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阅读任务一 梳理小说情节)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平凡的世界(阅读任务一 梳理小说情节)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整本书阅读之《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阅读任务一:梳理小说情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第一部、第二部主要内容,理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2.初步感知主要人物的性情和志趣。
3.把握小说三大线索及每条线索反映的社会风貌,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2.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采用三大线索建构小说的意图。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 1 学时
课前准备
开展调查,了解阅读现状
教师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也可通过谈话、聊天等方式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
1.你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或阅读过《平凡的世界》?
2.如果你曾读过《平凡的世界》:你是怎么阅读的?阅读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困惑?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困惑的?你能简要介绍《平凡的世界》的主要情节或人物故事吗?阅读后,获得了怎样的收获或启示?
3.你读过哪些长篇小说?
4.你喜欢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哪些?
5.对于阅读长篇小说,你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方法?
6.面对一百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准备怎么读?
7.你希望老师通过哪些方式帮助你阅读《平凡的世界》?
制订阅读计划
1.根据阅读周期长短和每次阅读章节数量,师生共同讨论并制订阅读计划。
2.阅读计划应包括阅读章节、阅读时间、具体任务、完成情况。
提示:
1.教师先制订整本书的教学计划。建议按照教材中四个阅读任务规定的阅读内容和活动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并将教学计划印发给学生,便于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安排。
2.提醒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阅读计划,以保证阅读进度与教学进度同步。
3.要求学生借助表格制订阅读计划,并按时记录完成情况,以便学生及时调
整阅读进度,亦便于教师检查。
表格示例:
阅读章节 阅读时间 具体任务 完成情况
第一部 (卷一)
第一部 (卷二)
第二部 (卷一)
第二部 (卷二)
第三部 (卷一)
第三部 (卷二)
明确阅读要求
1.以读书笔记的方式归纳原著每章的故事内容,力求言简意赅。
2.阅读时做好圈点批注,关注细节描写。
3.摘抄小说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试作点评。
4.写下阅读时的不解和困惑,并写出在尝试理解时所做的思考。
5.每周定期检查写作的读书笔记、批注或评语。
完成相关任务
1.查找小说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主要艺术成就及影响等资料。
2.绘制人物关系图谱
3.围绕小说第一、二部,分别以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为对象,撰写人物故事情节。
一、初步感受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1.感受作品主人公和作家精神上的共同之处
活动:出示或介绍以下文字,请同学谈谈两部分文字中描述的两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自己阅读的感受。
选段一:
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一般。
少平尽管没有受过这样的苦,但他咬着牙不使自己比别人落后。他知道,对于一个揽工人来说,上工的头三天是最重要的。如果开头几天不行,主家就会把你立即辞退——东关大桥头有的是小工!
每当背着石块爬坡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处于半麻痹状态。沉重的石头几乎要 把他挤压到土地里去。汗水像小溪一样在脸上纵横漫流,而他却腾不出手去揩一 把;眼睛被汗水腌得火辣辣地疼,一路上只能半睁半闭。两条打颤的腿如同筛糠,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这时候,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了,思维只集中在一点 上:向前走,把石头背到箍窑的地方——那里对他来说,每一次都几乎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伟大目标!
三天下来,他的脊背就被压烂了。他无法目睹自己脊背上的惨状,只感到像带刺的葛针条刷过一般。两只手随即也肿胀起来,肉皮被石头磨得像一层透明的 纸,连毛细血管都能看得见。这样的手放在新石碴儿上,就像放在刀刃上!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十四章
选段二:
较为可靠的方式是查阅这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年地查。报纸不仅记载了国内外每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且还有当时人们生活的一般性反映。
于是,我找来了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 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
房间里顿时堆起了一座又一座“山”。
我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需的工作。一页一页翻看,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的大事和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工作量太巨大,中间几乎成了一种奴隶般的机械性劳动。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那里肉厚一些)继续翻阅。
用了几个月时间,才把这件恼人的工作做完。以后证明,这件事十分重要,它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任何时候,我都能很快查找到某日某月世界、中国,以及我国一个省、一个地区(地区又直接反映了当时基层各方面的情况) 发生了什么。
——《早晨刚从中午开始》
提示:选段一是《平凡的世界》中对孙少平揽工生活时背石块的描写,选段二是路遥回忆写作过程的文字。
明确:孙少平在工作中和路遥在写作中,都始终洋溢着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积极向上的崇高格调,两者是一致的。
2.提问:路遥为什么要经历如此的艰难创作这部小说呢?
