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两大基本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材料的优点之一是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
B.对任何植物进行人工异花传粉都需要经过“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套袋”的步骤
C.孟德尔正反交实验的结果可证明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细胞核中而非细胞质中
D.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2.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B.艾弗里利用“减法原理”进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3.科学家用含15N标记的尿嘧啶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让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提取大肠杆菌细胞内含15N的RNA,用提取的RNA分别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进行杂交,结果显示提取的RNA只能与噬菌体的DNA形成杂交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含15N的RNA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合成的
B.该实验能够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RNA与DNA杂交过程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D.在合成含15N的RNA过程中大肠杆菌提供能量和原料
4.下图所示DNA分子片段中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解旋酶作用于③处,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处的化学键
B.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除此之外其余磷酸基团均与2个脱氧核糖相连
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
D.把此DNA放在含M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8
5.某种植物的两对相对性状中,花色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花瓣的单瓣对重瓣为显性。现让黄色单瓣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单瓣植株∶黄色重瓣植株∶白色单瓣植株∶白色重瓣植株=1∶3∶3∶1。下列有关这一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杂交过程中相关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B.操作过程不合理,统计数据有较大误差
C.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互换
D.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互换
6.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从而在染色体上显示某种特定颜色的荧光点。现对正常分裂细胞的某一基因进行定位,发现一条染色体上有某种特定颜色的两个荧光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互换)( )
A.这两个荧光点定位的基因为等位基因
B.该分裂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不可能是体细胞的两倍
D.该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可能正在移向两极
7.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结肠癌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体和动物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表达
B.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C.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的活性过强可能引起结肠癌的发生
D.结肠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表达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
8.人类基因组中绝大部分为不编码蛋白质的DNA,这些DNA转录形成的产物为非编码RNA,研究表明肝癌细胞中部分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异常表达,导致抑癌基因MEG3的表达显著下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EG3基因主要负责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进程
B.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导致易分散和转移
C.IncRNA与转录时的DNA非模板链相比,它们的碱基种类和顺序都相同
D.IncRNA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改变生物性状
9.如图为中心法则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1、2一般发生在RNA病毒体内
B.过程1、3、5一般发生在劳氏肉瘤病毒体内
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
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10.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首先是艾弗里,而他的实验又是在格里菲思实验基础上进行的。下列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表述,错误的是( )
A.小鼠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是什么”的问题
B.R型菌有致病性,其细胞外的多糖类荚膜有利于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C.艾弗里的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从注射了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物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活的S型菌
11.基因的甲基化(DNA的核苷酸上被添加了甲基)是基因修饰的一种,类似于“开关”,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贵州矮马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了高度的DNA甲基化,结果导致贵州矮马成年个体比新疆伊犁马显著矮小,且IGF基因与新疆伊犁马的IGF基因存在部分碱基序列的差异。下列据此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可以促进个体的发育
B.贵州矮马和新疆伊犁马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
C.引入新疆后的贵州矮马会与伊犁马进化方向一致
D.贵州矮马的进化与基因突变有关
12.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
B.若Ⅰ-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
C.若Ⅲ-2为纯合子,可推测Ⅱ-5为杂合子
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
1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细菌群体表现为耐药率逐年上升外,该细菌的耐药基因频率也随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增多而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细菌群体耐药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B.不使用抗生素,细菌也会产生耐药性的变异
C.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可将细菌的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14.DNA复制时子链从5′端到3′端延伸,合成的两条链分别称为前导链和后随链,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是氢键,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B.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将两条链完全解旋后进行复制,可以减少复制所需时间
C.DNA聚合酶沿母链的5′端到3′端移动,前导链由右向左合成,后随链由左向右合成
D.引物在前导链的合成过程中引发一次,之后可连续合成,而后随链需多个引物参与2023-2024学年普通15.科学家研究发现,TATAbox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RNA聚合酶与TATAbox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与TATAbox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TATAbox上可能含有起始密码子
C.TATAbox被初步水解后可得到4种小分子
D.该研究为人们主动“关闭”某个异常基因提供了思路
16.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雌蟋蟀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XX;雄蟋蟀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O,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8+NO。据此推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雄蟋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4个四分体
