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单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单元概况1.对应单元:统编版教材六上第四单元2.人文主题:小说的魅力3.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4.单元目录精读课文:桥(2课时)精读课文:穷人(2课时)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1课时)◎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读书吧:快乐读书吧(2课时)5.作业完成时间:六年级语文每周6课时,完成第二单元教学任务需要2周,共12课时(其中,10课时用于教学,2课时用于完成单元作业)。二、单元作业目标序号 单元目标描述 单课对应目标 认知水平13 14 15 ◎1 会写22个字,会写29个词语。 √ √ √ 识记2 背诵、默写古诗《回乡偶书》。 √ 识记3 梳理故事情节,体验情节的起伏。 √ √ √ 理解4 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 √ √ √ 理解5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人物精神品质。 √ √ √ 理解7 再具体情境中,寻求别人支持时,讲清具体想法和理由,学会换位思考,设想对方反应,恰当应对。 √ 综合8 运用本单元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围绕主要人物,结合人物关系和环境,合理虚构完整的故事,做到情节吸引人。 √ 应用9 学习梳理总结感受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联系具体小说交流,并乐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 综合10 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复杂内心世界,尝试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 √ 应用11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自助规划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成长小说,梳理情节,感受人物成长历程,与同学进行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收获,体会成长的快乐。 √ 应用三、单元作业设计年级/册次/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人文主题 小说的魅力单元语文要素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教学目标 预学作业 随堂作业 课后作业 长程作业 水平层级会写22个字,会写29个词语。 在文中圈出课后的生字及词语,生字标音并组2个词。 完成《习字册》。 1.抄写书后词语表中的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或练习册中的字词句。 知道背诵、默写古诗《回乡偶书》。 查找贺知章的相关资料。熟读古诗。 根据诗句想象画面 1.默写古诗。2.积累思乡的诗句。 知道梳理故事情节,体验情节的起伏。 熟读课文。 思维导图梳理情节 根据情节导图复述故事 理解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梳理与探究”第1题。 摘抄环境描写的句子。 理解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人物精神品质。 完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的理解。 理解再具体情境中,寻求别人支持时,讲清具体想法和理由,学会换位思考,设想对方反应,恰当应对。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表达与交流”第2题。 理解应用运用本单元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围绕主要人物,结合人物关系和环境,合理虚构完整的故事,做到情节吸引人。 再次阅读本单元课文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实践与创新” 完成习作 应用学习梳理总结感受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联系具体小说交流,并乐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找出习作中所运用的人物形象方法。 应用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复杂内心世界,尝试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表达与交流”第2题。 应用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自助规划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成长小说,梳理情节,感受人物成长历程,与同学进行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收获,体会成长的快乐。 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书上进行批注 1.绘制人物关系图谱。2..完成“梳理探究”的第3题。 完成阅读记录 完成““长程与跨学科作业”“中的第1题。 综合四、单元作业内容(一)预学作业会写的字:咆 哮 嗓 瞪 哑 揪 呻 废汹 涌 澎 湃 熄 掀 困 唉 淋 嘿 糟 嘛 皱 勺会写的词语:咆哮 惊慌 嗓子 跌跌撞撞 拥戴 沙哑 党员 呻吟 废话 吞没渔夫 汹涌澎湃 风暴 轰鸣 心惊肉跳 沉思 抱怨 倾听 探望照顾 困难 阴冷 自作自受 湿淋淋 渔网 糟糕 忧虑 后脑勺把你本单元易写错的生字词及要提醒大家的词语记录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 任选其中的一组词语简要概括《穷人》或者《桥》的内容。