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无知者应有畏+有知者更应有畏+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无知者应有畏+有知者更应有畏+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资源简介

“无知者应有畏”还是“有知者更应有畏”
语文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原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常批判“无知者无畏”,认为“无知者应有畏”。有人认为,与无知者相比,“有知者更应有畏”。
对“有知者更应有畏”,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材料解读
“知”可以理解为“知识”“常识”“智慧”等相关意思,“有知者”则是相对于“无知者”而言的一类人,这类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理性认知能力。“有畏”即“有所敬畏、畏惧”,意即对自然万事万物、社会法律法规伦常等带有应有的敬畏。“更”字强调了比较突出,即和“无知者”相比,“有知者”应该更加“有畏”。
在写作中,考生必须对“有知者”“有畏”两个关键词作出定义和说明,并在与“无知者”的比较中突出“更”字。
引导语中“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一句,说明考生可以就此说法进行合理的联想,由此及彼;同时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机械抓住材料中的“人们常批判‘无知者无畏’”这句话就无限发挥,写“何为‘无知者无畏’”“为什么要批判‘无知者无畏’”。引导语中明确要求是针对“有知者更应有畏”这点来思考写作的。
二、基本评分细则
评分时应以48分、42分、36分、25分作为切入点,把结构、语言、论据的说服力、说理的严密性等要素作为重要的评分标准,上下浮动;54分以上的作文在语言、思维、结构、论证等方面要尤为突出。
(一)一类卷:48 -60分
切合题意,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从材料出发,围绕" 有知者更应有畏 这一核心话题来写 ,论证过程 中思考全面深入 ,能清晰准确界定“有知”“有畏”的概念或内涵,重点分析出为什么“有知者更应有畏”,能抓住“更”体现出权衡比较的过程,论证严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语言表达有表现力。
(二)二类卷:42 -47分
符合题意,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从材料出发,围绕“有知者更应有畏”这一核心话题来写,论证过程中思维较广,能理解“有知”“有畏”的概念或内涵,围绕为什么“有知者更应有畏”做一定合理的分析,论证过程有比较意识;论证过程逻辑合理,材料较为丰富,论据较为充实,语言表达通顺,结构完整。
(三)三类卷:36 -41分
基本符合题意,但文章泛泛地谈“有知者要有畏”,缺乏分析论证,整篇文章以列举现象为主,缺乏对“有知” “有畏”概念或内涵的解析,没有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角度展开论述,全文没有与“无知者应有畏”进行任何比较;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表达较为平淡,缺乏思维含量。
(四)四类卷:25 -35 分
偏离题意,观点和材料核心内容关系不大,只与一些局部内容有关联,比如只写“有知”或“有畏”,或只比较“有知”与“无知”的区别 ,或者只论述“有畏”与“无畏”等。
(五)五类卷:25 分以下
完全偏离题意,和材料毫不相干。
二、其他扣分说明
1. 缺标题扣2分。
2. 字数600字以上,不足800字的文章—如果结构完整,则每少50字扣1分;结构不完整,每少100字扣10分。600字以下的作文,无论结构是否完整,30分以下给分。400字以下的作文,20分以下给分。
3. 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扣,最多扣5分。
4.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酌情扣分。
5. 写书信、演讲稿、发言稿等,格式不符合要求,最多扣2分。
6. 抄袭作文外的试题材料一律给5分;如果是合理使用试卷材料用作论据并有分析,则不视为抄袭。
其他未尽之处参考高考作文评分办法。
标杆文 1号文:56分
点评:本文紧紧围绕“有知者更应有畏”来行文。文章开始准确、清晰地阐述了“知”和“无知者无畏”。接着分析了“有知者无畏”,并重点分析“有知者更应有畏”。全文材料丰富,说理充分。思路清晰,论证严谨,逻辑性强,书写工整。
2号文:55分
点评:本文开门见山,直接指出中心论点“无知者应有畏,有知者更应有畏”。随后解释“无知者”“有知者”和“畏”的含义。第三、四、五段分别从知识、自然、生命三个方面论述为何“更应有畏”,论证思路层层递进,论述内容丰富充实且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最后回扣主题,升华全文。整篇文章紧扣材料,论点明晰,思路清晰,语言表达生动流畅,可评一类文上。
3号文:50分
点评:文章标题亮眼,能够点出有知者更应有畏的根本原因。全文能够从材料出发,围绕着“有知者更应有畏”核心话题来写。论证过程当中,思考较全面能较清晰的界定核心概念“有知者”,重点论证为什么“有志者更应有畏”,能抓住“更”体现出权衡比较的过程,论证逻辑较严谨。但论证材料不够丰富。
4号文:48分
点评:文章开篇就明确了“有知者更应有畏”,第二段对“有知者”和“无知者”进行了权衡比较,第三段、第四段从浅层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为什么“有知者”更应有畏。第五段观照现实,明确“有畏”对青年人的启示。但标题和行文时而扣“有畏”时而扣“三思而后行”中心有所摇摆,分论点的提炼也不够精练。
5号文:44分
点评:能紧扣中心论题写作,从三个方面入手后进行论证,论述了“有知者有畏”的原因。但三方面的内容表述粗浅、凌乱,事例不典型,也没有突出“更”字,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流畅。
6号文:43分
点评:第一段通过比较明确无知者更要保持有畏,接着两个分论点强调“有知者有畏”对于我们的作用。但是论述过程中并未比较,没有突出“更”,论据不典型,论证不充分。
7号文:38分
点评:文章基本能围绕“有知者有畏”进行写作,结构完整,书写清楚。但文章犯了许多错误:1.标题“知畏相合”表意不明,且在文中没有相关的论述说明。2.“有知者有畏”的观点不符合题干要求,属于偏离题意。3.对“知”“畏”等关键词没有定义说明。4.缺乏典型事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