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教学重难点1.认识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8个字。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 激发兴趣1.谜语导入,了解大象的特点。谜语一:耳朵像扇子,鼻子大又圆,身子肥又矮,吃饱只会睡。谜语二:四根柱子走路慢,两个耳朵像蒲扇。鼻子长长可以卷,门牙尖尖露在外。引导学生猜猜是哪种动物?注意追问学生猜测原因,帮助学生把握动物的特点。2.出示图片,揭示谜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巩固大象耳朵像扇子,耷拉着的特点。3.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大象的耳朵。咱们一起来读课。大象的耳朵有没有特点啊?有,还记得刚才那个谜语里怎么说的大象的耳朵,你说。4.动物们的耳朵是很有特点的,有时候一看到耳朵,你就能猜出这是哪种动物,我们试试看怎么样?5.出示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耳朵,先进行观察,说说耳朵什么样子的,再说出这是哪种动物的耳朵。6.出示图片,认读动物名称。.根据耳朵的特点,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耳朵耷拉的,耳朵竖着的)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课文中谁都说大象的耳朵了,大象听了,是怎么做的,结果呢?(学生自读,教师巡视。)2.认读词语。⑴出示词语:耷拉着 竖着的示多幅图片,理解耷拉的意思。②将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读准字音。⑵学习多音字“扇”。示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②指导书写:扇。(教师适当讲解字理)3.引导交流:清课文中谁都说大象的耳朵了,读一读这些动物的名称。要说一说大象的做法以及结果。导学生连起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三、读好问句,讲好故事1.读好大象和小兔子之间的对话。⑴出示句子,我们要分角色朗读,练习很重要,自己试着读一读。⑵指名读,进一步引导,要读好这段话,特别是第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小兔子当时的心情,谁来说说它当时是怎样的心情?⑶大家看,读好了语气词“咦”,一下子就有了惊奇的感觉了,读好了疑问词“怎么”,一下子就有了疑惑的感觉,谁再来试着读一读?2.运用方法,读好问句。⑴同学们,刚刚我们紧扣“咦”字,读好了问句,课文中还有一些问句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6-9自然段,看看你能够找到哪几个问句。⑵交流,说一说找到的问句。⑶指导朗读。2.运用方法,读好问句。⑴同学们,刚刚我们紧扣“咦”字,读好了问句,课文中还有一些问句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6-9自然段,看看你能够找到哪几个问句。⑵交流,说一说找到的问句。导朗读。①指名读。②刚刚我们用上了“咦”,把第一个问句读得很好,现在读这两个句子,你能不能用上“咦”字呢?(学生读。)①来,我们用刚刚的方法读一读这个问句。②要读好这句话,还有一个词特别重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言自语”。③学生朗读这句话,教师相机指导。3.运用句式,想象表达。⑴同学们,刚刚我们读好了问句,我们看到小兔子、小羊遇到大象都会问到大象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课文中说,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说大象的耳朵?最好能用上“咦”“怎么”等表示疑问的词语。⑵同桌互相说一说。⑶指名说,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跟课文中小兔子、小羊问的句子有所变化。4.借助关键句,讲故事的重点部分内容。⑴通过练习,同学们把问句读得越来越好了,来我们再读一读这三个句子。⑵试着借助这三个关键句,讲一讲这部分内容。总结:是啊,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大象是怎么做的,结果又如何呢?从中大象明白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