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内容、特点,认识秦朝前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3.秦朝至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表现,概括发展变化的阶段特点。
4.先秦至明清时期地方管理制度及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中国古代史分期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公元前21C至公元前5C。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
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475年 -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大一统 封建国家分裂 国家进一步 封建经济 民族巩固 民族大融合
巩固和繁荣 继续发展 由盛而衰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课前预习】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夏朝的政治制度——世袭制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 → 传子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根源: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生产力的发展)
商朝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
特点: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
外服有一定的独立性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原始民主传统
(1)分封制
分封对象: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
诸侯权利: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
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政体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是主体(血缘);
②等级森严,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③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④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⑤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影响:积极:①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②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③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消极: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发展,易导致分裂割据。
宗法制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③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同构; ④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3)原始民主传统可以制约君主权力,最高集权尚未实现

自学任务1、 夏商周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在国家治理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夏推行王位世袭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请先分析三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再比较说明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自学任务2.“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理解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总结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 皇帝制度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1)决策方式:公卿廷议,皇帝裁断
(2)特点: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家国同构
(3)作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廷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地方制度:郡县制
(1)演变:春秋出现,战国形成,秦朝全国推行。
(2)特点:
①郡、县两级制。
②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僚政治)
③地方官制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中央集权)
影响:
①打破了贵族世卿世禄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
4、文书制度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2)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影响: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自学任务3、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结束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后,开创性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请构建秦政治制度体系图。并分析特点及影响。








自学任务4、秦朝统一后,先秦以来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革?

自学任务5、梳理自秦以来朝廷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怎么演变的?并填充表格。
阶段 制度 主要内容 作用
汉朝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自学任务6、 依据教材梳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填表),并分析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原因:①吸收历史上分封制造成长期分裂割据战乱的教训;②应对内外各种势力挑战的需要;③为法家思想和儒家大一统学说提供理论基础;④是地方治理体系与中央官僚体系相配套的内在要求。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既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西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两宋










本节小结:答案要点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世袭代替禅让制
商 内外服制
西周 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分封制、
春秋战国 分封制开始解体,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君主权力加强,官僚制开始产生。 郡县制开始产生
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西汉 中外朝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唐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两宋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明 废宰相(太祖),设内阁(成祖) 省、府、县三级制

清 军机处(雍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