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据统计,贵州省常住人口数量始终少于户籍人口数量,且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下图为贵州省1990—2020年人口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可知.1990—2020年贵州省
A.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变快 B.劳动力人口比重提升
C.少儿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D.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2.推测贵州省现阶段
A.学前教育压力增大 B.留守儿童数量增加
C.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D.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3.影响贵州省人口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气候环境 D.医疗水平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区,曾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人口大量流出。下图示意2005-2020年东北三省区域内净流出人口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的原因是
A.气候条件恶劣 B.行政力量驱动 C.经济发展较差 D.农业用地不足
5.东北地区人口流动的特征为
A.自北向南人口流出减少 B.整体人口流出趋势变快
C.黑龙江人口流出逐年减少 D.吉林人口流出逐年增加
6.推测辽宁净流入人口主要来自
A.北京 B.河北 C.黑龙江 D.海南
我国华北某城市空间结构受交通要素影响较大,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下图为该城市2006年和2016年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7.2006-2016年,该城市空间结构由
A.同心圆型变为扇形结构 B.扇形结构变为同心圆型
C.同心圆型变为多核心型 D.扇形结构变为多核心型
8.与2006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得到解决 B.东、南部公路沿线地租提高
C.核心城区职能类型明显增多 D.核心城区人口凝聚力变强
城市收缩是指城市出现经济发展问题和人口流失严重的现象。美国不同城市采取不同方式应对城市收缩。下图为埃文斯维尔和弗林特两座城市面对城市收缩采取的城市振兴方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收缩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为
①人口迁出多 ②农业比重大 ③经济增长放缓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美国两座城市采取不同振兴方式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A.资源禀赋 B.人口数量 C.自然环境 D.个人偏好
11.下列措施不利于收缩型城市振兴的是
A.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B.融入区域经济体系
C.打造城市公共空间 D.大力开发原有产业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隶属于驻马店市,是我国最大的芝麻生产县,芝麻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平舆县在政策支持下,积极优化芝麻产业结构,在培育优质芝麻品种的同时,积极拓展芝麻产业链。下图示意平舆县优化后的芝麻产业结构。据此完成12~14题。
12.促进平舆县芝麻产业优化转型的关键是
A.芝麻产量高 B.政府政策支持 C.市场的需求 D.劳动力数量多
13.平舆县芝麻产业优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B.增加芝麻产品种类
C.获取更高经济收入 D.扩大芝麻种植面积
14.平舆县在芝麻产业转型过程中
①芝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②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③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④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战后,都灵汽车工业发展快,曾被称为“意大利的底特律”。20世纪后期,都灵汽车产业衰退,成为“灰色工业之城”。近年来,当地推行全新发展战略,焕发出生机。下列左图示意都灵地理位置,右图示意都灵新发展战略。据此完成15~17题。
15.都灵能成为“意大利的底特律”主要依靠
①优美的环境 ②平坦的地形 ③广阔的市场 ④先进的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都灵成为“灰色工业之城”后,其市区占比最大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居住区 D.文化区
17.都灵推行城市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有
A.吸引创新测试产业 B.汽车工业优势丧失
C.提高都灵城市等级 D.城市生活成本下降
近年来,随着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业发展迅速。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为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石家庄提出《石家庄市商业网点布局实施规划(2022—2035年)》,积极促进物流产业发展。下图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商贸物流节点布局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物流业按照产业划分,应属于
A.工业中的轻工业 B.服务业中的商业性服务业
C.工业中的交通业 D.服务业中的非商业服务业
19.石家庄商贸物流节点在空间分布上
①中西部多于东部 ②铁路线上基本无分布
③城市中心数量最多 ④多沿交通干线布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北京市作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与河北存在频繁的经济要素流动。下图示意北京和河北经济要素的流动,两者在经济要素流动中表现为明显的核心—边缘型结构模型。据此完成20~21题。
20.河北与北京经济要素流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同质化较严重 B.经济要素互补较强
C.地理空间距离较远 D.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21.河北向北京提供的经济要素可能是
A.技术 B.人才 C.资金 D.资源
19世纪20年代,伊利运河开通后,纽约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40年代,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水运航路中心。下图为伊利运河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伊利运河修建前,纽约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水运能力较弱 B.经济腹地较小 C.对外联系不便 D.水资源条件差
23.运河修建后,下列关于图中各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布法罗水运地位下降 B.纽约城市职能变少
C.奥尔巴尼发展速度慢 D.经济联系逐渐加强
