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为落实三孩生育政策,2021年9月江西省通过立法将女性产假时间延长至188天。下表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全国 江西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2010年 133972 44572020年 141178 4519年平均增长率 0.53% 0.14%1.近十年江西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府政策调控 B.经济发展水平 C.年轻人生育意愿 D.环境人口容量2.江西实施新的产假政策,其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B.缓解居民就业压力C.吸引周边人口迁入 D.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时下,越来越多的市民投入到阳台、天台或楼顶种菜的自给运动中。天津滨海新区居民在阳台种植水培蔬菜,在家里打造“蔬菜农场”。读阳台水培蔬菜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在阳台种植水培蔬菜,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土壤 C.技术 D.政策4.家里打造“蔬菜农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蔬菜的商品率 B.导致传统蔬菜种植面积减少C.蔬菜生长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节约耕地,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山东地形总体中高周低,形成了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双核心城市布局模式。2019年11月26日,鲁南高铁(主要途经山东省南部地区)正式开通,作为“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形成了“一环双核”高铁网。下图为山东省部分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制约山东省中部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密度 B.河流分布 C.地形地势 D.生态环境6.鲁南高铁正式开通有利于( )A.提升沿线城市等级 B.促进山东旅游业发展C.增加矿产资源外运 D.吸引大量省外人口迁入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按照“干湿分开,资源回收,末端决定前端”的原则开展。下图为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依据“干湿分开,资源回收,末端决定前端”的原则,北京市生活垃圾( )①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②分类体系分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步③最终处理方法是全部集中焚烧、填埋④其中的有害垃圾投放应注意避免二次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相比于之前的垃圾直接焚烧或者填埋,分类回收处理可以( )A.使垃圾再生资源化 B.减少垃圾处理的费用C.降低垃圾运输成本 D.实现垃圾污染零排放北京时间2022年9月27日3时33分,出现天文奇观“木星冲日”。冲日是指某地外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外的行星)在绕日公转时与太阳、地球成一条直线,且地球位于该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天文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木星冲日”现象的是( )A.A B.B C.C D.D10.下列行星中,可能会发生冲日现象的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11.与地球相比,木星( )A.气温较低 B.体积较小 C.卫星较少 D.距日较近河套平原某灌区的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多年平均埋深1.68m,可自由流动。每年6月耕地灌溉时,耕地和盐荒地的表层土壤(0~40cm)和深层土壤(大于40cm)含盐量均发生变化。秋季农作物收割后,要对耕地和盐荒地一起灌水(简称秋浇)。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表示耕地灌水后的含盐量随深度变化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选项中,与秋浇目的无关的是( )A.补充土壤水分,有利于春季播种 B.提高土壤温度,利于冬小麦生长C.对表土进行淋盐,减轻土壤盐碱 D.增加土壤紧实度,减轻风力侵蚀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下图示意云南石林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形成云南石林景观的主要作用是A.岩石风化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15.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炎热,降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16.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 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神十七”乘组于北京时间26日傍晚与“神十六”乘组完成了在轨轮换,31日东风着陆场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下迎来了“神十六”的回归,东风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昼夜温差较大。左图为我国空间站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位置示意图,右图为东风着陆场位置图。 (1)说明大气层对地球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2)简述图中①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神十六”的回归当日东风着陆场昼夜温差较大,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其原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亿元,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1)简述福建省城镇化过程的主要表现。(2)说明城镇化对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所起的积极作用。(3)简述福建省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我国某汽车企业将在巴西巴伊亚州投资约5.83亿美元建造三家新工厂,一家负责制造电动公交以及电动卡车的底盘;一家负责加工磷酸铁和磷酸锂;一家负责制造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巴伊亚州政府将在2032年12月之前向该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下图为巴伊亚州位置图。材料二巴西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许多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例如石油、铁矿、镍矿、锌矿、锂矿、铝土矿、石墨、菱镁矿等。(1)简述巴西吸引我国汽车企业投资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2)简析该汽车企业在巴伊亚州建设三家新工厂的出发点。(3)简析我国汽车企业在巴伊亚州建设新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参考答案:1.B 2.A【解析】1.近一年江西省人口增速缓慢,主要是由于人口外迁所致,而影响人口外迁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原因。虽然江西省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发展水平仍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使得江西省迁出人口仍然较多,故B正确。政府已放开三孩政策,生育政策放宽,人口增长速度应该加快,A错误。年轻人生育意愿和周边省市差异较小,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B。2.江西省延长产假,是对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积极响应,利于激发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提高人口的出生率,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故A正确;新的产假政策对缓解居民就业压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周边人口迁入等影响微弱,故BC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3.文化教育事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5.政治因素:政策: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3.C 4.B【解析】3.结合材料可知,在阳台种植水培蔬菜,不是传统的在土壤中种植,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因此主导因素为技术,C正确,ABD错误。故选C。4.居民在阳台种植水培蔬菜,在家里打造“蔬菜农场”,不会提高蔬菜的商品率,A错误;家里打造“蔬菜农场”会导致传统蔬菜销售量减少,进而导致其种植面积减少,B正确;蔬菜生长仍然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C错误;家里打造“蔬菜农场”会增加蔬菜的生产成本,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等。5.C 6.B【解析】5.“山东地形总体中高周低”可见制约山东省中部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6.高铁通车不能提升沿线城市等级,故A错误。鲁南高铁正式开通,提高了山东的交通通达度,有利于促进山东旅游业发展,故B正确。高铁负责客运的运营,不能增加矿产资源外运,故C错误。材料提到“鲁南高铁(主要途经山东省南部地区)”,可见该高铁主要连接山东省南部地区,可以促进省内人口的流动,对吸引大量省外人口迁入作用不大,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7.B 8.A【解析】7.由图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①正确;图中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的流程主要体现了垃圾分类体系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②正确;生活垃圾最终处理方式除了集中焚烧、填埋外,还有资源的回收利用,如再生资源、制作沼气和肥料等,③错误;对于有害垃圾投放应注意避免二次污染,④正确。综上,①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分类回收处理可以将一部分垃圾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垃圾再生资源化,A正确;分类处理垃圾费用高,B错误;分类处理垃圾运输成本高,C错误;没有实现垃圾污染零排放,D错误。故选A。【点睛】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 ,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9.B 10.D 11.A【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木星冲日时,木星、地球、太阳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位于木星和太阳之间,故选B。10.