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课标要求】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中国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科学精神: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正确评价国际现象,认识到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命题预测】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1)从命题内容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贡献属于考查的重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3)命题常常结合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考查我国对世界的贡献【思维导图】【考点梳理】1.当今时代主题(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2)区分两个“问题”和两个“主题”和平 和平问题: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都是讲和平与战争的问题,前者是问题本身,后者是问题的现状和平成为时代主题:和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发展 发展问题: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都是讲经济问题,前者是问题本身,后者是问题的现状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强→增进交流、加深相互依赖程度→扩大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世界多极化发展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科学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4)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多边主义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核心考点二 挑战与应对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及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举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上是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凭借本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贫富悬殊 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全球性问题 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①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②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国际关系民主化内容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作用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要求 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措施 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对点训练】1.(2024·北京·高考真题)文化遗产合作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颇具活力的亮点。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协议书,双方联合开展秦始皇帝陵火烧木材和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遗迹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双方签署的协议书具有国际法效力②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③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④中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是两国文明伙伴关系的生动写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②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结合材料信息,中法两国开展木质遗存保护合作,说明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也说明中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是中法两国文明伙伴关系的生动写照,②④入选。①:双方签署的协议书对中法双方具有法律效力,而不是具有国际法效力,①错误。③:中法两国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无关,③排除。故答案选D。2.(2024·山东·高考真题)核电是减碳降污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政府提出,到202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法国总统宣布重振核电计划后,国民议会通过了《加速核能发展法案》。2023年12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了和平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电规模突破11亿千瓦。材料表明( )①气候变化大会以多边主义推动防扩散领域共同安全②法国国民议会执行总统令以立法保障核电计划实施③各国在能源战略中拥有自主选择清洁能源的权利④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材料不涉及多边主义的问题,不能说明气候变化大会以多边主义推动防扩散领域共同安全,①与题意不符。②:法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议会拥有的只是监督和限制法国总统的权力,因此“法国议会执行总统令立法”的说法错误,②错误。③:材料反映的是中法等国家在核电利用上都有各自的方案,这说明各国在能源战略中拥有自主选择清洁能源的权利,故③正确。④:核电是减碳降污的重要贡献者,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了和平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电规模突破11亿千瓦,这说明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④正确。故本题选D。3.(2024·山东·高考真题)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帮助多个非洲国家建设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2023年第二届非洲粮食峰会上,34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商农业转型和粮食生产计划。材料表明( )①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全球粮农治理的意愿不断增强②非洲国家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③中国积极推动增加非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④非洲粮食峰会为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秉承消除贫困这一人类共同的理想,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帮助多个非洲国家建设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全球粮农治理的意愿不断增强,①符合题意。②:欧盟成员国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非洲国家不具有集团优势地位,②排除。③:材料反映的是非洲减贫和非洲发展问题,并未体现中国积极推动增加非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问题,③排除。④:2023年第二届非洲粮食峰会上,34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商农业转型和粮食生产计划,谋求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说明非洲粮食峰会为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2024·全国·高考真题)2023年2月,“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为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该项目的建设表明( )①太空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内容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助推太空开发利用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地球安全的保护④太空安全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当今世界太空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内容,但题干未体现太空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内容,①不选。②:航天技术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认知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表明中国实综合国力增强助推太空开发利用,②正确。③:“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为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地球安全的保护,③应选。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主要挑战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错误。故本题选C。5.(2024·湖北·高考真题)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是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法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①正确。②:中法两国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说明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②正确。③:材料中的信息未涉及国际经济新格局,且应该是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新格局,③错误。④: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与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联盟,④错误。故本题选A。6.(2024·山东烟台·三模)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材料表明中法两国( )①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③共同主导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④努力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共建中法命运共同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表明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中法两国,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①②入选。③:中法两国积极推动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而不是主导,③不选。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④不选。故本题选A。7.(2024·安徽·模拟预测)习近平主席在第36届非洲联盟峰会贺电中指出,过去一年来,非盟团结带领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快推进非洲自贸区建设,在斡旋非洲热点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引领非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 )①有利于保障非盟成员国的战略生存空间②有利于增强非盟自身的主动性和话语权③表明非盟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④表明非盟是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非盟团结带领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快推进非洲自贸区建设,在斡旋非洲热点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引领非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有利于保障非盟成员国的战略生存空间,增强非盟自身的主动性和话语权,①②符合题意。③: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③错误。④:欧盟是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④错误。故本题选A。8.(2024·山东临沂·模拟预测)2024年1月,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合作机制走过18年的历程,凝聚力日益增强,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金砖扩员( )①顺应了时代主题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②彰显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③使金砖国家成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④契合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金砖扩员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但“顺应了时代主题变化”表述错误,①排除。②:金砖合作机制凝聚力日益增强,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金砖扩员彰显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②正确。③: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金砖国家不是,③排除。④: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金砖扩员契合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④正确。故本题选D。9.(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将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自身发展利益,坚决打掉任何分化发展中国家的图谋和伎俩。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南方”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了“全球南方”合作的机制平台,维护了“全球南方”的实际利益。由此可见( )①“全球南方”立足共同利益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②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契机③中国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构建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④“南南合作”代替“南北合作”,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材料强调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关系,没有强调“全球南方”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且立足于本国的国家利益,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将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自身发展利益。