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24)版数学2024-2025年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课件(1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2024)版数学2024-2025年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课件(1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 几何图形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在长方形、长方体、三角形、球、直线、圆中,平面图形
有(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2024南阳第七中学月考]下列图形中,不属于立体图形的
是( B )
A
B
C
D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3. 【情境题·生活应用】如图 ,这是车辆禁止驶入的交通标
志,构成这个标志的平面图形有( A )
A. 圆、长方形 B. 圆、直线
C. 球、长方形 D. 球、线段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4. [教材P151思考变式]如图,下列生活物品中,从整体上看
形状是圆柱的是( A )
A
B
C
D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5. 下面图形中是棱锥的是( B )
A
B
C
D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6. 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有( D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7. [教材P157习题T1变式]下面的立体图形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依次是( B )
A. 长方体、圆柱、圆锥、正方体
B. 长方体、圆柱、球、正方体
C. 棱柱、棱柱、球、正方体
D. 长方体、棱柱、圆锥、棱柱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8. [教材P152思考变式]如图所示,陀螺是由下面哪两个几何
体组合而成的( D )
A. 长方体和圆锥
B. 长方形和三角形
C. 圆和三角形
D. 圆柱和圆锥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9. 按柱体、锥体、球分类,下列立体图形中与其他三个不属
于同一类的是( C )
A
B
C
D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0. [2024郑州期末]下面选项所示的几何体中,由5个面围成
的是( D )
A
B
C
D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1. [教材P151思考变式]如图,下列物体分别与哪种立体图
形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2. [2024石家庄新华区期末]如图①~④是由大小完全相同
的小正方体粘在一起的几何体,若组合其中的两个,恰
是由6个小正方体构成的长方体,则应选择( D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3. [2024沈阳和平区期末]如图,在一密闭的圆柱形玻璃杯
中装一半的水,水平放置时,水面的形状是( A )
A. 长方形 B. 梯形
C. 三角形 D. 圆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正方体是棱柱;
②长方体不是棱柱;
③若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则这个棱柱有4个侧面和5条
侧棱;
④不存在只有两条侧棱的棱柱.
C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5. [教材P152练习T2变式]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分
别包含哪些平面图形?分别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
形中的位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解:(1)包含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其中三角形
位于四棱锥的侧面,四边形位于四棱锥的底面.
(2)包含的平面图形有圆,圆位于圆柱的上、下底面.
(3)包含的平面图形有四边形、六边形,其中四边形位于
六棱柱的侧面,六边形位于六棱柱的上、下底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6. 如图,有7种图形,请你选用这7种图形中的若干种(不少
于2种)构造一个图案,并说明你的构想是什么.举例:如
图,左框中就是一个符合要求的图案,请你在右框中画
出一个与这个不同的图案,并加以说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解:答案不唯一,以下两个图案仅供参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7. [2024温州鹿城区月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形,回答下列
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与图②具有共同特征的图形有哪些?并说出共同特征
是什么?
解:(答案不唯一)(1)图⑤⑦与图②具有共同特征,共
同特征是它们都是锥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其他图形中具有共同特征的图形有哪些?说出共同特
征是什么.
解:(答案不唯一)(2)图①③④⑥具有共同特征,共同
特征是它们都是柱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共27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3 角
6.3.3 余角和补角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如图,点 O 在直线 AB 上,∠ BOC =90°,则∠ AOE 的
余角是( A )
A. ∠ COE B. ∠ BOC
C. ∠ BOE D. ∠ AOE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图中锐角∠1
的度数为( C )
A. 58° B. 59°
C. 60° D. 61°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 [2023北京]如图,∠ AOC =∠ BOD =90°,∠ AOD =
126°,则∠ BOC 的大小为( C )
A. 36° B. 44°
C. 54° D. 63°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 [2024广安期末]已知一个角比它的补角小30°,则这个角
的大小为 ( C )
A. 30° B. 60°
C. 75° D. 105°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 [教材P177例4变式]如图, O 为直线 AB 上一点, OM 平分
∠ AOC ,∠ MON =90°,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A )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6. 已知∠1+∠2=180°,∠2+∠3=180°,则
∠1 ∠3(填写“>”“<”或“=”),理由是
.
= 

角的补角相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7. 如图,点 O 在直线 DB 上,已知∠1=28°,∠ AOC =
90°,则∠2的度数是 .
1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8. 如图,∠ AOC =90°, OC 平分∠ BOD ,且∠ AOB =
40°,则∠ AOD = .
1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9. [教材P177练习T3变式]如果一个角的余角等于这个角的补
角的 ,求这个角.
解:设这个角是 x °,根据题意,得
90- x = (180- x ),解得 x =60.
所以这个角是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0. 【教材 P 179习题 T 11变式2024山东聊城期末】如图,一
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α与∠β
互余的是( A )
A
B
A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1. 【新考法·折叠法】如图,将长方形纸片 ABCD 的角 C 沿
着 GF 折叠(点 F 在 BC 上,不与 B , C 重合),使点 C 落
在长方形内部点 E 处,若 FH 平分∠ BFE ,则∠ GFH 的
度数α是( C )
C
A. 90°<α<180°
B. 0°<α<90°
C. α=90°
D. α随折痕 GF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2. 如果∠α和∠β互补,且∠α>∠β,则下列表示∠β的余
角的式子中:①90°-∠β;②∠α-90°;③ (∠α+
∠β);④ (∠α-∠β),正确的有 .(填序号,
多选)
①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3. [2024广州白云区期末]如图,已知∠ AOB =140°,∠
AOC =30°, OE 是∠ AOB 内部的一条射线,且 OF 平
分∠ AOE .
(1)若∠ COF =20°,求∠ EOB 的度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1)因为∠ COF =20°,∠ AOC =30°,所以∠ AOF =50°.
因为 OF 平分∠ AOE ,所以∠ AOE =100°.因为∠ AOB =140°,
所以∠ EOB =∠ AOB -∠ AOE =140°-100°=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若∠ COF = x °,请直接写出∠ EOB 的度数(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解:(2)80°-2 x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4. 【新视角·操作实践题】已知:∠ AOB =50°,∠ AOC
= ∠ AOB ,反向延长 OC 至 D .
(1)请用半圆仪(量角器)和直尺画出图形;
解:(1)画出图形,如图①、如图②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求∠ BOD 的度数.
解:(2)如图①.因为∠ AOC = ∠ AOB ,
所以∠ BOC =∠ AOB -∠ AOC =∠ AOB -
∠ AOB = ∠ AOB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所以∠ BOD =180°-∠ BOC =180°-25°=155°.
如图②.因为∠ AOC = ∠ AOB ,
所以∠ BOC =∠ AOB +∠ AOC = ∠ AOB =75°.
所以∠ BOD =180°-∠ BOC =180°-75°=105°.
综上所述,∠ BOD 的度数为155°或10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5. 【新视角·新定义题】定义:从∠ MPN 的顶点 P 引一条
射线 PQ (不与 PM 重合),若∠ QPN +∠ MPN =180°,
则称射线 PQ 为∠ MPN 关于边 PN 的补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下列说法:①一个角关于某边的补线一定在这个
角的外部;②一个角关于某边的补线一定有2条;③
一个角关于某边的补线有1条或2条,其中正确的
是 .(填序号)
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如图, O 是直线 AB 上一点,射线 OC , OD 在 AB 同
侧, OD 是∠ BOC 的平分线,则 OC 是∠ AOD 关于边
OD 的补线吗?为什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2) OC 是∠ AOD 关于边 OD 的补线,理由如下:
因为 OD 是∠ BOC 的平分线,
所以∠ BOD =∠ COD .
因为∠ BOD +∠ AOD =180°,
所以∠ COD +∠ AOD =180°.
又因为 OC 不与 OA 重合,
所以 OC 是∠ AOD 关于边 OD 的补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6. [教材P188复习题T11变式]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一
角任意折向长方形内,使点 B 落在点B'的位置,折痕为
EF ,再把 CF 折叠,使点 C 落在点C'的位置,折痕为
GF ,C'F与FB'在同一条直线上.
(1)分别直接写出∠1与∠ CFE 、∠2与∠ BFG 之间所满
足的等量关系;
解:(1)∠1+∠ CFE =180°,∠2+∠ BFG =18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直接写出∠1与∠2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2)∠1+∠2=9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直接写出∠ EFG 是什么角.
解:(3)∠ EFG 是直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共22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专项突破10 线段、角的计算的四种常见类型
类型1线段、角的和差关系在计算中的应用
1. 【情境题·方案策略型】如图,某公司员工住在 A , B ,
C 三个住宅区, A 区有30人, B 区有15人, C 区有10人.
三个住宅区在同一条直线上,为接送员工方便,公司打算
在三个住宅区的某区设一个班车停靠站,为使所有员工步
行到停靠站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站的位置应设在哪
个区?
2
3
4
5
6
7
8
1
解:当停靠站设在 A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站的
路程之和为30×0+15×100+10×(100+200)=4
500(m).
当停靠站设在 B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站的路程
之和为30×100+15×0+10×200=5 000(m).
2
3
4
5
6
7
8
1
当停靠站设在 C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站的路程
之和为30×(100+200)+15×200+10×0=12
000(m).
因为4 500<5 000<12 000,所以停靠站的位置应设
在 A 区.
2
3
4
5
6
7
8
1
2. [2024淮北第二中学月考]如图,已知∠ BOC =3∠ AOB ,
OD 平分∠ AOC ,且∠ BOC =120°,求∠ BOD 的度数.
2
3
4
5
6
7
8
1
解:因为∠ BOC =
3∠ AOB ,∠ BOC =120°,
所以∠ AOB =
×120°=40°.
所以∠ AOC =∠ AOB +∠ BOC =120°+40°=160°.
因为 OD 平分∠ AOC ,
所以∠ AOD = ×∠ AOC = ×160°=80°.
因为∠ BOD =∠ AOD -∠ AOB ,
所以∠ BOD =80°-40°=40°.
2
3
4
5
6
7
8
1
类型2线段、角的倍分关系在计算中的应用
3.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如图所示,数轴上有两点 A ,
B ,动点 P 从点 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
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1)线段 AB 的长为 ;
8 
2
3
4
5
6
7
8
1
(2)当 t =1时,线段 PA 的长是 ;此时线段 PA 与线段
PB 的数量关系是 ;
(3)当 PA =2 PB 时,求 t 的值.
解:(3)如图①,当点 P 在点 B 左侧时,
4 
相等 

