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繁星1.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在三个时期三个地方看星空的不同感受。2.借助文本,走进想象,解码想象的内容,理解想象的作用。3.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想象写好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一、课文内容解读。《繁星》是巴金先生写的一篇经典散文。课文脉络清晰,写了作者在三个时期不同地方看星空的感受,文字质朴,真挚,饱含深情。“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的星,“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星空让“我”充满了遐想,有了慰藉。它是光明,可以追寻;如朋友,可以倾诉;如母亲的怀抱,有温度,有温情。“想象的世界,真情的流淌。”这是《繁星》一文表达上的最大特点。二、相关资料。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虚实结合的写法:虚实结合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指的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种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有韵味。课文描写的对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例如第3段,共10句,前三句主要写海上每晚观看繁星的夜景,为后面写作者的感受张本从第4句开始,主要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星空越来越低,星星越来越近,它们正对“我”友好地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于是,我回到童年,成为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微笑着,沉睡着……从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愚昧(mèi wèi)怀念(hái huái)天花乱坠(zuì zhuì)2.下列句子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C.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D.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姐妹 味道 半明半眛 B.怀抱 破杯 杯盘狼藉4.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1)夜深了,热闹的广场变得十分( )。(2)无尽的黑暗之中,没有一丝( ),没有一丝温暖。5.根据例子写词语。半明半昧(ABA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摇摇欲坠(AAB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密密麻麻(AAB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2.下面这段文字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试做简要分析。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1.辨字组词。萤 ( ) 眨( )荧 ( ) 泛( )2.辨析下面词语分别属于哪种感觉描写海上的夜的。柔和—( ) 静寂—( ) 梦幻—( )3.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把这样的句子抄写在下面。4.想一想,说一说。根据文中的描述,你也想象一下繁星满天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1. mèi huái zhuì2.D3.A4.(1)静寂 (2)光明5.示例:一心一意 自作自受 翩翩起舞 勃勃生机 清清楚楚 整整齐齐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1.2.示例: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月亮和繁星的可爱,营造出一种童话般的意境。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1.萤火虫 荧光 眨眼 广泛2.触觉 听觉 幻觉 3.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