他们为国家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21 4 示例一:川藏线上书写着拼搏奋战的故事。文章虽然没有描写战士们在川藏线上的奋战过程,但借老兵之口讲述建设以及坚守川藏线的英雄故事,追忆火热青春,缅怀战友。山路的曲折、环境的恶劣,更是衬托出川藏线建设的艰难,战士们为之献出生命。 示例二:《遇见川藏线》是一曲不朽精神的颂歌。川藏线上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一代代军人数年如一日在这里坚守,用热情、用青春,在这里拼搏奋斗,延续军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老兵对往事的回忆,对年轻一代汽车兵的衷心寄语,就是对军人精神的传承。 示例三:文章结尾真情流露,引人深思。“康庄大道”“黑色项链”是对川藏线的巨大变化的赞美,更是对那些默默在川藏线上建设和坚守的战士们的赞美。最后一句更是富含深意,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点明文章主题,“传扬着不朽精神的颂歌”引发读者的深思,引发共鸣。三 50 见“作文评分等级及评分标准”三、作文(50分)作文评分等级及评分标准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一类卷 (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2.结构严谨,详略得当。3.语言得体、流畅。二类卷 (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语言规范、通顺。三类卷 (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四类卷 (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五类卷 (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一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综合素养评价卷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蒹葭》)(2)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虽有佳肴》)(4)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5)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6) 宋代诗人胡宿创作了《夏日舟行》一诗,其中有一联巧妙引用了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句子,请写在横线上。上联:甘醴更无消暑意 下联:文竿(7) 诗人善于在诗歌中运用比喻修辞,让诗歌更充分地表情达意。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 , ”巧借比喻表达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 , ”借梅花暗喻人事,表达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2. 默写古诗时,“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歧”被某些同学误写成“岐”。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歧”。(2分)知识卡片 《列子·说符篇》记载:“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歧路”意为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cǎo zhǎng yīng fēi的阳春三月,烈日炎炎的酷暑盛夏,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万物diāo líng的寒冬腊月……眼前缤纷多彩的四季,令人 。这段场景xuàn lì逼真、色彩丰富、氛围浓厚的短视频,竟然全部由人工智能系统制作生成。AI聊天、AI绘画、AI音乐……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转折点。AI已经 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接受并学习,没必要彷徨而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场革命的一部分。无论是从事AI技术的研发人员、企业家、还是普通消费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了解和学习AI技术,参与和推动这场革命的发展。只有我们掌握和理解AI技术,就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⑴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⑵ diāo líng( ) ⑶ xuàn lì(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头晕目眩 浸透 不知所措 B. 头晕目眩 渗透 一筹莫展C. 目眩神迷 浸透 一筹莫展 D. 目眩神迷 渗透 不知所措5.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我们只要掌握和理解AI技术,就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B. 我们只有理解和掌握AI技术,就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C. 我们只要掌握和理解AI技术,才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D. 我们只有理解和掌握AI技术,才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材料一“搭子”即“搭档”,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模式,大家因为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在一起度过一段满意舒适的时光。为什么人们逐渐倾向于找寻“搭子”呢?社交需求: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中感到孤独和压抑,需要通过社交活动来改变这种状态。而“搭子文化”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经济压力:现代社会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人选择通过参加低成本的社交活动来放松身心。