(1)咆哮 惊慌 嗓子 跌跌撞撞 吞没(2)渔夫 汹涌澎湃 心惊肉跳 自作自受3.《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 写到儿童天真的问询,整首诗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也写出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再积累一句有关思乡的诗句:4.根据本单元及我们之前所学的词语,归类整理有关人物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环境描写的四字词语。(每种归类不少于2个)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随堂作业【识字与写字】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指认并检查书写是否规范。【梳理与探究】1.要想成为小说创作家,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可根据自己和他人的经历进行故事的虚构,要符合小说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根据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完善下面的表格。课文题目 课文中的矛盾冲突 环境描写的作用 运用的描写方法 典型人物形象《桥》《穷人》《金色的鱼钩》2.小说的创作离不开精彩的故事的情节,请你在空白情节图里概括其内容,并在你所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情节图。起因 经过 高潮 结(桥)3.了解地名拼音和姓名3.小说的主题有多种类型,本单元读书吧中以成长小说为例,推荐的有:《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能找到你生活的影子吗?根据你的理解请为小说中的一两个人物画像,并做简单的介绍。【阅读与鉴赏】《小英雄雨来》节选特务把雨来带到村西北河边上。二百多敌人在堤岸旁边坐着。一个特务说:“去了半天,逮这么个小崽子来啦!”逮雨来的特务回答说:“别看他人小,胆子可不小呢。敢夺我的枪!”鬼子和特务吃惊地瞧着雨来头上的八路军帽和腰问扎着的牵牛花藤蔓。一个紫黑脸宽鼻子的特务,在雨来的胸脯上打了一拳,瞪着眼珠子咬着牙,说:“就欠拿刀子把你肚子里的八路气儿放出来!”这个特务又把雨来的军帽使劲往下拉,遮住两眼。那些鬼子兵,露出大黄板牙,哈哈大笑。雨来用手猛力地把帽子往上一推,藏得端端正正,一声不响地挺直身子。他缠在腰问的花朵和绿叶,也一动不动地翘着。满脸大胡子的鬼子指挥官,在那又长又密的眉毛底下闪动着一对凶恶的圆眼睛,嗖的一声抽出指挥刀,放在雨来的子上,用中国话说:“小害(孩)带路!死拉(了)的没有!……见雨来还是直瞪着眼晴不说话,那个瘦长脸上长满小红疙瘩的特务弯下腰,直望着雨来的眼睛,大声叫道:“听见没有?给皇军带路就把你放了,要是不带路就割掉你的脑袋!”雨来心里说:“要是顺顺当当地答应给他们带路,他们也许还要疑心呢,不能叫敌人看出破绽来。”鬼子指挥官见雨来只是直瞪着眼睛不说话,就把刀在他头上挥动着,吼叫:“带路!带路!”那个紫黑脸寬鼻子的特务,在雨来的背上打了一拳,又顺手往前一推:“走!”雨来这么被推搡着在前面走,二百多个鬼子和特务在后面跟着。雨未站住脚,脸上漏掉出恼怒的神情,说:“这么推搡,还不把我推到地雷上?”鬼子松了手。到了村东大道上,鬼子看到那些红纸、绿纸说:“这儿真的有地雷?”雨来说:“不信拉倒,你踩踩试试!”可鬼子没一人敢踩。雨来领着200多鬼子在假地雷阵里转了半天。雨来故意吓唬鬼子:“小心地雷!”一个鬼子踩到一处松软的土地,以为踩上了地雷,吓得赶紧趴在地上,好几个鬼子也跟着趴在地上,叽哩哇啦乱叫。转来转去,终于要到地雷区了。雨来琢磨得想个办法逃走。雨来领着鬼子走上了河堤,前边堤上、大路上都埋有地雷。距离第一个地雷不远了,可雨来却大声嚷着:“前面,地雷地没有!”离第一个地雷两丈远了,一丈远了,再往前走就踩着地雷了。这时候,雨来故意一脚迈空栽到河里去了。他在水里扑腾着,故意从水里伸出脑袋喊道:“救命啊!”不一会儿,雨来好像被水冲走了,不见人影了。鬼子军官以为真的到了无雷区,迈着大步往前走。没走几步,地雷响了。轰!轰!轰!一个地雷响了,像连环炮似的,一个个地雷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这里是地雷区啊!没有多长时间,200多鬼子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不少做了我们的俘虏,只逃走了30多个。战斗胜利了,雨来从水里冒了出来,浑身是水,抱着湿衣裳跑来了。1.这篇文章是围绕雨来把鬼子引入埋伏圈展开描述的,请你梳理文章情节,补充下面的内容。雨来被抓 ——( )——( )——( )2.面对特务和鬼子,这是一个怎样的雨来?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根据你的理解,给文章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读了了文中的故事,你还知道有关雨来的其他相关故事吗?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表达与交流】1.读一读下面两个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合生活体验,写一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2.双减落地后,老师布置作业量减少了,张琳平常在校晚托时间作业就做完了,回到家后,父母还要她完成家里布置的作业,可是她想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遇到这样的情况,假如你是张琳,你会怎么说服她的父母?【实践与创新】想要成为真正的小说家,还需要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输出,选取生活中的故事,构思属于自己的小说。1.