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1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2023八上·永吉月考)在一条小溪的石块下面,人们发现一种小动物,它们身体像柳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这种动物是( )A.水母 B.血吸虫 C.涡虫 D.蚯蚓2.(2023八上·永吉月考)广东一男子从体内排出了一条5米长的虫子,该虫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这种寄生虫可能是( )A.华枝睾吸虫 B.蛔虫 C.水螅 D.绦虫3.(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图是蚯蚓的形态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端是蚯蚓的后端 B.1是蚯蚓的环带C.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完成运动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4.(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蜗牛 B.乌贼 C.乌龟 D.河蚌5.(2023八上·永吉月考)生活中,麻雀一天到晚总在不停地找食吃。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体重B.为了储存更多的营养度过恶劣环境C.用喙啄取食物,消化能力弱D.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能量6.(2023八上·永吉月考)青蛙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 B.后肢既能跳跃又能划水C.皮肤辅助呼吸 D.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7.(2023八上·永吉月考)蜥蜴眼睛的视野范围比青蛙窄,但依然可以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是因为它的身体有( )A.头部 B.颈部 C.躯干部 D.尾部8.(2023八上·永吉月考)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具有磨碎食物功能的牙齿是(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D.门齿和犬齿9.(2023八上·永吉月考)李爷爷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A.滑液 B.关节面 C.韧带 D.关节囊10.(2023八上·永吉月考)当中国军人在行军礼时,相关肌肉的运动情况是(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11.(2023八上·永吉月考)家兔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A.骨、关节、肌肉 B.骨、肌肉C.骨、关节 D.关节、肌肉12.(2023八上·永吉月考)小红同学一回家,她的宠物狗就会把拖鞋叼给她。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攻击行为13.(2023八上·永吉月考)乌贼在受到凶猛动物的威胁时,会将身体内的墨汁释放出来,向敌害发射“烟雾弹”。这种行为属于(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取食行为 D.社群行为14.(2023八上·永吉月考)雷达的回声定位系统是根据下列哪种动物研制出来的( )A.鲤鱼 B.乌龟 C.蝙蝠 D.萤火虫15.(2023八上·永吉月考)细菌和真菌分布比较多的环境是( )A.刚烧的开水中 B.流通的货币上C.干燥的皮鞋 D.腌制食品的盐水中16.(2023八上·永吉月考)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一种细菌,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用孢子繁殖 B.自己制造有机物C.是多细胞生物 D.无成形的细胞核17.(2023八上·永吉月考)某同学在学习了微生物的知识后,用显微镜对“毛”进行了观察,观察到的结构如图所示,结构③为 ▲ ,其功能是 ▲ 。( )A.营养菌丝;吸收水和无机盐 B.营养菌丝;吸收水和有机物C.直立菌丝;吸收水和无机盐 D.直立菌丝;吸收水和有机物18.(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列食物的生产过程主要利用真菌的是( )A.酸奶 B.面包 C.泡菜 D.米醋19.(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列四种生物中,与流感病毒结构最相近的是( )A. B.C. D.20.(2023八上·永吉月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 )A.基因多样性 B.染色体多样性C.DNA多样性 D.生物种类多样性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在“[ ]”中填写相应的序号或数字,在“______”上填写相应的文字或字母)21.(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图是蝗虫的形态图,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蝗虫的身体分为[ ] 部、[B]胸部、[ ] 部。(2)用手触摸蝗虫的身体感觉非常坚韧,是因为 在它的身体表面包着,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还能 水分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3)[L]是蝗虫的呼吸器官,叫作 。(4)将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将蝗虫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结果是 (填“甲”或“乙”)先死亡。22.(2023八上·永吉月考)2023年11月12日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常规挑战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曼昱获得女子单打冠军。(1)下图中,王曼昱举起的手臂中,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2)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完成复杂的运动,是因为人作为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 和 。(3)运动过后会大量出汗,这说明运动 (填“能”或“不能”)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23.(2023八上·永吉月考)科学家曾经使用烟草花叶病毒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在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分离时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简单,仅有内部 和外部 组成,没有 结构。(2)从结果看:烟草花叶病毒的 (选填“结构①”或“结构②”)能使烟草患病,且能够产生新的病毒。(3)烟草花叶病毒不能单独生活,必须 在活的烟草细胞中。根据烟草花叶病毒寄生的细胞类型,可以判断它是 (选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24.(2023八上·永吉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看到电视广告中某洗手液厂商标榜其洗手液有强效的抗菌能力。他们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设计并做下列实验,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9个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后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个,分别编号为A、B、C组。②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空气中20分钟,C组不做处理。③在A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抗菌洗手液,B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④将9个培养皿盖好,分别放入30℃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每天观察并记录菌落的生长状况。(1)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空气中20分钟,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一般方法中的 ;该实验为 实验,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设计A、B、C组,每组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其目的是 。(3)实验中将培养皿放入30℃的恒温箱中培养,说明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4)若A组菌落数较少,B组菌落数较多,C组无菌落,则说明 。25.(2023八上·永吉月考)麋鹿俗称“四不像”,是国家一级珍稀物种,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后因种种原因野生麋鹿在中国消失,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1)雌性麋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据此判断,麋鹿生殖发育方式是 和 。