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
二、【重 点】: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三、【难 点】: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实践
四、【学习目标】:1、运用课本和补充史料,探究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2、通过时间轴对比,梳理革命环节的内在逻辑关系。
3、通过史料研读和试题,深度理解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4、通过表格对比,明确三大社会主义实践的联系与区别。
5、以史为鉴,明确社会主义探索给中国发展带来的借鉴。
五、【历史解释】
(1)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2)《四月提纲》:列宁在1917年4月1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作的报告。《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驱使士兵在前线向德国、奥匈帝国进攻,最后惨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实现"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愿望。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成为了俄国历史上的七月流血事件。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5)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为实现社会主目标而进行的革命历程。
(6)苏联农业集体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1929-1933年间苏联大规模开展了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到1937年,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六、【任务】
任务一:(1)根据课本91页第一框体内容,完善表格。
项目 内容 理论的发 展变化 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1848) 列宁主义(1903)
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当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资本主义发展到_________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 (社会主义)首先应该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从发达国家到_________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多国胜利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从多个国家到__________
斗争方式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结合材料,分析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4/5……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
——(美)莫斯《俄国史》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恐吓、束缚和监视…… 1861年获得解放之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更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
——《人类文明史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工人总人数1500万,......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地区的产业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64%。
——《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
材料四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9万多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
——《大国崛起》
任务二:根据自主梳理的时间轴,进行连一连的活动。
任务三——合作探究:
(一)根据以下材料,阐述十月革命对俄国的意义。(采用史料实证得出结论方式进行探究)
材料一: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材料二: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大国崛起》
(二)根据以下试题的设计,加深理解十月革命对世界的意义。
1、俄国革命家托洛斯基指出:“十月革命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
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是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的结果
②开辟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说明了十月革命( )
A. 仅仅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B. 促进了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 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1918) 新经济政策(1921) 斯大林模式(1936年)
农业政策
工业政策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政策 取消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排斥市场、国家指令
特点 特殊时期,共产主义模式,排斥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评价
任务四:根据提供的教学材料、课本第三框题或者其他途径,完善表格相应的内容,
合作探讨:升华——谈谈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对我国发展的借鉴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