回顾本单元所学,梳理表格。篇目 主要人物 环境 情节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2.根据习作第一组环境和人物为例——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人物:淘气包张明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构思故事思考以下问题用词语记录想象:(1)“主人公”的愿望是什么?(2)他的“阻碍”是什么?(3)“他”是如何努力的?(4)故事中的意外是什么3.你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如何?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你可以选择习作中的三个场景或自己创设一组)根据范例完成以下内容。4.写完把你的故事讲给伙伴听,进行自评和他评,课余再次完善习作。评价要素 自评 他评1.能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2.故事完整,情节丰富,吸引人。3.能尝试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课后作业1.选择本单元学过的词语,选四个词语说一段话,要有一定的场景,学有遗力的同学可以挑战更多的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3.背诵并默写古诗《回乡偶书》。4.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记录。长程作业、跨学科作业1.阅读推荐书单中的课外书,对比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罗列书中主人公的童年经历的相同与不同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试着写属于自己的成长小说。2.选择你阅读过的小说绘制人物关系图谱,适当的可以用剪贴画、颜料笔等点缀你的人物图谱。单元学习整体回顾序号 项目 完成情况 自评 师评1 单元作业单 ( )★ ( )★2 整本书阅读 ( )★ ( )★3 古诗文积累 ( )★ ( )★4 每日练字 ( )★ ( )★六上“整本书阅读”推荐书单【快乐读书吧】1.儿童小说:《童年》(苏联)高尔基 著2.儿童小说:《小英雄雨来》管桦 著3.儿童小说:《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 著 【课内作家】4.散文诗类:《花之歌》纪伯伦 著5.散文类:《草原·北京的春节》老舍 著6.散文类:《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宗璞 著7.散文类:《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宗白华 著8.散文类:《竹节人》范锡林 著9.散文类:《会走路的梦》铁凝 著10.小说类:《故乡》鲁迅 著11.散文类:《朝花夕拾》鲁迅 著【课外拓展】12.古诗文:《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文130篇》郭学萍 著13.汉字类:《汉字树:活在字里的中国人》廖文豪 编著14.哲学类:《我》藤野可织著,高畠纯 绘,朱自强 译15.绘本类:《卡夫卡变虫记》(美)劳伦斯·大卫 著16.绘本类:《我变成了一只猫》(日)喜多村惠 文17.自传类:《海伦·凯勒自传》(美)海伦·凯勒18.小说类:《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著19.散文类:《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苏叔阳 著20.综合类:《博物馆里的中国》宋新潮 潘守永 编著21.历史类:《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单霁翔 著22.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李心田 著23.戏剧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英)兰姆 改写24.科普类:《种子的信仰》(美)亨利·D·梭罗25.科幻类:《时间的皱褶》(美)英格 著,黄聿君 译26.科普类:《DK博物大百科》英国DK公司27.同步写作类:《同步作文教程与实训》(六上)郭学萍28.创意写作类:《小学创意写作》(六上)郭学萍 主编29.古诗创意融合:《诗词中的创意写作课》郭学萍 著30.同步阅读类:《越读越优秀》(六上)薛法根、崔峦 主编31.快乐读书吧:《整本书还能这样读》(六上)姜树华 主编通读本单元文本◎请你将第四单元教材内容细细通读一遍,做到对单元内容很熟悉。◎认真思考本单元的课后习题,做到在书中圈点勾画。识字与写字◎下面是第四单元的写字表和词语表、古诗《回乡偶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先读一读。并进行梳理和复习。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指认并检查书写是否规范。完成《补充习题》相应习题。再读《桥》、《穷人》、《金色的鱼钩》、语文园地、读书吧完成以下新任务。老太祭奠村民逃生人物介绍(包括姓名、昵称、肖像描写、有关事件、人物性格等)人物画像:【阅读与鉴赏】在抗日战争中,雨来不断成长,他经历了许多事,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下面的短文选自《小英雄雨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完成练习。片段一桑娜具体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体恤丈夫——又害怕丈夫突然回来——责怪自己——做好决断片段二“我”具体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我的仿写:构建完整的故事可以借助“愿望”图式环境:人物:故事起因:故事经过故事高潮:故事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