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一系列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塑造了“全球南方”发展的内生动力,维护了“全球南方”的实际利益。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契机,中国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构建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故②③符合题意。④:“南南合作”代替“南北合作”说法错误,二者应该并存,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10.(2024·河北·三模)2024年5月5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推动中法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启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新征程,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主席访问三国对于推动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表明( )①我国在和平共处的立场上独立自主地发展中欧关系②中欧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增进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协作③中欧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中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①错误。②: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欧作为两支重要力量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②正确。③:材料强调中欧加强合作,不涉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不符合题意。④: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1.(2024·吉林·模拟预测)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两周年。从2021年9月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2022年6月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宣布32项务实举措,再到2023年8月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就全球发展合作作出重要阐述。全球发展倡议的内涵不断丰富说明( )①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②中国秉持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③该倡议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助推全球的发展④全球发展倡议的理念高度契合当今世界所需,得到各国认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全球发展倡议的内涵不断丰富说明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①符合题意。②:中国秉持共同体理念,提出着眼于全球共同发展现实需要的全球发展倡议,为解决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②符合题意。③:全球发展倡议着眼于全球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③表述错误。④:全球发展倡议的理念高度契合当今世界所需,但“得到各国认同”的表述不准确,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12.(2024·吉林·模拟预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举行了重要会谈,双方在国际形势方面既达成严谨一致的共识,又展现出各自担当和合作的良好形象。与中俄两国的积极合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美欧双方在欧盟——美国峰会上就对中国加征关税问题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材料表明( )①国家间的复杂关系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②中俄积极合作旨在打击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球的稳定与发展④欧盟与美国利益分歧,西方帝国主义阵营逐渐解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中国、俄国、欧盟和美国之间各种复杂关系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正确。②:中俄合作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是为了打击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排除。③:中俄两国的积极合作,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有利于全球稳定与发展,③正确。④:欧盟与美国存在利益分歧,这是因为双方的国家利益不一致,但并不意味着西方帝国主义阵营逐渐解体,④排除。故本题选B。13.(2024·吉林·模拟预测)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提到: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习近平的讲话表明( )①中美在交往过程中会加强合作、减少竞争 ②维护两国共同利益是中美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③中美双方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中美两国深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减少竞争的说法错误,①排除。②: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②说法错误。③: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表明中美双方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符合题意。④: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表明中美两国深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2024·辽宁·模拟预测)2024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提出殷殷期许:“双方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此前马克龙曾公开表态,“我不建议和中国保持距离,我们需要中国人”。这表明( )①法国总统拥有外交权,作为国家元首代表国家从事外交活动②中法两国顺应了时代主题,共同推进了全球治理体制的变革③中法两国相向而行,巩固稳定的合作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④中国践行真正的双边主义,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寻求共同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法国是半总统制,总统拥有外交权。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表明法国总统拥有外交权,作为国家元首代表国家从事外交活动,①正确。②: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法两国领导人纷纷表态加强合作,两国深化交流合作顺应了时代主题、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但没有涉及推进全球治理体制的变革,②排除。③:中法两国领导人纷纷表态加强合作,这是基于中法两国深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中法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正确。④: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对外交往中在坚定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共同利益,而不是“双边主义”,④排除。故本题选A。15.(2024·陕西铜川·模拟预测)当地时间202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在“中国专场”发表题为《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的主旨讲话。王毅部长提出了四个“稳定力量”,即做推动大国合作的稳定力量;做应对热点问题的稳定力量;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做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由此可见( )①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负主要责任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我国顺应时代主题,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但“负主要责任”说法错误,①排除。②: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没有体现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材料中四个“稳定力量”体现了我国顺应时代主题,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2024·海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3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俄建交75周年。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之一是全面运筹同各方关系,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大国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事关国际和平稳定和全球繁荣发展。构建大国关系格局,需要各大国共同努力。中美要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继续深化和发展;中欧要继续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答案】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维护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之间的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或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④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分析】背景素材: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之一是全面运筹同各方关系,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可联系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关键词②:2023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俄建交75周年→可联系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关键词③:大国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事关国际和平稳定和全球繁荣发展。构建大国关系格局,需要各大国共同努力→可联系时代主题。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2024·广东·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世界动荡不安,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中国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消除国际安全赤字、促进人类共同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主张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两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发布相关立场文件、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谈判等实际行动,在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安全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衔接,为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高度肯定。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述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答案】①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促进了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回应了当前全球安全面临的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③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互信,凝聚安全治理共识。④坚持多边主义,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安全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衔接,为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高度肯定→可联系教材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促进了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关键词②: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消除国际安全赤字、促进人类共同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可联系教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坚持多边主义,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关键词③: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发布相关立场文件、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谈判等实际行动,在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可联系教材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互信,凝聚安全治理共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课标要求】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中国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科学精神: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正确评价国际现象,认识到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命题预测】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1)从命题内容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贡献属于考查的重点(2)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3)命题常常结合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考查我国对世界的贡献【思维导图】【考点梳理】1.