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三 课内外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大象的耳朵(节选)①怎么才能让耳朵竖( )起来呢?②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 )把耳朵撑起来。③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 ),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④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 ),就能把他们赶跑。⑤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1.在括号里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大象用什么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了起来?3.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4.你想对大象说些什么?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5.这一节共有 句话。6.作者用 、 、 、 、 、 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7.“准”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准许;②准确;③一定。(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2)老师批准我成为他的小助手了。( )(3)我们家的钟走得特别准。( )8.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把下面的这段话写完整。春天,学校花坛的花开放了 ,美丽极了。9.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 )里用“√”表示。(1)葡萄种的地方。(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二、课外阅读乌龟与水井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不同。”“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无法爬上来了。10.给文章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12.“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 ,“那些”指 。1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填写序号。)①水井不想关心帮助乌龟。②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③江河湖海与井的环境都是相同的。有魔法的帽子①文字国来了一个卖帽子的商人,他有竹帽子、草帽子,还有雨帽子。②文字国的居民“毛”字说:“我要一顶竹帽子。”“毛”字戴上竹帽子,立马变成“笔”字。③“化”和“早”说:“我们也要竹帽子。”商人说:“你们不适合戴竹帽子,试试草帽子吧!”“化”和“早”戴上草帽子,一个变成“花”,一个变成“草”。④“路”字说:“我也要一顶草帽子!”商人说:“你不适合戴草帽子,试试雨帽子吧!”“路”戴上雨帽子变成了“露”。亮晶晶的,真漂亮!⑤“田”一看,争着说:“我也要雨帽子!”“田”戴上雨帽子,变成了“雷”,他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吓得人们都捂起了耳朵。他后悔极了,于是来找商人,要求退货。⑥“雷”正要摘下雨帽子,却被商人制止了。商人说:“你的雨帽子不要摘,直接加上一顶草帽子。”“雷”马上变成了花蕾的“蕾”,他的身上散发出了香味。“蕾”摘掉雨帽子,变成了绿油油的“苗”,也很讨人喜欢。14.文字国的居民“毛”字适合戴 帽子;居民“化”和“早”字适合戴 帽子;居民“路”字适合戴 帽子。15.当“田”变成“雷”字后为什么要找商人退货?而商人是怎样做的?16.请你发挥想象,为以下居民挑选适合的帽子。(1)居民“加”字适合“ ”帽子,变成了“ ”。(2)居民“天”字适合“ ”帽子,变成了“ ”。(3)居民“务”字适合“ ”帽子,变成了“ ”。17.如果你是文字国的居民,你希望自己是什么字?碰到卖帽子的商人,你会想要一顶什么帽子?苹果里的五角星①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展示展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 ②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总是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的是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③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18.从文中找出切苹果的方法完成填空,并在苹果上画一画。我们切苹果的方法时 。小男孩的方法是 。19.“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是?。20.对“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B.创造力也可以体现在小事情上。C.创造力可以体现在很多事情上。D.创造力是科学家才有的能力。21.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雷雨过后①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②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窗,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洒下水滴,感谢阳光的照晒。③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象 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确往家里搬东西。