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阅读任务二 人物形象分析)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平凡的世界(阅读任务二 人物形象分析)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平凡的世界》
爱生活 爱文艺
爱知识 爱阅读
阅读任务二 人物形象分析
一、撰写人物小传
二、分析孙少平形象
目录
三、分析孙少安形象
四、比较孙少安和孙少平形象
五、比较田润叶和田晓霞形象
六、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一、撰写人物小传
交流人物生活大事
从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中任选一人,结合课前完成的大事记表格,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并进一步完善表格。
序号 年龄 主要事迹
1 6 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农活
2 13 辍学帮助父亲干活养家
3 18 被推举为双水村一队生产队长
孙少安生活大事记
示例
小组成员交流写作的人物小传。
提示
突出人物的主要事迹。
主题鲜明,能展现人物的精神特质。
围绕主题选择和组织材料。
内容要忠实于原著,以客观叙述为主。
对人物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不要出现大段主观色彩过强的评论。
研讨交流
可参照以下要求进行评价。
二、分析孙少平形象
析心理
提示
结合第1、2章内容,了解孙少平所遭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困境,以及他的解决办法。这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孙少平矛盾的心理。
找出第3章中表现孙少平心理变化过程的语句,梳理其心理变化过程,简单了解他的性格特点。
精读第一部第3章,分析孙少平在田润叶二爸家做客的心理变化过程。
跳读小说,精读孙少平读书的片段,分析阅读对孙少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看读书
提示
研读重点片段,从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读书内容、读书带给他的影响和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漂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第一部第2章)
“孙少平热爱自己家里的每一个亲人。但是,他现在也开始对这个家庭充满了烦恼的情绪。一家人整天为一口吃食和基本的生存条件而战,可是连如此可悲而渺小的愿望,也从来没有满足过!在这里谈不到诗情画意,也不允许有想象的翅膀……毫无疑问,他将再没有读书的时间——白天劳动一天,晚上一倒下就会呼呼入睡。……如果他当初不知道这世界如此之大也罢了,反正双水村和石圪节就是他的世界。但现在他通过书本,已经‘走’了那么多地方,他的思想怎么再会仅仅局限于原来的那个小天地呢?” (第一部第42章)
整理孙少平阅读的书目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红岩》
《创业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各国概况》
《马丁·伊登》
《热爱生命》
《天安门广场诗抄》
《牛虻》
《马克思传》
《斯大林传》
《居里夫人传》
《红楼梦》
《哈姆莱特》
《艰难时世》
《简·爱》
《苦难的历程》
《复活》
《欧也妮·葛朗台》
《白轮船》
《热妮娅·鲁勉采娃》
《红与黑》
《三国演义》等
“所有这些都给孙少平精神上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他现在可以用比较广阔一些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因而对生活增加了一些自信和审视的能力,并且开始用各种角度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某种情况和某些现象了。当然,从表面上看,他目前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但他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原来的他了。他本质上仍然是农民的儿子,但他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阶层。”(第一部第25章)
“二楼的楼道也和下面一样乱。所有的房间只有四堵墙的框架,没门没窗,没水没电。
两个人在楼道里愣住了:这地方怎么可能住人呢?……
孙少平正背对着他们,趴在麦秸杆上的一堆破烂被褥里,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那件肮脏的红线衣一直卷到肩头,暴露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脊背——青紫黑淀,伤痕累累!”(第二部第45章)
分析重点章节
提示
从学校生活、揽工生活、矿工生活三个方面确定重点章节
要结合作品的中的具体文字进行分析
分析不要太琐碎
提示
分析孙少平最后的选择
谈谈对孙少平最后回到大牙湾煤矿这一选择的认识。
孙少平为什么放弃去省城工作的机会?
孙少平为什么放弃金秀的爱情?
为什么说“最主要的是,他对煤矿有了一种不能割舍的感情”?
精读第三部第52章、第54章,重点把握孙少平的心理活动。
孙少平为什么放弃去省城工作的机会?
孙少平对煤矿有了一种不能割舍的感情。大牙湾是他“生活的恋人”,他深深地爱着这个“黑皮肤的姑娘”,他不能在感情上和它断然割舍。他在那里流过汗,淌过血,那里有一缕深深的情愫在缠绕着他的心灵。
孙少平为什么放弃金秀的爱情?
孙少平脸部毁容,觉得配不上金秀;金秀非常优秀,准备考研,孙少平担心耽搁了金秀的前程;孙少平感到他和金秀之间有隔代之感。
分析孙少平最后的选择
为什么说“最主要的是,他对煤矿有了一种不能割舍的感情”?
分析关键事件
个人的劳动对他的影响
矿区人们的行为对他的影响
分析孙少平与田晓霞的关系
“这是理想,还是对命运的认同?”
此时,孙少平面对的是煤矿生活这一现实,不再是听从远方的召唤而四处漂泊;践行的是一种劳动的态度,不再是简单实践一种近乎自虐式的苦难哲学;他已经开始融入煤矿这个新的集体,他关心的是千百万人的沉重,不再是只关注“自我”。
分析孙少平最后的选择
为什么说“最主要的是,他对煤矿有了一种不能割舍的感情”?
