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评估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一、火眼金睛1. 小明准备用温度计测量热水、自来水和碎冰块的温度变化,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 把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或冰块中,但不碰到底和壁,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B. 温度计放入后要马上记录好开始的温度C. 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读数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会热胀冷缩B. 液体不会热胀冷缩C. 固体的热胀冷缩可以忽略不计3. 太阳系中有利于生物生存星球是( )。A. 月球 B. 地球 C. 火星4. 月相为满月的时间是( )。A. 农历初一、初二 B. 农历十五、十六 C. 农历十八、十九5. 下列昆虫中属于甲虫的是( )。A 蚯蚓 B. 蜻蜓 C. 七星瓢虫6. 下列植物种子中,借助自身力量进行传播的是哪组种子( )。A. 莲蓬和蒲公英 B. 柳树和椰子 C. 豌豆和凤仙花7. 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 )。A. 求偶 B. 交配 C. 生产8. 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 )。A 有没有生命 B. 会不会运动 C. 会不会长“大”9. 我们不可能在树上找到( )的家。A. 蚂蚁 B. 小鸟 C. 兔子10. 目前,海洋污染日趋加剧,以海洋石油污染尤为严重。石油泄漏的主要危害是( )。A.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B. 温室效应加剧 C. 扩大了土壤耕地二、明辨是非11. 可以用电子体温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读数更方便。( )12. 寒冷的冬季汽车不开时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水,避免水结冰后把水箱胀破。( )13. 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14. 地球的卫星照片上,蓝色部分是森林。( )15. 甲虫的种类不只是一种而是有很多种。( )16. 我们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还能通过实验探究昆虫的奥秘。( )17. 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 )18. 悬铃木靠风力传播的方式与它种子的特点相适应。( )19. 日晷在中国被称为太阳钟。( )20. 与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样,人类的生存同样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三、我会画图和填图21. 蚕豆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是怎样的?在下面三幅图中画出蚕豆种子萌发时生长出来的根。22. 蚕一生要经历四种不同的形态,请在图中写出蚕四种形态(卵、蚕、蛹、蛾)的名称。四、对答如流23. 资料:小明在地上捡到一粒种子。通过观察发现它是圆圆的,种子身上没有细毛和刺等其他东西,很光滑。他发现离发现种子1.5米处有植物。为了求证种子的由来,他决定带这种去找妈妈。(1)你觉得小明捡到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可能是什么?(2)说说判断理由。24. 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共同点?五、实验探究题25. 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影子变化数据。时间(时) 9 10 11 12 13 14 15影长(厘米) 90 50 20 0 20 50 90(1)从表中发现,( )时影子最短。15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0厘米。(2)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实验中还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关。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 )。(3)从上述观察记录中可以发现,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长—短—长”或“短—长—短”)。(4)阴雨天,我们可以用( )代替太阳完成此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选填“模拟”、“观察”或“对比”)实验。26. “西瓜虫”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又叫鼠妇(如图1),在花坛里的石头下或者花盆中很容易找到。小红为了研究鼠妇的习性,就在学校的花坛中寻找;她发现搬开石头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于是小红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难道是因为光的原因吗?因此小红对此制定了实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1)请帮小红补充完成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 “西瓜虫”适合生活在阴暗环境中吗?实验材料 不透明的盒子,潮湿的土壤,10只鼠妇,无色透明玻璃板,黑色不透明玻璃板实验步骤 ①在不透明的盒子里均匀铺上湿土。 ②在盒子的一侧盖上无色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盖上黑色不透明玻璃板,从而改变___________条件(如图2)。 ③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______部(选填“左”、“中”或“右”)。 ④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鼠妇的行为。(2)小红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如下表。区域 第一次(只) 第二次(只) 第三次(只) 第四次(只)左 1 2 0 1中 5 2 0 0右 4 6 10 9根据上表,能否得出结论?若能,请写出结论;若不能,请写出你的理由。(3)第四次实验中,只有一只鼠妇在盒子的左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4)你觉得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研究鼠妇生活上别的什么特点?(5)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 )。六、综合应用27. 请阅读下图的水循环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1)在自然界中,水能以( )、( )、( )三种状态存在。(2)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会(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 )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3)请你找出生活中水的形态变化实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2条)例如: 雪融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评估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一、火眼金睛1. 小明准备用温度计测量热水、自来水和碎冰块的温度变化,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 把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或冰块中,但不碰到底和壁,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B. 温度计放入后要马上记录好开始的温度C. 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读数【答案】A【解析】详解】A.把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或冰块中,但不碰到底和壁,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正确;B.