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有精神的表现,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关注自我形象、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意识和习惯。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有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意义。2、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精神。(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不仅是外在姿势的表现,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使其能从内心认同并愿意主动展现出有精神的状态。2、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长期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精神状态。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相关视频、图片资料2、小镜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学校升旗仪式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在升旗仪式上的精神状态。2、提问:视频中哪些同学看起来有精神?为什么?(二)讲授新课1、 有精神的样子(1)展示教材P7-8里面一些有精神和没精神的人物图片,如:坐姿端正的学生与趴在桌子上的学生、站姿挺拔的军人与弯腰驼背的路人等。(2)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从图片中,你能看出谁有精神?有精神的样子给你什么感受?(3)教师总结:有精神的样子是眼睛明亮、姿势挺拔、声音响亮、穿戴整齐等。2、有精神的好处(1)播放一段关于有精神对身体健康和个人发展影响的动画视频。(2)让学生分组讨论: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好处?(3)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有精神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快、更受他人欢迎,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3、怎样做到有精神(1)请几位同学上台示范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2)教师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的要点,如:坐姿要头正、肩平、背直、足安;站姿要身体正直、挺胸收腹、两眼平视前方;走路要抬头挺胸、步伐稳健等。(3)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三)课堂活动1、“照镜子”(1)给每位学生发一面小镜子,让学生对着镜子做出有精神的表情和姿势。(2)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评价,看看对方的表情和姿势是否有精神。2、“我是有精神小明星”(1)设定不同的场景,如上课、课间活动、走路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展示有精神的状态。(2)其他同学进行投票评选,选出在每个场景中表现最有精神的同学,授予“有精神小明星”称号。(四)课堂总结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怎样才是有精神以及有精神的重要性。2、教师强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有精神的状态,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五)课后作业1、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有精神的姿势和表情 5 分钟。2、请家长观察并记录自己在一周内保持有精神状态的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