分析孙少平与惠英的关系
“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孙少平在大牙湾既找到了体现其价值的大家庭——煤矿,也找到了自己与惠英结合的小家庭。
分析孙少平最后的选择
分析孙少安得到帮助的原因
跳读小说,说说孙少平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分析孙少平得到他人帮助的原因。
三、分析孙少安形象
替孙少安写回信
以孙少安的名义给田润叶写一封回信,婉言拒绝田润叶的一片真心。要求情真意切,贴合人物性格。
提示
研读小说中描写孙少安和田润叶感情的章节,即第一部第11章、第14章、第19章、第20章。
同学交流,重点说明信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写作依据。
分析孙少安的家庭观
精读第二部第19章,主要内容是“闹分家丈夫生闷气,体儿媳玉厚训少安”。说明结构,以及写作依据。
提示
分析孙少安的家庭观
作为孙玉厚的长子,孙少安6岁开始干农活,13岁为了生计辍学回家,18岁当上生产队长。孙少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帮助弟弟妹妹完成学业,毫无怨言地帮助父亲支撑风雨飘摇的家。面对父亲提出的分家要求,他痛哭流涕,“一直陷入到一种痛苦的感情纠缠之中”“他难受得心乱跳弹”,为此骂了希望分家的妻子。他重家庭,重孝顺。
写致敬词
梳理孙少安破产前后的心路历程,分析孙少安对村民们的态度,为孙少安写一篇致敬词,200字左右。
提示
重点阅读第三部第6章、第20章、第34章、第35章、第44章、第50章。
四、比较孙少安和孙少平形象
比较异同
提示
列表比较孙少安和孙少平的异同之处,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跳读小说,从受教育情况、生活环境、人物关系、性格特点及家庭观、理想观、爱情观和金钱观等方面进行比较。
四、比较孙少安和孙少平形象
比较异同
相同点:①仁义与孝悌;②善良与宽容;③奋斗精神
不同点:哥哥孙少安沉稳、精干,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品行中体现出仁义和宽厚的一面,是农民固守乡土的典型代表。弟弟孙少平聪慧、向上,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执着追求理想生活和理想自我,是农村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孙少安注重现实,孙少平追求浪漫。
孙少平最终走出了农村,走上了一条与孙少安不同的人生之路。与同学讨论: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理解形象意义
提示
从出走前和出走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分析为什么出走,出走的结果是什么。
分析的角度,既要考虑到孙少平个人的经历和思想,也要考虑到时代的变革。
这是必然的。上学期间,读书打开了孙少平的眼界,他向往外面的世界,他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物质的匮乏让他的内心始终充溢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不做教师后,他不甘心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不做农民并不是因为嫌弃、害怕吃苦,而是因为他不甘心自己的将来永远和土地为伴。他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加之时代变革,大量青年人涌入城市,孙少平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变化。
哥哥孙少安是农民固守乡土的典型代表,帮助父亲撑起贫穷的家,并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闯出一条致富之路。弟弟孙少平是农村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主动选择接受苦难的考验,去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小说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农村青年与命运抗争的两种不同选择。
理解形象意义
五、比较田润叶和田晓霞形象
分析田润叶的爱情
提示
田润叶一直抵触李向前,李向前出车祸后,她又毅然地选择倾尽心力地照顾李向前,这是否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精读第二部第50章。
田晓霞是一位生活在都市的现代女性,孙少平是一位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掏碳工”,他们两人相爱是否符合生活的逻辑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分析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
提示
跳读描写田晓霞和孙少平恋爱的章节,抓住两人心灵的相同之处。
比较田润叶和田晓霞的异同之处,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比较田润叶和田晓霞的形象
提示
跳读小说,从生活环境、受教育情况、生活轨迹、性格特点、爱情观、事业观等方面进行比较。
六、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提示
书中除了主要人物,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如郝红梅、田润生、金波、孙玉厚、田福堂等,你对他们有哪些认识?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运用跳读和精读的方法
结合人物的主要事迹进行分析
四、分析细节描写
感受孙少平的眼泪
提示
精读第一部第1章、第2章、第3章、第16章、第18章、第43章中孙少平流泪的6处细节描写,体会孙少平每一次流泪时的情感。
重在分析每次流泪的原因。
少平直到最后也并不恨冬妮娅。他为冬妮娅和保尔的最后分手而热泪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个冬妮娅该多么好啊!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2章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得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章
他拿着这几块白面饼,站在黑暗的学校院子里,眼里含满了泪水。不,他不只是拾起了几块饼,而是又重新找回了他那已经失去了好些日子的友谊和温暖!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6章
现在,润叶姐把他送到了学校的大门口。她站定,说:“你快回去……”说完这话后,便从自己的衣袋里摸出个什么东西,一把塞进他的衣袋,旋即就转过身走了。走了几步她才又回过头说:“那点粮票你去换点细粮吧……”
少平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润叶姐就已经消失在坡下的拐弯处了。
他呆呆地立在黑暗中,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紧紧地捏住了那个小纸包。他鼻子一酸,眼睛顿时被泪水模糊了……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3章
路灯如同一些诡秘的眼睛,窥视着夜行的人。风摇动着街道两边的门环,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冬夜中的原西城充满清冷和凄凉。但是,此刻,孙少平心中温热地想起,两年前,在这样寒冷的日子里,他总是和郝红梅在中学的饭场上不期而遇。那时候,两个穿戴破烂的乡下娃,曾经多么难为情地躲避众人的嘲笑,偷偷地取回自己的两个黑面馍……一股辛辣的味道顿时涌上了他的咽喉与鼻管,使得两大滴热泪迅疾地冲出眼窝,洒落在脚下的石板街上……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43章
孙少平站在黄昏中的河岸边,思绪像乱麻一般纷扰。他明白,从今往后,郝红梅再不可能和他相好了。他精神上最重要的一根支柱已经被抽掉,使他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痛苦。他面对着远方模糊的山峦,真想狂喊一声——他并不知道自己此刻眼里含满了泪水……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8章
选择一个人物,跳读小说,结合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深入体察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分析其他细节描写
提示
小说中的细节展现了人物的性情、风骨和精神。
欣赏时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生活、感受生活,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归纳人物性格特征,概括人物精神品质,感受环境对人物成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