2
3
4
5
6
7
8
1
根据题意可得,2 t +2=2(6-2 t ),解得 t = .
如图②,当点 P 在点 B 右侧时,

根据题意可得,2 t +2=2(2 t -6),解得 t =7.
综上, t 的值为 或7.
2
3
4
5
6
7
8
1
4. [2024烟台期末]如图,将直角三角板 OMN 的直角顶点 O
放在直线 AB 上,射线 OC 平分∠ AON .
(1)当∠ BON =60°时,求∠ COM 的度数;
解:(1)30°.
2
3
4
5
6
7
8
1
(2)若∠ AOM =2∠ COM ,求∠ AON 的度数.
解:(2)135°.
2
3
4
5
6
7
8
1
类型3线段的中点在计算中的应用
5. [2024温州一模]已知点 C 为线段 AB 上一动点,点 D , E
分别是线段 AC 和 BC 的中点.
(1)如图,若线段 AB =10 cm, AC =4 cm,求线段
DE 的长;
2
3
4
5
6
7
8
1
解:(1)因为 AB =10 cm, AC =4 cm,
所以 BC = AB - AC =6(cm).
因为点 D , E 分别是线段 AC 和 BC 的中点,
所以 CE = CB =3 cm, DC = AC =2 cm,
所以 DE = DC + CE =2+3=5(cm).
2
3
4
5
6
7
8
1
(2)若线段 AB 的长为 a ,则线段 DE 的长为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点拨:因为点 D , E 分别是线段 AC 和 BC 的中点,所
以 CE = CB , DC = AC . 因为 AB = a ,所以 DE =
DC + CE = ( AC + BC )= = .
 
