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湛江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DADBC 6-10 BDCAD 11-15 ACDBC 16-20 ACDAB
二、非选择题: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60分
21、(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样方法(或抽样调查法) 随机取样
(2)a(1分) 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3)生产者 碳(1分)
(4)有限的
22、(每空2分,共12分)
(1)空间结构
(2)(群落的)物种组成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自生 能量
(4)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3、(每空2分,共12分)
(1)次生 (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
(2)抵抗力 物质和能量 收支
(4)多步行(减少使用机动车);多食用蔬菜(减少肉食食物);……(答案合理即可)
24、(每空2分,共12分)
(1)肺癌 血清
(2)杂交瘤细胞 选择 多
(3)(肺癌细胞)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使ADC能准确定位肺癌细胞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药物对肺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25、(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缓冲溶液) 变性
(2)复制原点 BamHI和Sau3AⅠ
(3)甲、丁(抗X、不抗Y)
(4)T-DNA(1分) X抗生素(1分)湛江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下列哪个举措是不利于改善环境的
A.进行垃圾分类 B.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
C.退耕还林、还湖、还草 D.沿海兴建工厂并直接排放污水入海
2.我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境内分布有丰富的野生脊椎动物,其中重点保护东北虎、东北豹等1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园区里遍布的3万多台红外触发相机的监测,发现6年内东北虎从27只增加到50只,其中新生幼虎10只;同时,野猪、狍子等东北虎、东北豹的猎物的数量也显著增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保护区东北虎6年内数量变化符合种群“J”形增长
B.该保护区的东北虎、东北豹的环境容纳量一般是不同的
C.可通过分析东北虎粪便中的DNA分子调查其种群数量
D.通过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预测该种群将来的种群数量
3.利用酵母菌酿酒经历了“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等阶段,下图为该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在密封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对应的曲线为
A.bc B.bd C.cd D.ce
4.大树杜鹃是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一种高大乔木,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不适宜在其他地方引种,已成为濒危物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阳光、温度、土壤基质都是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B.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少极可能是因为死亡率太高
C.保护大树杜鹃最好的措施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D.大树杜鹃不宜移栽到别处是因为其不能适应其他环境
5.蚜虫又名“蜜虫子”,因能产生“蜜露”而得名。蚂蚁喜欢吃蚜虫分泌的蜜露,而瓢虫则喜欢捕食蚜虫。当蚜虫受到瓢虫威胁时,尾端会释放出报警信息素,告知其他蚜虫和蚂蚁;当蚂蚁收到信息后则会赶来驱赶瓢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蚜虫和蚂蚁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
B.蚂蚁和瓢虫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C.报警信息素只能在同种生物间传递
D.通过杀死蚂蚁来减少蚜虫属于生物防治
6.1926年,一位生态学家研究了一块玉米田的能量流动情况,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该玉米田固定的太阳能是
A.8.5×109 kJ B.1.3972×108 kJ C.3.272×107 kJ D.1.07×108 kJ
7.某水库生活着几种鱼,经测量发现这些鱼体内含有一些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鱼的种类 A B C D E
Hg 17.8 61.9 70.4 117.0 112.0
Pb 27.3 34.9 52.5 84.3 75.8
A.重金属沿着食物链逐渐在鱼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B.据表推测,D、E可能是肉食性鱼类
C.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现象具有全球性特点
D.重金属通过物质循环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不会对生物体造成损坏
8.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C.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D.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9.巴西龟因具有艳丽的外表和超强的适应能力成为了最常见的宠物龟,但同时也因其强大的抢食能力和繁殖能力而成为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种”之一,其使本地种的可利用资源减少,导致本地种的种群增长率大大降低从而将地本地种排斥出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系统,应该全面禁止引入外来物种
B.人工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C.巴西龟用于人类观赏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入侵物种会占领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最终可能发展成为优势种
10.我们设计制作生态缸的原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可以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缸内只需水分、土壤、植物、动物等组成成分
B.生态缸封盖后要置于窗台有阳光直射的地方
C.只要设计合理,生态缸的稳定性可以长期保持
D.要定期观察生态缸内生物、无机环境的变化,并记录
11.如图所示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C6H12O6代表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发酵初期酵母菌细胞内主要进行①②代谢过程
B.④⑤过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糖源是否充足
C.酵母菌和醋酸菌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D.利用发酵罐发酵是工业化生产果酒的中心环节,需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条件
12.微生物的纯培养既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又要防止杂菌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B.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应该先倒平板再进行湿热灭菌
C.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实际上是同一种的微生物群体
D.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可直接在培养基上划线
13.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氮气的细菌,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自生固氮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氮源
B.步骤②要充分摇匀,其目的是增加自生固氮菌的浓度
C.步骤③是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4倍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细菌数量时,得到的数值会低于真实值
14.我国科学家因发现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备受世界关注,从此青蒿素类药物的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下列关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合理的叙述是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一定是利用离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B.黄花蒿愈伤组织能再分化成芽和苗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通过诱导培育四倍体黄花蒿,可快速大量获得更多的青蒿素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可用电融合法、PEG融合法
15.基因工程应用广泛,成果丰硕。下列属于基因工程的是
A.通过物理辐射培育能产生大量青霉素的青霉菌
B.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能同时结出多种水果的植物
C.利用能分解石油的细菌来构造能降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D.利用发酵技术培养大量能产生干扰素的工程菌
16.某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精子
受精卵 桑葚胚 a b 幼体
卵子
)
A.a是原肠胚时期
B.卵子成熟发生在雌性动物的输卵管中
C.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间隙中观察到两个极体
D.桑葚胚时期的细胞未分化,形态、结构相似
17.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出了“试管牛”,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是对供体母牛注射了促性腺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B.进行过程③前,要对代孕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试管牛”的遗传特性与代孕母牛一致
