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1课时(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1课时(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这些东西哪里来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的生活哪里来”中的第二个主题《这些东西哪里来》,本单元以“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为学习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这些东西哪里来》主要通过生活中常见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引入工业生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对人民生活的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工业制造大国迈向工业制造强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课标分析 一、道德修养树立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实践,热爱劳动,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懂得劳动光荣、劳动不分贵贱。政治认同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知道“中国制造”是中国闪亮的名片,为“中国制造”的成就感到骄傲。“中国创造”体现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各个领域不断加强,甚至超越世界,为“中国创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而感到骄傲。责任意识 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有互助意识。作为国家一员应树立主人翁意识,应加强创新意识,为国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当今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学生身边围绕着众多工业产品,易于理解工业产品的概念和意识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但学生不了解之前社会的工业产品,对于社会的变化感触不深,教师要提供影视资料,加深四年级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了解中国社会迅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外,四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变化了解不足,导致对于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老师要加强这部分的引导,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定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也不仅仅停留在表象上。因此,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学中,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家的餐桌开始,由近及远,再把视角投向生活的各个方面,带领学生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中,回顾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从学生身边了解工业产品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通过生活中常见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引入工业生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对人民生活的的重要意义。而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感受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2.通过调查,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体会劳动者的辛苦,尊重工业劳动者。
学习重难点 重点:意识到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难点:说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
课前准备 从自己或者家人吃、穿、住、用、行等方面了解身边有哪些生活用品。通过调查,了解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的生产流程。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环节一:找一找,物品身世的“秘密。(目标1) 导入:通过展示与生活有关的图片,并提问:“找一找,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生活用品?”(板书:物品身世的“秘密”、生活用品)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答:“沙发、冰箱……”2.学生观看视频,学习生活用品分类教师总结生活用品分类方法,可以按照用处进行分类,如:床上用品、厨房用品、家电用品、家具、日常用品……并在过程中提问学生部分生活用品的分类。提出许多生活用品都是工业用品提供的,而工业产品是工人、技术人员利用机器设备、原材料进行加工而制成的产品。(板书:工业用品)3.学生填一填:;家里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下列表格中。(板书:息息相关) 根据图片和联系实际生活,找出生活用品。2.发挥发散思维,指出生活中的工业产品。 在填一填部分,学生可能把大米等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混淆,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
环节二:探究工业产品如何来?(目标2) 探究1:铅笔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呢?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引导,得出答案:共六步,分别是:准备板片,并染色→烘干→炒板→铅芯注入笔槽→笔杆油漆7-8遍→铅笔切光或削尖→包装探究2:分享自己课前调查结果,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展开对他来历的探究活动吧!。学生:学生可能分享汽车、床的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播放家长分享的口罩制造流程视频。学生简单利用关键词进行介绍。 通过根据教师提供的关键词,描述出铅笔的生产过程。能简洁流利地描述出自己喜欢的物品的生产过程。 四年级学生可能不能简洁地说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话语冗长,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炼关键词。
环节三:交流感受,用心珍惜感谢。(目标1、2) 播放糖的生产过程的视频,以及阐述疫情期间,口罩工人的工作照片,他们为了大家的健康,每天加班加点,日夜操劳,重复地操作,辛勤付出,只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观看完上面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生:工业产品与生活息息相关,工业劳动者非常辛苦!我们要尊重劳动者。(板书:感恩劳动者) 通过观看视频,能体会劳动者的辛苦,说出自己对于劳动者的尊敬。 部分同学不能总结工业产品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结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环节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补充了生活用品的分类方法,了解了我们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联系密切。通过了解铅笔、口罩等产品的加工过程,体会到工业劳动者的辛苦,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并且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将来,你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学生能否正确表达对于劳动者的尊敬。 预设:有学生的收获说不到关键点补救:带来大家重新回顾重点
环节五:课堂测试 填空题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很多生活用品是由( )生产提供的。2、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 )产品的人,是他们用( )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 )答案:工业、制作、智慧、成果二、判断题1.大米属于工业产品。( )2.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很简单的。( )3.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4.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比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复杂,所以工业劳动者更值得尊敬。()答案:××√× 学生是否认真做题正确率如何 预设:判断题第4题可能出错较多补救:询问学生错误原因,重点举例讲解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 巩固型 目标1 5
“工业产品推荐会”;为你喜爱的一件工业产品准备一份介绍稿(包含生产过程的介绍) 拓展型 目标2 10
板书设计 这些东西哪里来 息息相关 工业产品 感恩劳动者 生活用品
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主题 美好生活在哪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美好生活哪里来”,这一单元共安排了三课,分别为《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些东西哪里来》《生活离不开他们》。三课内容上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而且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我们的衣食之源》一课通过“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和“美好生活的保证”两个小主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米的种植过程,使学生懂得要珍惜粮食的道理。 《这些东西哪里来》一课通过对“生活用品”“工业产品”再到“中国创造”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技术的突飞猛进,增强自豪感。 《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劳动内容,加强学生爱劳动的教育,懂得尊敬和感谢劳动者。 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认识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的关系,品德教育隐性化,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研究活动、体验感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 一、 政治认同:初步感知基本国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内容要求: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