2
3
4
5
6
7
8
1
6. [2024西安高新区一模]如图,已知线段 AB 和 CD 的公共部
分为 BD ,且 BD = AB = CD ,线段 AB , CD 的中点
E , F 之间距离是20,求 AB , CD 的长.
2
3
4
5
6
7
8
1
解:设 BD = x ,则 AB =3 x , CD =4 x , AC =6 x .
因为点 E , F 分别为 AB , CD 的中点,
所以 AE = AB =1.5 x , CF = CD =2 x . 
所以 EF = AC - AE - CF =2.5 x . 
因为 EF =20,所以2.5 x =20,解得 x =8.
所以 AB =24, CD =32.
2
3
4
5
6
7
8
1
类型4角平分线在计算中的应用
7. [2024青岛市北区期末]如图,已知∠ AOB ∶∠ BOC =
3∶2, OD 是∠ BOC 的平分线, OE 是∠ AOC 的平分
线,且∠ BOE =12°,求∠ DOE 的度数.
解:36°.
2
3
4
5
6
7
8
1
8. 【新趋势·学科内综合】已知:∠ AOB =120°,∠ COD
=90°, OE 平分∠ AOD .
2
3
4
5
6
7
8
1
(1)如图①,当∠ COD 的边 OD 在∠ AOB 内部时,若
∠ COE =40°,求∠ BOD 的度数;
2
3
4
5
6
7
8
1
解:(1)因为∠ COD =90°,∠ COE =40°,
所以∠ DOE =∠ COD -∠ COE =90°-40°=50°.
因为 OE 平分∠ AOD ,
所以∠ AOD =2∠ DOE =100°.
因为∠ AOB =120°,
所以∠ BOD =∠ AOB -∠ AOD =120°-100°=20°.
2
3
4
5
6
7
8
1
(2)如图②,当∠ COD 的边 OD 在∠ AOB 外部,且0°<
∠ BOD <60°时,设∠ COE =α,∠ BOD =β,用等
式表示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
3
4
5
6
7
8
1
解:(2)数量关系:2α+β=60°.
证明:因为∠ COD =90°,∠ COE =α,
所以∠ DOE =∠ COD -∠ COE =90°-α.
因为 OE 平分∠ AOD ,
所以∠ AOD =2∠ DOE =2(90°-α)=180°-2α.
因为∠ AOB =120°,
所以β=∠ AOD -∠ AOB =180°-2α-120°=60°
-2α,即2α+β=60°.
2
3
4
5
6
7
8
1(共45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章末整合专训
一、核心知识巩固
考点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 下面几何体中,是棱锥的为( C )
A
B
C
D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 下面四个几何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是( D )
A
B
C
D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考点2展开、折叠与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3.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可能是( C )
A
B
C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4. 【新趋势跨学科2024河南许昌期末】诸葛亮的《诫子书》
中有“非学无以广才”,将这六个字写在一个正方体的六
个面上,如图是该正方体的一种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
中与“非”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C )
A. 学 B. 广
C. 才 D. 以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5. 如图是我国某一古建筑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最符合的建筑
物图片是( B )
B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6. [2023成都]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
从前面看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则搭成这个几何
体的小立方块最多有 个.
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考点3直线、射线、线段
7. 【情境题·生活应用】生活中,有下列两个现象,对于这
两个现象的解释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A. 均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
B. 均用经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
C. 现象1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现象2用两点确定一
条直线来解释
D. 现象1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现象2用两点之间线
段最短来解释
正确的是( D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若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 AM = BM
B. 若 AM = BM ,则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C. 在 A , 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直线最短
D.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两点之间的距离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9.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已知线段 AB =8 cm,点 C 是直线
AB 上一点, BC =2 cm.若点 M 是 AB 的中点,点 N 是 BC
的中点,则线段 MN 的长度为( B )
A. 5 cm B. 5 cm或3 cm
C. 7 cm或3 cm D. 7 cm
点拨:(1)当点 C 在线段 AB 上时,如图①.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因为点 M 是 AB 的中点,点 N 是 BC 的中点, AB =8
cm, BC =2 cm,
所以 MB = AB =4 cm, BN = BC =1 cm.
所以 MN = MB - BN =3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
因为点 M 是 AB 的中点,点 N 是 BC 的中点, AB =8
cm, BC =2 cm,
所以 MB = AB =4 cm, BN = BC =1 cm.
所以 MN = MB + BN =5 cm.
综上所述,线段 MN 的长度为5 cm或3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0. [2024北京四中月考]已知线段 AB =5 cm,延长 AB 到
C ,使 AC =7 cm,在 AB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 D ,使
BD =4 BC ,线段 CD 的中点为 E ,问线段 AE 是线段 CD
的几分之一?并说明理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解:线段 AE 是线段 CD 的 .理由:
因为 BC = AC - AB , AC =7 cm, AB =5 cm,
所以 BC =2 cm.
所以 BD =4 BC =8 cm.所以 AD = BD - AB =3 cm.
因为 CD = BD + BC ,所以 CD =10 cm.
又因为线段 CD 的中点为 E ,
所以 DE = CD =5 cm.
所以 AE = DE - AD =2 cm= CD .
所以线段 AE 是线段 CD 的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1.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如图,已知线段 AB 上有两点
C , D ,使得 AC ∶ CD ∶ DB =1∶2∶3,点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点 N 是线段 AB 上的点,且满足 DN =
DB , AB =24.求线段 MN 的长.
解:线段 MN 的长为7或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考点4角
12. [教材P172练习T3(2)变式]若∠ A =32°18',∠ B =
32°15'30″,∠ C =32.25°,则( A )
A. ∠ A >∠ B >∠ C
B. ∠ B >∠ A >∠ C
C. ∠ A >∠ C >∠ B
D. ∠ C >∠ A >∠ B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3. 已知∠1=36°,在下列四个角中,最可能和∠1互余的
角为( C )
A
B
C
D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4. [2024湖北襄阳期末]如图, OA 表示北偏东20°方向的一
条射线, OB 表示南偏西50°方向的一条射线,则∠
AOB 的度数是( D )
A. 100°
B. 120°
C. 140°
D. 150°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5. 如图所示,点 O 是直线 AB 上一点,∠ BOC =130°,
OD 平分∠ AOC . 求∠ COD 的度数.请将下面的解题过
程补充完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解:因为 O 是直线 AB 上一点,
所以∠ AOB = .
因为∠ BOC =130°,
所以∠ AOC =∠ AOB -∠ BOC = .
因为 OD 平分∠ AOC ,
所以∠ COD = = .
180° 
50° 
∠ AOC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6. 如图,∠ AOB =90°,∠ BOC =50°,且∠ AOD ∶∠
COD =4∶7.画出∠ BOC 的平分线 OE ,并求出∠ DOE
的度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解:画∠ BOC 的平分线 OE 如图所示.
因为∠ AOD ∶∠ COD =4∶7,
所以设∠ AOD =4 x °,则∠ COD =7 x °.
因为∠ AOB +∠ AOD +∠ COD +∠ BOC =3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且∠ BOC =50°,∠ AOB =90°,
所以90+4 x +7 x +50=360.
所以 x =20.所以∠ COD =140°. 
因为 OE 是∠ BOC 的平分线,
所以∠ COE = ∠ BOC =25°. 
所以∠ DOE =∠ COD +∠ COE =16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7. [2024河北邯郸二模]如图, OB 是∠ AOC 的平分线, OD
是∠ EOC 的平分线.
(1)如果∠ AOD =76°,∠ BOC =18°,则∠ DOE 的
度数为 ;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如果∠ BOD =54°,求∠ AOE 的度数.
解:(2)因为 OB 是∠ AOC 的平分线, OD 是∠ EOC 的
平分线,
所以∠ AOC =2∠ BOC ,∠ COE =2∠ COD .
所以∠ AOE =∠ AOC +∠ COE =2(∠ BOC +
∠ COD )=2∠ BOD =10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二、思想方法演练
思想1方程思想
18. [2024南京期末]如图,线段 BD = AB = CD ,点 E ,
F 分别是线段 AB , CD 的中点, EF =14 cm,求线段
AC 的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解:因为 BD = AB = CD ,
所以设 BD = x cm,
则 AB =4 x cm, CD =5 x cm.所以易知 AC =8 x cm.
又因为点 E , F 分别是线段 AB , CD 的中点,
所以 AE = AB =2 x cm, FC = CD = x cm.
又因为 EF =14 cm, AC - AE - FC = EF ,
所以8 x -2 x - x =14,
解得 x =4.
所以 AC =32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19. [2024苏州中学模拟]如图,直线 AB , CD 相交于点 O ,
OE 平分∠ BOD .
(1)若∠ BOD =68°,∠ DOF =90°,求∠ EOF
的度数;
解:(1)∠ EOF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若 OF 平分∠ COE ,∠ BOF =30°,求∠ BOD
的度数.
解:(2)∠ BOD =8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思想2分类讨论思想
20. 【新视角·新定义题】如图①,已知 OC 是∠ AOB 内部的
一条射线,图中有三个角:∠ AOB ,∠ AOC 和∠ BOC ,当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时,称射线 OC 为∠ AOB 的“巧分线”.如图②,如果∠ MPN =60°, PQ 是∠ MPN 的“巧分线”,那么∠ MPQ = .
20°或
30°或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1.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已知线段 AB =7 cm,点 C 在射
线 AB 上,且 BC =4 cm,点 D 是 CB 的中点,依题意画
出图形并求线段 AD 的长.
解:画图如图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①如图①,当点 C 在线段 AB 上时,
因为点 D 为 CB 的中点, BC =4 cm,
所以 BD = CD = BC =2 cm.
因为 AB =7 cm,所以 AD = AB - BD =7-2=5(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②如图②,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
因为点 D 为 CB 的中点, BC =4 cm,
所以 BD = CD = BC =2 cm.
因为 AB =7 cm,所以 AD = AB + BD =7+2=9(cm).
综上所述,线段 AD 的长为5 cm或9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思想3整体思想
22. 【新考法整体代入法2024云南昆明期末】如图,
B , C 是线段 AD 上的任意两点,点 M 是 AB 的中
点,点 N 是 CD 的中点,如果 MN =3 cm, BC =
1.5 cm,求 AD 的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解:因为 MN = MB + BC + CN 且 MN =3 cm, BC =
1.5 cm,
所以 MB + CN =3-1.5=1.5(cm).
又因为点 M 是 AB 的中点,点 N 是 CD 的中点,
所以 AD = AB + BC + CD =2( MB + CN )+ BC =
2×1.5+1.5=4.5(cm).
故 AD 的长为4.5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3. 【新考法·整体代入法】将两块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摆放,
其中∠ CPD =90°,∠ APB =45°,作 PM 平分∠
APC , PN 平分∠ BPD .
(1)当∠ APC =30°时,求∠ MPN 的度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解:(1)因为∠ CPD =90°,∠APB =45°,
所以∠ APC +∠ BPD =90°-45°=45°.
因为∠ APC =30°,所以∠ BPD =45°-30°=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因为 PM 平分∠ APC , PN 平分∠ BPD ,
所以∠ APM = ∠ APC =15°,∠ BPN = ∠ BPD
=7.5°,
所以∠ MPN =∠ APB +∠ APM +∠ BPN =45°+
15°+7.5°=67.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当∠ APB 在∠ CPD 内转动时,∠ MPN 的度数是否保
持不变?请说明理由.
解:(2)当∠ APB 在∠ CPD 内转
动时,∠ MPN 的度数保持不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思想4特殊到一般思想
24. 【新视角规律探索题2024杭州萧山区期末】如图,已知
∠ AOB 内部顺次有四条射线: OE , OC , OD , OF ,
OE 平分∠ AOC , OF 平分∠ BOD .
(1)若∠ AOB =160°,∠ COD =40°,求∠ EOF
的度数.
解:(1)∠ EOF =10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若∠ AOB =α,∠ COD =β,求∠ EOF 的度数.
解:(2)∠ EOF = (α+β).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3)从(1)(2)的结果,你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解:(3)规律:若∠ AOB 内部顺次有四条射线: OE , OC , OD , OF , OE 平分∠ AOC , OF 平分∠ BOD ,则∠ EOF = (∠ AOB +∠ COD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9
20
21
22
23
24
25. (1)如图①,点 C 在线段 AB 上, M , N 分别是 AC , BC
的中点.若 AB =12, AC =8,求 MN 的长;
解:(1) MN =6.
25
②若 M , N 分别是 AC , BC 的 n 等分点,且 AM =
AC , BN = BC ,求 MN 的长.
解:(2)① MN = a .② MN = a .
(2)设 AB = a , C 是线段 AB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 A , B 重
合).
①如图②, M , N 分别是 AC , BC 的三等分点,且
AM = AC , BN = BC ,求 MN 的长;
25(共21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专项突破9 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的六种常见题型
题型1生活中的画面情境在建几何模型中的应用
1. 如图是一个蒙古包,构成蒙古包的近似几何体是( B )
A. 圆锥和长方体 B. 圆锥和圆柱
C. 圆锥和正方体 D. 长方体和圆柱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如图,是一个药瓶的示意图,它可以近似看成是两个
(填几何体的名称)组成的.

