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高二年级期未考试思想政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1~3课,选择性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倒闭,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集中爆发的重要形式,要彻底根除经济危机,满足社会化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据此选出以下正确说法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③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由于提高工资和增加轮班津贴的谈判陷入僵局,2024年6月,德国某工会发起警告性罢工。与此同时,在法国,代表码头工人和港口其他工人的工会已经进行了多次24小时罢工和4小时停工,以抗议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材料中的罢工①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其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③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④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经28年浴血奋战后,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这说明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结束②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下列理论成果和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实行改革开放,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5.实现现代化首先有一个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和价值体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②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④开辟了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下列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②成功加人世界贸易组织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④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⑤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④→⑤→②→①D.③→④-②-→⑤-→①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被破除,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得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被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这说明①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②改革开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③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与活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