提示:思考小说创作的目的。
明确:小说反映的是 1975—1985 年间,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社会 的生活。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路遥坚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或者说条件下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并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这个时期的社会现实。
3.学生交流小说的创作过程
提示:突出作者路遥是在怎样的生活境遇中写作小说的,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明确: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介绍路遥创作小说的过程。如,
路遥认为要完成创作,首要的任务是完全掌握这十年间中国究竟发生过什么。为此,动笔前,他花三年时间阅读资料,实地查访,翻阅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用路遥的话来说,“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 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那里肉厚一些)继续 翻阅”。写作时,路遥日以继夜,呕心沥血,数易其稿。正是这种用生命去写作的精神成就了这一经典之作。路遥的写作过程与小说中始终洋溢着的自强不息、 奋斗不止、积极向上的崇高格调,是一致的、和谐的。可以说,无论是小说本身,还是路遥的创作经历和创作精神,都让读者深受感动。
4.学生交流小说发表后产生的影响
教师相机补充以下内容:这部小说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1986 年出版第一部,1988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连播广播剧《平凡的世界》,后来陆续有地方电台重播,当年直接受众达 3 亿之多。1989 年电视剧播出时“无论是县委书记、大学教师,还 是工人、农民,全都放下手里的事情,坐在电视机前……看《平凡的世界》”。
2015 年,新版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播出,引发了新一轮的观剧热潮。《平凡的世界》一直是大学生最喜爱的文学名著之一,是不少人成长过程中的必读书目,如 2022 年,它是大学生借阅最多的文学名著。作家陈忠实称之为“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可见《平凡的世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阅读第一部,绘制人物关系图
1.找人物
活动:通读第 1—3 章,找出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并给人物分类。
提示:可按照人物身份或生活的地域来划分。
示例:
第一,按人物之间是否是同学关系划分。
同学:孙少平、郝红梅、侯玉英、顾养民、金波、田润生、田晓霞。
非同学:孙少安、孙玉厚、孙玉亭、孙兰花、孙兰香、田福堂、田润叶、田福军、金俊海、王满银、徐大夫、金秀、田二。
第二,按人物是否是双水村人划分。
双水村人:孙少平、孙少安、孙玉厚、孙玉亭、孙兰花、孙兰香、金波、田福堂、田润叶、田福军、金俊海、田润生、田晓霞、金秀、田二。
非双水村人:郝红梅、侯玉英、顾养民、王满银、徐大夫。
2.绘图谱
活动:阅读第一部,分别以孙少平、田福军、金波三家为核心,绘制主要人物关系图谱。
分解活动:
(1)概述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金波与其他人之间分别发生了哪些事。
提示:用关键词或短语的形式,表述人物之间发生的事。
示例:
孙少平和郝红梅:最后取餐,借书,恋爱……
孙少平和田润生:借书……
孙少平和田润叶:润叶请吃饭……
孙少平和顾养民:读报,打架……
孙少平和侯玉英:侯玉英告密孙少平上课看书和谈恋爱,孙少平救侯玉 英……
孙少平和田晓霞:初见面问候,建立友情……
孙少平和班主任:老师处理上课看书……
孙少平和田福军:询问升学……
(2)绘制人物关系图谱。
提示:先绘制某一家人物关系,如孙少平家;再绘制田福军和金波家人物关系;最后寻找三家之间的人物关系。
6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示例
第 2 学时
一、分析人物关系图,初步了解人物性情
1.明性情
活动:精读第一部第 1—3 章,将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情、志趣等记录在图上。
提示:①可选定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三人完成活动;②人物的性情、志趣要以小说中的相关叙写为依据。
示例:
孙少平:
(1)身份:原西高中高一学生。
(2)生活状况:贫穷,依据是只能吃丙菜。
(3)性格:敏感、自尊而又自卑。
依据一:吃饭的场景。他总是最后去吃饭,“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得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依据二:去田福军家做客。“孙少平从最初的惶恐,到后来的紧张,再到最后的心情舒畅,其中既有物质的富足带来的威压,又有超越地位阶层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孙少平内心的扰动,把他的敏感、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描绘得非常生动。孙少平的这次做客经历,是一次精神的历练,既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又使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4)志趣:爱读书。依据是向田润生、田晓霞借书。“渐渐地,他每天都沉醉在读书中。没事的时候,他就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地看。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地方看。后来,竟然发展到在班上开会或者政治学习的时候,他也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