成昆铁路复线,又称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是一条连接四川省成都市和云南省昆明市的双线铁路,沿线需穿过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2022年12月26日8时05分,成昆铁路复线全线通车,将成都至昆明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19小时缩至7小时左右。下图为成昆铁路复线和老线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24~26题。
24.促使成昆铁路复线修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A.运输需求 B.技术先进 C.资金充足 D.地形分布
25.与成昆铁路老线相比,成昆铁路复线
A.运输效率较高 B.线路弯曲度大 C.服务范围变小 D.穿越城市较少
26.成昆铁路复线在修建过程中
①建设的桥隧数量多 ②外运物资较难到达
③地质勘查工程量大 ④劳动力较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进入近现代,人类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2022年11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开幕,本着“低碳、减碳,环保”的原则,大会倡议全世界“以竹代塑”,倡导全世界多使用竹制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下图示意竹子的生长习性和减碳作用。据此完成27~28题。
27.世界竹藤大会倡导“以竹代塑”的范围为全世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代际公平原则 B.区域公平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28.下列行为符合“以竹减碳”的是
A.爱护竹椅,提高使用年限 B.以竹为燃料替代化石能源
C.烧毁竹林,提高土壤肥力 D.发展竹制易分解有机肥料
洛川县,隶属陕西省延安市,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洛川县是全国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一直是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洛川县积极培育绿肥,改善土壤肥力结构。下图示意洛川县绿肥积累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据此完成29~30题。
29.洛川县在积累绿肥过程中
A.以畜牧养殖绿肥来源为主 B.果园土地单位产值增多
C.注重改善沟壑区生态环境 D.绿肥积累方式较为单一
30.洛川县选择图示绿肥堆积方式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农村人居环境 B.大力发展畜牧产业
C.增加果园生产收益 D.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同里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地势低洼,水网密集,气候湿热。同里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古镇。同里古镇的多数传统民居依水而建,在建设中沿河一侧以木柱或石柱为支撑,向河延伸,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展现了江南水乡特色景观。下图为同里古镇局部街道实景图和院墙漏窗图。
(1)指出同里古镇民居空间分布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6分)
(2)阐述同里古镇民居以木柱和石柱为支撑,向河岸延伸的原因。(6分)
(3)同里古镇民居多开漏窗、窗户,分析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走马古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坐落于山谷中,毗邻河流。由于走马古镇北属巴县,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走马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也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进入近代,随着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走马古镇逐渐衰落。2008年,走马古镇因尚存的古驿道遗址、古街区、铁匠铺、老茶馆、明清建筑古戏楼、孙家大院、慈云寺遗址等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下图为走马古镇地理位置图。
(1)阐述走马古镇明清时期得以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2)分析新型交通方式出现后,走马古镇衰落的原因。(4分)
(3)从保护独特地域文化的角度,阐述走马古镇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拓展海洋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为促进环渤海海洋经济综合发展,国家制定了环渤海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下列左图为环渤海湾蓝色经济发展区域图,右图示意国家不同范围内的海洋权益。
(1)图中①为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④属于__________;⑤为__________。(5分)
(2)分析环渤海蓝色经济带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3)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角度,阐述发展环渤海蓝色经济带的必要性。(3分)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A 6.C 7.D 8.B 9.B 10.A 11.D 12.B 13.C 14.A
15.C 16.C 17.A 18.B 19.B 20.B 21.D 22.B 23.D 24.A 25.A 26.B 27.D
28.A 29.C 30.C
31.(1)特点:沿河流两岸集中分布和布局。(2分)
依据:同里古镇水网密集;民居沿河流两岸布局,便于生活取水和航运。(4分)
(2)同里古镇地势低洼,民居沿河岸地基稳定性差;以木柱和石柱为支撑,便于稳固地基,保障民居整体结构稳定;同里古镇,河网密布,土地面积不足;民居以木柱、石柱为支撑向外延伸,利于拓展民居空间。(答出三点,6分)
(3)同里古镇河网密布,夏季气温高,气候湿热;院墙开漏窗及房屋前后开窗,有利于空气水平流动,起到通风排湿的作用。(总计4分,每点2分)
32.(1)位于河谷中,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巴渝中心要道,地理位置优越,过往人流多;为明清时期重要驿站,交通便捷,商贸发达。(答出两点,4分)
(2)走马古镇的交通线为过境快速交通,停留车辆少,且停留时间短;新型交通速度快,运输时效强,走马古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降低;人流量、物流量减少,货物集散转运功能下降,经济衰退。(答出两点,4分)
(3)加强对古镇特色人文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规划整合古镇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两点,4分)
33.(1)内水 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公海(5分)
(2)海岸线曲折,海域面积宽广;经济发达,科研技术条件好;受海湾地形影响,海域自然环境相对较稳定;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东北亚,国内外市场广阔;靠近京津唐和辽中南,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答出四点,4分)
(3)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增加资源保有量;利于缓解陆地环境压力;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全民海洋国土观念;发展海洋经济,打造经济新引擎。(答出三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