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升七语文暑期阅读第四单元—理想和信念(阅读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阅读方法:本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古诗、散文、演讲稿和小说。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一、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关注人物当时所处体会人物品质的环境。与侧面描写的人物进行对比。查找与文中人物相关的资料。二、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1、查找与人物、事件、文章主旨相关的资料。2、与课文对比,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3、与课文互补,加深对事件背景的了解。4、带入课文语境,加深对人物内心的了解。描写人物高尚品质的成语:从容镇定、视死如归、舍己为人、忠于革命、无私奉献、不畏牺牲、抗争到底、英勇无畏、坚守高尚节操、不屈不挠、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等。 课内阅读1、古诗阅读。(9分)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_____________,任尔东南西北风。(1)将诗歌补充完整。(1分)(2)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2分)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这首诗是一首 诗,诗中“东西南北风”,指的是 ,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勇于斗争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 , 。(3分)(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 ,其实是写 ,表明了诗人 的精神。(3分)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7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恩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选文引用_________的话分析了死的不同意义,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2分)(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分)①解释字义。固: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②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3)画“______”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 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等。(3分)3、课内阅读。(8分)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1) 在选文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2)请你从所填关联词语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3分)(3) 选文的第2 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讲的是 ,第二句讲的是 ,第三、四句讲的是 。(填序号)(3分)A.“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B.“我们”欢迎批评C.“我们”接受任何人正确的批评4、课内阅读。(7分)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是的 我是最大的 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 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似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1)请给这个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分)(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和蔼( ) 机敏( ) 火冒三丈( )(4)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什么?(1分)5、课内阅读。(7分)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选段一】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选段二】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两个选段分别描写了 和 的情形。(2分)(2)面对严峻的形势和亲友的劝说,李大钊的态度是 拒绝离开北京的,表现了他 的精神。(2分)(3)选段二中,李大钊的表现是怎样的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分) 主题阅读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宁死不屈的“空军勇士”①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晴空万里。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②天上,战机穿梭往来,煞是忙乱,一朵朵弹花像盛开的木棉,布满天空。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密集的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这时,一个黑点弹出了燃烧的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③降落伞轻柔地飘落空中,阎海文拔出手枪,警惕地四下搜索着。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虹桥一带密集的高炮击中了他的座机。对此,他早有准备,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④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不好,他心里一惊,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人阵地。他心里急速地考虑着,手中的左轮枪抓得更紧了。与此同时,一队队身躯粗壮的日军从工事、掩体、村落、树林里向他扑来。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对他们有一定的精神折磨,他们急着想看看中国空军到底什么样。日本兵把阎海文团团围在一块坟地里。“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声,三个冲在前列的日军扑通倒在地上。“捉活的,不许开枪!”一个瘦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一个汉奸探出头来喊话,被阎海文一枪撂倒在地。少佐再也忍不住了。他扬起枪,先扣动了扳机,立时,枪弹在阎海文藏身的坟头掀起一片尘土。“砰!砰!砰!砰!”阎海文躲在坟后举枪射击,又有几个日本兵应声倒地。这时,他检查了一下枪膛,只有两颗子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了一个日本兵。⑤敌人在一步步逼近,死亡也一步步向他袭来。阎海文擦了擦枪上的尘土,缓缓地站起了身。头上,天空还是那样蔚蓝;脚下,祖国的泥土还是那样芳香。他最后轻蔑地扫了一眼围上来的日军,高声吼道:“中国无被俘空军!”他举起了枪。“砰!”枪响了,一股殷红的鲜血,落在英雄脚下深情的土地上。