当今时代主题(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2)区分两个“问题”和两个“主题”和平 和平问题: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都是讲和平与战争的问题,前者是问题本身,后者是问题的现状和平成为时代主题:和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发展 发展问题: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都是讲经济问题,前者是问题本身,后者是问题的现状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强→增进交流、加深相互依赖程度→扩大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世界多极化发展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科学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4)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多边主义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核心考点二 挑战与应对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及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举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上是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凭借本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贫富悬殊 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全球性问题 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①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②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国际关系民主化内容 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作用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要求 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措施 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对点训练】1.(2024·北京·高考真题)文化遗产合作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颇具活力的亮点。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协议书,双方联合开展秦始皇帝陵火烧木材和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遗迹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双方签署的协议书具有国际法效力②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③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④中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是两国文明伙伴关系的生动写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山东·高考真题)核电是减碳降污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政府提出,到202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法国总统宣布重振核电计划后,国民议会通过了《加速核能发展法案》。2023年12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了和平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电规模突破11亿千瓦。材料表明( )①气候变化大会以多边主义推动防扩散领域共同安全②法国国民议会执行总统令以立法保障核电计划实施③各国在能源战略中拥有自主选择清洁能源的权利④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山东·高考真题)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帮助多个非洲国家建设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2023年第二届非洲粮食峰会上,34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商农业转型和粮食生产计划。材料表明( )①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全球粮农治理的意愿不断增强②非洲国家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③中国积极推动增加非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④非洲粮食峰会为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全国·高考真题)2023年2月,“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为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该项目的建设表明( )①太空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内容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助推太空开发利用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地球安全的保护④太空安全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湖北·高考真题)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山东烟台·三模)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材料表明中法两国( )①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③共同主导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④努力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共建中法命运共同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安徽·模拟预测)习近平主席在第36届非洲联盟峰会贺电中指出,过去一年来,非盟团结带领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快推进非洲自贸区建设,在斡旋非洲热点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引领非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 )①有利于保障非盟成员国的战略生存空间②有利于增强非盟自身的主动性和话语权③表明非盟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④表明非盟是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山东临沂·模拟预测)2024年1月,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合作机制走过18年的历程,凝聚力日益增强,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金砖扩员( )①顺应了时代主题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②彰显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③使金砖国家成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④契合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将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自身发展利益,坚决打掉任何分化发展中国家的图谋和伎俩。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南方”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了“全球南方”合作的机制平台,维护了“全球南方”的实际利益。由此可见( )①“全球南方”立足共同利益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②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契机③中国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构建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④“南南合作”代替“南北合作”,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2024·河北·三模)2024年5月5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推动中法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启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新征程,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主席访问三国对于推动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表明( )①我国在和平共处的立场上独立自主地发展中欧关系②中欧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增进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协作③中欧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中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吉林·模拟预测)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两周年。从2021年9月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2022年6月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宣布32项务实举措,再到2023年8月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就全球发展合作作出重要阐述。全球发展倡议的内涵不断丰富说明( )①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②中国秉持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③该倡议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助推全球的发展④全球发展倡议的理念高度契合当今世界所需,得到各国认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吉林·模拟预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举行了重要会谈,双方在国际形势方面既达成严谨一致的共识,又展现出各自担当和合作的良好形象。与中俄两国的积极合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美欧双方在欧盟——美国峰会上就对中国加征关税问题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材料表明( )①国家间的复杂关系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②中俄积极合作旨在打击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球的稳定与发展④欧盟与美国利益分歧,西方帝国主义阵营逐渐解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吉林·模拟预测)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提到: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习近平的讲话表明( )①中美在交往过程中会加强合作、减少竞争 ②维护两国共同利益是中美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③中美双方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中美两国深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4·辽宁·模拟预测)2024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6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提出殷殷期许:“双方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此前马克龙曾公开表态,“我不建议和中国保持距离,我们需要中国人”。这表明( )①法国总统拥有外交权,作为国家元首代表国家从事外交活动②中法两国顺应了时代主题,共同推进了全球治理体制的变革③中法两国相向而行,巩固稳定的合作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④中国践行真正的双边主义,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寻求共同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陕西铜川·模拟预测)当地时间202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在“中国专场”发表题为《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的主旨讲话。王毅部长提出了四个“稳定力量”,即做推动大国合作的稳定力量;做应对热点问题的稳定力量;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做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由此可见( )①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负主要责任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我国顺应时代主题,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4·海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3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俄建交75周年。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之一是全面运筹同各方关系,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大国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事关国际和平稳定和全球繁荣发展。构建大国关系格局,需要各大国共同努力。中美要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继续深化和发展;中欧要继续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17.(2024·广东·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世界动荡不安,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中国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为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消除国际安全赤字、促进人类共同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主张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两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通过发布相关立场文件、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谈判等实际行动,在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安全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衔接,为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高度肯定。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述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学案(原卷版)【抢分秘籍】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doc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学案(解析版)【抢分秘籍】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讲精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