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豌豆常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花是两性花,能够自花传粉B.豌豆生长周期短,不利于杂交实验C.豌豆的种子较多,有利于统计和分析D.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属于实验现象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实验假说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演绎推理D.“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数量统计比约为1:1”,属于实验结果3.用纯合红花金鱼草(AA)与纯合白花金鱼草(a)作亲本进行杂交,F,均为粉红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粉红花金鱼草的基因型为AaB,金鱼草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C.F形成配子时,A和a可以自由组合D.F,自交后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1:14.下图①、②、③、④为某果蝇(2N=8)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分裂后能产生次级精母细胞的细胞示意图是②A.①B.②C.③D.④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10页)5.海蛞蝓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海洋动物,在体内能同时产生精子和卵细胞。海蛞蝓在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主要的区别是A,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B.染色体数量是否减半C.同源染色体是否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是否自由组合6.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更具多样性。下列叙述与有性生殖生物多样性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B.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C.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异D.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有利于生物进化7.母山羊(2N=60)体内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前期联会形成的四分体数目为A.15个B.30个C.60个D.120个8.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C.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9.下列有关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通常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非等位基因只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均为等位基因D.等位基因的分离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10.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某同学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子代的性别,可选用的亲本组合为A.长翅雄性×长翅雌性B.残翅雄性×残翅雌性C.长翅雄性×残翅雌性D.残翅雄性×长翅雌性11.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一只斑纹雌蚕与一只斑纹雄蚕杂交,后代中的斑纹蚕:非斑纹蚕=3:1,斑纹与非斑纹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D.无法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