B.在雌、雄蟋蟀体内均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30条的细胞
C.蟋蟀的后代中,性别比例不可能是1∶1
D.若显微镜下观察到蟋蟀的某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不一定来自雌蟋蟀
17.如图为利用玉米(基因型为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⑤过程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B.植株B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4
C.④的过程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T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18.狮子鱼一般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的基因组中,缺乏大量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丢失”,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B.特殊极端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的适应性基因进行选择
C.特殊极端条件导致超深渊狮子鱼发生定向变异
D.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16分)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灰)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根据图1中的______细胞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能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甲细胞→甲细胞的后一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3中DE、HI、JK三个时间点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______(填“都相同”“各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4)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母细胞无法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但着丝粒的分裂不受影响。如果该动物的体细胞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则自变量为______;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______。
20.(16分)miRNA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成熟的miRNA组装成沉默复合体,识别某些特定的mRNA(靶RNA),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请据图回答:
(1)在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中,图甲中②过程可能受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过程______(填序号),图乙中甲硫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
(3)miRNA是______(填名称)过程的产物。作用原理推测:miRNA通过识别靶RNA并与之结合,通过引导沉默复合体使靶RNA降解;或者不影响靶RNA的稳定性,但干扰____________识别密码子,进而阻止______(填名称)过程,如图乙所示。
(4)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顺序如图所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
(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GGC、GGA、GGG。)则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填“甲”或“乙”)链转录形成的。若该mRNA中,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转录形成它的DNA区段中一条链上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的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______和______。
21.(16分)果蝇(2n=8)被誉为遗传界的小明星,回答下列问题:
(1)相比豌豆、玉米,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特有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点),要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_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部分隐性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lz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①菱形眼与粗糙眼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要判断r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可以选取表型为______的亲本杂交。
②基因型为RaraEe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能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3)果蝇的体色由多对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现有黄体、黑体和黑檀体三种体色的果蝇单基因突变体(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果蝇不同,不考虑互换和其他突变)。为探究果蝇体色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关系,进行了下列实验。
亲本 F1的表型
实验一 黄体(雌)×野生型(雄)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
实验二 黑体(雌)×黑檀体(雄) 均为灰体
实验三 黄体(雌)×黑檀体(雄)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
①野生型果蝇产生三种体色的单基因突变体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填“不定向性”或“随机性”)。
②根据实验三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黑檀体基因的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2n=18),野生型为红花,突变型为白花。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型植株。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_,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子。
(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型植株,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______杂交,当子一代表型为____________植株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突变型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时,可确定白花突变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单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单体系(红花)有______种单体。若白花由隐性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______,当子代出现表型及比例为__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
(4)三体(2n+1)也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型植株与三体系(红花纯合)中全部三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根据______(填“子一代”或“子二代”)出现的红白比例,就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
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C A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A D D C A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16分)
(1)丙 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Ⅱ→Ⅰ Ⅲ→Ⅴ
(3)不完全相同
(4)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该药物(该药物浓度)显微镜下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异常的细胞占观察总细胞的比例(写出“染色体数目加倍/异常的细胞数/占比”就给分)
20.(16分)
(1)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
(2)④ AUG
(3)转录(1分) tRNA(转运RNA) 翻译(1分)
(4)甲 34% 12%
21.(16分)
(1)染色体数目少(或繁殖周期短) 5
(2)①不是 痕翅雌蝇与纯合非痕翅雄蝇 ②2或4
(3)①随机性 ②不能 无论黑檀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得到F1的表型均相同
22.(16分)
(1)全为白花植株(无性状分离也给分)
(2)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型植株 红花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9∶7
(3)9单独种植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
(4)子二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