(2)麋鹿的第三、第四蹄之间生长着特殊的皮腱膜,可以帮助它在软质基底上行走的时候避免下陷,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 的。(3)麋鹿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麋鹿种,上述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4)麋鹿是国家一级珍稀物种,保护麋鹿最有效的措施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扁形动物【解析】【解答】 A、水母的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不符合题意;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不是自由生活,不符合题意;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身体像柳叶,背腹扁平,在小溪中自由生活,符合题意;D、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2.【答案】B【知识点】线形动物【解析】【解答】 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因此这种寄生虫属于线形动物,题干中的蛔虫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而华枝睾吸虫、绦虫属于扁形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3.【答案】A【知识点】环节动物【解析】【解答】AB、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图中1为环带,所以A为前端,B为后端,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因此蚯蚓身体的长短和粗细在不断发生变化,能够向前蠕动,C不符合题意;D、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 图中:A前端,B后端,1环带,2是体节。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位置。4.【答案】C【知识点】软体动物【解析】【解答】 ABD、蜗牛、乌贼、河蚌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有的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都属于软体动物,不符合题意;C、乌龟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5.【答案】D【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解析】【解答】麻雀属于鸟类,鸟类具有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的特征,能够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能量。生活中,麻雀一天到晚总在不停地找食吃,能够为它们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6.【答案】D【知识点】两栖动物【解析】【解答】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两栖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变温动物。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7.【答案】B【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解析】【解答】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使得头灵活地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四肢短小,能够迅速爬行;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表被有角质鳞片,能保护身体和防止水分蒸发;用肺呼吸,肺比青蛙发达;体内受精,卵生,卵有坚韧卵壳保护。可见,蜥蜴眼睛的视野范围比青蛙窄,但依然可以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是因为它的身体有颈部。故答案为:B。【分析】(1)青蛙的眼睛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有鼻孔,是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后肢趾间有蹼,能划水。这样的特点使它能够水陆两栖。(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8.【答案】B【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 狼是肉食性动物,狼的牙齿除了门齿和臼齿以外,还有犬齿。门齿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虎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的作用是撕裂食物,而家兔、家猪、牛属于草食性动物则没有犬齿。9.【答案】A【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 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李爷爷的滑液分泌不足,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相当于滑液,所以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可见,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滑液。故答案为:A。【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10.【答案】B【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解析】【解答】当中国军人在行军礼时,要屈肘,这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所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骨骼肌有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收缩不能将骨推开,因此需要两组肌肉共同作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11.【答案】A【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主要是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骨连结有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连结叫关节,关节(活动的连结)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12.【答案】B【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解答】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小狗叼拖鞋给回家的小红不是先天就会的,是经过后天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答案为:B。【分析】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13.【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解析】【解答】 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乌贼在受到凶猛动物的威胁时,会将身体内的墨汁释放出来,向敌害发射“烟雾弹”,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动物行为按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等。防御行为: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有等级制度的猴群属于社群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蜜蜂采蜜属于取食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一山不容二虎属于斗争行为。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春燕衔泥筑巢属于繁殖行为。14.【答案】C【知识点】动物与仿生【解析】【解答】 蝙蝠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雷达。故答案为:C。【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15.【答案】B【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解析】【解答】 A、刚烧开的水,由于温度较高,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不符合题意;B、流通的货币上由于接触的人多,细菌真菌就多,又因货币上占有汗液有机物稍多有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真菌较多,符合题意;C、干燥环境下的皮鞋,缺少水分,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不符合题意;D、由于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盐的浓度大,不利于细菌真菌吸收水分,甚至失水,因此细菌真菌较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16.