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古诗文备考诗歌的源头——《诗经》教材相关必读篇目:《关雎》《蒹葭》文体小贴士中国诗歌的河流,发端于《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四言诗以《诗经》为发端,为主要代表。《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兼有二、三、五、七、八言等句式,显得灵活多样,错落有致。《诗经》内容包含风、雅、颂,手法常用赋、比、兴。其中,“风”为十五国风,为民间歌谣,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各地劳动、婚恋以及社会习俗的生动反映。作为民歌,“风”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反复咏叹,有着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和音乐美。初中课本所选《关雎》《蒹葭》分别出自十五国风的《周南》和《秦风》,这两首诗歌都是歌咏爱情的经典篇章;课外古诗词诵读推荐《式微》和《子衿》,一首反映劳作,一首仍是恋歌。考题阵营(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乏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2021·贵州遵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勤劳。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青年与意中人热恋的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C.本诗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D.本诗运用双声词、叠韵词,采用了重章叠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2.(2020·陕西)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3.(2021·贵州遵义)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答:(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4.(2018·贵州安顺)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5.(2018·贵州安顺)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6.(2018·贵州安顺)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答:拓展训练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释】①君子:古时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女子的丈夫。于役:从事兵役或劳役,即被征去当差。期:指归期。②曷(hé)至哉:何时才能到家呢 ③埘(shí):在墙壁上做成的鸡窝。④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指傍晚牛羊从外面放牧归来。⑤不日不月:不能以日月计算。意思是说,在外时间长久。⑥佸(huó):相聚,相会。⑦桀(je):同“橛”,指为鸡做的木架。⑧括:至。⑨苟:且,或许。表示希望。1.读完全诗,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 答:2.诗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3.联系《关雎》《蒹葭》,说说它们和这首诗在篇章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答:备考方略《诗经》最有可能考到“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句的结构和情景交融的画面。以“兴”的手法为例,我们在答这类题时,要有相关知识储备与答题方略:所谓“兴”,即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端,也就是诗人触景生情,先用一两句话写周围的景物,以引起下面的歌词,它可以起到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作用。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关雎》中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也运用了“兴”的手法——以芦苇、霜露起兴,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凄清的气氛,引出下文写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人物痴迷、怅惘的感情,可谓情景交融。更进一步,如果问你其他诗歌中有无此类手法的应用,你还需要横向关联:例如,现代诗人贺知章的《回延安》中也大量地运用了“兴”的手法,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参考答案】(一)关雎1.【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B.理解错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抒情主人公的美好向往,是他的幻想而非真实。故选B。2.【答案】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窈窕”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善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这些都是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3.【答案】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开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贴切自然,意蕴丰富。【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写作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这里运用“起兴”的手法,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二)蒹葭4.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把诗句景物描述画面的特点概括出来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并抓住景物“蒹葭”“白露”共同特点,来进行概括。5.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2分)【答案】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是对古诗中作者情感的把握。一般情况下,感悟诗人的情感,一看标题,二看诗风,二看写作背景;三看关键词,借助意象,传达诗人情感;四看诗后注释,据此了解诗歌背景,弄清写作目的,揣摩诗人情感。此诗通过“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来表达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6.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通过重章叠唱的方式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拓展训练1.近景:院子里的鸡鸭鹅纷纷归入窝中;中景:一群群牛羊也纷纷走下山岗,回到自己窝里;远景:一抹夕阳笼罩下的远山,逐渐被雾霭遮住。这组画面安静、和悦,充满家庭生活的气息。2.作者把女主人公一思妇置入画面之中,通过气氛的渲染,环境的衬托,极为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孤独凄苦的,思念丈夫的情状。这种以情绘景、情景交融的的写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可以从这幅图画中可以感受到由于徭役带给人们的痛苦。3.写作上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