教学提示:分组收集资料,以图片展等形式呈现伟大成就,激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二、道德修养:树立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懂得劳动光荣,劳动不分贵贱。 内容要求:尊重劳动者懂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提示:在班级交流,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身边普通劳动者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社会贡献。总目标要求 通过本学段的学习,初步学会尊重普通劳动者,平等待人;能够了解国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中华优秀文化感到自豪,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有强烈认同感。
学情分析 一、学期总学情(一)年龄特点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与社会的接触日益频繁,独立活动和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二)知识基础四年级的同学对工业、各行业的劳动者有一些了解,城市里的学生可能对于农业不太了解。三年级学习了家庭、社区生活方面的内容,四年级上学期掌握了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为本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二、单元学情 (一)知识经验: 已知:知道农业包括农产品种植,知道工业产品与生活联系紧密,知道社会上有很多行业。 未知:对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农业生产的种类了解不多,对工业产品给社会带来的便捷认识不到位,对中国创造了解不多,对各行业的辛苦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难点障碍:农业生产种类较多难识记,对中国创造了解不多。 突破措施: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农产品、工业产品入手,让学生发现、总结。 (二)生活经验 已知: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农业、工业产品,知道劳动者很辛苦,知道农业、工业及一些常见的职业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 未知:对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具体运转不了解,对其具体与生活的联系了解不多。 难点障碍:接触社会少,经验不足 突破措施:让学生去体验,如访谈、调查、职业体验等。 (三)策略经验 已知:学生可以针对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未知:对于问题的看法多流于表面,总结能力待提高,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足。 难点障碍:对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以及他们的重要性认识理解不够,不能做到主动留心观察社会生活。 突破措施:让学生搜集资料、做小调查,在课上反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单元目标 1.通过参观活动基地等形式,参与体验的方式,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和我们的衣食来源,认识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系及重要性,感受到劳动的来之不易,受到尊重农民、珍惜粮食、感恩劳动的教育与熏陶。
2.通过网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形式,了解工业生产与生活用品的关系,体会工业产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业,感受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3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感受不同职业劳动者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明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3.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才能体现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4.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教学难点:1.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2.在调查和了解中国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3.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有存在的价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学会感恩。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根据本单元总目标,确定总任务:怎样创造美好生活让学生通过参观活动基地等形式,参与体验的方式,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和我们的衣食来源,认识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系及重要性,感受到劳动的来之不易,受到尊重农民、珍惜粮食、感恩劳动的教育与熏陶。
2.通过网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形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工业生产与生活用品的关系,体会工业产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感受工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3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感受不同职业劳动者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明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会感恩。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从农业讲起(农业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衣食之源) 从“一粒米”的生产过程入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农业生产,并以此为范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
转向工业(工业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支撑) 通过生活中常见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引入工业生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工业制造大国迈向工业制造强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凸显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 帮助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引导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并能用实际行动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2 7.我们的衣食之源 1.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了解农业生产者的辛勤劳动。2.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3.认识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系及重要性。
2 8.这些东西哪里来 4.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体会工业生产者的辛劳,尊重工业生产者。5.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2 9.生活离不开他们 6.感受不同职业劳动者给生活带来的便,懂得社会分工。7.懂得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明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会感恩。
1 复习课 通过复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我们应该如何创造美好生活(共16张PPT)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一课时
目标
1. 理解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说出工业劳动者的辛苦。
活动一:找一找,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生活用品?
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许多生活用品都是工业用品提供的,而工业产品是工人、技术人员利用机器设备、原材料进行加工而制成的产品
日常生活用品的分类:
1.床上用品:床垫、被子、床单、被套、床罩、床笠、枕套、枕芯、枕巾,毛毯、凉席和蚊帐等……
2、厨卫用品:首先是煮饭时会用到的,炒锅、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消毒柜、抽油烟机等;其次,炒菜时用的铁铲子、木铲子等;然后,是切菜时用的各种刀具;另外,还有吃饭时会用到的碗筷、盘子、勺子、叉子、等。
3、家电用品:电视机、电脑、冰箱、洗衣机、空调、浴霸、热水器、台灯、电风扇、灯具等一系列电器。
4、家具以及家具装饰用品:沙发、桌子、椅子、茶几、地柜、装饰柜、间厅柜、衣柜、鞋架、鞋柜、饰物架、玄关台、衣柜、梳妆台、博古架、酒柜、洗漱台等等。
5、日常用品:牙刷、牙膏、牙杯、毛巾、香皂、洗脸盆、洗发露、沐浴露、浴巾、头巾、拖鞋、晾衣架等。
填一填:;家里用的、穿的,哪些来自工业生产?请填到下列表格中。
来自工业生产的物品 用的 穿的
电灯、电扇、冰箱、空调、洗衣机、沙发、门窗、电脑、微波炉、文具、刀具、餐桌、茶几
毛衣、裤子、袜子、手套、鞋子、裙子、围巾……
息息相关
密切联系
活动二:探究1,铅笔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呢?
准备板片,
并染色。
烘干
炒板
铅芯注入笔槽
笔杆油漆7-8遍
铅笔切光或削尖
包装
活动二:探究2,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展开对他来历的探究活动吧!
探究3:家长分享
活动三:交流感受,用心珍惜感谢。
息息相关
感恩劳动者
本节课我们补充了生活用品的分类方法,了解了我们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联系密切。通过了解铅笔、口罩等产品的加工过程,体会到工业劳动者的辛苦,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并且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将来,你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课堂小结
一、填空题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很多生活用品是由( )生产提供的。
2、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 )产品的人,是他们用( )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 )
课堂练习
智慧
制作
工业
劳动者
二、判断题
1.大米属于工业产品。( )
2.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很简单的。( )
3.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
4.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比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复杂,所以工业劳动者更值得尊敬。( )
课堂练习

×
×
×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
2.“工业产品推荐会”;为你喜爱的一件工业产品准备一份介绍稿(包含生产过程的介绍)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