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 苏联的建设和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学霸知识笔记——知识点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要点:(1)1921 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2)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3)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4)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5)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知识解读:(1)关于新经济政策内容:①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商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实行自由贸易。③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④分配: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3)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4)苏联新宪法的公布,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也称作“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学霸笔记:(1)苏俄(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主要内容(或特点) ①实行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取消自由贸易。②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实行自由贸易。 ①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评价 ①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随着战争的结束,开始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①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2)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启示建设国家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大胆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全面认识苏联模式①积极影响: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②负面影响: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阻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改革也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4)我们应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①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应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②经济方面: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应协调、均衡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点2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知识要点:(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发起了华夫脱运动。(3)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开始进行改革。知识解读:(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分为两次。第一次主要内容为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第二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2)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3)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①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②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④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等等。学霸笔记:(1)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2)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动员了广大群众,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 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 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3)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4)卡徳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霸解题笔记——考点1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典例题】(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定要“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为此,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建设 D.垦荒运动【答案】C解析:为了改变苏联工业落后的面貌, 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年,调整了苏俄的经济关系,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垦荒运动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解题关键:了解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背景和目的。【中考对应训练】(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1927年至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富农阶级的蓄意破坏,其思想根源是对私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否定。为此,斯大林(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完善经济管理体制C.发动玉米种植运动 D.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答案】D解析:材料叙述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和原因,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是苏俄在1918—1920年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排除B项;玉米种植运动是赫鲁晓夫发动的一场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2 斯大林模式【经典例题】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太空,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市场经济体制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答案】D解析:题干涉及的成就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即在斯大林模式下完成的,故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在国内战争使实行的经济政策,故A错误;1954—1961年,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B错误;新经济政策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而停止,故C错误。综上故选D。解题关键:理解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中考对应训练】“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该材料主要说明苏联模式( )A.侧重工业化,忽视了民生幸福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C.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D.导致苏联农业生产落后【答案】A解析:苏联模式侧重重工业,而忽视了民生幸福。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促进苏联经济快速发展、苏联农业生产落后的内容,排除BCD。故选A。考点3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经典例题】墨西哥在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917年颁布了宪法,但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1934年,为了改变墨西哥落后的状况,于是实行了( )A.卡德纳斯改革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印度民族大起义【答案】A解析: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A项正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印度,排除B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排除C项;印度民族大起义开始于1857年,排除D项。故选A项。解题关键:了解卡德纳斯改革的目的、内容。【中考对应训练】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A.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B.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C.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D.建立新式常备军【答案】D解析:卡德纳斯改革政治上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经济上推行土地改革,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教育上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而建立新式常备军不属于改革内容,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考点4 埃及华夫脱运动【经典例题】“华夫脱”是阿拉伯语“代表团”的音译,二十世纪初的华夫脱运动在埃及人民的积极支持下,迫使英国于1922年2月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此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A.玻利瓦尔 B.甘地 C.卡德纳斯 D.扎格鲁尔【答案】D解析: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由此开始了华夫脱运动,D项正确;玻利瓦尔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领导人,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排除AB项;卡德纳斯是墨西哥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人,排除C项。故选D项。解题关键:了解华夫脱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中考对应训练】下表是埃及华夫脱运动关系对应表,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诉求 B.关键人物 C.原因 D.结果让埃及完全独立 卡德纳斯 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社会主义的壮大 英政府无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A.A B.B C.C D.D【答案】A解析:1918年扎格鲁尔等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A项正确;卡德纳斯是墨西哥改革的领导人,排除B项;华夫脱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埃及在一战期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排除C项;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而不是无条件,排除D项。故选A项。——学霸错题笔记——易错点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混淆【易错题】(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列宁社会主义探索的得与失》一书中提到:“与其说是一种退却的政策,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的政策,即回归到正常的经济秩序中来的政策,回归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的政策。如果从更深层面来讲,可以说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C.推行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易错解答】D【正确解答】A【错因分析】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没有区分清楚。【解题总结】要了解两者不同的背景,理解它们不同的作用。【强化训练】(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抓住关键词是把握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与“1921年”“苏维埃俄国”“列宁”“粮食税”“实行自由贸易”“巩固工农联盟”几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斯大林体制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1921年苏俄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1921年没有斯大林模式和农业集体化,排除A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实行余粮收集制,排除D项。故选B项。易错点2:苏联在不同时期的名称混淆【易错题】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众多不同的名字,如图图示中“?”处应该填写( )A.苏俄 B.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易错解答】D【正确解答】C【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苏联在不同时期不同名称的内涵。【解题总结】结合时代特征记忆不同时期的名称。【强化训练】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知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俄 B.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答案】C解析: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所以1924年,列宁逝世,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苏联,C项正确;AB项都是在1922年的称呼,排除;俄罗斯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名称,排除D项。故选C项。易错点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混淆【易错题】(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改编)“圣雄”甘地在印度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是( )A.华夫脱运动 B.不结盟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印度民族大起义【易错解答】D【正确解答】C【错因分析】没有区分清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领导者。【解题总结】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各自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区分两者的不同。【强化训练】(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1930年,一群人步行前往印度西海岸制盐,一路上宣传动员群众抵抗盐税,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此次行动的发起人是( )A.查士丁尼 B.章西女王 C.甘地 D.赫鲁晓夫【答案】C解析: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项正确;查士丁尼是古罗马皇帝,排除A项;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时期的民族英雄,排除B项赫鲁晓夫是苏联的领导人,排除D项。故选C项。易错点4:对同类材料的主题归纳不准确【易错题】(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历史人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他们都( )A.主张非暴力抵抗 B.推动改革内政C.反对封建专制 D.反抗殖民压迫【易错解答】C【正确解答】D【错因分析】不理解他们的活动所体现的精神实质。【解题总结】了解此类人物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活动的共同主题。【强化训练】(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班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主题 1920—1930年 甘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8—1922年 扎格鲁尔 埃及华夫脱运动1934年 卡德纳斯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欧洲早期殖民掠夺活动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答案】D解析:亚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美洲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进行的改革,因此其主题应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D项正确;卡德纳斯改革不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排除A项;题干中的事件不是欧洲早期殖民掠夺活动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排除BC项。故选D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