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第一课时。 第 七 课 第 一 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价值观念等。) 本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四个要素其中的两个,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政治认同和法治观念上,具体要求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了解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习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初中学生富有生命的活力,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等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少数学生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的法定义务,不珍惜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受教育的神圣权利,欺凌弱小同学,随意旷课、逃学甚至辍学,错误地认为“这是我的自由”。一部分学生尽管知晓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绝对的,但对二者的认识停留在浅表层面。例如,仅仅认为自由要班规和校纪的约束和限制,很难把自由与法治联系在一起。对于平等的认识,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很难从法律的高度“法眼看平等”,尤其从宪法的角度来理性地加以看待。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基于以上学情考虑,教材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设计了“自由平等的真谛”和“自由平等的追求”两框内容,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法治与自由、平等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有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基本原则,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观,形成尊重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意识,崇尚和弘扬法治精神。学习重难点 重点: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难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导课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内容。 说出框题: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生活动: 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内容,并说出来。设计意图: 回顾、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导入框题。环节二: 学习新知识教师活动: 活动一:感悟自由 出示:广州、西安、武汉今年春节庞大的人流量图片。(全面放开疫情管控) 1.设问:这些现象表达了人们对什么的向往? 2.出示三张草原照片,询问学生的感受。 陈显P99第一段文字。 3.设问:自由对于我们和社会有什么意义?(自由的意义) 提示:自由对个人、社会的意义。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自由。 学生感受自由的美好和追求自由的冲动。 阅读P99第二自然段文字回答。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自由的向往。 引导学生体会自由的意义。(对个人、对社会)活动二:探究自由与限制的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P99”无力回天”材料和问题。 结论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出示一组图片:无规矩不成方圆。 设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播放视频,提醒学生认真观看,思考并回答问题。 1.网络言论有限制吗? 2.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知识梳理:怎样正确认识自由(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P99第二自然段。 同桌交流。 观看视频,思考、交流 学生整理笔记P99-100设计意图: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研究有没有绝对的自由,理解自由和限制的关系。明确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活动三:什么是自由 出示:有关许可馨的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 1.许可馨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吗 2.她为什么会受到网友的抨击,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四:探究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出示:有关梁某妍相关文字材料 设问:结合材料,说说法治与自由是什么关系?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尝试表达自由的含义。P100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知道自由的含义,自由和法治的关系,确信,无法治不自由。活动五:追求平等 出示:不同时代,我国追求平等的材料。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活动六:探究平等的真谛 1.奥运明星、歌星、高官违法被追究。 2.老、弱、残疾人特护。 让学生谈谈平等的意义。 根据材料说:平等在法律层面上的的含义。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了解平等在法律层面上含义,平等的意义。活动七:探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引导学生阅读P102“相关链接” 阅读之后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三幅照片,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梳理知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阅读相关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有困难的学生同桌可以交流)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环节三:课堂小结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堂设置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有效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一些知识的呈现上,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未免有些生硬,应尝试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学习评价设计: 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为主,老师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对本节课的参与度和实效性进行评价。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