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024.07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豆种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和磷脂等物质,被称为“豆中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豆种子晒干过程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降低B.合成大豆蛋白时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大豆脂肪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是良好的储能物质D.大豆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而成2.内膜系统构成了细胞器之间的天然屏障,细胞内膜性结构之间的物质运输主要通过囊泡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破坏细胞骨架不会影响囊泡的形成和转移C.细胞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D.囊泡可以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某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0.2g/mL,蔗糖通过其细胞膜的过程如图所示,甲代表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小分子物质和生物大分子都不容易通过甲B.ATP末端磷酸基团通过使质子泵磷酸化改变其空间结构C.该植物细胞在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质子泵、—蔗糖载体等转运蛋白决定了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4.成熟筛管细胞内有线粒体,但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通过胞间连丝与伴胞细胞相通。超级细菌泛指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筛管细胞和超级细菌都含有细胞呼吸所需的酶B.成熟筛管细胞和超级细菌具有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膜C.小麦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可以通过筛管细胞运输到植物体各处D.成熟筛管细胞和伴胞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5.为探究“影响人胶原蛋白酶活性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1 蛋白质X+4mL胶原蛋白酶 37℃水浴;pH=72 蛋白质X+4mL胶原蛋白酶 ①;pH=33 蛋白质X+4mL胶原蛋白酶 0℃水浴;pH=②A.①处为37℃水浴处理,②处为7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酸碱度C.充足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现紫色的试管是1和3D.为更好的实现实验目的,应增加设置其他温度和pH的试管进行实验6.慢跑是人们常用的有氧锻炼方式,下列关于人刚进行慢跑时,细胞发生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速率加快B.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和消耗的速率加快C.肌肉细胞中ATP含量因大量消耗而明显降低D.肝细胞将肌肉细胞产生的大量乳酸转变为葡萄糖7.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重要色素。为研究二氧化硅颗粒大小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种类 二氧化硅 颗粒大小(目)0 20 50 100 200叶绿素a(mg/g) 0.25 0.53 0.61 0.48 0.47叶绿素b(mg/g) 0.16 0.08 0.09 0.11 0.12注:目值越大颗粒越细小A.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不吸收绿光B.叶绿素a、b位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膜上C.二氧化硅可以提高叶绿素b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D.实验数据中,50目的二氧化硅最有利于叶绿素的提取8.将小球藻放入密封玻璃瓶内,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实验,第5分钟时给予适当光照,第20分钟时补充适量,实验结果如图,不考虑小球藻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0~5分钟,小球藻有氧呼吸强度基本不变B.7分钟时,瓶中和含量与实验开始时基本相同C.18~20分钟,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含量D.20~30分钟,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了的9.真核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C)是由细胞核中基因控制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参与细胞呼吸中水的生成。细胞受刺激时.线粒体释放Cyt-C,若此时细胞内ATP不能维持适当水平,则细胞发生坏死;若此时细胞内ATP可以维持适当水平,则自由基产生增加,并发生Cyt-C与某些蛋白质的结合进而诱发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Cyt-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B.Cyt-C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由细胞中ATP的水平决定,与基因无关D.自由基可以催化蛋白质分子发生水解反应10.氯化两面针碱是植物两面针产生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为探究氯化两面针碱对人口腔鳞癌的体外抗癌作用,某研究团队用氯化两面针碱体外处理人口腔鳞癌细胞,并根据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处理前与处理48小时后计数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b峰的细胞均为分裂期细胞B.b峰细胞染色体均是a峰细胞染色体的2倍C.氯化两面针碱可能促进癌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D.氯化两面针碱处理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发生变化11.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离时间要尽量长,以确保根尖细胞充分分离B.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观察装片时,需将低倍镜下长方形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D.根据各时期细胞所占比例可以大体推算该细胞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时长12.对基因型为AaBb的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被标记为红色和黄色、蓝色和绿色。不考虑突变和互换,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若某四分体中4种颜色荧光点各2个,则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一极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13.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某种群中野生型个体和匍匐型个体各占50%,随机交配得到,随机交配得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匍匐型个体的比例为2/5 B.