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1.(2024九上·平湖期末)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记载,描述的是人体的(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泌尿系统【答案】B【知识点】血液循环【解析】【分析】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解答】 诸血皆归于心 ,说的的心脏血液或者血管,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说的是血管以及血液循环。所以描述的是人体的循环系统。故答案为:B。2.(2024九上·平湖期末)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下列材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单质的是( )A.合成塑料 B.合成纤维C.合成橡胶 D.纳米金属材料【答案】D【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单质分为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和由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解答】 合成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 所以合成材料不符合单质的定义。 纳米金属材料是形成纳米晶粒的金属,属于单质。故答案为:D。3.(2024九上·平湖期末)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B.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兔毛C.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多种纯物质混合成混合物,是物理变化;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纯物质,亦是物理变化。【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产生新物质亚硫酸钠,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兔毛,兔毛变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 潮解是指某些物质(多指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或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渐变得潮湿、滑润,最后物质就会从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溶液的现象。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潮解仅涉及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即从固体变为溶液,而没有涉及化学成分的改变 ,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钠的缘故,D错误;故答案为:C。4.(2024九上·平湖期末)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出土了金箔、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其中一件残缺的黄金面具尤为惊艳。黄金面具能够长时间保存而没有被腐蚀,主要原因是( )A.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B.黄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C.黄金的金属活动性弱 D.黄金的密度比较大【答案】C【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知,越往右边的,金属活动性越弱, 黄金的金属活动性最弱。【解答】A.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没有被腐蚀没有联系,延展性可以制作金首饰,A错误;B.黄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没有被腐蚀没有联系,导热性好可以做炊具,B错误;C.黄金的金属活动性弱,化学性质稳定, 不会被腐蚀,C正确;D.黄金的密度比较大,密度比较大和没有被腐蚀没有直接联系,D错误;故答案为:C。5.(2024九上·平湖期末)力和运动、功和能量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力和运动、功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做功C.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D.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答案】B【知识点】功;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分析】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解答】A.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动能,A正确;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不一定做功,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力就不做功,B错误;C.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C正确;D.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D正确;故答案为:B。6.(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人的舌能够品尝出酸味,是因为氢离子接触了味蕾上酸味的味细胞,下列物质能够形成酸味的是( )A.硫酸钙:CaSO4 B.碳酸氢钠: NaHCO3C.氢氧化铝:AI(OH)3 D.硼酸:H3BO3【答案】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解答】A.硫酸钙属于中性,不合题意;B.碳酸氢钠:NaHCO3,碱性,不合题意;C.氢氧化铝:AI(OH)3,碱性,不合题意;D. 硼酸 ,酸性,合题意;故答案为:D。7.(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瓶塞的机械能减少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答案】A【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解答】A. 突然塞子跳起来,气体膨胀,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A正确;B应该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错误;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瓶塞的机械能增加,C错误;D.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错误;故答案为:A。8.(2024九上·平湖期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氧(即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即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反应H2+CuOCu+H2O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A.H2 B.CuO C.Cu D.H2O【答案】A【知识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叫氧化剂。【解答】 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还原剂也是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其产物叫氧化产物。 H2 得到氧变成水,属于还原剂。故答案为:A。9.(2024九上·平湖期末)人体内的物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下列人的各项活动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无关的是( )A.排泄和排粪 B.洗澡沐浴C.饮水进食 D.细胞的呼吸作用【答案】B【知识点】水盐平衡【解析】【分析】 保持水分平衡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通过适量饮水、合理饮食和避免脱水因素,我们可以有效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解答】 A.排泄是指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把所产生的不能再利用的(尿素、尿酸、二氧化碳、氨等)、过剩的(水和无机盐类) 以及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药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肾脏形成尿的方式来完成,排泄可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A不合题意;B. 洗澡沐浴不会导致人体吸收或在排出水以及无机盐,B合乎题意;C. 饮水进食,吸收水和无机盐,C不合题意;D. 细胞的呼吸作用会排出二氧化碳产生水,影响水盐平衡,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0.(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关于血液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气含量高B.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一定减少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减少【答案】C【知识点】血液循环【解析】【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再返回心脏的过程。体循环的起点在左心室,路径是血液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流出,进入全身。然后通过动脉分支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在组织细胞周围,血液释放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收集二氧化碳和废物。接着血液通过静脉回流,逐渐汇集成较大的静脉,通过上腔静脉(收集上半身血液)和下腔静脉(收集下半身血液)返回右心房。肺循环: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肺部,进行氧气交换,然后返回心脏的过程。肺循环的起点在右心室,路径是血液从右心室通过肺动脉流向肺部。