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丁香结1.会写“缀”“幽”等11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8个词语。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语言的优美。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一、课文内容解读。《丁香结》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篇幅不长,结构清晰。第1至3自然段写丁香花。作者分别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城外校园里和“我”的斗室外的三处丁香花,以细腻的观察、生动的文字,表达了对丁香花的喜爱与亲近。第4至6自然段,写丁香结。作者不解古人为何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仔细观察雨中的丁香之后,终于恍然。最后,作者自我感悟:人生总有不顺心,总有解不完的结,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平淡无味。读散文,其实就是读作者,读内心。要真正体悟宗璞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困难的,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本单元、本文教学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丁香结的文学意象、了解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方法,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二、相关资料。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绿草如茵、黑白分明五彩斑斓、花红柳绿、绚丽多彩;姹紫嫣红、青红皂白、灯红酒绿“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丁香结:“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1.根据句意,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今年的丁香花似(sì shì)乎开得格外茂盛(chéng shèng)。 (2)白下面透出参(cān cēn)差(chān cī)的绿。 (3)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báo bó)。 (4)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mó mù)糊了。2.看拼音,写字词。又是一年春来到,雨后的花草更加wǔ mèi(______),diǎn zhuì(______)着yōu yǎ(______)的小院。一位穿着dān bó(______)衣服的小男孩坐在shī àn (______)旁,略显bèn zhuō(______)地折着纸飞机。huǎng rán(______) 间,他的眼前浮现出奶奶慈祥的脸庞,泪水不禁mó hu(______)了双眼。3.用“然”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空。(不能重复)(1)城里街旁,(______)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只是两行丁香花。(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______),(______)是丁香结。(3)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小珍珠鸟(______)落在我的肩上。(4)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对岸,一副(______)自得的样子。4.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____)(2)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____)(3)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____)5.比一比,再组词。缀(_______) 怨(_______) 案(_______) 苞(_______) 恍(_______)辍(_______) 怒(_______) 按(_______) 雹(_______) 晃(_______)6.按要求写词语。(每组三个)不声不响(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显威风(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意洋洋(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选词填空。 茂盛 茂密(1)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______),城里城外,都是一样。(2)凤眼兰是一种(______)的水生绿色植物,在全球热带水域生长极其(______)。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1)在我(_______)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颗白丁香。(2)夜幕降临,湖边上的渔家灯火(______)的亮了。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少而薄)。(2)月光下白的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紫的朦胧(不清楚;模糊)。(3)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不整齐,不一致)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4)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姿态美好可爱)。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1.下列对《丁香结》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绘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刻画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不境界。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蕊婷迫两株紫色的,如同( ) 在红雨迷蒙中,着了水的丁香(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 ),线条模糊了,直向( )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3.读句子,按照要求完成练习。(1)“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句中“照耀”一词写出了白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好像发出了 ,影响着作者,让作者的 和 更加焕发光彩。(2)“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从本句看,“丁香结”象征着 。我会写有关丁香结的两句诗: ,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这句话从 和 的角度(①视觉 ②听觉 ③嗅觉)(填序号),写出了丁香花的 。(4)“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此句作者由想到了 ,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句话中,我能感受到作者 的人生态度。下面句子中,不能表达出这种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填序号)。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草原》(节选自第一自然段)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 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 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 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2.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是 ( )A. 承上启下 B. 引出下文3.第1自然段末,作者为什么认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1.sì shèng cēn cī bó mó2.妩媚 点缀 幽雅 单薄 石岸 笨拙 恍然 模糊3.忽然 恍然 果然 居然 悠然4.稀少 厚实 精彩5.点缀 怨恨 案件 苞米 恍然 辍学 发怒 按住 冰雹 晃荡6.半信半疑 各种各样 越来越好 栩栩如生 孜孜不倦 炯炯有神 小心翼翼 威风凛凛 众目睽睽7.茂盛 茂密 茂盛 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8.A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1.B2.填空:格外妩媚 印象派的画 窗前的莹白特点:格外妩媚。原因:细雨迷蒙中,丁香形态模糊,紫色与莹白交融的情境,有一种色彩朦胧的美,给人以画一般的美感。(意思对即可)3.(1)光 文思 梦想(2)愁怨 示例: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3)① ③ 美丽芬芳(4)丁香结 人生中的问题 丁香结年年都有,是解不完的;人生中有很多问题、烦恼、忧愁,是不可能化解完的;如果人生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太平淡无味了 从容(或:豁达、积极) ③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1.比喻2.B3.古诗词中常把丁香与雨联系在一起;在细雨 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在细雨中的丁香更透出一股愁怨。4.借物喻理 示例:梅花象征着高洁;牡丹象征着富贵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