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5C.中野生型个体的比例为2/3 D.中aa基因型频率高于14.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小组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中黄体雌蝇:灰体雌蝇:黄体雄蝇:灰体雄蝇=1:1:1:1。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黄体为显性,则基因A/a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色为显性C.中灰体雌蝇基因型与亲本雌蝇可能不同D.中灰体果蝇杂交,分析后代性状可判断基因A/a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15.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斑翅与正常翅、桃色眼与黑色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为了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实验小组选择斑翅桃色眼雌性昆虫与正常翅黑色眼雄性昆虫杂交,代雌性昆虫为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1:1.雄性昆虫为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1:1;相互交配产生,中正常翅黑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3: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A和a的碱基对数量可能相同B.正常翅对斑翅为显性,且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C.存在BB纯合致死效应,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是BbD.该昆虫种群中,正常翅黑色眼昆虫的基因型共有6种16.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发病与年龄相关,含有致病基因的个体16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大概40岁完全发病。如图是HHT的某家系图,绘制图谱时,Ⅱ代个体的年龄都已经超过40岁,Ⅲ代个体的年龄都未到16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HT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B.若Ⅲ-5携带HHT致病基因,则该基因可能来自Ⅰ-1或Ⅰ-2C.Ⅲ-1与Ⅲ-3可能都携带HHT致病基因,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D.Ⅲ-2成年后与无HHT致病基因的男性婚配,生出患HHT男孩的概率为1/817.如图是真核细胞遗传信息表达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序号表示物质或结构。部分密码子()是:异亮氨酸AUC、AUU;天冬酰胺AAC、AAU;亮氨酸UUA;终止密码子UA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B.图中①所示的氨基酸为异亮氨酸C.参与该过程的核酸是mRNA和tRNAD.图中②沿模板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18.格里菲斯通过实验证明,S型肺炎链球菌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人为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开展了两组相关实验,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①酶处理环节甲组用蛋白酶处理,乙组用DNA酶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酶处理体现了自变量控制的“加法原理”B.②培养基中R型菌的数量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R型菌染色体接受S型菌DNA后转变为S型菌D.甲乙两组③培养基中分别仅测得R型菌和S型菌19.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研究成果中,无法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依据的是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②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的机制③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④查哥夫发现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某细菌质粒DNA含有m个碱基对,鸟嘌呤的数目为a,其复制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复制叉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因解旋而形成的Y型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质粒DNA分子一条链中含有a/2个胞嘧啶B.该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子链的合成均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以同一条单链为模板时,不同子链片段的延伸方向可能是相反的D.该质粒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要消耗个胸腺嘧啶21.研究发现,c-myc、p53等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导致结肠癌。正常的c-myc基因与细胞正常生长、分裂密切相关,正常的p53基因能够抑制细胞恶性增殖、诱导异常细胞凋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推测c-myc属于抑癌基因,p53属于原癌基因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基因突变C.结肠癌细胞增殖过程中,各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提升D.与正常人相比,结肠癌患者癌细胞中c-myc甲基化程度通常较低22.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会发生“断裂-重接”过程,重接完成后,无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将会丢失。对此现象有科学家提出了“断裂重接假说”,该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一条染色体断裂将产生两个断裂端,这些断裂可按下列方式发展:①断裂后不发生任何形式的重接;②同一断裂的两个断裂端进行重接;③断裂产生的断裂端与另一染色体产生的断裂端连接。根据该假说,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方式①中不发生重接,无着丝粒片段丢失,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少B.方式②可能产生“片段颠倒”染色体,最终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C.方式③导致的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D.若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体细胞中,则无法传递给子代23.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多指、并指均为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丙酮尿症与白化病的发生均与苯丙氨酸的代谢异常有关B.