温度计放入后要马上记录好开始的温度,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读数,错误;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会热胀冷缩B. 液体不会热胀冷缩C. 固体的热胀冷缩可以忽略不计【答案】A【解析】【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A说法正确。3. 太阳系中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星球是( )。A. 月球 B. 地球 C. 火星【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4. 月相为满月的时间是( )。A. 农历初一、初二 B. 农历十五、十六 C. 农历十八、十九【答案】B【解析】【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天文现象中月亮由小逐渐变满,变圆就是满月,一般在每个农历月的十五或十六,故B正确。故选:B5. 下列昆虫中属于甲虫的是( )。A. 蚯蚓 B. 蜻蜓 C. 七星瓢虫【答案】C【解析】【详解】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或两对翅。蚯蚓不具有昆虫的特征,不属于昆虫;蜻蜓、七星瓢虫具有昆虫的特征,它们属于昆虫;昆虫中甲虫的数量最多,甲虫的外部有硬壳,七星瓢虫属于甲虫。6. 下列植物种子中,借助自身力量进行传播的是哪组种子( )。A. 莲蓬和蒲公英 B. 柳树和椰子 C. 豌豆和凤仙花【答案】C【解析】【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莲蓬、椰子靠水流传播种子;蒲公英和柳树靠风力传播种子;豌豆和凤仙花借助自身力量传播种子。7. 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 )。A. 求偶 B. 交配 C. 生产【答案】A【解析】【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如产卵、占巢、求偶、交配、育婴等,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求偶。8. 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 )。A. 有没有生命 B. 会不会运动 C. 会不会长“大”【答案】A【解析】【详解】我们根据物体是否有生命把它们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生命。故选:A9. 我们不可能在树上找到( )的家。A. 蚂蚁 B. 小鸟 C. 兔子【答案】C【解析】【详解】每种动物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生活,蚂蚁生活在土壤里,也可以在树洞中;小鸟一般是在树上安家,兔子生活在地上,不可能在树上安家。10. 目前,海洋污染日趋加剧,以海洋石油污染尤为严重。石油泄漏的主要危害是( )。A.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B. 温室效应加剧 C. 扩大了土壤耕地【答案】A【解析】【详解】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石油泄漏的主要危害是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二、明辨是非11. 可以用电子体温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读数更方便。( )【答案】×【解析】【详解】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电子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题目说法错误。12. 寒冷的冬季汽车不开时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水,避免水结冰后把水箱胀破。( )【答案】√【解析】【详解】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寒冷的冬天,大卡车司机会在夜晚将水箱里的水放掉,以防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箱被撑裂。13. 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答案】√【解析】【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清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而且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4. 地球的卫星照片上,蓝色部分是森林。( )【答案】×【解析】【详解】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呈蓝色的面积最大,是地球上的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没有植被的陆地,绿色部分可能是森林或草原,白色是冰雪和云层。所以,地球的卫星照片上,蓝色部分是海洋。题目说法错误。15. 甲虫的种类不只是一种而是有很多种。( )【答案】√【解析】【详解】甲虫除了具有昆虫特有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甲虫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观赏性甲虫大体分为兜虫与锹型虫两类。16. 我们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还能通过实验探究昆虫的奥秘。( )【答案】√【解析】【详解】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我们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还能通过实验探究昆虫的奥秘。17. 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 )【答案】×【解析】【详解】不是所有鸡蛋都能孵出小鸡的,只有受精卵才能孵出小鸡。由母鸡孵化需要半月左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18. 悬铃木靠风力传播的方式与它种子的特点相适应。( )【答案】√【解析】【详解】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械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悬铃木种子轻,所以靠风力传播。19. 日晷在中国被称为太阳钟。( )【答案】×【解析】【详解】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制作而成的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20. 与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样,人类的生存同样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答案】√【解析】【详解】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与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样,人类的生存同样离不开周围的环境。三、我会画图和填图21. 蚕豆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是怎样的?在下面三幅图中画出蚕豆种子萌发时生长出来的根。【答案】【解析】【详解】种子萌发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播种时,无论把种子按什么方向摆放,根都会向下生长。22. 蚕的一生要经历四种不同的形态,请在图中写出蚕四种形态(卵、蚕、蛹、蛾)的名称。【答案】①卵;②蚕;③蛹;④蛾【解析】【详解】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四、对答如流23. 资料:小明在地上捡到一粒种子。通过观察发现它是圆圆的,种子身上没有细毛和刺等其他东西,很光滑。他发现离发现种子1.5米处有植物。为了求证种子的由来,他决定带这种去找妈妈。(1)你觉得小明捡到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可能是什么?(2)说说判断理由。【答案】(1)可能是弹射传播。(2)因为种子身上没有细毛和刺等其他东西,所以不可能靠风传播或靠动物的毛携带传播,而且种子是圆圆的,很光滑,又在1.5米处有植物,可能是靠弹射传播出来的。【解析】【详解】(1)弹射传播:果荚类植物的果实成熟后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阳光的烘烤下,会自动爆裂,或稍有外力,也会爆裂。小明捡到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可能是弹射传播。