根据材料可知,地外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外的行星)才有冲日现象,火星属于地外行星,D正确,排除ABC。故选D。11.与地球相比,木星距日较远,气温较低,A正确,D错。木星质量和体积远大于地球,其天然卫星数量也远多于地球,BC错。故选A。【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远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12.A 13.B【解析】12.③④线地表含盐量很高,符合盐荒地土壤含盐量规律,不是耕地的情况,C、D错;①和②相比,①地表含盐量低,深层含盐量较高,说明灌溉的水分将地表盐分从地表带到地下,使表层盐度下降,深层盐度上升,②是灌溉前的情况,A对,B错。故选A。13.秋浇之后,土壤水分上升,可以补充土壤水分,有利于春季播种;通过秋浇将地表盐分淋洗到地下,减轻土壤盐碱;水分减少土壤空隙,增加土壤紧实度,防止冬春季风力侵蚀土壤;A、C、D都是秋浇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河套平原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主要以种植春小麦为主,不适合种植冬小麦,因此种植冬小麦不是秋浇的目的,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水盐运动是指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华北水盐运动非常典型。华北地区春秋季降水相对少,盐分随水分蒸发回到土壤表层;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水对土壤冲刷大,又将盐分冲入土壤深处;而冬季气温低,蒸发弱,因此盐分相对稳定。所以华北地区形成了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水盐运动特征。14.C 15.B 16.C【解析】14.石林地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易被水侵蚀、溶蚀。形成云南石林景观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C对。岩石风化形成的是碎屑物质,A错。风力沉积形成的是沙丘等地貌,B错。河湖沉积形成的是平原或三角洲地貌,D错。所以选C。15.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下,容易被水侵蚀、溶蚀。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炎热,降雨多,B对,C错。石林分布区位于第二阶梯,海拔较低,A错。大气稀薄,光照强是青藏高原的特征,D错。所以选B。16.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峰丛阶段,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形成石林,C对。溶沟阶段、洼地阶段是初始阶段,峰丛没有形成,A、B错。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不是峰林,D错。所以选C。17.(1)氧气、二氧化碳等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气成分;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适宜的温度;臭氧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层的存在,可以减缓天体坠落(如流星等)速度,保护地球生命免受侵袭。(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原因: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原因: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随着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3)该地深居内陆,为荒漠环境;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地面吸收并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多,气温高;夜晚因云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较大。【分析】本题以我国空间站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位置示意图、东风着陆场位置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详解】(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层能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气成分(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生物生存的基础之一;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为生命活动提供适宜的温度,降低地球昼夜温差;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照射,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层的存在,可以减缓天体坠落(如流星等)速度,使大部分小天体在坠落之前就大部分燃烧,保护地球生命免受侵袭。(2)对流层有三个主要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因此除个别情况外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距地面近气温高,距地面远,气温较低;故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最大,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这些物质通过垂直对流运动向上输送,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3)“神十六”的回归当日东风着陆场昼夜温差较大,说明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可从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该地深居内陆,为荒漠环境,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白天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升温快,地面辐射强,大气获得地面辐射多导致大气气温高;而夜晚该地天气晴朗,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大气逆辐射弱导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从而使得昼夜温差较大。18.(1)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目增加;出现新的城镇。(2)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3)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劳动力过剩;社会治安混乱等。【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其次,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三,城市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越集中,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也越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在这种辐射过程中,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详解】(1)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的现象。结合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可知,福建省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有: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目增加等。(2)首先,城镇化使人口向城镇集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其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拉动内需,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3)福建省城镇化过程快,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从而使市区出现:人地矛盾加剧,环境质量下降;交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用地紧张,住房紧张;劳动力过剩,失业增多;管理难度加大,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点睛】19.(1)矿产资源丰富,便于就近获取原料;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广阔,用地成本较低;政府政策支持。(2)有利于提高工厂的标准化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不同环节的生产效率;符合当前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3)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就业;为当地带来大量税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分析】本题以巴西的汽车企业的图文材料为背景,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详解】(1)巴西吸引我国汽车企业投资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可以围绕当地的矿产资源、劳动力、用地成本、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回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西的矿产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能够提供充足的原料;巴西的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丰富,巴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较低;巴西的土地面积广阔,可用于投资建厂的面积广阔,用地成本较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对于我国汽车企业投资建厂政策扶持力度较大。(2)结合材料可知,我国企业在巴伊亚州投资建设的三家新工厂专业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工厂的标准化生产能力;能够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以及相关产品,迎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当前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3)我国汽车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建设工厂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相关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展开分析。我国企业在巴伊亚州建设工厂可以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能够为当地带来税收,促进其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当地的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行业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