【答案】D【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解析】【解答】A、 幽门螺杆菌是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繁殖速度快,不符合题意;B、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不符合题意;D、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17.【答案】B【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解析】【解答】 “毛”为霉菌,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孢子。图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水分和有机物,供真菌利用。故答案为:B。【分析】真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18.【答案】B【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制作面包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制作酸奶、泡菜用乳酸菌,酿醋用醋酸菌,醋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故答案为:B。【分析】食品制作: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③制醋—醋酸菌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⑤制作酱和酱油—霉19.【答案】A【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解析】【解答】 A是病毒与流感病毒结构相似,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B是细菌、C是蘑菇、D是草履虫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20.【答案】A【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析】【解答】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21.【答案】(1)A;头;C;腹(2)外骨骼;防止(3)气门(4)乙【知识点】节肢动物【解析】【解答】(1)蝗虫属于昆虫,身体分为A头部、B胸部、C腹部。(2)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所以用手触摸蝗虫的身体感觉非常坚韧,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还防止水分蒸发,使它们更好适应陆地生活。(3)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L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管与胸腹部的气门相通。因此将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将蝗虫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结果应该是乙先死亡。【分析】图中: A头部,B胸部, C腹部, D复眼,E触角,H前足,L气门,G口器,I中足,J后足。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蝗虫有3对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22.【答案】(1)收缩;舒张(2)神经系统;感觉器官(3)不能【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解析】【解答】(1)图中,王曼昱举起的手臂中,呈现屈肘动作,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2)人作为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使运动更灵活,能够完成复杂的运动。(3)在运动过程中,骨是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作用,骨骼肌是动力作用,神经系统是调节作用。运动过后会大量出汗,说明运动过程中消耗了能量,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靠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因此运动不能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23.【答案】(1)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细胞(2)结构①(3)寄生;植物【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解析】【解答】(1)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形态,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2)从图中看出,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将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分离并单独感染烟草,遗传物质能使烟草患病,蛋白质则不能。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正常烟草的结果看: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①能使烟草患病,且能够产生新的病毒。这是因为烟草花叶病毒能够依靠此结构内蕴含着的遗传信息,利用烟草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3)根据其寄生细胞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因此,烟草花叶病毒不能单独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的烟草细胞中。根据烟草花叶病毒寄生的细胞类型,可以判断它是植物病毒。【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2)病毒的种类很多,但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根据它们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腺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24.【答案】(1)接种;对照;作对照(2)减小实验误差(3)适宜的温度(4)该洗手液有强效的抗菌能力【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解析】【解答】(1)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其中接种就是将少量细菌或真菌引进培养基上的过程。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空气中20分钟,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一般方法中的接种。该实验分为A、B、C组,在A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抗菌洗手液,B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做不同的处理进行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变量是抗菌洗手液。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作对照(或形成对照)。(2)每组用1个培养皿做实验,数量少偶然性大;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因此,实验设计A、B、C的三组时,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实验中将培养皿放入30℃的恒温箱中培养,说明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4)统计记录结果,如果A组(有抗菌洗手液)菌落平均数较少, B组(加入的是无菌水)菌落平均数较多, C组(没有做任何处理)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抗菌洗手液具有抗菌能力。【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25.【答案】(1)胎生;哺乳(2)适应(3)麋鹿种(4)建立自然保护区【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 (1)麋鹿属于哺乳动物,雌性麋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据此判断,麋鹿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2)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麋鹿的第三、第四蹄之间生长着特殊的皮腱膜,可以帮助它在软质基底上行走的时候避免下陷,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麋鹿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麋鹿种,上述分类单位中最小的是种。