⑥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一座新坟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背景是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3分)(2)下列关于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②自然段第一句话用环境描写突出战斗的激烈。B.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说明当时形势的险恶,也说明阎海文高超的技艺和早做好了跳伞的心理准备。C.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通过对陆军少佐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阎海文的勇敢无畏,属于正面描写。(3)在文中用“﹏﹏﹏”画出一处描写阎海文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2分)(4)概括短文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5)日本兵向阎海文的坟墓致敬的原因是什么?(2分)2、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2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1928年初,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的夏明翰不幸被捕了。敌人满脸杀气地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若有所思地说:“姓冬!”“胡说!”敌人拍着惊堂木,“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讲 ”夏明翰从容不迫地说:“你们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姓冬!’”敌人无言以对,硬着头皮继续问:“多少岁 ”“共产党万万岁!”“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夏明翰越说越激昂,我们坚信,共产党必胜,红旗一定会插遍全球。”敌人慌了,急欲收场,便匆忙问道:“有无宗教信仰 ”“我们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不像你们一手捧圣经,一手拿屠刀!”敌人别有用心地说:“那就是说你没有信仰啰 ”“怎么没有信仰 ”夏明翰大声宣布,“我信仰马克思主义!”夏明翰入狱后,敌人企图从他口中得到党的机密,特派人到狱中“规劝”,遭到夏明翰严厉痛斥。敌人又施加各种酷刑逼问,可是软硬兼施,均告无效。1928年3月20日,敌人便对夏明翰下了毒手。临刑前,敌人问他有无遗言,夏明翰厉声喝道:“给我拿纸笔来!”他接过纸,饱蘸浓墨,写下了使革命者振奋、反动派丧胆的五言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面对敌人的枪口,他高呼着:“共产主义万岁! 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了。(1) 按要求给下列词语分类,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①满脸杀气 ②英勇就义 ③前赴后继 ④从容不迫 ⑤软硬兼施⑥丧胆 ⑦激昂 ⑧企图①可以描写革命者的词语有 。②可以描写敌人的词语有(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①从容不迫:②软硬兼施:(3) 读画“———”的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明翰。(3分)(4) 把下面两段话分别加到短文开头之前和结尾之后,使短文能够首尾呼应。(2分)A. 一首斗志昂扬的《就义诗》,鼓舞了无数后来人前赴后继加入革命洪流中,谱写了一曲胜利的乐章。B. 夏明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位钢铁战士。他的《就义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 )应加在开头之前,( )应加在结尾之后。(5) 用自己的话说说夏明翰的《就义诗》的意思。(3分)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8分)枇杷酸·枇杷甜①入夏的天,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凌老汉出门的时候还是红彤彤的太阳,当他在集上卖完枇杷的时候,天竟哗哗下起了大雨。他赶紧在一家“凌氏修理店”门前避雨。狂风裹着豆大的雨点跟踪而来,老汉不得不挪进修理店内。②凌老汉猫着身子,双手抱腰,试探地问正在修电视的师傅:“师傅姓凌吧 ”凌师傅抬起了头。③“我三桥村的。”老汉怯怯地说,“您看,能不能借把伞给我,下次赶集我保证还您。”④“没问题。”凌师傅爽快地答道。⑤凌师傅的妻子听到谈话,急忙从里屋钻出来,狠狠地瞪了凌师傅一眼。凌师傅没理会,径直钻进里屋。妻子也跟了进去,拽了男人一把衣角,一直低声埋怨。 凌师傅甩脱妻子的手,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妻子窝了一肚子火不好发作。⑥凌师傅从里屋拿出一把自动伞递给了凌老汉。凌老汉撑起伞转身欲走,凌师傅说了一声“等等———”。老汉以为凌师傅接受了妻子的暗示,反悔借伞,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 凌师傅从里屋翻出一件外套递给凌老汉,说:“看您冷得牙齿打架,快穿上,别冻着了。”老汉穿上外套,顿时全身都暖了。⑦老汉走后,妻子噼里啪啦一顿数落:“你学雷锋真是学到家了,借了伞还送衣服,我看这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没见过哪个人像你这么傻!”凌师傅没跟妻子拌嘴,又干活去了。⑧第三天,老汉上街来了。老汉将伞和衣服还给了凌师傅,还递上一袋金灿灿的枇杷。凌师傅推辞了几次,老汉就说:“那天多亏您借伞和衣服给我,要不然,我非害一场大病不可。要是害了大病,我那一山的枇杷就完了。与那一山枇杷相比,这袋枇杷算得了什么 ”⑨老汉留下枇杷,千恩万谢地走了。⑩凌师傅剥了一颗枇杷,扔进嘴里,立刻吐出一颗乌溜溜的细核来,直咂嘴道:“真甜!”又剥一颗塞进妻子的嘴里,她双眼眯成一线天:“好酸!”凌师傅抢过话:“是你的口酸了,心酸了。”凌师傅的妻子向来爱吃枇杷,可这回老汉送来的那袋枇杷,她再没动过。(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小标题。(2分)上门借伞→( )→妻子数落→( )→夸枇杷甜(2)关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联系短文,完成练习。(2分)①第⑤段中出现两次“狠狠地瞪”,妻子和凌师傅当时可能分别在想什么 ②结合人物的言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 、 的凌师傅。(2分)(3)有人认为:小说着力刻画凌师傅的人物形象,没有必要用大量笔墨去描写他的妻子。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2分)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草地夜行(节选)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luò là)下了一大段。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 ”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mò méi)顶了。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2分)(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1分)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的断断续续(3)读文中加点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2分)①“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②“又看看我”是因为:(4)“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1分)A.轻快高亢 B.