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 39张ppt+ 2个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 39张ppt+ 2个视频 )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每个人对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都可能拥有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也是人与科技创新碰撞的声音。创新永无止境,人工智能与人类在未来一定会有更美好的相遇。
2.2创新永无止境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必要性和举措;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责任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国家创新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CONTENT
01 我国科技发展现状?
02 如何建成科技创新强国?
03 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04 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重点
难点
重点
重点
01
创新强国
2024.01.08
美国新一代大火箭火神首飞
火箭:ULA火神VC2S
载荷:游隼月球着陆器
地点:美国佛州,卡纳维拉尔角
2024.02.15
日本新火箭H3再战入轨
火箭:H3
载荷:VEP4模拟载荷及CE-SAT-1E、TIRSAT卫星
地点: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
2024.05.30
俄罗斯“进步MS-27”货运飞船发射
火箭:联盟号2.1a
载荷:进步号货运飞船
地点: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
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争夺“制空权”?
全球太空竞争
这体现了科技创新有什么重要性?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一、创新强国
1.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探究与分享1:中国科技现状
中国取得这些科技成就说明什么?
不是前列
港珠澳大桥: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最难的跨海大桥
天眼: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世界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复兴号”: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标准时速达到350公里。
福建舰: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首艘弹射型航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嫦娥六号: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②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探究与分享1:中国科技现状
截止2024年5月,全球研发投入前十的企业名单公布:中国企业仅华为一家上榜,六家来自美国。
我国目前在岗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且流失严重。
美国对中国芯片的限制
中国在芯片制造相对滞后,现在被“卡脖子”最狠就是芯片。
③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思考:由此能够看出我国科技创新面临哪些问题。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但与美国70%以上的贡献率还有一定差距。
我国很多关键领域和产业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仪器装备等。这些领域和技术都是目前关乎我们生存发展的“命门”。
美国总统拜登签字,又对中国三大科技领域“卡脖子”: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8月9日签署了关于 " 对华投资限制 " 的行政命令,该命令授权美国财政部禁止或限制美国在包括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三个领域对中国实体的投资。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重要性)
(2)★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
我 国 科 技 创 新 的 现 状 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不足 (挑战)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P20)
启示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飞天妙思,从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2024年载人飞行的神舟十八号,中国航天强国梦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下逐渐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 
从“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自立自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党中央始终正确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方向,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神舟系列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国外技术封锁和航天器供应国的制约遏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最终实现了原材料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达到国际载人航天飞行的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星辰大海的顽强意志。正是有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让我们有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
“神舟十八号”背后的“科技自立自强”
探究2: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⑴⑵
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三个第一、三个战略、三个强国
探究2: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3)
观看视频,并阅读P24探究与分享。
思考下面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自主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没有自主创新,就会受制于人
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我们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永无止境
阅读教材P24“相关链接”,思考: 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
体现对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另一方面能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平台和机制。
法治环境
(如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平台和法治环境。
国家角度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24)
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德仁: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
2024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表示将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500万元将交给武汉大学“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元交给武汉大学“朱裕璧医学奖”。他说:“支持对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应当做的事情!”
思考:李德仁院士把800万元奖金用于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现了教育有何重要性?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3.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参加联组会,会上,习近平谈到了教育公平。他说:“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这些教育问题积弊已久,既关系到亿万家庭,也和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得花很大一番力气来破解。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到清华大学考察。他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
习近平到青海考察。他看见刚刚放学的孩子们正在“四点半课堂”写作业、做手工。“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让课后服务在学校、社区、家庭之间无缝对接,让孩子们得到妥善照看,既是千家万户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道群众满意与否的必答题。
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这么重视教育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4.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02
激发创新活力
感受创新——新闻热搜榜
引领未 来

超越极限
三年不鸣
,一鸣惊人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③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5.激发创新活力的原因?
6.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企业角度
企业角度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6.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25)
华为Mate 60 Pro订金销售用户可前往门店取机,全国多地华为门店再现排队盛况,引发抢购热潮。
社会角度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华为“2022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表示,华为在持续创新的同时,也始终重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6.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27)
个人角度
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6.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27)
6.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①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
产权受到侵犯时,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青少年角度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3)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
(4)积极参加创新小发明、小制作,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5)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6)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挑战;
(7)培养好奇心,养成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7.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p27)***
课堂小结
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强国
激发创新活力
我国科技现状
怎样做
教育的重要性
①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③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差距: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
进一步提高。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弘扬创新精神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课堂练习
1、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下列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 )
①中国未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以倍增式发展
②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增速约40%
③2023年12月,海口、三亚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全线下滑
④中国无线物联网助力农业灌溉系统智能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2.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多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通过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颠覆性技术,比亚迪有力促进了企业爆发式增长,走出一条从自主创新到全面开放创新之路。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完全打破国际壁垒
C.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C
课堂练习
3.2024年3月23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发布。为建设质量水平更高、服务能力更强、公平更加彰显、发展更可持续的教育强省,《决定》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办好基础教育、不断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切实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等10条具体举措。由此可见( )
A.湖南坚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心
B.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已建成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只要加大教育投入就能建成教育强省
C
课堂练习
4.“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我们演绎了跨越星球的浪漫;电缆穿越海底、桥梁跨越大海、公路贯通大漠,我们书写着让天堑变通途的豪情。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一道道“未解题”得到破解。这些成就得益于( )
①发达国家主动给予我国先进科技研究成果的支持
②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科技工作者们敬业奉献、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责任当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