(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麇鹿是国家一级珍稀物种,保护麋鹿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1 / 1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1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2023八上·永吉月考)在一条小溪的石块下面,人们发现一种小动物,它们身体像柳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这种动物是( )A.水母 B.血吸虫 C.涡虫 D.蚯蚓【答案】C【知识点】扁形动物【解析】【解答】 A、水母的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不符合题意;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不是自由生活,不符合题意;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身体像柳叶,背腹扁平,在小溪中自由生活,符合题意;D、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2.(2023八上·永吉月考)广东一男子从体内排出了一条5米长的虫子,该虫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这种寄生虫可能是( )A.华枝睾吸虫 B.蛔虫 C.水螅 D.绦虫【答案】B【知识点】线形动物【解析】【解答】 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因此这种寄生虫属于线形动物,题干中的蛔虫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而华枝睾吸虫、绦虫属于扁形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3.(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图是蚯蚓的形态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端是蚯蚓的后端 B.1是蚯蚓的环带C.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完成运动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答案】A【知识点】环节动物【解析】【解答】AB、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图中1为环带,所以A为前端,B为后端,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因此蚯蚓身体的长短和粗细在不断发生变化,能够向前蠕动,C不符合题意;D、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 图中:A前端,B后端,1环带,2是体节。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位置。4.(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蜗牛 B.乌贼 C.乌龟 D.河蚌【答案】C【知识点】软体动物【解析】【解答】 ABD、蜗牛、乌贼、河蚌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有的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都属于软体动物,不符合题意;C、乌龟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5.(2023八上·永吉月考)生活中,麻雀一天到晚总在不停地找食吃。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体重B.为了储存更多的营养度过恶劣环境C.用喙啄取食物,消化能力弱D.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能量【答案】D【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解析】【解答】麻雀属于鸟类,鸟类具有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的特征,能够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能量。生活中,麻雀一天到晚总在不停地找食吃,能够为它们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6.(2023八上·永吉月考)青蛙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 B.后肢既能跳跃又能划水C.皮肤辅助呼吸 D.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答案】D【知识点】两栖动物【解析】【解答】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两栖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变温动物。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7.(2023八上·永吉月考)蜥蜴眼睛的视野范围比青蛙窄,但依然可以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是因为它的身体有( )A.头部 B.颈部 C.躯干部 D.尾部【答案】B【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解析】【解答】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使得头灵活地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四肢短小,能够迅速爬行;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体表被有角质鳞片,能保护身体和防止水分蒸发;用肺呼吸,肺比青蛙发达;体内受精,卵生,卵有坚韧卵壳保护。可见,蜥蜴眼睛的视野范围比青蛙窄,但依然可以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变化,是因为它的身体有颈部。故答案为:B。【分析】(1)青蛙的眼睛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有鼻孔,是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后肢趾间有蹼,能划水。这样的特点使它能够水陆两栖。(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8.(2023八上·永吉月考)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具有磨碎食物功能的牙齿是(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D.门齿和犬齿【答案】B【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 狼是肉食性动物,狼的牙齿除了门齿和臼齿以外,还有犬齿。门齿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虎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的作用是撕裂食物,而家兔、家猪、牛属于草食性动物则没有犬齿。9.(2023八上·永吉月考)李爷爷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A.滑液 B.关节面 C.韧带 D.关节囊【答案】A【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 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李爷爷的滑液分泌不足,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相当于滑液,所以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可见,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滑液。故答案为:A。【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10.(2023八上·永吉月考)当中国军人在行军礼时,相关肌肉的运动情况是(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答案】B【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解析】【解答】当中国军人在行军礼时,要屈肘,这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所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骨骼肌有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收缩不能将骨推开,因此需要两组肌肉共同作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11.(2023八上·永吉月考)家兔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A.骨、关节、肌肉 B.骨、肌肉C.骨、关节 D.关节、肌肉【答案】A【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主要是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骨连结有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连结叫关节,关节(活动的连结)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12.(2023八上·永吉月考)小红同学一回家,她的宠物狗就会把拖鞋叼给她。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攻击行为【答案】B【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解答】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小狗叼拖鞋给回家的小红不是先天就会的,是经过后天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答案为:B。