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摸底测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摸底测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湖北大治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曾是我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炼铜产业衰落后,
大治市规划建设工业园,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推进机电制造、饮品食品、新型建材、纺
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据此完成1~3题。
1.大冶成为我国重要铜矿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历史
C.矿产资源
D.交通条件
2.大冶炼铜产业的衰落首先表现在
A.采掘业
B.冶炼工业
C.加工制造业
D.能源工业
3.大冶市规划建设工业园的重要意义在于
A.环境治理
B.品牌塑造
C.技术支持
D.聚集资源
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城市辐射能力可从经济发展、科技文化、城市规模、对外联系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表
1示意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会城市辐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数值越大,对
辐射能力影响越大。据此完成4~5题。
表1
辐射能力影响因子
城市
辐射能力
经济发展
科技文化
城市规模
对外联系
西安
0.251
0.150
0.055
0.088
0.169
兰州
0.153
0.054
0.047
0.072
0.094
乌鲁木齐
0.150
0.025
0.053
0.069
0.094
西宁
0.110
0.014
0.045
0.066
0.074
4.
西宁辐射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城市用地规模较小
C.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D.对外联系程度较低
5.兰州对西安、西宁、乌鲁木齐的辐射影响中,对西宁最强,其主要原因是二者
A.经济互补性强
B.城市功能差异大
C.城市规模相近
D.空间距离较近
G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端家居定制的国际化企业,图1示意其发展历程。据此完成6~7题。
2005年与意大利
1982年在江苏
知名品牌合作,
2019年马来西亚
创建手工作坊
开设欧洲专卖店
工厂投产
2003年成立公
2016年组建越
2022年在墨西哥
司,创立品牌
南生产基地
制造基地探索21
天快交模式
图1
6.
G公司在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组建生产工厂,其主要目的是
A.占领当地市场
B.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产品品质
D.加强文化交流
7.G公司探索21天快交模式,主要是为了
A.提高产品质量
B.扩大生产规模
C.节省生产费用
D.满足客户需求
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 (共48分)
1 C 2 A 3 D 4 A 5 D 6 B 7 D
8 A 9 B 10 B 11 D 12 C 13 C 14 B
15 A 16 C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17 (1)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慢,土层薄;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冲刷作用强;地势
起伏大 (多陡坡),易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低,保持水土能力弱.(答对3点得6分)
(2)树冠截留雨水,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 (2分);根系发达,固定土壤能力更
强 (2分);多年生植物,对土壤扰动较小 (2分).
(3)拓宽销售渠道;稳定销售市场;提高种植积极性;扩大种植规模.(答对3点得6分)
18 (1)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变化不大 (略有下降);第三产业
所占比例升高;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超过第二产业.(答对3点得6分)
(2)多低山丘陵,平地少,制约农业发展;农产品产值相对较低;工业发展条件较好,
产值较高;为直辖市和中西部经济中心,第三产业较发达,产值较高.(答对3点得6分)
(3)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覆盖物流网点,建设物流通道;提
供金融服务等.(答对2点得4分)
19 (1)水文站 (岷县)以上河段,大致自西向东 (2分);水文站 (岷县)以下河段,
大致自东南 (南)向西北 (北)(2分).
(2)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减轻 (2分);水电站修建,拦截泥沙 (2分);上游用水
量增加,径流量减小,输沙能力减弱 (2分).
(3)含沙量减小 (2分);径流量 (水位)季节变化减小,流量 (水位)稳定 (2分).
(4)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对流域统筹管理 (2分);制定流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2分).
地理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1页)
{#{QQABCYaUggCAAIAAAQhCEQEICkEQkBGAAQgOwFAEIAAAgQ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