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题型2图形的特征在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的应用
3. 下列图形属于平面图形的是( D )
A. 正方体 B. 球
C. 圆柱 D. 三角形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2023巴中]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是( B )
A
B
C
D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 下列几何体的表面中,不含有曲面的是( B )
A. 圆柱 B. 四棱柱
C. 圆锥 D. 球体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教材P157练习T3变式]如图,将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
的直线 l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B )
B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题型3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分类中的应用
7. [2024烟台福山区期末]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柱体和锥体
的角度看,不同于另外三个图形的是( A )
A
B
A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有(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新考向·数学文化】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牟合方盖”
找到了球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牟合方盖”是由两个圆柱
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嵌入一个正方体时两圆柱公共部分
形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可以形成“牟合方
盖”的一种模型,它从前面看是( B )
B
题型4常见立体图形在视图中的应用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图①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移动其中一
个小正方体,变成图②的几何体,则移动前后( D )
A. 从前面看的形状图改变,从左面看的形状图改变
B. 从前面看的形状图改变,从左面看的形状图不变
C. 从前面看的形状图不变,从左面看的形状图不变
D. 从前面看的形状图不变,从左面看的形状图改变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1. 用三个大小不等的正方体拼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几何
体,若该几何体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面积分别表
示为 S1, S2, S3,则 S1, S2, S3的大小关系是
(用“<”从小到大连接).
S3< S2
< S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题型5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在辨识相对面中的应用
12. [教材P159习题T8变式]将“共建平安校园”六个汉字分
别写在某正方体的表面上,下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则
在原正方体上,与“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 )
A. 校 B. 安
C. 平 D. 园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3. 【新考法·空间想象法】如图,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
别标有 A , B , C , D , E , F ,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
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A 的对面应该是字母( B )
A. B B. C
C. E D. F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题型6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在计算中的应用
14. [2024西安高新区期末]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
示。
(1)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
点拨: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π÷π÷2=3.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若圆柱的高为10,求该圆柱的体积.
解:(2)该圆柱的体积为π×32×10=90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5. 【新视角·操作实践题】小明在学习了正方体的展开图
后,明白了很多几何体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于是他用剪
刀剪开了一个长方体纸盒,可是一不小心多剪开了一条
棱,把纸盒剪成了两部分,如图①、图②所示.请根据你
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观察判断:
(1)小明共剪开了 条棱;
动手操作:
8 
(2)现在小明想将剪断的图②重新粘贴到图①上去,而且
经过折叠以后,仍然可以还原成一个长方体纸盒(如图
③),小明在图①中补全图形有 种方法,请画出
其中一种;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2)如图,画出一种即可.
解决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经过测量,小明发现这个纸盒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
其边长是长方体纸盒的高的5倍,并且纸盒所有棱长
的和是880 cm,求这个纸盒的体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解:(3)根据题意可设长方体纸盒的高为 a cm,则长与
宽均为5 a cm,因为长方体纸盒所有棱长的和是880
cm,
所以4( a +5 a +5 a )=880,
解得 a =20,此时5 a =100.
所以这个纸盒的体积为20×100×100=200 000(cm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共26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2 直线、射线、线段
6.2.2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如图,体育课上,小悦在点 O 处进行了四次铅球试投,铅
球分别落在图中的 M , N , P , Q 四点处,则表示他最
好成绩的点是( C )
A. M B. N
C. P D. Q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教材P164素材变式]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 AB 的长
短(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 A ' B '> AB B. A ' B '= AB
C. A ' B '< AB D. 不确定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3. [2024广州白云区期末]如图所示,线段 AB =4 cm, BC =
7 cm,则 AC =( A )
A. 11 cm B. 3 cm
C. 10 cm D. 15 cm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4. 下列尺规作图的语句正确的是( B )
A. 延长射线 AB 到 D
B. 以点 D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
C. 作直线 AB =3 cm
D. 延长线段 AB 至 C ,使 AC = BC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5. [2024北京平谷区模拟]如图,点 C , D 在线段 AB 上,若
AD = BC ,则( B )
A. AC = CD B. AC = BD
C. AD =2 BD D. CD = BD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6. 如图①, A , B 两个村庄在一条河 l (不计河的宽度)的两
侧,现要建一座码头,使它到 A , B 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
最小,图②中所示的 C 点即为所求的码头的位置,那么这
样做的理由是( C )
C
A.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7. 如图,点 M 在线段 AB 上,则下列条件不能确定 M 是 AB
中点的是( B )
A. BM = AB B. AM + BM = AB
C. AM = BM D. AB =2 AM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8. 如图,点 C 在线段 AB 上, AB =10 cm, AC =4 cm,点
D 是 BC 的中点,则 BD =( B )
A. 2 cm B. 3 cm
C. 5 cm D. 6 cm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9.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教材 P 166练习 T 3变式】点 C 在射线
AB 上,若 AB =3, BC =2,则 A , C 两点间的距离为
( C )
A. 5 B. 1
C. 1或5 D. 不能确定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0. [2024镇江期末]小明捡到一片沿直线折断了的银杏叶(如
图),他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
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两点之间,线
段最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1. [教材P166练习T2变式]如图,已知线段 a , b .求作:线
段 AD ,使得 AD =2 a + b .
解:如图,作法:(1)作射线 AM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在射线 AM 上顺次截取 AB = a , BC = a , CD = b .
则线段 AD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2. [教材P167习题T5变式]如图, AB =12, C 为线段 AB 的
中点,点 D 在线段 AC 上,且 AD ∶ CB =1∶3,则 D ,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D )
A. 4 B. 6
C. 8 D. 10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3.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2024北京通州区期末】在以 A 为原
点的数轴上,存在点 B , C ,满足 AB =2 BC ,若点 B
表示的数为8,则点 C 表示的数为( C )
A. 4 B. 12
C. 4或12 D. -4或-12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4. 【新视角新定义题2024宿迁期末】如图,直线 l 上有 A ,
B , C , D 四点,点 P 从点 A 的左侧沿直线 l 从左向右运
动,当出现点 P 到 A , B , C , D 四点中的两个点距离
相等时,点 P 就称为这两个点的黄金伴侣点,例:若 PA
= PB ,则点 P 为 A , B 两点的黄金伴侣点.在点 P 从左
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点 P 成为黄金伴侣点的机会有
( C )
C
A. 4次 B. 5次
C. 6次 D. 7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5. [教材P168习题T9变式]如图,一只蚂蚁在 A 处,想到 C
处,请画出最短路线的简图,并说明理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将圆柱体展开为平面图形,如图所示,连接 AC ,
则线段 AC 即为最短路线.
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6. [2024天津东丽区期末]如图, A , B , C , D 四点在一
条直线上.若 C 是 BD 的中点, AD =16, AB =2 BC ,
求 A , C 两点间的距离.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解:因为 C 是 BD 的中点,所以 BC = CD .
因为 AB =2 BC , AD = AB + BC + CD , AD =16,
所以16=2 BC + BC + BC ,
所以 BC =4,所以 AB =2 BC =8,所以 AC = AB + BC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7.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已知直线 l 上有 A , B , C , D
四点, AB =5, BC =3,点 D 是线段 AC 的中点,根据
题意画出图形,并求线段 AD 的长.
解:①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①.
因为 AB =5, BC =3,所以 AC = AB + BC =5+3=8.
因为点 D 为线段 AC 的中点,所以 AD = AC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②当点 C 在线段 AB 上时,如图②.
因为 AB =5, BC =3,所以 AC = AB - BC =5-3=2.
因为点 D 为线段 AC 的中点,所以 AD = AC =1.
综上所述,线段 AD 的长为4或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8. 【新视角规律探究题2024扬州期末】如图所示,点 C 是
线段 AB 上的一点,点 D 是线段 AB 的中点,点 E 是线段
BC 的中点.
(1)当 AC =8, BC =6时,求线段 DE 的长度;
解:(1) DE =14-7-3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当 AC = m , BC = n ( m > n )时,求线段 DE 的
长度;
解:(2) DE = m + n -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3)从(1)2)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直接写
出来.
解:(3)规律: DE = AC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共24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2 直线、射线、线段
6.2.1 直线、射线、线段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下列可近似看作直线的是( C )
A. 紧绷的琴弦 B. 正方体的棱长
C. 数轴 D. 手电筒发出的光线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下列关于直线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C )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 [2024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下列各图中表示线段 MN ,射
线 PQ 的是( C )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 [教材P163练习T1变式]如图所示, A , B , C 是同一条直
线上的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射线 AB 和射线 BA 是同一条射线
B. 射线 AB 和射线 BC 是同一条射线
C. 射线 AB 和射线 AC 是同一条射线
D. 射线 BA 和射线 BC 是同一条射线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 【教材 P 163练习 T 3变式2024广州第二中学模拟】直线
AB , BC , CA 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语句:①点
A 在直线 BC 上;②直线 AB 经过点 C ;③直线 AB ,
BC , CA 两两相交;④点 B 是直线 AB , BC , CA 的公共
点.表述正确的个数有( A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6. 如图,已知四条线段 a , b , c , d 中的一条与挡板另一
侧的线段 m 在同一直线上,请借助直尺判断该线段是
( A )
A. a B. b C. c D. d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7. 如图,图中射线条数为( A )
A. 8 B. 6 C. 5 D. 4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只填序号).
①画射线 OA =3 cm;
②线段 AB 和线段 BA 不是同一条线段;
③点 A 和直线 a 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一定有三个交点.
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9. 【新考向身边的数学2024济南期末】在下列生活、生产现
象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
有 .(填写对应的序号)
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②在砌墙前,师傅会在墙两端拉一根笔直的水平线;
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
④植树时栽下两棵树,就可以把同一行树栽在同一条
直线上.
①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0. 【教材 P 166习题 T 1变式新视角操作实践题】平面上有
A , B , C , D 四个点,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画线段 AC , BD 交于点 E ;
(3)取一点 P ,使点 P 既在直线 AB 上又在直线 CD 上.
解:(1)(2)(3)如图所示.
(2)画射线 DA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1. [2024重庆渝中区期末]下列几何图形与相应语言描述不
相符的是( B )
A. 如图①,直线 a 和直线 b 相交于点 A
B. 如图②,延长线段 AB 到点 C
C. 如图③,射线 BC 不经过点 A
D. 如图④,射线 CD 和线段 AB 会有交点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2. 【新考法·分类讨论法】平面上有不同的三个点,经过其
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 D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1条或3条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3. [2024郑州二七区期中]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
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
条长2 024厘米的线段 AB ,则线段 AB 盖住的整点共有
( B )
A. 2 025或2 026个 B. 2 024或2 025个
C. 2 023或2 024个 D. 2 022或2 023个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4. [2024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月考]如图,数轴的原点为 O ,
点 A 表示2,点 B 表示- .
(1)数轴是什么图形?
解:(1)数轴是直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数轴上在原点 O 左边的部分(包括原点)是什么图形?
怎样表示?
解:(2)该图形是射线,表示为射线 OB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数轴上不小于- 且不大于2的部分是什么图形?怎样
表示?
解:(3)该图形是线段,表示为线段 AB (  BA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5. 往返于 A , B 两地的客车,途中要停靠 C , D 两个车
站,如图所示.
(1)需要设定几种不同的票价?
解:(1)题图中共有6条线
段,故需要设定6种不同的
票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需要准备多少种车票?
解:(2)因为车票有来向和去向之分,所以需要准备12种车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6. 【新考法·探索归纳法】【探究应用题】如图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试验观察】
如果每过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那么:
图①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图②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图③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3 
6 
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探索归纳】
如果平面上有 n ( n ≥3)个点,且每3个点均不在同一直
线上,那么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用含 n 的式
子表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解决问题】
某班45名同学在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中,若每两人握1
次手问好,那么共握多少次手?
解:(3) =990(次).
答:共握990次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共11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 几何图形
6.1.2 点、线、面、体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新情境生活应用2024揭阳榕城区期末】你见过一种折叠
灯笼吗?它看起来是平面的,可是提起来后却变成了美丽
的灯笼,这个过程可近似地用哪个数学原理来解释( C )
C
2
3
4
5
6
1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D. 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是线
2. 【教材 P 157练习 T 3变式2024咸阳模拟】下列各选项中的
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圆锥的是
( B )
A
B
B
C
D
2
3
4
5
6
1
3. [2024武汉期末]如图,将螺栓分成圆柱和六棱柱两部分,
这两部分各由几个面围成?它们是平面还是曲面?六棱柱
有几条棱?
2
3
4
5
6
1
解:圆柱由3个面围成,上下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六
棱柱由8个面围成,它们都是平面.六棱柱有18条棱.
2
3
4
5
6
1
4. 【教材 P 158习题 T 5变式2024寿光市期末】如图,图中的
大长方形长10厘米、宽8厘米,小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
米,以长边中点连线(图中的虚线)为轴,将图中的阴影部
分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平方厘米.
142π 
2
3
4
5
6
1
5. 【情境题生活应用2024榆林质检】如图,某银行大堂的旋
转门内部由三块宽度为2 m,高为3 m的玻璃隔板组成.
2
3
4
5
6
1
(1)将此旋转门旋转一周,能组成的几何体是 ,
这能说明的事实是 (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2)该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边框及衔接处忽略不计,结果保留π).
圆柱 
C 
12π
cm3 
2
3
4
5
6
1
6. 【情境题生活应用2024青岛二模】小军和小红分别以直角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所在直线为轴,将梯形旋转一周,得到
的两个立体图形,如图.
2
3
4
5
6
1
(1)你同意 的说法.
(2)甲、乙两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多少?(结果用π表示;
V圆柱=π r2 h , V圆锥= π r2 h )
解:(2)甲的体积:π×32×6- π×32×(6-3)=
45π(cm3),
乙的体积:π×32×3+ π×32×(6-3)=36π(cm3),
45π∶36π=5∶4.
所以甲、乙两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5∶4.
小红 
2
3
4
5
6
1(共30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专项突破11 数学思想在线段和角的
计算中的应用
题型1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和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1. [2024成都期末]点 O 为数轴的原点,点 A , B 在数轴上的
位置如图所示,点 A 表示的数为5,线段 AB 的长为线段
OA 长的1.2倍.点 C 在数轴上, M 为线段 OC 的中点.
(1)点 B 表示的数为 ;
(2)若线段 BM 的长为4.5,则线段 AC 的长为 ;
-1 
2或16 
2
3
4
5
6
7
8
1
(3)若线段 AC 的长为 x ,求线段 BM 的长(用含 x 的式子表
示).
解:(3)①当点 C 在点 A 的右侧(或重合)时,如图①,

