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智学大联考·皖中名校联盟合肥八中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卷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读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1.陕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多样民居差异的主要原因①气候类型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关于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A.大致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界的位置B.大致是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C.大致是年均气温在 0℃等温线的位置D.大致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位置3.陕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说明该地区古地理环境是A.该地气候湿润,森林广布 B.该地为远古海洋,气候暖湿C.该地气候干热,湖泊广布 D.该地为平原,河湖众多高二地理 第 1 页 共 6 页{#{QQABJYSQ54ogggiIYQwJJBSAACQKg4CKABQUlI1CMACIQksBQCsAIMCgQJgcOgMxBQAREAMCAOIAgZBKNwAYBNAAF=IA}#=}}#}万山区是贵州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地区汞矿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汞都”。由于汞矿开采殆尽,且汞矿开采、冶炼过程中污染严重,万山区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亟须产业转型。下图为万山区汞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4~6 题。4.与汞矿十八坑相比,汞矿一坑对河流污染威胁更大,主要是汞矿一坑A.汞矿的开采量相对较大 B.矿区海拔高,污染物扩散快C.废矿易沿水流汇入河流 D.地处河流下游,污染范围大5.万山区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后A.人口减少,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B.矿区减少,产业规模明显缩减C.汞矿开采量下降,产业链延长 D.环境质量改善,人口回流增多6.当地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首先需要A.回填废弃矿坑 B.治理环境污染C.发展高新科技 D.建设交通设施城市双核结构是一种新型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空间结构模式。这两个城市通过交通线路(如铁路、公路或河流)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空间尺度更大,区域效应更为强烈的广义港城空间结构关系。下图为济南—青岛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7~8 题。7.济南与青岛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区位和功能上互补 B.两地地域文化互补C.两地资源禀赋相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一致高二地理 第 2 页 共 6 页{#{QQABJYSQ54ogggiIYQwJJBSAACQKg4CKABQUlI1CMACIQksBQCsAIMCgQJgcOgMxBQAREAMCAOIAgZBKNwAYBNAAF=IA}#=}}#}8.济南一青岛双核结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是A.资源和人才的均衡分布 B.行政管理体系的统一C.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D.重复建设和内部竞争我国科考队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跨境传输,通过研究慕士塔格冰芯、珠峰东绒布冰芯、纳木错湖芯三个监测点黑炭(简称 BC)浓度和通量数据,发现三地样本中的黑炭与西风带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南亚)、青藏高原内陆区密切相关。下图示意三地黑炭浓度(通量)变化。(黑碳:石油、煤、柴草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含碳颗粒物,多呈黑色)。据此完成 9~10 题。9.如果 BC 浓度保持上升,推测纳木错水位和水质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①纳木错水量增加,水位升高 ②纳木错水质变差③纳木错水量减少,水位降低 ④纳木错水质变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为避免上述跨境污染物引发的国际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污染物输出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污染物输出国给予适度经济赔偿或生态修复技术C.中国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措施切断污染物来源D.中国及时控制污染影响,做好生态恢复工作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下左图示意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下右图是智慧粮库管理系中①地 1号粮库信息界面。读图完成 11~13 题。高二地理 第 3 页 共 6 页{#{QQABJYSQ54ogggiIYQwJJBSAACQKg4CKABQUlI1CMACIQksBQCsAIMCgQJgcOgMxBQAREAMCAOIAgZBKNwAYBNAAF=IA}#=}}#}11.左图中粮库所在地A.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①地较④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小C.冬至②地比③地昼更短 D.④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高12.左图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3.该智慧粮库管理系统可以直接用于A.优化粮食调拨 B.提升作物品质 C.消灭虫害鼠患 D.获取耕地面积下图是我国某山地南北向的地形剖面和气候要素图。读图,回答 14~15 题。14.山地年降水量最大处所在的坡向及海拔分别是A.北坡 2500 米 B.北坡 1800 米 C.南坡 2300 米 D.南坡 2800 米15.读图可知A.M 地海拔 700 m 左右,1 月均温-7 ℃左右B.该山脉是我国年降水量 1400 mm 的地理分界线C.南坡长且缓,沟长水远,北坡陡峭,断层深谷密布D.该山脉地处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16.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侧水能比南侧水能储量更丰富 B.N 地的优质苹果是地理标志性物产C.M 种植业发达,风沙、盐碱严重 D.南侧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质较清澈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17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引大济湟”为我国十大调水工程之一,其中湟水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大通河是湟水的最大支流。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虽然流域内的土地面积仅占全省面积的2.23%但人口却占全省人口的57%。为了缓解湟水干流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青海省从大通河穿越山脉引水进入湟水流域,其中调水总干渠可以自流到湟水,下左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右图为湟水和大通河平均水量逐日变化统计图。高二地理 第 4 页 共 6 页{#{QQABJYSQ54ogggiIYQwJJBSAACQKg4CKABQUlI1CMACIQksBQCsAIMCgQJgcOgMxBQAREAMCAOIAgZBKNwAYBNAAF=IA}#=}}#}(1)简述把大通河作为湟水调水水源地的原因?(6 分)(2)说明“引大济湟”对湟水流域生态的有利影响? (6分)(3)列举解决湟水流域缺水问题还可采取些措施? (6 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梯田是山区、丘陵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我国南方梯田一般位于丘陵地区,常修筑于陡坡上;而北方梯田修筑的地点坡度相对稍缓。撂荒梯田是指连续 2 年以上未种植任何作物任其荒芜的梯田。左图示意我国主要梯田分区以及面积占比,右图示意两种影响梯田撂荒因素占比的区域差异。(1)读左图,描述我国梯田的主要分布特征。(6 分)(2)读右图,相较于其他三个地区,指出影响南方丘陵山区梯田撂荒两种因素的特点,并从耕作成本和收益角度说明其在引发撂荒现象上的原因。(8分)(3)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有效遏制梯田撂荒的可行性建议。(4 分)高二地理 第 5 页 共 6 页{#{QQABJYS5Q4ogggiIYQwJJBSAACQKg4CKABQUlI1CMACIQksBQCsAIMCgQJgcOgMxBQAREAMCAOIAgZBKNwAYBNAAF=IA}#=}}#}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植被覆盖度(简称 FVC)是单位面积内植被(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占陆地面积的百分比。辽宁省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平原为主;植被类型主要分为自然植被(以落叶林为主)和农作物,近30年来尽管该地显著变暖,但农作物播种时间多年一直稳定在每年4月底到5月初。下图示意2001~2018年辽宁省 18 年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FVC)、近地面实际平均气温与理论平均气温的差值(△T)。(1) 分别指出 2001~2018 年辽宁省植被覆盖度的总体变化状况与近地面实际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并说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6 分)(2)比较辽宁省的东部和中部春季近地面平均气温变化的差异并分别分析原因。(10 分)高二地理 第 6 页 共 6 页{#{QQABJYS5Q4ogggiIYQwJJBSAACQKg4CKABQUlI1CMACIQksBQCsAIMCgQJgcOgMxBQAREAMCAOIAgZBKNwAYBNAAF=I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