人群中多指的发病率小于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一对并指患者结婚生出健康孩子的概率是1/4D.人群中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病24.某种严格自交的植物,A、a为控制某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干旱条件会使AA、aa的个体成活率下降50%。现将一定数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置于干旱环境中繁殖n代,此过程中不发生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植物全部个体的全部A、a基因构成其基因库B.仅考虑A和a基因,这些植物繁殖n代未发生进化C.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的结果D.干旱条件可能诱使该植物产生抗旱性变异2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新物种形成是长期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的结果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2分)番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序号表示过程,Rubisco是①过程需要的酶;甲、乙是参与②过程的两种物质,其中乙是一种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Rubisco位于叶绿体______;为②过程提供能量的是______。(2)某科研人员将一株番茄放入密闭玻璃罩中,给于适当光照和适量含有的,则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结合图1,用文字/字母和箭头回答);若实验持续30分钟后补充含有的,则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将______(填“减少”、“不变”或“增加”)。(3)和竞争性与Rubisco结合,进而进行光呼吸,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光呼吸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______,从改变环境条件的角度提出一个能降低水稻光呼吸速率的建议:______。27.(14分)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普通荞麦是非落粒的,但自交不亲和,即自交无法产生后代。进行杂交时,普通荞麦的非落粒性常常会丧失。研究者选取不同的纯合非落粒品系与纯合落粒品系进行杂交,自交得到,观察并统计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表。杂交组合 亲本一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1 全为落粒 落粒:非落粒=9:7二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2 全为落粒 落粒:非落粒=3:1三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3 全为落粒 落粒:非落粒=27:37(1)据表分析,荞麦的落粒对非落粒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该性状至少由______对基因控制,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2)用A/a、B…(按字母顺序后排)等表示控制荞麦落粒与否的基因,则本实验所用落粒品系的基因型是______,非落粒品系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在组合一所得的中,纯合非落粒所占比例为______。让杂交组合一的与杂交组合二的进行杂交,后代中落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3)为进一步验证控制落粒性状的基因对数,对杂交组合三的设计测交实验,请预期实验结果______。28.(12分)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其众多的突变品系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请回答:(1)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均只位于X染色体上,野生型果蝇全是红眼圆眼。某纯合雄果蝇的X染色体上具有辐射诱发的未知基因突变,为探究该基因突变的类型(如显/隐性、是否致死等),科研人员让其与M-5品系()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结果发现代中雌蝇数目是雄蝇的两倍且没有野生型雄蝇,推测该雄果蝇产生了伴X染色体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完全致死性突变,使携带突变基因的雄果蝇在胚胎期死亡。中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中雌蝇的表型是______;中雌蝇基因型与亲代雌蝇相同的概率是______。(2)研究发现,果蝇常染色体上也具有与眼色表型相关的基因。科研人员在某野生型红眼果蝇品系中发现了两只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突变个体朱砂眼1(♀)和朱砂眼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1和2是否由同一位点基因突变形成,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29.(12分)科学家发现人类昼夜节律受基因表达的调控,其分子机制如图所示。夜晚,PER蛋白可与TIM蛋白结合后进入细胞核积累,并通过抑制CLK和CYC的作用调控per基因的表达;白天,光照激活的CRY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引起TIM蛋白降解,而PER蛋白被DBT蛋白催化水解,导致PER无法和TIM结合,不能进入细胞核;该周期约为24小时,表现出昼夜节律。(1)PER基因转录时由______进行解旋.其沿模板链的______(填“”或“”)移动;转录出的mRNA经______离开细胞核,与______结合,翻译出PER蛋白。(2)研究发现,人体肠道中的某种细菌也存在生物节律,推测对该细菌生物节律影响最小的因素是______。A.人作息规律 B.人体温变化 C.人进食频率 D.人饮食种类(3)PER基因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后,昼夜节律会受到影响,且可遗传给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高一生物试题参考答案2024.06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 2.B 3.B 4.D 5.C 6.A 7.D 8.D 9.A 10.D 11.B 12.A 13.B 14.C 15.D 16.D 17.C 18.B 19.A 20.D 21.D 22.C 23.A 24.B 25.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每空2分,共12分)(1)基质 甲、乙(2)→3-磷酸甘油酸→() 增加(3)3-磷酸甘油酸和 适当增加环境中的浓度2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显性(1分) 三(1分) 杂交组合三的中落粒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③依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3对等位基因(2)AABBCC 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3/16 1或3/4(3)落粒:非落粒=1:728.(每空2分,共12分)(1)隐性 棒眼杏红眼和棒眼红眼 1/2(2)朱砂眼1与朱砂眼2杂交,观察的眼色性状若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位点基因突变形成(1分);若中全为野生型红眼,则说明两者由不同位点基因突变形成(1分)29.(每空2分,共12分)(1)RNA聚合酶 核孔 核糖体(2)B(3)表观遗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