2
3
4
5
6
7
8
1
则点 C 表示的数为5+ x .
因为 M 为线段 OC 的中点,
所以点 M 表示的数为 .
所以 BM = -(-1)= .
2
3
4
5
6
7
8
1
②当点 C 在点 A 的左侧时,点 C 表示的数为5- x ,
所以点 M 表示的数为 .
ⅰ)若点 M 在点 B 的右侧(或重合),如图②,则 BM =
-(-1)= .

2
3
4
5
6
7
8
1
ⅱ)若点 M 在点 B 的左侧,如图③,则 BM =-1-
= .

2
3
4
5
6
7
8
1
2. [2024怀化模拟]如图,已知点 O 在直线 AB 上,作射线
OC ,点 D 在平面内,∠ BOD 与∠ AOC 互余.
(1)若∠ AOC ∶∠ BOD =4∶5,则∠ BOD = ;
50° 
2
3
4
5
6
7
8
1
(2)若∠ AOC =α(0°<α≤45°), ON 平分∠ COD ,补全
图形,求出∠ AON 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
解:(2)因为∠ BOD 与∠ AOC 互余,
所以∠ BOD +∠ AOC =90°.
当点 D 在∠ BOC 内,0°<α≤45°时,补全图形如图
①.
则易知∠ COD =90°.
2
3
4
5
6
7
8
1
因为 ON 平分∠ COD ,所以∠ CON =45°.
所以∠ AON =α+45°.