【分析】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13.(2023八上·永吉月考)乌贼在受到凶猛动物的威胁时,会将身体内的墨汁释放出来,向敌害发射“烟雾弹”。这种行为属于(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取食行为 D.社群行为【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解析】【解答】 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乌贼在受到凶猛动物的威胁时,会将身体内的墨汁释放出来,向敌害发射“烟雾弹”,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动物行为按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等。防御行为: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有等级制度的猴群属于社群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蜜蜂采蜜属于取食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一山不容二虎属于斗争行为。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春燕衔泥筑巢属于繁殖行为。14.(2023八上·永吉月考)雷达的回声定位系统是根据下列哪种动物研制出来的( )A.鲤鱼 B.乌龟 C.蝙蝠 D.萤火虫【答案】C【知识点】动物与仿生【解析】【解答】 蝙蝠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雷达。故答案为:C。【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15.(2023八上·永吉月考)细菌和真菌分布比较多的环境是( )A.刚烧的开水中 B.流通的货币上C.干燥的皮鞋 D.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答案】B【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解析】【解答】 A、刚烧开的水,由于温度较高,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不符合题意;B、流通的货币上由于接触的人多,细菌真菌就多,又因货币上占有汗液有机物稍多有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真菌较多,符合题意;C、干燥环境下的皮鞋,缺少水分,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不符合题意;D、由于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盐的浓度大,不利于细菌真菌吸收水分,甚至失水,因此细菌真菌较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是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例如好氧性芽孢杆菌、霉菌需要氧气,厌氧性乳酸菌、大肠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16.(2023八上·永吉月考)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一种细菌,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用孢子繁殖 B.自己制造有机物C.是多细胞生物 D.无成形的细胞核【答案】D【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解析】【解答】A、 幽门螺杆菌是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繁殖速度快,不符合题意;B、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不符合题意;D、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17.(2023八上·永吉月考)某同学在学习了微生物的知识后,用显微镜对“毛”进行了观察,观察到的结构如图所示,结构③为 ▲ ,其功能是 ▲ 。( )A.营养菌丝;吸收水和无机盐 B.营养菌丝;吸收水和有机物C.直立菌丝;吸收水和无机盐 D.直立菌丝;吸收水和有机物【答案】B【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解析】【解答】 “毛”为霉菌,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孢子。图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水分和有机物,供真菌利用。故答案为:B。【分析】真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18.(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列食物的生产过程主要利用真菌的是( )A.酸奶 B.面包 C.泡菜 D.米醋【答案】B【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制作面包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制作酸奶、泡菜用乳酸菌,酿醋用醋酸菌,醋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故答案为:B。【分析】食品制作: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③制醋—醋酸菌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⑤制作酱和酱油—霉19.(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列四种生物中,与流感病毒结构最相近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解析】【解答】 A是病毒与流感病毒结构相似,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B是细菌、C是蘑菇、D是草履虫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20.(2023八上·永吉月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 )A.基因多样性 B.染色体多样性C.DNA多样性 D.生物种类多样性【答案】A【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析】【解答】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在“[ ]”中填写相应的序号或数字,在“______”上填写相应的文字或字母)21.(2023八上·永吉月考)下图是蝗虫的形态图,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蝗虫的身体分为[ ] 部、[B]胸部、[ ] 部。(2)用手触摸蝗虫的身体感觉非常坚韧,是因为 在它的身体表面包着,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还能 水分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3)[L]是蝗虫的呼吸器官,叫作 。(4)将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将蝗虫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结果是 (填“甲”或“乙”)先死亡。【答案】(1)A;头;C;腹(2)外骨骼;防止(3)气门(4)乙【知识点】节肢动物【解析】【解答】(1)蝗虫属于昆虫,身体分为A头部、B胸部、C腹部。(2)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所以用手触摸蝗虫的身体感觉非常坚韧,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还防止水分蒸发,使它们更好适应陆地生活。(3)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L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管与胸腹部的气门相通。因此将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将蝗虫乙的胸、腹部浸入水中,结果应该是乙先死亡。【分析】图中: A头部,B胸部, C腹部, D复眼,E触角,H前足,L气门,G口器,I中足,J后足。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蝗虫有3对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22.(2023八上·永吉月考)2023年11月12日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常规挑战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曼昱获得女子单打冠军。(1)下图中,王曼昱举起的手臂中,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2)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完成复杂的运动,是因为人作为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 和 。