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宁南县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期末统一检测卷小学五年级 科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判断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共4页,试题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单项选择题(30分)1.我们在研究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唯一变量是( )A.空气 B.水 C.土壤2.下列三种事物中,种子发芽最基本条件是( )A.空气 B.光照 C.土壤3.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和( )A.甲烷 B.氧气 C.二氧化碳4.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植物的( )A.食物网 B. 光合作用 C.食物链5.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下列的船出现时间最早的是( )A.帆船 B.独木舟 C.蒸汽船6.我国目前有三艘常规的航空母舰,分别是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A.核反应提供的动力 B.蒸汽机提供的动力 C.风力提供的动力7.小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这时我们需要给小船装上( )A.船帆 B.船桨 C.船舵8.大陆地壳厚约15-18千米,大洋地壳厚约为( )A.低于2千米 B.2-11千米 C.6400千米9.我国宇航员到空间站“出差”时需要穿越地球大气层,其平均厚度约为( )A.4千米 B.1000千米 C.6400千米10.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宝贵,约占整个水资源的( )A.2.5% B.71% C.97.5%11.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 )主要吸收者之一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12.我国每年人均水资源量为2063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的是( )A.福建(5469.7立方米) B.浙江(2379.1立方米) C.安徽(2018.2立方米)13.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第二大水电站,它是利用( )来发电的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14.我们在做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中,惊奇低发现:大多数蚯蚓会待在( )A.干燥土壤里 B.湿润的土壤里 C.没有土壤的盒子中间15.自然界中的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冬天的雪花是( )A.固态水 B.液态水 C.气态水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共20分)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空气、土壤、适宜的温度。 ( )3.通过“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我们知道阳光是植物叶绿体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植物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 )4.丹顶鹤的迁徙、青蛙的冬眠,这是动物为了生存而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 )5.我们可以用浮的材料造船,而不能用沉的材料造船。( )6.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7.近年来,北冰洋的浮冰面积在快速退缩,严重影响了北极熊的生存,这是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降低的结果。( )8.白鹤滩水电站的库区,有许多可用的水,所以我们不在乎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9.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10.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是凉山州森林火灾高发期,为了保护森林、草原,所以我们不能在野外用火,不能带火种进山。( )11.在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的温度时,通常使用体温计。 ( )12.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 )1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 )14.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一的面积被水覆盖。( )15.在固态冰融化成液态水的过程中,固态冰需要吸热。( )16.地球是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球体,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是35℃ 。( )17.地球上的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18.交警叔叔会在结冰的道路上撒上工业盐,这是因为盐能加速冰的融化过程。( )19.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网,不要随意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20.青蛙和丹顶鹤都是需要冬眠的动物。(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叫作 。2.群落里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作 。3.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从金属条一端传递给另一端,这种传热方式是 ;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 ;围着火炉烤火,能感受到来自火炉的热,这种热传递方式是 。4.目前人们使用的能源有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如常见的有 、 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是指 、 等非化石能源形式。5.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广泛的 。四、实验操作题(每空1分,共10分)1.将下列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里。(每空1分,共5分)模拟“温室效应”实验。取1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口袋。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只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在5分钟内,每隔1分钟读取温度读数。实验发现:装入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升温( ),没有装入口袋的温度计升温( )。实验结论:( )像塑料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温室内,又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气温升高,持续的( )会使全球( ) 。①变暖 ② 温室效应 ③ 温室气体 ④ 较慢 ⑤较快2.将下列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里。(每空1分,共5分)试着“做一张再生纸”实验。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在“试着做一张再生纸”的实验中,共有五个步骤,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是( )、( )、( )、( )、( )。①加水搅拌 ② 挤压吸水 ③通风晾干 ④纸浆平铺 ⑤撕碎纸巾五、综合应用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共20分)1.请将下列垃圾进行分类,把代表垃圾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里。(每空2分,共8分)可回收物( )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 其他垃圾( )①使用过的口罩 ②破损的胶桶 ③鱼刺 ④修下水道时挖出的水泥块⑤拆下的旧防盗门 ⑥废弃的菜叶子 ⑦废旧电池 ⑧废弃的瓷砖2.阅读下列材料,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括号里。(每空1分,共6分)在下列6种常见材料中,有三种材料是热的良导体,有三种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 )、( )( ),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有( )、( )( )。①铁 ②塑料 ③干木头 ④铜 ⑤铝 ⑥陶瓷3.阅读下列材料,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括号里。(每空1分,共2分)在容量大小、杯壁厚薄、形状等差不多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分别同时倒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热水,过两分钟后测量三杯水的温度,温度凉得最快的是( ),温度凉得最慢的是( )。①不锈钢杯 ②陶瓷杯 ③塑料杯4.阅读下列材料,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空1分,共2分)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草、鹰、鼠三种生物构成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排列是( )→( 鼠 )→( )。①草 ②鹰5.阅读下列材料并计算,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括号。(每空1分,共2分)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7克。照这样计算,一所400人的学校每人每月使用10张再生纸,一个月可以节约( )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 )。①7200克 ②720克 ③18800克 ④1880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