2
3
4
5
6
7
8
1
当点 D 在∠ BOC 外,0°<α≤45°时,补全图形如图
②.
易知∠ BOD =90°-α.
因为∠ AOB =180°,
所以∠ AOD =180°-(90°-α)=90°+α.
所以∠ COD =90°+2α.
因为 ON 平分∠ COD ,所以∠ CON =45°+α.
所以∠ AON =∠ CON -∠ AOC =45°.
综上所述,∠ AON 的值为45°或α+45°.
2
3
4
5
6
7
8
1
题型2方程思想在线段和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3. [2024北京朝阳区期末]如图,点 C 把线段 MN 分成两部
分,其比为 MC ∶ CN =5∶4,点 P 是 MN 的中点, PC =
2 cm,求 MN 的长.
2
3
4
5
6
7
8
1
解:因为 MC ∶ CN =5∶4,
所以设 MC =5 x cm,则 CN =4 x cm.
所以 MN = MC + CN =5 x +4 x =9 x (cm).
因为点 P 是 MN 的中点,
所以 PN = MN = x (cm).
因为 PC = PN - CN ,
所以 x -4 x =2,解得 x =4.
所以 MN =9×4=36(cm).
2
3
4
5
6
7
8
1
4. 如图,已知 AB 为一条直线, O 是 AB 上一点, OC 平分∠
AOD , OE 在∠ BOD 内,∠ DOE = ∠ BOD ,∠ COE
=75°.求∠ EOB 的度数.
2
3
4
5
6
7
8
1
解:设∠ AOD 的度数为 x °,则∠ BOD =(180- x )°.
因为 OC 平分∠ AOD ,∠ DOE =
∠ BOD ,
所以∠ COD = ∠ AOD = °,∠ DOE = (180-
x )°.
又因为∠ COE =∠ COD +∠ DOE =75°,
所以 + =75,解得 x =90.
所以∠ BOD =90°.所以∠ DOE =30°.
所以∠ EOB =∠ BOD -∠ DOE =60°.
2
3
4
5
6
7
8
1
题型3整体思想在线段和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5. 如图,点 C 是线段 AB 上的一点,点 M 是线段 AC 的中
点,点 N 是线段 BC 的中点.
(1)如果 AB =10 cm, AM =3 cm,求 CN 的长;
2
3
4
5
6
7
8
1
解:(1)因为 M 是 AC 的中点,所以 AC =2 AM .
因为 AM =3 cm,所以 AC =2×3=6(cm).
因为 AB =10 cm,所以 BC = AB - AC =10-6=
4(cm).
又因为 N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CN = BC = ×4=2(cm).
2
3
4
5
6
7
8
1
(2)如果 MN =6 cm,求 AB 的长.
解:(2)因为 M 是 AC 的中点,所以 MC = AC .
因为 N 是 BC 的中点,所以 CN = CB .
所以 MN = MC + CN = AC + CB = ( AC + CB )=
AB .
又因为 MN =6 cm,所以 AB =2×6=12(cm).
2
3
4
5
6
7
8
1
6. [2024苏州二模]已知, OM 和 ON 分别平分∠ AOC 和
∠ BOC .
(1)如图,若 C 为∠ AOB 内一点,探究∠ MON 与∠ AOB
的数量关系;
解:(1)∠ MON = ∠ AOB .
2
3
4
5
6
7
8
1
(2)若 C 为∠ AOB 外一点,且 C 不在 OA , OB 的反向延长
线上,请你画出图形,并探究∠ MON 与∠ AOB 的数
量关系.
2
3
4
5
6
7
8
1
解:(2)当 C 在如图①所示的位置时,∠ MON = ∠ AOB .
当 C 在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 MON = ∠ AOB .
当 C 在如图③所示的位置时,∠ MON =180°- ∠ AOB .



2
3
4
5
6
7
8
1
题型4特殊到一般思想在线段和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7. [2024济宁期末]探究题:如图,已知线段 AB =12
cm,点 C 为 AB 上的一个动点,点 D , E 分别是 AC
和 BC 的中点.
(1)若点 C 恰好是 AB 的中点,则 DE = cm;
6 
2
3
4
5
6
7
8
1
(2)若 AC =4 cm,求 DE 的长;
解:(2)因为 AB =12 cm, AC =4 cm,所以 BC =8 cm.
因为点 D , E 分别是 AC 和 BC 的中点,
所以 CD = AC =2 cm, CE = BC =4 cm.所以 DE = CD + CE =6 cm.
2
3
4
5
6
7
8
1
(3)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设 AC = a cm,请说明
不论 a 取何值( a 不超过12 cm), DE 的长不变.
解:(3)因为 AC = a cm,所以 BC = AB - AC =(12- a ) cm.因为点 D , E 分别是 AC 和 BC 的中点,
所以 CD = AC = cm, CE = BC = cm.
所以 DE = CD + CE =6 cm.
所以不论 a 取何值( a 不超过12 cm), DE 的长不变.
2
3
4
5
6
7
8
1
8. 刘星对几何中的角平分线兴趣浓厚,请你和他一起探究下
面的问题.已知∠ AOB =100°,射线 OE , OF 分别是
∠ AOC 和∠ COB 的平分线.
2
3
4
5
6
7
8
1
(1)如图①,若射线 OC 在∠ AOB 的内部,且∠ AOC =
30°,求∠ EOF 的度数;
解:(1)因为∠ AOB =100°,∠ AOC =30°,
所以∠ BOC =∠ AOB -∠ AOC =70°.
因为射线 OE , OF 分别是∠ AOC 和∠ COB 的平
分线,
2
3
4
5
6
7
8
1
所以∠ EOC = ∠ AOC =15°,∠ FOC =
∠ BOC =35°.
所以∠ EOF =∠ EOC +∠ FOC =15°+35°=
50°.
2
3
4
5
6
7
8
1
(2)如图②,若射线 OC 在∠ AOB 的内部绕点 O 旋转,求
∠ EOF 的度数;
解:(2)因为射线 OE , OF 分别是∠ AOC 和∠ COB 的
平分线,
所以∠ EOC = ∠ AOC ,∠ FOC = ∠ BOC .
所以∠ EOF =∠ EOC +∠ FOC = (∠ AOC +
∠ BOC )= ∠ AOB = ×100°=50°.
2
3
4
5
6
7
8
1
(3)若射线 OC 在∠ AOB 的外部绕点 O 旋转(旋转过程中
∠ AOC ,∠ BOC 均小于180°),其余条件不变,请借助
图③探究∠ EOF 的大小.
2
3
4
5
6
7
8
1
解:(3)①当射线 OE , OF 只有1条在∠ AOB 的外部
时,如图①,
则∠ EOF =∠ FOC -∠ COE = ∠ BOC - ∠ AOC
= (∠ BOC -∠ AOC )= ∠ AOB = ×100°=50°.
2
3
4
5
6
7
8
1
②当射线 OE , OF 都在∠ AOB 的外部时,如图②,
则∠ EOF =∠ EOC +∠ COF = ∠ AOC + ∠ BOC
= (∠ AOC +∠ BOC ) = (360°-∠ AOB )=
×260°=130°.
2
3
4
5
6
7
8
1(共10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 几何图形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2课时 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2024北京昌平区期末]下列几何体中,从左面看为三角形
的是( C )
A
B
C
2
3
4
5
6
7
1
C
D
2. [教材P153例1变式]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图是( D )
D
A
B
C
D
2
3
4
5
6
7
1
3. [教材P187复习题T8变式]如图是从某几何体的前面、左面
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该几何体是( A )
A. 圆柱 B. 圆锥
C. 长方体 D. 三棱柱
A
2
3
4
5
6
7
1
4. 【新考法空间想象法2023苏州】今年的父亲节,小东同学
准备送给父亲一个小礼物.已知礼物外包装从前面看到的
图形如图所示,则该礼物的外包装不.可.能.是( D )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柱 D. 三棱锥
D
2
3
4
5
6
7
1
5. [2024枣庄市中区期末]桌面上摆着一个由一些相同的小正
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它的前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是 ,从它的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这个
立体图形可能是( C )
C
A
B
C
D
2
3
4
5
6
7
1
6. [2024北京大兴区模拟]如图的立体图形由相同大小的正方
体积木堆叠而成.判断拿走图中的哪一个积木后,此图形
从前面看到的平面图形会改变(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2
3
4
5
6
7
1
7. 【新考法·补形法】把棱长为1 cm的10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如图摆放.
2
3
4
5
6
7
1
(1)在上边的网格中画出该几何体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
到的图形;
(2)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cm2;
(3)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
保持这个几何体从前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那么
最多可以再添加 个小正方体.
38 
3 
2
3
4
5
6
7
1(共21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 几何图形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3课时 柱体与锥体的展开与折叠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2024北京石景山区月考]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
何体是( A )
A. 正方体
B. 圆柱
C. 正四棱锥
D. 直三棱柱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2023扬州]下列图形中是棱锥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D )
A
B
C
D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 【教材 P 158习题 T 6变式2024西安交大附中期末】如图需
再添上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下面选项是
四名同学分别补画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 A )
A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 【立德树人爱国教育2024达州】如图,正方体的表面展开
图上写有“我们热爱中国”六个字,还原成正方体后
“我”的对面的字是( B )
A. 热 B. 爱
C. 中 D. 国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 [教材P159习题T9变式]某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
示,这个立体图形是( A )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6. 【新考法空间想象法2024石家庄一模】将如图所示的长方
体包装盒沿某些棱剪开,且使六个面连在一起,然后铺
平,则得到的图形不.可.能.是( D )
D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7. 【教材 P 159习题 T 8变式2023长春】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
表面展开图,每个面都标注了序号.若多面体的底面是面
③,则多面体的上面是( C )
A. 面① B. 面②
C. 面⑤ D. 面⑥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8. 【教材 P 159习题 T 11变式2024北京顺义期末】如图,是
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则这个正方体是
( C )
C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9. [2024南京秦淮区期末]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一个
三棱柱的是( B )
A
B
C
D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0. [2024天津一中期末]如图,一个几何体上半部分为正四
棱椎,下半部分为立方体,且有一个面涂有颜色,下列
图形中,是该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B )
B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1. 如图①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②所示
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这时小正方体朝
上一面的字是( B )
A. 常 B. 州
C. 越 D. 来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2. 【新趋势学科内综合2024深圳坪山区月考】如图是一个
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母 A 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
如果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所标注的值均互.为.相.反.数.,求
字母 A 所标注的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解:由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可知, x -3所在的面与 x +
6所在的面是相对面,字母 A 所在的面与-2 x 所在的面
是相对面,则由题意,得( x -3)+( x +6)=0,解得 x =
- . A =-(-2 x )=2 x ,将 x =- 代入,得 A =2×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3. 【新视角操作实践题2024沈阳和平区期末】某班综合实
践小组开展“制作长方体形纸盒”的实践活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如图①~⑥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有
(只填写序号).

