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高一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2.A 3.D 4.B 5.C 6.B 7.C 8.D 9.D 10.A 11.A12.B 13.D 14.B 15.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2分)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2分,但只写出要依法执政不得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1分,领导立法或法制化、规范化,任意小句可得1分)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1分)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2分,只写出民主执政1 分),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2分,只写出科学执政1分).中国共产党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探索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为人民执政,在立法过程中征求各方面意见做到了依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3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执政使命,还需要全面从严治党(1分),加强党的建设(1分)(或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或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17.(8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分).全国人大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1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1分),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1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监督权,维护人民利益,推动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履职(1分).
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1分,或者我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可得分). 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来自人民,人大代表通过代表“家站点”,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1分)
18.(8分)1L区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分,写出一个即得1分),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1分,需要写出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的任何一个才可得1分)
2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深人基层、走近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科技手段统筹各方资源,优化治理方式,高效便民,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提高治理效能.(3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1分,科技手段1分,化解矛盾1分).
通过融合联动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利用专业优势,形成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人汇聚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2分,侧重于融合联动机制,形成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19.(6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分).(或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也可得1分).东营市把握文旅融合发展规律,达成发展文旅产业的共识,打造各项活动,抓住了机遇红利.(1 分)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分),东营市在正确的文旅发展策略指导下,形成了新业态,新场景,推动了文旅产业发展(1分).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1分)。东营市尊重文旅发展规律,顺应经济复苏浪潮,释放旅游消费潜力,赋能文旅产业。(1分).
20.(1)(9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分).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1分),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1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1分).(共4分)
2抢位发展和错位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发展思路,而是辩证统一、并行不悖的,二者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都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2分) 3片面强调抢位发展,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产业结构趋同,难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1分);片面强调错位发展,忽视抢抓机遇,忽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容易丧失竞争优势,影响长远发展(1分).
4对于整个国家发展大局而言,各个区域各展所长,既积极抢位发展,又善于错位发展,才能形成协同发展、联动发展的生动局面,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1分)
(2)(6分)1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1分).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1分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1分).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方位,掌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1分). 实现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1.要运用系统观念,把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诸多元素统筹起来,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实现高质量发展(1分).
(3)(6分)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分)
2新质生产力的一步步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体现在新质基础上的新的量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