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1.放大镜(分层练习)基础作业一、知识展示台1.放大镜是_______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____,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2.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___、中间_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___________有关。放大镜的___________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4.放大镜具有___________物体的图形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二、对错判别处1.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2.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3.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也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 )4.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5.没有放大镜时,可以用近视眼镜代替。(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其镜片面积大小有关。( )三、选择大乐园1.公安人员观察案发现场的指纹,需要用到( )。A.平面镜B.望远镜C.放大镜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A.凸度B.材料C.面积3.下列没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是( )。A.平板玻璃B.水滴C.玻璃球4.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A.开发计算机程序B.观察花的结构C.修理精密仪器5.下面关于放大镜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眼睛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放大镜,直至获得清晰的图像B.眼睛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物体,直至获得清晰的图像C.放大镜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眼睛,直至获得清晰的图像6.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 )。A.越大B.不变C.越小优化提升四、科学探究室俊希用三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在距离报纸的同一高度观察。(如下图)1.上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视野最大的是( ),凸度最小的( )。(填序号)2.俊希的爷爷看报纸,而报纸上的字太小,看不清楚。为了看清楚报纸上的字,他教爷爷使用放大镜,下列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手持放大镜在报纸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B.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报纸,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C.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3.俊希的爷爷觉得使用放大镜不方便,想配副眼镜,俊希就帮助爷爷选了一副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五、巧妙简答区1.怎样使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2.暑假到森林公园游玩时,作为游客不能随便丢弃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利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装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六、综合探究区请你从下面提供的材料中选出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经济、便携的放大镜。可以选择的材料:圆底烧瓶、烧杯、水、塑料保鲜膜,透明塑料片、黑色,卡纸、白色卡纸、饮料瓶胶头滴管。1.我想选择制作放大镜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想这样来制作放大镜(画图+文字呈现制作过程):3.我能这样解释制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凸 放大 2.透明 厚 薄 3.凸度 凸度 4.放大二、1.√ 2.× 3.√ 4.× 5.× 6.×三、1.C 2.A 3.A 4.A 5.C 6.C四、1.③①① 2.C 3.老花眼镜五、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使用方法: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装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相当于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导致温度升高。六、1.方案一:选择圆底烧瓶(或烧杯)和水。方案二:选择透明塑料片、水和胶头滴管。2.画图略方案一:在圆底烧瓶(或烧杯)中加入水,从容器的侧面观察物体。方案二:用胶头滴管取水后滴到透明塑料片上,形成一个小水滴,透过小水滴去观察物体。3.凡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实心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