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说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说课教案

资源简介

青春与祖国同在
----《五四运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五四运动》是2017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的第12课。它上承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因此教材地位相当重要。本课共有三目内容,分别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形成本课的教学特色。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
认识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学科思政目标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关心民族前途、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高,具有强烈地好奇心和探究欲,“五自”小组合作模式运用熟练,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但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认知,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多处于感性认识层面,理性认识不够深入。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及相关史料,播放影视片段,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史料、视频资料中,捕捉并提取处理有效信息,运用史料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的能力。   
(二)问题探究法: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以探究、自主、合作的精神开展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适时指导,及时反馈和总结。   
(三)情景设置法: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难以想象。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共鸣。
五、说教学过程
弱国无外交——五四运动的背景(6分钟)
先使用多媒体播放《我的1919》中顾维钧演说有关片段并设问:这是何地何时发生的什么事件,片中主角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设计目的】由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巴黎和会基本情形,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为后来的课堂内容做铺垫。
(二)青年有热血,国民有担当——五四运动的爆发及扩大(18分钟)
采取整合资料+角色扮演+知识梳理的形式,学生可以利用课本中的相关史事、《五四运动》(绘画)、《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图、《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图及课前收集的其他材料塑造不同的角色。
1.青年有热血——塑造北京学生形象,了解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北京学生举行罢课游行的时间、口号、经过以及被捕的过程。
2.工人有力量——塑造上海等地工人形象,了解到工人阶级声援学生爱国斗争举行罢工,成为后期运动主力、上海成为运动中心的史实。
3.商人有气节——塑造爱国商人的形象,了解到全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商人采取抵制日货、罢市的方式响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场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为主要形式的五四爱国运动进入了最高潮。
角色扮演之后,以知识抢答的方式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时间、口号、两个阶段(斗争主力和地点的转移)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知识的主动掌握和爱国情绪的培养,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五四运动整体的认知。其后,使用小组抢答的方式,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互相补充和完善,培养学生互学互助的学习习惯。
(三)祖国有希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五四精神(10分钟)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难点。学生比较容易在课文中找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但不容易理解,需要比较详细的讲解,此内容可以分为运动性质、历史影响两部分。
五四运动的性质中,“彻底地”,主要强调过去也有类似的斗争,但都不彻底,例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而且它既反对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又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可结合五四运动的口号分析),因此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学生、工人、商人号召社会各界奋起抗争,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体现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五四运动过程中,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传播了民主科学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因此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主要以五四运动的性质来理解。以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工人阶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引导下,积极加入反帝爱国运动,使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出现了新生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突破这个难点,引导学生将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2.五四精神
多媒体显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让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影响,讨论概括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提出问题:新时代,在仍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前,我们年轻的一代需要如何传承五四精神
【设计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引发学生的讨论,借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六、课堂小结(5分钟)
练习巩固: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掌握基础,巩固重难点,开拓学生思维。
课后活动:以五四运动为主题开展历史情景剧社团活动,并结合五四主题团课、班会,融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七、板书设计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弱国无外交——五四运动的背景
二、青年有热血——五四运动的爆发
三、国民有担当——五四运动的扩大
四、祖国有希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