低沉缓慢(5)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3分)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共15分)一身粗布红衣,一把手枪,骑着一匹白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战场……这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中一位女战士真实的形象。她,就是威震敌胆,被誉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1935 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毅然决定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让团长带队突围,自己率领几个人掩护。在枪林弹雨中,她左手手腕中弹负伤。面对虎狼般凶狠的敌人的围困和喊话,赵一曼丝毫不为所动,不顾受伤的手腕,举枪回击敌人。后来她腿部中弹,洁白的雪地上殷红的血越来越多,红得刺目,她昏倒在了雪地里,不幸被捕。日军为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有价值的情报,连夜对她进行审讯。 日军用鞭子抽打赵一曼的伤口,施以非人的酷刑,她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只字不吐……押送赵一曼的马车从最热闹的街市穿过。①戴着手铐、锁着脚镣、被紧紧捆绑着的赵一曼,在车上坐直了身子,有些微凉的晨风,吹拂着她那许多天没有梳理的头发和她那染着血迹的破烂的衣襟。敌人拿出纸笔,对她说:“你只要把第三军活动的地方画一张图,很简单的几笔,就可以马上释放你!”赵一曼不看敌人一眼。 “那么,你写上‘从此不再反满抗日’这几个字,总可以吧 几个字就可以把你的生命换回去的……”②赵一曼仍毫不动摇,她的嘴角浮现出了胜利者的微笑。是的,她被捕了,并且即将被杀害。但敌人熬尽心血同她软斗硬斗,最后什么也没从她这儿得到!马车驶向小北门方向,那儿聚集着密密麻麻的群众。 ③刑场到了,赵一曼纵身跳下马车,从容地走上前去,面对一排黑色的枪口,站住,站得稳稳的、牢牢的。 然后她高举起手臂,用力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1936 年8月2日,赵一曼永远地倒在了刑场上。 泪眼中,人们仿佛还能看到她一身粗布红衣,持一把手枪,在白马上奋勇战斗的样子……(1)短文主要写了赵一曼的哪几件事 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4分)( )→(遭受酷刑,坚贞不屈)→(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句①主要描写了赵一曼的外貌,“染着血迹的破烂的衣襟”说明她遭受了酷刑。B.句②是对赵一曼的神态描写,“浮现出了胜利者的微笑”是因为她没有泄露任何情报,也表明她坚信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C.句③通过对赵一曼的语言、心理和动作进行描写,突出了赵一曼的爱国情怀。(3)请结合短文内容分析赵一曼的品质。(写出三点即可)(3分)(4)短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一想,写下来。(4分)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1、(1)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2)任凭各方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折磨和打击,它们仍然坚定强劲。(3)清;郑燮;题画;来自世俗、社会的各种迫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4)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2、(1)司马迁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2)本来。 有的。 用于比较。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3)崇敬 牺牲 献身 捐躯 痛恨 送命(4)示例:江姐为了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死比泰山还重。周佛海做了叛徒,出卖战友,在监狱中死去,他的死比鸿毛还轻。3、(1)因为 所以 只要 就(2)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3) B.A.C.4、(1)法庭上 (2)“,。”, (3)慈祥 机智 怒气冲冲 (4)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5、 (1) 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问(2)坚决 无私无畏、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3) 李大钊神情安定,十分沉着。 从中我体会到了李大钊的浩然正气和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 主题阅读1、(1)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 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 一块坟地 阎海文 (2)C (3)对此,他早有准备,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 这句话表现他珍惜国家财产,为了国家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4)阎海文跳伞落地后与日军激战。 (5)他宁肯自杀也不落入敌手,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敌人。2、(1) ①、 ② ③ ④ ⑦ ② 、 ① ⑤⑥ ⑧(2) ①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②软硬手段同时施展(3) 我看到了一个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能言善变的夏明翰。(4)B.A.(5)示例:你们砍我的头不要紧,只要我的共产主义信仰是真的,即使你们杀死了我,还会有千千万万信仰共产主义的战士继续战斗。3、(1)、(2)妻子可能在想:你傻呀! 人家会为这把伞特地送回来 绝对不能借!凌师傅可能在想:一把伞值多少钱 这么大的雨,老人家淋生病了,可怎么办 心地善良 、 乐于助人(3)不同意。本篇文章对妻子的描写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凌师傅善良、 乐于助人的高大形象,同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故事跌宕起伏。4、(1)luò 祈求 méi 坚定 (2)C (3)①“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说明天色暗下来,夜晚快要来临了 ②“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说明“我”体力不支,走不动了 (4)B (5)从短文中描写“他”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个乐于助人、不怕牺牲、忠于革命的人。5、(1)英勇战斗,不幸被捕 视死如归,壮烈牲(2)C.(3) 赵一曼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可见她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从赵一曼受伤后仍坚持战斗,可见她具有坚韧顽强的精神;从赵一曼被捕后在酷刑和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仍坚贞不屈,不泄露任何情报,可见她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品格; 而她就义前所喊的话则表现了她热爱祖国的品质。(4)短文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赵一曼红衣白马、持枪战斗的形象,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让读者对赵一曼这一英勇女战士的形象更加深刻,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