“搭子文化”通常不需要太高的费用,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灵活性和自由度:“搭子文化”中,通常没有过多的约束和要求,人们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安排进行活动。材料二不同年龄层的搭子比例6. 根据材料一,给“搭子社交”下个定义。(2分)7. 材料二中的图表是小粤同学在网上对不同年龄阶层拥有搭子的调查统计数据,请你分析这组数据材料,得出结论。(2分)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8. “选择性阅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名著。喜欢研究历史的小汕想让你帮他从《经典常谈》中选文章阅读,你会推荐《经典常谈》中的哪些篇目?( )(2分)A. 《<周易>第二》《四书第七》《诸子第十》B. 《<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C. 《<尚书>第三》《三礼第五》《辞赋第十一》D. 《“春秋”三传第六》《<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如何体现主人公的家国情怀的?请你结合具体情节谈谈。(4分)二、阅读(4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心乐之 (2)往来翕忽 (3)以其境过清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分)(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乙】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礕头山①。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②之音,惊川聒谷,漰渀③之势,状同洪河④。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④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释】①譬(pī)头山:和上文“阳水”,均在山东青州。②澎赑(péng bì):瀑布形成的轰鸣声。③洪河:古多指黄河。④郭金、紫惠:人名。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阳水又东北流/从流飘荡 B. 望若门焉/其翼若垂天之云C. 极游其下/游鱼细石 D. 后因王事/罔不因势象形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14.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4分)(我读出了柳宗元和郦道元陪同友人游玩的目的不同⑴。) (你说得对。除此以外,我还读出了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不同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材料一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这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嫦娥六号“国际范儿”满满。本次任务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载荷,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2024年6月26日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介绍,嫦娥六号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以及再入回收段等11个飞行阶段组成。任务周期长,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每个阶段环环相扣。(2024年5月8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三本次科学目标是完成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背面样品的分析与研究等。嫦娥六号任务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该盆地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被认为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是月壳演化三个独立的地体之一,可能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嫦娥六号任务实现采样返回后,科学家将对月球背面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2024年5月4日《人民日报》)材料四中国探月工程距立项,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探月工程时间表2004年 名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工程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正式实施。2007年 嫦娥一号升空,中国探测器第一次被月球引力捕获,实现“嫦娥奔月”。2010年 嫦娥二号升空,为探月工程第二步验证和试验新技术、新设备。2013年 嫦娥三号升空,搭载着中国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2018年 嫦娥四号升空,经过约38万千米、26天的漫长飞行后,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2020年 嫦娥五号升空,登陆月球采样并成功携带1731克月球样本返回地球,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2024年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的任务目标,直指首次月背采样返回。(2024年5月4日《光明日报》)材料五迄今为止,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这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的正面。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整体上相对于月球正面更为古老,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因此,嫦娥六号计划对月球背面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研究,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争取获得更新的月球科学数据。