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自主预习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自主预习单(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一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4.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5.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一、课文内容解读。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抓住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在读书时要进入文字所描述的意境,掌握如何读书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另一部分是让学生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描述事物的特征。“书写提示”是让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在书写时要写好每一个字以及注意字、标点符号的间距。“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二、相关资料。
古诗原文: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兼音乐家,号摩诘居士。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理解词语:
①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②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③但闻:只听到。但:只。闻:听见。
④返景(yǐng):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⑤复:又
⑥照:照耀(着)。
诗歌大意: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一、初读交流平台,验证交流所学。
1.补全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
低( )细( ) ( )无声( ) ( )耳( )聋 人声( )( )
( )( )无声 锣鼓( )( ) 响彻( )( ) ( )( )私语
(1)按要求分类。
①表示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②表示声音大:
(2)选词填空。
①一声( )的巨响后,山路上被炸开了一个大坑。
②听了这个可怕的故事后,班里( )。
2.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二、再读词句段,理解用法。
1.学会边读边想象画面,照样子,写一写。
例:想象“看”到的内容。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我仿佛看到了鸟儿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飞回自己的巢。
(1)想象“听”到的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我仿佛“听”到了
(2)想象鼻子“闻”到的气味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 梨,还是紫葡萄 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我仿佛“闻”到了
2.看图描述画面,并用上一两个所给的词语,再写下来。
(词语: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伴随着“砰砰砰”几声巨响,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相继绽放了。
三、三读日积月累积累运用。
鹿 柴
不见人,但闻
入深林,复照
1.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但:A.徒然。 B.不过,可是。 C.只 。 ( )
复:A.回去,返。 B.又。 C.重复。 ( )
2. 后人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山林晚景图
3. 作者先写空山看不见人,后又写能听到人说话,这样写矛盾吗 为什么
一、初读交流平台,验证交流所学。
1.声 语 悄 息 震 欲 鼎沸 鸦雀 喧天 云霄 窃窃 1.(1)低声细语 悄无声息 鸦雀无声 窃窃私语
(1)震耳欲聋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响彻云霄
(2)震耳欲聋 鸦雀无声
2.略
二、再读词句段,理解用法。
1.汹涌而来的声势浩大的潮水发出的闷雷滚动一般隆隆 的响声
雪梨、火把梨、紫葡萄成熟后散发出的香甜的气味
2.示例:有的像流星闪过,有的像万寿菊欣然怒放,有的像天 女散花,还有的像巨龙腾飞,霎时,夜空成了花的海洋、光 的世界。热闹的除夕夜,烟花照亮了人们的笑脸。
三、三读日积月累积累运用。
1.空山 人语响 返景 青苔上 C B
2.示例:描绘出了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 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受。
3. 不矛盾。后写能听到人说话是为了以声衬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