D.胚胎分割是要将囊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18.2016年,世界上第一例经过核移植操作的“三亲婴儿”在墨西哥出生。至目前“三亲婴儿”技术仍存在争议。关于“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涉及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等操作
B.“三亲婴儿”涉及两个母本和一个父本
C.该技术可避免母亲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D.体外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可在体外发育成个体
19.科学家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水蛭素(一种蛋白质),将其第47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赖氨酸,从而显著提高了其抗凝血活性,操作流程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被改造后的水蛭素是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可以直接从目的基因开始操作
C.改造过程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氨基酸序列→mRNA碱基序列→目的基因碱基序列
D.通过蛋白质工程获得的蛋白质功能一定与预期的功能相同
20.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是中性的,我们要理性地看待
B.基因编辑技术既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也可用于编辑婴儿
C.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的扩散
D.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因为这技术既不成熟也存在很多法律、伦理方面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被称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是成千上万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中海草床生态系统由大面积连片生长在海床上的海草构成(如下图所示),是一种珍贵而又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海草是生活在海里的草本植物,高等被子植物。估算海草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操作的关键是要做到 ,不掺入主观因素。
(2)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变化曲线。海草的种群数量变化应为曲线 ,图中K值(环境容纳量)的含义是 。
(3)在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由于海草作为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大量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衡了生物群落排出的二氧化碳,所以,该生态系统对大气中的 (元素)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由于环境的破坏,中国海草群落正在快速消失,《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对海草床的综合整治和修复,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
22.(12分)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下图是依托清水养殖领域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
(
清水养殖区
水草养殖
水产品养殖
立体农业区
瓜果/蔬菜/小龙虾
作物种植区
虾稻共作
水草
沤肥
底泥种植
)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上述现代农业模式划分出了三个区域,这主要是利用了群落的 (选填“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特点,从而提升了阳光、盐碱度等无机环境因素的利用率。
(2)区别立体农业区生物群落和作物种植区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是 。如因疏于管理和维系,作物种植区将会杂草丛生,长出大量灌木,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
(3)在立体农业区种植瓜果、蔬菜的种类以及养殖小龙虾的数量都要考虑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情况,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其中,小龙虾的粪便还可以作为肥料供给蔬菜种植,这实现了对 的多级利用。
(4)在“虾稻共作”模式中,不仅可以在稻田里养虾收获稻谷和虾,还可利用虾清除稻田中的害虫和有机废弃物,使水稻的生长更好。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该模式的意义是
。
23.(12分)2017年,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出现“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景象。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经过艰苦奋斗55年,建设了112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塞罕坝荒漠变林海的变迁属于 演替。演替过程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 ,因此动物也具有了垂直分层现象。
(2)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组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选填“抵抗力”“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所以我们应给予该生态系统相应的 投入,保证其内部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 平衡,最终实现生态平衡。
(3)塞罕坝人工林增大了生态承载力,缓解了生态足迹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态足迹,我们在生活方式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一点即可)
24.(12分)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癌症,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但治疗的过程会出现各种副作用。为降低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根据以下流程设计实验制备单克隆抗体并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
特定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
B淋巴细胞
培养骨髓瘤细胞
骨髓瘤细胞
杂交细胞
①
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单克隆抗体
)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本实验中给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人的 细胞,然后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置于含有 等天然成分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而得到杂交细胞。
(2)图中①为 ,用特定的 培养基对杂交细胞进行筛选可获得①;然后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 次筛选最终获得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将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素类药物(能有效杀伤癌细胞)制备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则可在患者体内选择性杀伤肺癌细胞,利用的原理是 。
25.(12分)研究人员将抗盐基因转入普通烟草培育出了抗盐烟草。实验过程中所用的Ti质粒与含抗盐基因的DNA上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如图1、图2所示。Ti质粒上的T-DNA能被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中并被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
T-DNA
X
抗生素抗性基因
B
a
m
H
Ⅰ
Sau
3A
Ⅰ
Hind
Ⅲ
Hind
Ⅲ
启动子
终止
子
Y
抗生素抗性基因
)
(
图
2
含抗盐基因的
DNA
上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示意图
Hind
Ⅲ
Sau
3A
Ⅰ
Hind
Ⅲ
B
a
m
H
Ⅰ
抗盐基因
(目的
基因
)
)
图1 Ti质粒结构模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PCR技术大量扩增抗盐基因时,在反应体系中要加入含抗盐基因的DNA片段、4种脱氧核苷酸、 、引物等物质,以提供DNA复制所需的基本条件;PCR反应依次经过 、复性和延伸等三步,并重复循环多次。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选用的Ti质粒除了以上结构外,还应有 (选填“复制原点”“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切割Ti质粒和含抗盐基因的DNA最好选用 (限制酶的名称)。
(3)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筛选获得含抗盐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将转入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接种到含某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当同时出现 这两组结果时,可确定农杆菌中已含抗盐基因表达载体;然后用该农杆菌去侵染植物细胞。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含X抗生素) (含X抗生素) (含Y抗生素) (含Y抗生素)
(4)有人认为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育种有助于降低X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到其他植物的风险,理由是该质粒只有 (结构)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抗性基因不会转移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