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2章 2.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学习目标 1.理解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2.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运用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差.
3.会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重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突破难点 较为复杂的符号问题.
内容索引
新知学习
典例精析
课时作业
新知学习
知识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答案
减去一个数,等于 .
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自我检测
填空:
(1)(-3)-3=(-3)+______=_____.
(2)0-5=0+______=_____.
(3)5.3-(-4.7)=5.3+_____=____.
答案
返回
(-3)
-6
(-5)
-5
4.7
10
典例精析
类型1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例1 (教材例1针对训练)计算:
(1)(-3)-9.

解 (-3)-9=(-3)+(-9)=-(3+9)=-12.
(2)(-4.7)-(-5.7).
解 (-4.7)-(-5.7)=(-4.7)+5.7=1.

归纳总结 有理数减法中的“两变”:
(1)变运算符号,即“-”变为“+”;
(2)变减数的符号,即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类型2 
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解答
例2 (教材例2针对训练)某中学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全校最后有五个班的代表队进行决赛,每队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决赛结束后,各队的得分情况如下:
①队 ②队 ③队 ④队 ⑤队
100分 150分 -400分 350分 -100分
(1)第一名超过第二名多少分?
解 ∵350>150>100>-100>-400,
∴第一名是④队,第二名是②队,第三名是①队,第四名是⑤队,第五名是③队.
350-150=200(分)
答 第一名超过第二名200分.
(2)第一名超过第五名多少分?
解 350-(-400)=350+400=750(分).
答 第一名超过第五名750分.
解答
归纳总结 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列出减法算式;(2)利用减法法则计算;(3)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问题答案.
小结与反思
小结
反思
两个有理数相减,差是正数还是负数?
答案 当较大有理数减较小有理数时,差为正;
当较小有理数减较大有理数时,差为负;
当相等的两个有理数相减时,差为0.
答案
返回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计算(-2)-5的结果等于(  )
A.-7    B.-3    C.3    D.7
解析 原式=(-2)+(-5)=-7,故选A.
A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答案
故选C.
C
3.-1比-2大(  )
A.-3    B.-1    C.1    D.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1)-(-2)=(-1)+2=1,故选C.
C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答案
4.计算1-|-4|的结果是(  )
A.-5    B.-3    C.3    D.5
B
解析 1-|-4|=1-4=-3,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某地下雪后温度由-2℃下降6℃后是(  )
A.4℃    B.8℃    C.-4℃    D.-8℃
D
解析
答案
解析 温度由-2℃下降6℃后是-2-6=-2+(-6)=-8℃,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5-(-6)=-11 B.(-1.3)-(-1.7)=-3
C.(-11)-7=-4 D.(-7)-(-8)=1
D
解析
答案
解析 A.5-(-6)=5+6=11,此选项错误;
B.(-1.3)-(-1.7)=(-1.3)+1.7=0.4,此选项错误;
C.(-11)-7=(-11)+(-7)=-18,此选项错误;
D.(-7)-(-8)=(-7)+8=1,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下列说法:①两个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差大;②零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相反数;③两个数的差小于被减数;④正数减去负数,结果是正数.
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②④
解析
答案
解析 ①两个数的和不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差大,该说法错误;
②零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相反数,该说法正确;
③两个数的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该说法错误;
④正数减去负数,结果是正数,该说法正确.
9.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是8 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是-155米. 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两处高度相差_______米.
8 99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8 844-(-155)=8 844+155=8 999(米).
答案
解析
10.A,B,C三点相对于海平面分别是-13米、-7米、-2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米.
解析 由题意知:最高的地方是-7米,最低的地方是-20米,
∴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7-(-20)=13(米).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解析
11.计算:
(1)0-(-12).
解 原式=0+12=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列式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 (-11)-(-7)=(-11)+7=-4,
所以另一个加数是-4.
(2)一个加数是-7,和是-11,则另一个加数是什么?
1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一个负数减去一个正数的差小于0;②零减去任何一个有理数,差都是负数;③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为零;④两数相加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一正一负.
答案
解析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①一个负数减去一个正数的差小于0,该说法正确;
②零减去任何一个有理数,差可能为0,正数或负数,该说法错误;
③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不一定为零,该说法错误;
④两数相加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都为负数,该说法错误.
1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则a-b____0,|a+b|____
|a-b|(用“>”或“<”填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解析
解析 因为a<0,b>0,|a|>|b|,
所以a-b<0,|a+b|<|a-b|.
<
15.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数轴上线段的长度可以用线段端点表示的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到.例如图,线段AB=1=0-(-1);线段BC=2=2-0;线段AC=3=2-(-1).
问:(1)数轴上点M,N代表的数分别为-9和1,则线段MN=_____.
解 10
解 3
(2)数轴上点E,F代表的数分别为-6和-3,则线段EF=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数轴上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5,其中一个点表示的数为2,则另一个点表示的数为m,求m.
解 由题意可得,m-2=5或2-m=5,
所以m=-3或7,
∴m的值为-3或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若|m|=5,|n|=3,且|m+n|=m+n,求m-n的值.
素养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 ∵|m|=5,|n|=3,
∴m=±5,n=±3,
又|m+n|=m+n,
∴m+n≥0,∴m=5,n=-3或m=5,n=3,
当m=5,n=-3时,m-n=5-(-3)=8;
当m=5,n=3时,m-n=5-3=2.
即m-n的值为8或2.

返回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