(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因为种子身上没有细毛和刺等其他东西,所以不可能靠风传播或靠动物的毛携带传播,而且种子是圆圆的,很光滑,又在1.5米处有植物,可能是靠弹射传播出来的。24. 猫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共同点?【答案】它们都能生长,都能繁殖,都需要水,都需要营养。【解析】【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五、实验探究题25. 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影子变化数据。时间(时) 9 10 11 12 13 14 15影长(厘米) 90 50 20 0 20 50 90(1)从表中发现,( )时影子最短。15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0厘米。(2)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实验中还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关。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 )。(3)从上述观察记录中可以发现,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长—短—长”或“短—长—短”)。(4)阴雨天,我们可以用( )代替太阳完成此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选填“模拟”、“观察”或“对比”)实验。【答案】(1) ①. 12 ②. 大于 (2)西边 (3)长—短—长(4) ①. 手电筒 ②. 模拟【解析】【分析】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同一物体,决定其影子长短的是太阳的高度,决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阳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小问1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正午12时影子最短。中午到傍晚影子由短变长,所以15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大于90厘米。小问2详解】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西边。【小问3详解】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小问4详解】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阴雨天没有太阳,我们可以用能够发光的手电筒代替太阳完成此实验。这是模拟实验。26. “西瓜虫”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又叫鼠妇(如图1),在花坛里的石头下或者花盆中很容易找到。小红为了研究鼠妇的习性,就在学校的花坛中寻找;她发现搬开石头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于是小红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难道是因为光的原因吗?因此小红对此制定了实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1)请帮小红补充完成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 “西瓜虫”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实验材料 不透明的盒子,潮湿的土壤,10只鼠妇,无色透明玻璃板,黑色不透明玻璃板实验步骤 ①在不透明的盒子里均匀铺上湿土。 ②在盒子的一侧盖上无色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盖上黑色不透明玻璃板,从而改变___________条件(如图2)。 ③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______部(选填“左”、“中”或“右”)。 ④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鼠妇的行为。(2)小红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如下表。区域 第一次(只) 第二次(只) 第三次(只) 第四次(只)左 1 2 0 1中 5 2 0 0右 4 6 10 9根据上表,能否得出结论?若能,请写出结论;若不能,请写出你的理由。(3)第四次实验中,只有一只鼠妇在盒子的左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4)你觉得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研究鼠妇生活上别的什么特点?(5)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 )。【答案】(1) ①. 光照 ②. 中(2)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 (3)可能爬错了方向(4)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研究潮湿程度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 (5)大自然【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小问1详解】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本实验唯一的变量就是光照条件。所以在盒子的一侧盖上无色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盖上黑色不透明玻璃板,从而改变光照条件。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部,这样可以通过鼠妇的选择来了解它们的习性。【小问2详解】对实验现象记录表进行分析,四次实验中,大部分的鼠妇最终都在右侧,黑色不透明玻璃板覆盖的区域,从而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小问3详解】第四次实验中,只有一只鼠妇在盒子的左侧,其中的原因可能爬错了方向。【小问4详解】我们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研究潮湿程度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那么A和C区域应该设置为不同的潮湿程度,比如A区域为干燥环境,C区域为潮湿环境。【小问5详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观察动植物时,我们不能故意伤害它们。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大自然。六、综合应用27. 请阅读下图的水循环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1)在自然界中,水能以( )、( )、( )三种状态存在。(2)年年下雨,雨水总是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会(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 )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水在自然界不断循环。(3)请你找出生活中水的形态变化实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2条)例如: 雪融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气态 ②. 液态 ③. 固态 ④. 蒸发 ⑤. 凝结 ⑥. 水蒸发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 ⑦. 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解析】【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详解】(1)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2)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3)水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发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雪融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多校2023-2024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多校2023-2024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