⑤⑥ 
【知识准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制作纸盒】
(2)综合实践小组利用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纸板,按以
下两种方式制作长方体形盒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如图⑦,先在纸板四角剪去四个同样大小且边长为3
cm的小正方形,再沿虚线折合起来,可制作一个无盖
长方体形盒子.如图⑧,先在纸板四角剪去两个同样
大小边长为3 cm的小正方形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
形,再沿虚线折合起来,可制作一个有盖的长方体形
盒子.则制作成的有盖盒子的体积是无盖盒子体积
的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拓展探究】
(3)若有盖长方体形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2.5,
2,1.5,将它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一个
平面图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①你剪开了 条棱;
②求该长方体形盒子表面展开图的外围的最小周长.
解:(3)②8×1.5+4×2+2×2.5=25.
所以该长方体形盒子表面展开图的外围的最小周长为
25.
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共23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3 角
6.3.1 角的概念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B. 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C. 角可以看作由一条线段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D. 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下列4个图形中,能用∠1,∠ AOB ,∠ O 三种方法表示
同一角的图形是( B )
A
B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 [2023临沂]下图中用量角器测得∠ ABC 的度数是( C )
A. 50° B. 80°
C. 130° D. 150°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B. 小于平角的角是钝角
C. 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D. 周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所以周角的度数是0°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5. [2024衡水一模]嘉嘉一家去赵州桥参观.如图,嘉嘉站在
点 B 处,赵州桥在点 A 处,则从点 B 看点 A 的方向是
( A )
A. 南偏东43°
B. 南偏东47°
C. 北偏西43°
D. 北偏西47°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6. [教材P172练习T1变式]某一时刻,时钟上显示的时间是9
时30分,则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C )
A. 75° B. 90°
C. 105° D. 120°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7. 计算:
(1)40°12'36″= °;
(2)7.26°= ° ' ″;
(3)35.15°= ° '.
40.21 
7 
15 
36 
35 
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8. 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
解:(1)∠ A ,∠ C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写出以点 B 为顶点的角;
解:(2)∠ ABE ,∠ EBC ,∠ ABC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图中共有几个小于平角的角?
解:(3)图中共有7个小于平角的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9. [2024石家庄模拟]一个20°的角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是
( A )
A. 20° B. 2°
C. 200° D. 无法判断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0. [2024长沙开福区模拟]已知∠1=30°36',∠2=
30.36°,∠3=3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1=∠2
B. ∠2=∠3
C. ∠1=∠3
D. ∠1,∠2,∠3互不相等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 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 C )
A. 75°角 B. 135°角
C. 160°角 D. 105°角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2. [教材P172练习T1变式]小明晚上放学到家时,钟表的时
间显示为6时15分(如图),此时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成角
的度数是 .
97.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3. 【新视角·规律探索题】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
形叫作角,这个公共端点叫作角的顶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如图①,过点 A 在角的内部作1条射线,那么图中一
共有 个角;
(2)如图②,过点 A 在角的内部作2条射线,那么图中一
共有 个角;
(3)如图③,过点 A 在角的内部作3条射线,那么图中一
共有 个角;
(4)在一个角的内部作 n 条射线,那么一共
有 个角.(用含 n 的式子表示)
3 
6 
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4. 【新视角·项目探究题】综合与实践:
【问题提出】随着时间的变化,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
夹角的度数也随之变化,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α(α大于
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我们可以求出任意时
刻α的度数吗?
【初步探究】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开展研究如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分针运动规律 分针每分钟走6 °
时针运动规律 时针每小时走30 °,即每分钟走0.5 °
规定 当时针和分针指向刻度12时记为0 °
特例探究
1(8时50分) 分针绕中心点 O 旋转所得角的度数是
6 °×50=300 °,时针绕中心点 O 旋转所得角的度数是30 °×8+0.5 °×50=
265 °,所以α=300 °-265 °=35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特例探究
2 (8时30分) 分针绕中心点 O 旋转所得角的度数是6 °×30=
180 °,时针绕中心点 O 旋转所得角的度数是30
°×8+0.5 °×30=255 °,所以α=255 °-
180 °=75 °.
特例探究
3 (8时10分) 分针绕中心点 O 旋转所得角的度数是6 °×10=
60 °,时针绕中心点 O 旋转所得角的度数是30
°×8+0.5 °×10=245 °,此时245 °-60
°=185 °,因为185 °>180 °,所以α=360
°-185 °=175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深入探究】
(1)当时间为7时30分时,α的度数为 .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王老师7时整从家中出门散步,当她返回家中时还不
到8时,此时她发现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正好是直
角,求王老师外出散步用了多少分钟?
解:(2)设王老师外出散步用了 x 分钟,
则|30×7+0.5 x -6 x |=90,解得 x = 或 .
答:王老师外出散步用了 分钟或 分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共22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综合与实践 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某学校的操场的形状是标准的400米半圆式田径场地,初
三年级女生正在该场地进行800米素质测试,若该年级女
生沿着最内侧边缘的第一跑道跑步,那么她们完成一个
800米测试,应该沿第一跑道跑步跑( B )
A. 1圈 B. 2圈
C. 3圈 D. 4圈
B
2
3
4
5
6
7
8
1
9
2. 某校的体育场是一个400米的半圆式田径场地,为了便于
计算、丈量、画线,该体育场的直段长80米,则弯道的半
圆半径为( B )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B
2
3
4
5
6
7
8
1
9
3. 如图,铅球投掷场地呈扇形,其中投掷区的角度为40°,
则这个角的余角为 ,补角为 . 
50° 
140° 
2
3
4
5
6
7
8
1
9
4. 如图是某学校操场的形状,跑道最内侧边缘由正方形的一
组对边和两个半圆组成.小晨沿着跑道最内侧跑了5圈,一
共跑了 米.(其中π取3.14)
1 285 
2
3
4
5
6
7
8
1
9
5. 若400米标准跑道的跑道宽度按1.22米的田径场为例说明
跑道的设计,相邻两个跑道的分割线宽度为5厘米,那么
第1跑道最内侧到第8跑道最外侧的距离为 米.
点拨:第1跑道最内侧到第8跑道最外侧的距离为包括8个
跑道的宽和7个间隔的宽度,所以第1跑道最内侧到第8跑
道最外侧的距离为8×1.22+7×0.05=10.11(米).
10.11 
2
3
4
5
6
7
8
1
9
6. 【新考向·身边的数学】体育课上进行跳远.(跳远成绩测
量方法:测从运动员在沙坑里留的最近痕迹点到起跳线的
最短距离)
(1)如图,小军在点 A 处起跳,要测量他的跳远成绩,应
该测量哪一段的长度?请在图中画出来.
2
3
4
5
6
7
8
1
9
解:(1)如图.
2
3
4
5
6
7
8
1
9
(2)如果你是小军的体育老师,你想对他说什么?
解: (2)两脚落地时,不要一前一后.(答案不唯一)
2
3
4
5
6
7
8
1
9
7. 为了计算、丈量、画线的方便,标准半圆形场地田径场第
1分道周长400米,以36米为半径、跑道宽度按1.22米的田
径场为例说明跑道的设计,按田径竞赛规程规定:
第一分道计算线是距离内突沿外沿0.30米计算,其余各条
分道计算线是距离里侧分道线外沿0.20米处计算.举例:
第一分道 C1=2π( r +0.30)米;
第二分道 C2=2π( r +1.22+0.20)米;
2
3
4
5
6
7
8
1
9
第三分道 C3=2π( r +2×1.22+0.20)米;
……
完成下列问题:
π按3.1416取近似值,最后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第四分道的总长度 C4≈ ;
第 n 分道的总长度 Cn =
.
250.45米 
2π[36+1.22( n -1)+0.2]
米 
2
3
4
5
6
7
8
1
9
8. 如图,操场的两端为半圆形,中间是一个长方形.已知半
圆形的半径为 r m,直跑道的长为 l m,请用关于 r , l 的
多项式表示这个操场的面积,并计算当 r =40, l =30π时
操场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
3
4
5
6
7
8
1
9
解:操场的面积为π r2+2 rl = r (π r +2 l )(m2),
当 r =40, l =30π时, r (π r +2 l )=40×(40π+2×30π)=
4 000π(m2).
所以操场的面积为4 000π m2.
2
3
4
5
6
7
8
1
9
9. 【新视角·项目探究题】综合与实践:
根据以下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景 据国际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400米标准跑道
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有8条跑
道,每条跑道宽1.2米,直道长87米;跑道的弯道是半圆
形,跑道第一圈(最内圈边线)弯道半径为35.0米到38.0
米之间.
2
3
4
5
6
7
8
1
9