探月四期工程包含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目标是在南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月球的南极和地球的南极类似,都在最南端,而且非常寒冷。月球南极地区有低洼的环形山坑底,也有高耸的山峰,地形非常复杂。极区内的某些地区可以连续暴露在阳光下数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不受阴影影响,光照充足,并且附近的永久阴影坑内可能存在水冰,因此,这里成为建立栖息地的良好备选。月球南极地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有吸引力的登月目标,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探索机会,乃至资源和能源,所以,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新的黄金地带,试图在这个领域取得先机和优势。(2024年1月10日《中国教育报》)15. 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分)A. 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预定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B. 嫦娥六号探测器从发射到开展月球背面采样需要历经11个飞行阶段,任务周期较长。C. 我国探月工程距立项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终于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D. 嫦娥六号实现了任务目标在南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16. 材料三提到嫦娥六号任务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请你用材料五的相关信息说明着陆和采样区选择月球背面的原因。(3分)17. 结合材料内容,简述嫦娥六号月球之旅的重大意义。(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遇见川藏线廖平洋①川藏线,横亘千里,蜿蜒连绵,犹如一条丝带飘舞在险峻山岭之间,贯穿着壮美川西高原和广袤的青藏高原,串联起秀美巴蜀与雄奇藏区。它盘旋于崴嵬陡峻之上,耐受着寒暑交替,宛若不屈的脊梁,矗立在祖国的大西南。川藏线不只是一条路。只有真正地站在这条神奇的公路上,它才从地理教科书上的名词跃然化为眼前的壮美。②第一次,我凝望着它,仿佛凝望屹立的高峰。当劲风自高山而来,在山峰间盘旋而起,我总能感受到它与英雄崇高精神的共鸣。正是无数英雄托举起这条蜿蜒若游龙的公路,如今英雄已逝,座座墓碑镇守着坚固的路基;伟岸英魂,映照着雪山的巍峨奇丽。③那天,机缘巧合,我陪同李教导员前去探访一位老兵。汽车行驶在悬崖峭壁上的盘曲公路,只见盘山公路银带般缠绕在山间、延伸到山脚。这是我与川藏线的初次相遇。④汽车驶近老兵的家时,我看到这是一个已经有些老旧的小区。随行的排长告诉我,前来看望老兵,是想邀请这位老前辈到单位见证部队的发展。我们一同走进小区,来到一户老房子前。踏入家门,只见房间陈设简朴,铺着褪色桌布的家具传递出浓郁的年代感。一位满头白发、身形偏瘦的老人,正在客厅等候着我们的到来。他满脸沟壑,友善的笑容和军人的干练,令人印象深刻。⑤老兵用质朴无华的言辞讲起了往事,为我们打开了他记忆的卷轴。几十年前,川藏线上几乎每个地名都书写着拼搏奋战与牺牲的故事。老兵依旧清晰记着他的老班长、他曾经带过的那些兵,他追忆着那些曾经的火热青春故事,缅怀着那些永远留在川藏线上的战友……我想起《雪域长歌》里曾这样写道,“折多山海拔4300多米,空气稀薄,山顶寸草不生,军人们真正领教到了雪山的厉害:感到明显的缺氧,气喘不上来,胸闷得厉害,脸都憋得乌紫乌紫的”。折多山,在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中,埋葬着多少忠骨。老兵讲述到这里时,已是泪水潸然:这个山坳里、那个峭壁下曾有着多少牺牲奉献的故事……此刻,我看到教导员表情郑重地说:“我会将这些英雄的故事讲述给新一代的汽车兵们,请您放心。”⑥当老兵谈论起过往的趣事时,语气变得轻松起来,我也不由得露出了微笑。除了万丈山崖外,川藏线还有旷野与青绿,高原山间的藏寨犹如一幅风景画,静谧而温馨。山河灵气滋养的树木,如万千士兵伫立,以青春装点着群山。之前在书中读到过,川藏线是天路七十二拐、蛇形蜿蜒、万般艰险。听着老兵的讲述才知道,川藏线之所以让人仰视,并非只因蜿蜒曲折和陡峭险峻,还有一代代军人数年如一日的坚守和精神的延续。⑦老兵关切着单位的发展,也询问着营区的情况。李教导员认真地向他讲述着汽车旅的变迁。那一刻,从教导员的讲述中,我看到一代代汽车兵仍像前辈们那样拼搏奋斗、默默坚守在千里川藏线上……老兵的脸上流露出笑意,他的语调难掩激动,为年轻一代汽车兵送上寄语。在镜头前,他诚挚地说道:“亲爱的战友们,祝愿你们身体健康,你们为川藏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你们每次任务都能平平安安归来……”说到这里,泪水从老兵的脸颊滑落。那泪滴中仿佛映照出对川藏线上牺牲战友的思念,也映照出对年轻一代汽车兵的期盼……在这个老兵的泪水中,我又一次与川藏线相遇。那一刻,我亦想冲动地说出那一句:“请您放心。”然而,想起自己只是一名连子弹都没打过几弹匣的新兵,只有默默在心中为自己鼓劲,不负前辈的期待。当我再一次抬头,望向川藏线时,我的内心不仅有仰望和敬畏,而且升腾起了一份使命和责任。⑧如今的川藏线,昔日险途已变成康庄大道,黑色沥青道路蜿蜒在祖国的大西南,仿佛镶嵌在高原上的黑色项链。我静立在暮色苍茫之中,看千仞峭壁,风吹过,传扬着不朽精神的颂歌。(2024年5月23日《解放军报》,有删改)18. 第⑦段中写到 “我又一次与川藏线相遇。”原因是什么?(3分)19.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3分)20. 选文中引用《雪域长歌》,有何意图?(4分)21. 下面三句话从不同角度对这篇文章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不少于100字)(4分)A. 川藏线上书写着拼搏奋战的故事。B.《遇见川藏线》是一曲不朽精神的颂歌。C. 文章结尾真情流露,引人深思。三、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近些年,演员歌星偷税漏税的现象屡见不鲜,也使得青少年不断思考偶像的意义。有人喜欢把英雄作为自己的偶像:太空中,航天逐梦的宇航员是偶像;党史里,奋不顾身的革命先烈是偶像;生活上,辛勤工作的父母是偶像;学习中,认真刻苦的同学是偶像……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心中的偶像是谁呢?请你以“我的偶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要求。②5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综合素养评价标准.docx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科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