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预习+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预习+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一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一、课文内容解读。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板块是通过读读、抄抄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段分别出示了成语、句子、短语,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日积月累部分学习袁枚的古诗《所见》,充满儿童情趣,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二、相关资料。
古诗原文: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8),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有《小仓山房文集》等。
古诗意思: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因为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蝉,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简析: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第三句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第四句中的“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一、初读交流平台,验证交流所学。
1.补全下列成语,再说说你的发现。
摇( )晃( ) 披( )散( ) 提( )吊( )
( )忙( )乱 ( )干( )燥 张( )舞( )
我发现这些成语都含有 名称。
2.下面句子哪里应该重读 用“·”标出来。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3)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3.请你帮帮忙。
今年开学,我们班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三个兴趣小组,请你帮忙为这三个小组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二、再读词句段,理解用法。
1.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1)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么可唱的,只是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这个句子把黄叶当成 来写,将黄叶的飘落写得生动有趣。
(2)照样子,展开想象,填写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四字词语。
①花儿在风中摇摆:随风起舞、
②屋里十分安静.鸦雀无声、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读这句话时应慢读词语“觉得”。 ( )
②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朗读时应重读“一点儿”,强调“他”完全不懂。 ( )
③“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一句,要重读“无人知道”和“突然”。 ( )
三、三读日积月累积累运用。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 , 振林樾。
意欲捕 , 闭口立。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欲:A.想要 B.将要 C.欲望 ( )
立:A.立刻 B.站 立 C.自立 ( )
2.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 。(用诗中原句回答)
3.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小孩儿形象。
A.天真烂漫 B.调皮捣蛋 C.工于心计
一、初读交流平台,验证交流所学。
1.头 脑 头 发 心 胆 手 脚 口 舌 牙 爪 人体器官
2.(1)真的 (2)学问学问 问 弄清楚道理 (3)一点儿
3.示例:兰亭书法社 跃然画社‘红蜻蜓舞蹈队
二、再读词句段,理解用法。
1.人 2.示例:(1)翩翩起舞 (2)悄无声息
2.(1)× (2) √ (3)×
三、三读日积月累积累运用。
黄牛 歌声 鸣蝉 忽然
1.A B 2. 意欲捕鸣蝉 3.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