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故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经典是什么?刘勰《文心雕龙》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并非针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必须看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要强调的是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首先,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如果一部完全没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它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不管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如何“操控”,最终也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反之,能够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能够满足读者的期待。清代产生的人情世态小说很多,如《平山冷燕》《锦香亭》等,可这些作品逐渐湮没无闻,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密切相关吗?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作品的思想意义比较狭小,可供挖掘的东西单一,那么就算是一部长期被列为文学经典的作品,中也可能经不起意识形态风暴的摧残而被淘汰出局。反之,如果我们面对的作品思想意义比较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很多很深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那么即使有意识形态风暴和文化权力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从而在“文学经典”里立稳脚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以及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而成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不重视文学作品内部的因素,就寻找不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基础和条件,也就寻找不到文学经典建构的“自律”。我们承认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对于文学经典建构的巨大作用,但那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减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可郎2024 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1.D(“让文学经典在当今时代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有误)2.A(材料一第二段的观点应为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3.D(“名著”改为“连环画”,是为了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4.D(A 项“上网”和文学经典是否具有吸引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B 项“上网阅读新闻”不能体现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力;C 项“网上聊天交友、游戏购物”不属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功能”)5.①材料一开篇提出观点: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具有重要意义。接着对比阐述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的基础;又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最后强调观点。②材料二先列举文学经典地位受到挑战的现象,接着在对比中提出观点: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然后分别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功能和巨大的解构功能两方面的表现进行阐述。(每点 3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6.B(作者写自己家的羊“居然不吃草”,是为了表现母亲对羊的溺爱和母亲的善良)7.C(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赞美游牧地区自然风光的奇异壮美,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8.①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开头、结尾所写的两位怀揣羊羔的老人的内容相照应。②暗示文章主旨,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尊重、珍视以及对这种美好会消失的担忧。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9.①从描写对象看,文中所写的都是普通人,如牧民和小商店的店主、顾客。②从描写场景看,文中写的是牧民精心照料小羊、牧民转场等日常小事。③从人物对话角度看,语言具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10.BDF11.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其”表祈使语气)12.C(“畋于圃陆”意思是“在圃陆围猎”)13.(1)我减免边关交易的税收,减轻刑罚,这足以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弛”“战”各 1 分,大意 2分)(2)(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循”“所以”各 1 分,大意 2分)14.①材料一:治理国家应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且刑罚不避开亲近和显贵的人,法治实施到宠爱的人;②材料二:治理国家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但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答对一点 1 分,两点 3分。意思对即可)15.C(“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有误)16.①本诗描写了诗人春日途中所见景致:风卷云开,天气突然转晴,“双燕”“雏鸟”“黄莺”飞行鸣叫,远处山间小屋传来机杼声等。描绘了一副自然宁静、明媚灿烂、美不胜收的旅途画面。②本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喜悦兴奋,醉心自然,热爱生活的悠闲自得的情感。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每点 3分,共 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17.(1)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3)示例: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18.A.一望无际 / 无边无际 B.乐而忘返 / 流连忘返 C.翻天覆地(每空 1 分,共 3 分)19.A(A 项和文中“可以”均表示可能或能够;B 项表示有某种用途;C 项表示不坏,还好; D 项表示很、厉害)20.B21.①冷水澡并不比温水澡更降温 ②最初洗冷水澡的时间宜短 ③除了剧烈运动后不宜洗冷水澡(每空 2 分,共 6 分)22.剧烈运动后不宜洗冷水澡,是因为这会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引起诸多不适症状,还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共 5 分。结果 2分,原因 3 分)23.参考立意:①谋时而后动,实干则必成;②顺势而谋,实干乃成;③把握时代机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④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参考译文】材料一:晋文公向狐偃询问道:“我把美味甘食遍赐朝内臣子,只有少量的酒肉放在宫内。酒酿成后尚未澄清就给大家饮,鲜肉不经存放就煮给大家吃,杀一头牛也要普遍分给国人,一年织成的布都给士兵做衣服穿,这足以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狐偃说:“还不行。”文公说:“我减免边关交易的税收,减轻刑罚,这足以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狐偃说:“还不行。”文公说:“我的民众有丧失财产的,我亲自派遣郎中去查看,对有罪的人予以赦免,对贫穷不足的人布施恩惠。这足以使民众为我打仗了吧?”狐偃回答说:“还不行。这些都是满足民众生存要求的办法。而要他们打仗。等于要杀死他们。民众追随您,是为了顺顺当当地活着,您却违反他们的意愿而杀掉他们,也就失去了民众跟从您的理由了。”文公说:“那么要怎样做才足以使民众为我打仗呢?”狐偃说:“使他们不得不去打仗。”文公说:“不得不去打仗怎么说呢?”狐偃回答说:“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大概足以使他们打仗了。”文公说:“怎样达到刑罚的最高境界?”狐偃回答说:“刑罚不避开亲近和显贵的人,法治实施到你宠爱的人。”文公说:“好。”第二天,下令在圃陆打猎,约定以中午为期限,迟到的按军法处置。这时有个文公爱重,名叫颠颉的人迟到了,官吏请君主定他的罪,文公掉着眼泪,很是犯愁。官吏说:“请让我对他用刑。”于是腰斩了颠颉,拿他向百姓巡示,用来表明有法必依。材料二: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没有错误的事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答案.pdf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