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友好学校第七十七届期末联考高二地理答案选择题答案2348BBDBCC2C10111213141516DDBDDB大题答案;(每点2分)17(1)供给服务:有优质水源、森林资源,但经济规模有限,且未向外调水,未能发挥供应水源、森林资源的优势;文化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低,未能充分开发(康养、旅游等)生态产品提供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收入。(2)减少人类活动对朱鸬栖息环境的干预,保障朱鹤的生存;促进朱鹤栖息地森林的保护,更好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等功能;促进水源地保护,维持优良水质,保障水源供应。(③)产品一:生态旅游。理由:森林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禀赋;距离汉中、西安等客源市场较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旅游业对环境影响小,生态效益好,适合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发。或答产品二:农(林)产品深加工。理由:森林资源丰富,环境污染轻,适合发展林下绿色种植(养殖):垂直地带性显著,农(林)产品多样,距离汉中、西安等城市较近,具有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具备深加工的经济技术基础,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注:(产品答对得2分,理由答对两点得4分)18.(1)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资源配置不佳。(2)沿线大部分地区水体无法自流,需建泵站等设施,且输水线路长,工程量大;占用土地量大,经过地区人口稠密,需搬迁居民多。(③)满足安徽北部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提供更便利的水运条件,降低货物运输的成本;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准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19.(1)眼镜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铁路、公路等经过,交通便利;劳动力丰言且廉价;土地价格较低;政府政策支持:眼镜产业基础好。(2)制定政策,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为眼镜制造企业提供支持;改善本地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③)带动眼镜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产业链产生集聚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带来新的技术,提升眼镜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友好学校第七十七届期末联考高二地理本试卷共19题,满分100分,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颗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博台线是指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向东南方向延伸直到台湾省台北市的一条西北 --东南走向的直线,对于我国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博台线垂直于胡焕庸线(见 图3)。据此完成1-2题。州图 31.博台线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线,其主要表现是( )①两侧经济水平接近②两端环境承载力接近③两端产业结构相似④两侧人均收入相当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2.与胡焕庸线相比,博台线沿线地区( )A.地势东高西低 B. 呈现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C.呈现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D. 地形类型较少植被通常被认为是减轻土壤表面侵蚀的关键因素,可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从而减轻 风蚀。如图示意内蒙古中西部某区域2000年、2017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固沙量。据此完成3-4题。3.与高覆盖度草地相比,该区域每公顷林地固沙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林下地温高 B.林地生物量小 C.植株根系发达 D.植株密度低4.推测2000-2017年林地固沙能力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风力增强 B.土壤水分减少 C.土壤养分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已达72个,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 展的迫切要求。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前,不属于发展动力的是( )A.科学技术 B.人才引进 C.环境变化 D.新能源开发 6.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新生动力的有()①培育新兴产业 ②拓展交通网络 ③增加矿产资源开发 ④扩大煤炭市场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高二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高二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 况。有学者基于G 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 模式(下图)。据此完成7-8题。7.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A.最大的是乙模式 B.最大的是甲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8.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A.职能一致性 B. 区域均衡性 C.等级差异性 D.空间封闭性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下表示 意2014年南京市部分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统计。据此完成9-10小题。类型 总面积(km ) 类型总面积(km )风景名胜区 373.16 生态绿地 134.70洪水调蓄区 32.6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1.85森林公园 211.30 重要湿地 127.429.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是()A. 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增大C.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设置生态保护红线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②生态保护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社会效益③生态保护红线区决定南京市的环境承载力④设置生态保护红线区会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弃风限电是指风电机组可以正常运作,但因为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建设工期不匹配而使得 风电机组停止运作的现象。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部分省份风电机组利用率。