1 某校根据国际田联标准和学校场地实际,建成第一圈(最
内圈边线)弯道半径为36米的标准跑道(如图).小轩同学计
算了各圈(各跑道内圈边线)的长(π取3.14,结果保留1位
小数):
第一圈长:87×2+2π(36+1.2×0)≈400.1(米);
第二圈长:87×2+2π(36+1.2×1)≈407.6(米);
第三圈长:87×2+2π(36+1.2×2)≈415.2(米).
2
3
4
5
6
7
8
1
9


2 小轩紧靠第一圈边线逆时针跑步.邓教练紧靠第三圈边线
顺时针骑自行车(均以所在跑道内侧边线长计路程),在
图中起跑线的位置同时出发,经过20秒两人在直道第一
次相遇.已知邓教练平均速度是小轩平均速度的2倍.
2
3
4
5
6
7
8
1
9
问题解决 任

1 (1)第三圈半圆形弯道长比第一圈半圆形弯道长多多少
米?
(2)小轩计算的第八圈的长是多少米?
2
3
4
5
6
7
8
1
9


2 (3)小轩与教练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注:在同侧直道,过两人所在点的直线与跑道边线垂直
时,称两人直道相遇)
2
3
4
5
6
7
8
1
9
解:(1)415.2-400.1=15.1(米).
答:第三圈半圆形弯道长比第一圈半圆形弯道长多15.1米.
(2)87×2+2π(36+1.2×7)≈452.8(米).
答:小轩计算的第八圈的长是452.8米.
2
3
4
5
6
7
8
1
9
(3)由于两人是第一次相遇,邓教练的速度更快,且是在
直道上两人相遇,
那么两人一定在左边的直道上相遇,
两人的总路程刚好是第一圈的长度加上两个半圆跑道长
度的差,
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差为π(36+1.2×2)-π(36+1.2×0)
=2.4π(米).
2
3
4
5
6
7
8
1
9
设小轩的平均速度为 v 米/秒,则邓教练的平均速度为2 v
米/秒,
由题意得20( v +2 v )=400+2.4π,
解得 v ≈6.8.所以2 v ≈13.6.
答:小轩的平均速度约为6.8米/秒,邓教练的平均速度约为
13.6米/秒.
2
3
4
5
6
7
8
1
9(共28张PPT)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3 角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落实四基
02
2星题 提升四能
03
3星题 发展素养
1. 如图①,图②所示,把一副三角尺先后放在∠ AOB 上,
则∠ AOB 的度数可能是( C )
A. 60° B. 50°
C. 40° D. 30°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教材P178习题T7变式]如图,若∠ AOB >∠ COD ,则
∠ AOD 与 ∠ BOC 的大小关系是( C )
A. ∠ AOD =∠ BOC
B. ∠ AOD <∠ BOC
C. ∠ AOD >∠ BOC
D. 不能确定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 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放置,则∠ AOB 的度数为( C )
A. 120° B. 90°
C. 105° D. 60°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4. [2024舟山定海区月考]如图, OC 为∠ AOB 内的一条射
线,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 OC 平分∠ AOB 的是( C )
A. ∠ AOC =∠ BOC
B. ∠ AOB =2∠ BOC
C. ∠ AOC +∠ COB =∠ AOB
D. ∠ AOC = ∠ AOB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 [2024宁波模拟]如图,已知 O 是直线 AB 上一点,∠1=
40°, OD 平分∠ BOC ,则∠2的度数是( D )
A. 20° B. 25°
C. 30° D. 70°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6.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
A. 34.5°=34°5'
B. 90°-23°45'=66°15'
C. 12°34'×2=25°18'
D. 24°24'=24.04°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7. 计算:(1)37°25'+24°35'= ;
(2)27°25'×4= .
62° 
109°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8. [2024上海奉贤区期末]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
A , B , C , D , O 是网格线交点,那么∠
AOB ∠ COD . (填“>”“=”或“<”)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9. [2024石家庄一模]如图,将一个三角尺60°角的顶点与另
一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若∠1=26°18',则∠2的
度数是 .
56°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0. 如图所示,将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
置,则∠1,∠2,∠3三个角的数量关系为( A )
A. ∠1+∠2+∠3=90°
B. ∠1+∠2-∠3=90°
C. ∠1-∠2+∠3=90°
D. ∠1+2∠2-∠3=90°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1. [教材P173探究变式]如图是一副特制的三角尺,用它们
可以画出一些特殊角.在下列选项中,不能画出的角度是
( B )
A. 18° B. 55°
C. 63° D. 117°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2. [2024上海宝山区期末]α,β都是钝角,有四名同学分别
计算 (α+β),却得到了四个不同的结果,分别为26°,
50°,72°,90°,老师批作业时发现其中确有正确的
结果,那么计算正确的结果是( B )
A. 26° B. 50°
C. 72° D. 90°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3. 【新视角·操作实践题】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
副三角尺画一个钝角,并且画出它的角平分线.小丹的画
法如下:
①先按照图①的方式摆放一副三角尺,画出∠ AOB ;
②再按照图②的方式摆放一副三角尺,画出射线 OC ;
③图③是去掉三角尺后得到的图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老师说小丹的画法符合要求.请你回答:
(1)小丹画的∠ AOC 的度数是 ;
(2)射线 OC 是∠ AOB 的平分线的依据是
.
75° 
角平分线的定
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4. [2024成都期末]如图,∠ BAC 和∠ DAE 都是
70°30'的角.
(1)如果∠ DAC =27°30',那么∠ BAE 等于多少度(写出
过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1)∠ BAE =(∠ BAC -∠ DAC )+∠ DAE =(70°30'-27°30')+70°30'=113°30'=113.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请写出图中相等的角.
解:(2)因为∠ BAD =∠ BAC -∠ DAC ,∠ CAE =∠ DAE -∠ DAC ,且∠ BAC =∠ DAE ,所以∠ BAD =∠ CAE .
故图中相等的角有∠ BAC 和∠ DAE ,∠ BAD 和∠ CAE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若∠ DAC 变大,则∠ BAD 如何变化?
解:(3)因为∠ BAD =∠ BAC -∠ DAC ,
∠ BAC =70°30',
所以若∠ DAC 变大,则∠ BAD 变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5. 如图,已知∠ AOD =90°, OB 平分∠ AOC ,∠AOB ∶∠ COD =2∶5.求∠ AOB 的度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因为 OB 平分∠ AOC ,
所以∠ AOB =∠ BOC .
因为∠ AOB ∶∠ COD =2∶5,
所以设∠ AOB =∠ BOC =2 x ,则∠ COD =5 x .因为
∠ AOD =90°,
所以2 x +2 x +5 x =360°-90°=270°,解得 x =
30°.
所以∠ AOB =2 x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6. 【新视角·动点探究题】已知∠ AOB =120°,∠ COD
=40°, OE 平分∠ AOC , OF 平分∠ BOD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如图①,当 OB , OC 重合时,求∠ AOE -
∠ BOF 的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1)因为 OE 平分∠ AOC ,
OF 平分∠ BOD ,
所以∠ AOE = ∠ AOC =
∠ AOB =60°,∠ BOF = ∠ BOD = ∠ COD =
20°.
所以∠ AOE -∠ BOF =60°-20°=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如图②,当∠ COD 从图①所示的位置绕点 O 以每秒
2°的速度顺时针旋转 t 秒(0< t <10),在旋转过程
中,∠ AOE -∠ BOF 的值是否会随 t 的变化而变化?
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
理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解:(2)∠ AOE -∠ BOF 的值不发生变化.
由题意,得∠ BOC =2 t °,则∠ AOC =∠ AOB +2 t °
=(120+2 t )°,∠ BOD =∠ COD +2 t °=(40+2 t )°.
因为 OE 平分∠ AOC , OF 平分∠ BOD ,
所以∠ AOE = ∠ AOC =(60+ t )°,∠ BOF =
∠ BOD =(20+ t )°.所以∠ AOE -∠ BOF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3)在(2)的条件下,当∠ COD 旋转多少秒时,∠ COF =
12°?
解:(3)根据题意,得∠ BOF =(2 t +12)°,
所以2 t +12=20+ t ,解得 t =8.
所以当∠ COD 旋转8秒时,∠ COF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