(3)运动过后会大量出汗,这说明运动 (填“能”或“不能”)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答案】(1)收缩;舒张(2)神经系统;感觉器官(3)不能【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解析】【解答】(1)图中,王曼昱举起的手臂中,呈现屈肘动作,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2)人作为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使运动更灵活,能够完成复杂的运动。(3)在运动过程中,骨是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作用,骨骼肌是动力作用,神经系统是调节作用。运动过后会大量出汗,说明运动过程中消耗了能量,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靠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因此运动不能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23.(2023八上·永吉月考)科学家曾经使用烟草花叶病毒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在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分离时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简单,仅有内部 和外部 组成,没有 结构。(2)从结果看:烟草花叶病毒的 (选填“结构①”或“结构②”)能使烟草患病,且能够产生新的病毒。(3)烟草花叶病毒不能单独生活,必须 在活的烟草细胞中。根据烟草花叶病毒寄生的细胞类型,可以判断它是 (选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答案】(1)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细胞(2)结构①(3)寄生;植物【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解析】【解答】(1)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形态,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2)从图中看出,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将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分离并单独感染烟草,遗传物质能使烟草患病,蛋白质则不能。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正常烟草的结果看: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①能使烟草患病,且能够产生新的病毒。这是因为烟草花叶病毒能够依靠此结构内蕴含着的遗传信息,利用烟草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3)根据其寄生细胞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因此,烟草花叶病毒不能单独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的烟草细胞中。根据烟草花叶病毒寄生的细胞类型,可以判断它是植物病毒。【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2)病毒的种类很多,但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根据它们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腺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24.(2023八上·永吉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看到电视广告中某洗手液厂商标榜其洗手液有强效的抗菌能力。他们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设计并做下列实验,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9个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后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个,分别编号为A、B、C组。②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空气中20分钟,C组不做处理。③在A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抗菌洗手液,B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④将9个培养皿盖好,分别放入30℃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每天观察并记录菌落的生长状况。(1)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空气中20分钟,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一般方法中的 ;该实验为 实验,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设计A、B、C组,每组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其目的是 。(3)实验中将培养皿放入30℃的恒温箱中培养,说明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4)若A组菌落数较少,B组菌落数较多,C组无菌落,则说明 。【答案】(1)接种;对照;作对照(2)减小实验误差(3)适宜的温度(4)该洗手液有强效的抗菌能力【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解析】【解答】(1)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其中接种就是将少量细菌或真菌引进培养基上的过程。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空气中20分钟,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一般方法中的接种。该实验分为A、B、C组,在A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抗菌洗手液,B组培养皿中各加入2毫升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做不同的处理进行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变量是抗菌洗手液。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作对照(或形成对照)。(2)每组用1个培养皿做实验,数量少偶然性大;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因此,实验设计A、B、C的三组时,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实验中将培养皿放入30℃的恒温箱中培养,说明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4)统计记录结果,如果A组(有抗菌洗手液)菌落平均数较少, B组(加入的是无菌水)菌落平均数较多, C组(没有做任何处理)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抗菌洗手液具有抗菌能力。【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25.(2023八上·永吉月考)麋鹿俗称“四不像”,是国家一级珍稀物种,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后因种种原因野生麋鹿在中国消失,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1)雌性麋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据此判断,麋鹿生殖发育方式是 和 。(2)麋鹿的第三、第四蹄之间生长着特殊的皮腱膜,可以帮助它在软质基底上行走的时候避免下陷,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 的。(3)麋鹿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麋鹿种,上述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4)麋鹿是国家一级珍稀物种,保护麋鹿最有效的措施是 。【答案】(1)胎生;哺乳(2)适应(3)麋鹿种(4)建立自然保护区【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 (1)麋鹿属于哺乳动物,雌性麋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据此判断,麋鹿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2)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麋鹿的第三、第四蹄之间生长着特殊的皮腱膜,可以帮助它在软质基底上行走的时候避免下陷,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麋鹿属于偶蹄目,鹿科,麋鹿属,麋鹿种,上述分类单位中最小的是种。(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麇鹿是国家一级珍稀物种,保护麋鹿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1月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1月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