2.理情节
根据第一部全部内容,将人物之间互动的主要情节简要地标记在图上。
提示:在第 1 学时“绘图谱”概述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金波与其他人之间分别发生了哪些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完善,标记最主要的情节。
二、通读第二部,梳理人物事迹
1.拟标题
活动:阅读第 1—5 章,参照示例,给第 2—5 章各拟写一个小标题。
示例:
第 1 章:迎来送往书记上任,除旧布新百废待兴。
提示:标题要突出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可借鉴《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章回体小说,采用双行标题形式;学有余力的同学可继续为其他章节拟写标题。
示例:
第 2 章:坐公交领导察民意,受闷气书记遇险情。
第 3 章:田福军无事想工作,乔伯年专程访专员。
第 4 章:众官员访谈冷话少,田福军上任急事多。
第 5 章:给难堪苗凯泡医院,闻形势书记坐针毡。
其他部分章节标题示例:
第 6 章:孙少安分组得拥护,田福堂上街够闹心。
第 7 章:责任田到处翻绿浪,孙少安心头起波澜。
第 8 章:孙少安赴晋买青骑,黄河桥激浪壮雄心。
第 9 章:烂窑安家拉驮岁月,河边洗菜痛忆当年。
第 10 章:二锤当兵光亮祭祖,金富发家众人眼红。
第 11 章:要单干社员分公物,求发展队长建砖窑。
第 12 章:欲独立少平闯世界,赴黄原亲人送温情。
第 13 章:孙少平东关寻活计,揽工汉土窑权栖身。
第 14 章:孙少平揽工降身价,女主家恻隐暖人心。
2.理情节
活动:根据第二部,选择孙少安、孙少平、田福军中的一人,跳读集中描写该人物的章节,参照教材中的表格,梳理与其相关的主要情节。
提示:①借助教材中的表格。②运用略读和跳读的方法梳理情节。③教材中表格是以孙少平为例,只列出了孙少平在小说第二部中的相关章节,应指导学生 结合第一部的内容,详细梳理与孙少平相关的情节。④对于已经阅读完全书的学 生,还可要求其列出小说第三部中与孙少平相关的情节,以全面了解他的人生历 程。在此基础上,依照图谱,讲述孙少平的人生故事。⑤可采用章回体小说目录
形式。
示例:
孙少平相关情节一览表
章 节 主要情节 章 节 主要情节
第 12 章 欲独立少平闯世界 赴黄原亲人送温情 第 33 章 揽工汉移居新工地 有情人初登麻雀山
第 13 章 孙少平东关寻活计 揽工汉土窑权栖身 第 34 章 胡永州仗势侮小翠 孙少平怒起揍工头
第 14 章 孙少平揽工降身价 女主家恻隐暖人心 第 35 章 黄原河好友说心事 军马场情歌绕终生
第 17 章 说实话得罪远房舅 卖力气赢来好人心 第 40 章 玫瑰初绽晓霞思念 同学聚会养民做东
第 18 章 孙少平黄原会金波 萝卜花敞窑讲故事 第 45 章 住宾馆弟兄聊整夜 奉热肠晓霞动人心
第 20 章 曹书记寻婿办落户 孙少平收信回家乡 第 52 章 古塔山见证真情爱 小树林约会两颗心
第 21 章 为分家兄弟难说话 离故土少平再揽工 第 53 章 揽工汉赴约星期六 有情人推荐夏令营
第 22 章 阴雨天思绪如烟乱 重逢日梦幻似湖蓝 第 54 章 孙少平招工进煤矿 田晓霞活动逢绿灯
第 23 章 暗夜里少女难入梦 采石场晓霞不遇他 第 55 章 好妹妹大学终圆梦 两家人酒店频举杯
第 32 章 孙少平节后进工地 揽工汉破窑唱酒歌
3.评情节
活动:交流和点评课前写作的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
提示:重点评判能否突出主要人物的主要故事情节,语言是否简明。
示例:
(1)孙少安:孙少安一直在家劳动,和润叶互有爱慕之心,却遭到田福堂
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孙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1979 年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孙少安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带动了全村的改革。孙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 的“冒尖户”。
(2)孙少平:1975 年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对郝红梅产生情愫,被侯 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两人关系渐趋恶劣。孙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 名教师,与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后离开教师岗位,去黄原县揽工,成为正式的建 筑工人,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机遇,他与田晓霞相约两年后再相会。
4.明线索
提问:小说为什么围绕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 3 人展开故事情节?
提示:从人物身份、生活区域、人物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明确:一是以一直生活在双水村的孙少安为线索,联系起孙少平、田福军, 表现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价值观念、心理变化等;二是以孙少平为线索,串联起 农村和县城两个世界,展现了农村青年追求丰富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奋斗历程; 三是以扎根在基层的田福军为线索,通过其政治生涯,把乡、县、省连为一体, 反映了改革的艰难和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三条线索时而各自展开,时而交叉汇 合,将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结起来,共同为主题服务。
三、布置作业
1.阅读小说第三部,选择孙少平、孙少安、田福军中的一人,结合第一、二 部,为其写作小传,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2.从孙少安和孙少平,孙少安和田润叶,孙少平和田晓霞,田福堂和孙少安中任选一组人物,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异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