蚯蚓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习滚、扑、咬的动作。④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美丽的图画。22.用“\”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3.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的空气 ( )的柳枝( )的小草 ( )的图画24.文中画“ ”的句子,把( )比作( )。25.雷雨过后,小动物们的反应怎样?用“ ”在文中画出来。躲在树上的雨①春天过去了,小鼹(yǎn)鼠天天盼望着第一场夏雨的到来。②一个闷热的午后,小鼹鼠在洞里睡得好熟好熟。一声低沉的雷声,没有惊醒他;一阵沙沙的大风,也没有惊醒他。③紧接着,小鼹鼠盼望了好久的夏雨,哗啦哗啦地来了。等到小鼹鼠睡醒了,听到雨声,便一阵风似的冲了出来。可是晚了,雨停了,太阳公公探出脸来,朝小鼹鼠笑着。小鼹鼠好伤心。④一只小黑熊走了过来,他领着小鼹鼠来到一棵梧桐树下,说:“准备着吧,鼹鼠先生,今年的第一场夏雨来了!”说完,就使劲儿地摇着梧桐树,停在树叶上的水珠儿淅(xī)沥(lì)沙啦地落下来,就跟密密的雨点儿一样。⑤小鼹鼠抬着头,张开双臂喊了起来:“哦,第一场夏雨来了,多凉快,多舒服,多叫人高兴!”雨点儿把小鼹鼠淋个精湿。小鼹鼠对小黑熊说:“谢谢你送给了我一场雨,一场躲在树上的夏雨……”26.“小鼹鼠在洞里睡得好熟好熟。”请你用 “ ”在文中画出说明小鼹鼠睡得“好熟好熟”的句子。27.文中一共下了( )场雨, 第一场雨是在( )下的。28.小黑熊是怎样给小鼹鼠下雨的?用 “﹏”画出文中相应的句子。29.小鼹鼠对第一场夏雨的到来,开始的心情是( );后来因为睡着了,没有看到这场雨,心情是( );最后,小黑熊给他下了一场雨,他的心情是( )。30.小黑熊给小鼹鼠下的这场雨多( ),多( ),多叫人高兴!31.对“躲在树上的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填序号)A.小黑熊躲在树上给小鼹鼠下雨。B.小黑熊把躲在树上的水珠摇落下来,给小鼹鼠下雨。C.小鼹鼠躲在树上看下雨。参考答案:1.shù gān wǔ shān 2.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能让虫子飞不进去,还能赶跑飞来的虫子。 4.别人的意见不一定适合自己,我们要坚持做自己。1.本题考查字音。竖起来: shù qǐ lái,竖立,直立起来;竹竿:zhú gān,竹子的主干;指竹子;跳舞:tiào wǔ,舞蹈。扇 ,shàn/shān,摇动生风的用具;功能和主体部分的形状像扇的装置;像门扇的东西/摇动扇子或其他薄片,加速空气流动,使生风;用手掌打。一扇:yì shān,扇动。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可知大象的做法。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可知大象的耳朵能不让虫子飞进耳朵里,还能赶跑虫子。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文章内容,想想自己想对大象说些什么,组织语言表达,如:大象,你做得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学习别人。5.4 6. 红的 白的 紫的 暗红的 淡绿的 五光十色 7. ③ ① ② 8.有白的、黄的、紫的、火红的,五颜六色 9.(3)10.:“ !,,。” 11.5/五 12. 水井 江河湖海 13.②10.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积累。第①段中的句子“水井提醒乌龟说”将其说的话,后跟冒号双引号将说的话引起来,“喂”是水井提醒乌龟说的话,要用感叹号;“伙计”是语句的一般停顿,后跟逗号;“请离得远一点”是语句一般停顿,后跟句号;“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是语句表述完整,要用句号,双引号,引回去;故句子为: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1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空两个格,即两个字的位置,不管这段话有几句话,只要前面空两个格就是一个自然段,然后继续累积看总共有几个自然段。通读短文可知本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联系上文第②自然段句子“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井。”可知“这儿”指的是水井,“那些地方”指的是江河湖海。1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结合文章内容,水井劝告乌龟,乌龟却不听水井的劝告,执意跳下水井,却再也爬不上来了,因此文章告诉我们的是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故选②。14. 竹 草 雨 15.①“田”变成“雷”后吓得人们都捂起了耳朵。②“雷”加上“草”帽子后就可以变成“蕾”,散发出香味;给“蕾”摘掉“雨”帽子就可以变成“苗”,也很讨人喜欢。 16. 草 茄 竹 笑 雨 雾 17.我希望自己是肖,我会想要雨帽子,变成:霄。14.本题考查读短文内容的掌握。从第②段的句子“‘笔’字戴上竹帽子,立马变成‘笔’字。”可知“毛”字适合戴竹帽子。从第③段的句子“‘化’和‘早’戴上草帽子,一个变成‘花’,一个变成‘草’。”可知‘化’和‘早’字适合戴草帽子。从第④段的句子“‘路’戴上雨帽子变成了露。亮晶晶的,真漂亮!”可知‘路’字适合戴雨帽子。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由题干“找商人退货”可定位至文章第⑤段,根据本段内容“他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吓得人们都捂起了耳朵”可知,变成“雷”的“田”找商人退货是因为吓到了人们。由题干“商人是怎样做的”可定位至文章第⑥段,根据本段内容给“雷”加上“草”帽子后,“雷”马上变成了花蕾的“蕾”,他的身上散发出了香味。给“蕾”摘掉“雨”帽子后变成了绿油油的“苗”,也很讨人喜欢。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给字加偏旁变成新字。(1)居民“加”字适合“竹”帽子,变成了“笳”。(2)居民“天”字适合“口”帽子,变成了“吴”。(3)居民“务”字适合“雨”帽子,变成了“雾”。17.