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滔滔黄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各段的特征及治理措施;3.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会分析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过程与方法:1.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学会展示学习成果,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2.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二、重难点重点:黄河的概况、各河段特征及黄河的开发和治理;难点: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诗仙李白有这么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指哪里?海又是什么海呢?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有准确地答案。下面,请大家一起跟随我的脚步,走进《滔滔黄河》。出示教学目标并让学生预习课本55至59页的内容。新授1.黄河的概况(1)对照课本,在“黄河水系图上”找出黄河的干流形状、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河段分界点;(教师板书课题《滔滔黄河》,板画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2)找学生上台在板画上标注出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分界线;(3)根据“黄河水系图”评讲学生标注情况,并讲解上中下游段的范围;(4)多媒体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自行判断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指名回答;让学生齐声说出流经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复习了之前的知识);(5)同桌讨论:多媒体出示“长江、黄河长度对比图”,让学生从图中获取黄河的长度;出示“黄河、长江、珠江径流量图”,并根据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判断出说出黄河应为第二长河还是第二大河并说出原因;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形区图”,让学生指图判断黄河干流经过哪些地形区,并在书上进行标注。2.黄河的贡献为什么提到黄河,咱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情地称之为 “母亲河”?观察以下图片,你来说一说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奉献?多媒体展示“半坡文化遗址”、“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的位置、景色及称号、“黄河主要的水电站”、“壶口瀑布”等图文资料,让学生总结概括出黄河的贡献。(1)塑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2)塑造了肥沃的平原(3)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4)提供了灌溉水源(5)旅游资源3.黄河的忧患小组活动:(1)出示“上中下游黄河忧患”图片,并结合书本上的文字部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黄河每个河段存在的问题,并请三位小组代表上台书写;(2)将全班分成三大组,一组代表一个河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应河段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上台展示、讲解。教师小结:河段 忧患上游 荒漠化、凌汛中游 水土流严重下游 地上河、断流、凌汛4.黄河的治理(1)小组活动:以大组为单位,分别讨论对应河段出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河段 忧患 治理策略上游 荒漠化、凌汛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中游 水土流严重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综合治理下游 地上河、断流、凌汛 加固黄河大堤、兴修水库,节约用水出示黄河决堤、改道资料,让学生总结治理黄河的关键在哪里?治理黄河的根本是什么?(关键:治沙;根本: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5.出示练习题。四、课堂小结饮水要思源,水的源头,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母亲河”养育了我们,长大后的我们能否保护“母亲河”呢?爱我母亲河,从现在做起!板书设计黄河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黄河的治理治理的关键——治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