完成11-12小题。11.2022年,图示省份弃风限电现象最严重的是( )A. 黑龙江 B.内蒙古 C. 新疆 D.青海12.弃风限电现象反映了( )①电网工程建设周期较风电机组建设周期长②风电机组建设周期较电网工程建设周期长③ 风力发电量波动与用电需求波动不一致④用电需求波动较风力发电量波动更大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中央储备粮主要用于保证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 需要。我国中央储备粮管理由中储粮集团公司实行垂直管理。下图示意该公司直属库布局情 况,反映了中央储备粮布局的现状。完成13-14小题。13.与该布局密切相关的现象是()A.南水北调 B.南稻北种 C. 北种南育 D.北粮南运14.针对该布局,为更好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合理的措施是( )A.改变种植结构 B. 扩大耕地面积 C.健全物流体系 D.降低粮食价格2023年12月12日,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生态环境部 环境规划院、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承办的“助力国际碳市场建 设研讨会--海南自贸港的机遇和挑战”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会上发布了《海南国际碳排放权高二地理试题第 3 页 ( 共 8 页 )高二地理试题第 4 页 ( 共 8 页 )(比较项目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48.047.3水资源量占安徽省的比重(%)26.063.4耕地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68.030.0)交易中心战略规划(2023-2030年)》。据李布介绍,《规划》围绕海碳中心的发展基础、面临形 势、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和布局,展现了海碳中心发展的宏 伟蓝图。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定位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海碳中心实现0到1的突破,海碳中心 是我国首个国际定位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为我国参与和建设国际碳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李 布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国际碳交易市场建设也 在加快推进,国际气候合作更加紧密且急迫,治理话语权竞争愈发激烈,这在为海碳中心带来 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不小的挑战。据此完成15-16小题。15.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定位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海碳中心设立在海南的主要原因是()A.破排放量大 B.碳交易制度完善C.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D.国际交往中心16.从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海碳中心建立的意义是( )A.带动海南的经济发展 B.助力提升我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话语权C.改善海南的产业结构 D.扭转全球气候变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计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陕西省洋县(如图)地处汉江地区,是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建有汉 中朱鹤路和陕西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68.6%,2021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 348天。2003年之前洋县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洋县 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将“绿色能量”转化为 “经济增量”。经过近20年的发展,洋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分析洋县2003年前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 (6分)(2)说明汉中朱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域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4分)(3)为促进“绿色能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请你为洋县设计一类生态产品,并说明理由。 (6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23年12月16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开启试调水。“引江济淮”工程 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 中原经济区三大区域。该工程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全长700多公里, 累计海拔高差达37.3米。为了解决高海拔差、超远距离输水这一难题,工程采取了11级泵站 的方式,逐级加压、接力提升。图为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表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水、 土资源的部分数据。(1)指出安徽省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配置特点。(6分)(2)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4分)(3)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安徽北部地区发展的作用。(8分)高二地理试题第5页(共8页)高二地理试题 第6页(共8页)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是我国著名的“眼镜之乡”,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余江就有了眼镜加工作坊,但传统的眼镜产业多年来一直停留在“两头在外”的低层次 在外地卖眼镜、卖外地生产的眼镜。只有销售、没有规模化生产的“单腿现象”,使得余江眼镜产业无法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材料二:近年来,当地政府转变观念,补齐“短腿”,成功使眼镜销售之乡向眼镜生产基地转型。2002年余江建立眼镜产业园(下图),2014年厦门万成光学(眼镜生产企业)转移至产业园,并带来了自动化工艺,进行了产业配套建设,2022年园区已聚集各类眼镜生产制造企业280余家,形成了由眼睛配件、镜片、电镀、成品眼镜以及设备制造等行业相互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当年总产值达37.28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1)分析余江县吸引厦门眼镜企业转入的原因。(8分)(2)简述余江县政府为打造眼镜生产基地所采取的措施。(4分)(3)说明外来眼镜企业转入对余江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高二地理试题第7页(共8页)高二地理试题 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友好学校第七十七届期末联考高二地理 77届高二地理 答案.pdf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五校第七十七届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