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选择一个字,然后加个偏旁,注意这个字最好是上下结构。示例:我希望自己是明,我会想要草帽子,变成:萌。我希望自己是本,我会想要竹帽子,变成:笨。18.从顶部到底部 拦腰切下去 19.创造力 20.D 21.我们要学习邻居小男孩独特的思维。18.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句子:“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可知我们切苹果从顶部切到底部,小男孩是拦腰切下去。19.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结合文章第三自然段句子: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可知“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是因为创造力。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句子: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句中的“他”指的是小男孩。可知人人都可以具有创造力,这并不是科学家的特权。故选D。21.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结合文章第三自然段句子: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可知文章让我们懂得了创造力就是换一种方法思考事情将会有不一样的结果。22.象 sì 23. 清新 碧绿 柔软 美丽 24. 水珠 珍珠 25.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象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备往家里搬东西。蚯蚓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习滚、扑、咬的动作。22.本题考查辨析字形字音。象:是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像:指好像。结合语境,应划掉“象”。似:读[sì]时,指像;如同。读[shi]时,指〔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结合语境,应划掉“sì”。23.本题考查找关键信息。读第②段句子“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过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第④段句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可找到,清新的空气、碧绿的柳枝、柔软的小草、美丽的图画。24.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要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第③段“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这个句中把“几滴水珠”做本体,“珍珠”做喻体。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文中第①段“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可以知道第①段讲了雷雨过后,天空的情况。第②段讲了雷雨过后,植物的变化。第③段“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象 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确往家里搬东西。蚯蚓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习滚、扑、咬的动作。”第③段介绍了雷雨过后,小动物们的反应。26.一声低沉的雷声,没有惊醒他。一阵沙沙的大风,也没有惊醒他。 27. 2/两 小鼹鼠睡觉时 28.说完,就使劲儿地摇着梧桐树,停在树叶上的水珠儿淅沥沙啦地落下来,就跟密密的雨点儿一样。 29. 盼望 伤心 高兴 30. 凉快 舒服 31.B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第②自然段中的句子“一声低沉的雷声,没有惊醒他;一阵沙沙的大风,也没有惊醒他。”可知答案。2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第③自然段句子“紧接着,小鼹鼠盼望了好久的夏雨,哗啦哗啦地来了。等到小鼹鼠睡醒了,听到雨声,便一阵风似的冲了出来。可是晚了,雨停了,太阳公公探出脸来,朝小鼹鼠笑着。小鼹鼠好伤心。”以及第④自然段中的句子“说完,就使劲儿地摇着梧桐树,停在树叶上的水珠儿淅沥沙啦地落下来,就跟密密的雨点儿一样。”可知,一共下了两场雨。其中第一场雨是在小鼹鼠睡觉时下的,这可以从第③自然段句子“紧接着,小鼹鼠盼望了好久的夏雨,哗啦哗啦地来了。等到小鼹鼠睡醒了,听到雨声,便一阵风似的冲了出来。可是晚了,雨停了,太阳公公探出脸来,朝小鼹鼠笑着。”可知。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④自然段中的句子“说完,就使劲地摇着梧桐树,停在树叶上的水珠儿‘淅沥沙啦’地落下来,就跟密密麻麻的雨点儿一样”可知答案。2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第①自然段中的句子“春天过去了,小鼹鼠天天盼望着第一场夏雨的到来。”可知,小鼹鼠此时的心情是“盼望”;由第③自然段所内容,联系“小鼹鼠好伤心。”可知,小鼹鼠睡着了,没有看到这场雨,此时的心情是“伤心”;由第⑤自然段中的句子“哦,第一场夏雨来了,多凉快,多舒服,多叫人高兴!”可知,此时小鼹鼠的心情是“高兴”。3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第⑤自然段中的句子“哦,第一场夏雨来了,多凉快,多舒服,多叫人高兴!”可知答案。3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第④自然段内容可知,小黑熊和小鼹鼠都是站在树下,是小黑熊使劲儿摇着梧桐树,将停在树叶上的水珠儿摇落下来,淅沥 沙啦地就跟下雨一样。故选项A、C说法错误,选项B说法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