在肺部,血液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解答】A.血管⑥为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含氧量高,血管⑤为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含氧量低,A正确B.①)和②以及③和④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不一定减少,比如流过小肠,营养物质增加,C正确;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一定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C。1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为使用同一个滑轮拉升相同物体的两种不同方式(不计绳重和摩擦),关于滑轮的两种使用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为动滑轮,图乙为定滑轮B.F1C.图乙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D.图甲机械效率小于图乙机械效率【答案】B【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 动滑轮是指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省力杠杆)。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最多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不省功。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解答】A.图甲为动滑轮,图乙为定滑轮,A正确B .F1C.图乙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定滑轮支点在圆心处,C正确;D.图甲要克服滑轮重做功,所以甲机械效率小于图乙机械效率,D正确;故答案为:B。12.(2024九上·平湖期末)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多样的结构和器官,下列关于人体的某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描述不对应的是( )选项 结构特点 功能A 毛细血管壁极薄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B 小肠绒毛数量巨大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C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有利于心脏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D 膀胱壁伸缩性很大 产生尿液,保持体内水盐平衡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心脏和血管;泌尿系统【解析】【分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壁的肌肉最厚,使血液获得的动力大,血液流动的远 。【解答】A. 毛细血管壁极薄,营养物质很容易进入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 小肠绒毛数量巨大 ,小肠绒毛增加了物质交换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B正确;C.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心室壁承受较大压强, 有利于心脏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 ,C正确;D. 膀胱壁伸缩性很大 ,利于储存尿液,肾脏产生尿液,D错误;故答案为:D。13.(2024九上·平湖期末)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值相等,如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氢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已知元素R的离子符号R3+,则由R元素形成盐的化学式为( )A.RSO4 B.R(OH)3 C.R2O3 D.RCl3【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正负化合价为零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值相等, 已知元素R的离子符号R3+,所以R元素化合价为+3价,A中R元素化合价为+2价,B属于碱,C属于氧化物,D属于盐且化合价为+3价,且符合元素化合价为零的原则,D正确;保存进入下一题故答案为:D。14.(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光滑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不计空气阻力),错误的是( )A.小球滚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相同的动能C.小球在C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机械能小D.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的重力势能【答案】C【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解析】【分析】 机械能守恒是指在只有在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势能可以是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等。【解答】 A. 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动了距离,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为是粗糙的弧形轨道,所以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 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C. 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小球在C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机械能小 ,故C正确;D. 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2024九上·平湖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中接入“6V 6W”的灯泡L,在a、b之间接入一段导线时,闭合开关,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断开开关,在a、b之间换接入一个“6V 3W”的灯泡后,再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将变亮 B.电路总功率变大C.换接灯泡的亮度大于灯泡L D.换接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W【答案】C【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判断出换接“6V 6W"的灯泡后,电路中总电阻的阻值变化,进而判断出电流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判断灯L的实际功率以及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情况.【解答】当电路中接入“6V 6W”的灯泡L,在a、b之间接入一段导线时,闭合开关,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断开开关,在a、b之间换接入一个“6V 3W”的灯泡后,由于串联分压, 新接灯泡电阻更大,分压更多,灯泡L将变暗,且换接灯泡的亮度大于灯泡L,电路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电路总功率减小, 换接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3W,C正确;故答案为:C。16.(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学查找了某天晚餐所吃食物(不包括米饭)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这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表所示:营养素 A(%) B(%) C(%) D(%)土豆 75.9 20.1 1.7 0.1牛肉 68.9 0 20.1 10.2卿鱼 76.5 0 17.6 4.1(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其中B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 。(2)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建议,小嘉同学该天的食物还应该增加 食物。(选填“畜禽类”、“蔬菜类”、“谷薯类”)【答案】(1)糖类(2)蔬菜类【知识点】食物与营养【解析】【分析】马铃薯中的水、糖类(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牛肉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油脂含量较高;鲫鱼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故根据表格中的数据,A为水,B为糖类,C为蛋白质,D为脂肪。【解答】(1)马铃薯中的水、糖类(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所以B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糖类;(2) 小嘉同学该天的食物还应该增加蔬菜类食物,增加维生素以及纤维素摄入。17.(2024九上·平湖期末)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2)图乙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答案】(1)H++OH-=H2O(2)Na+【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由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解答】(1)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以及氯化钠,所以图乙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18.(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①”和“剪刀②"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人在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其原理相当于剪刀 。(选填“①"或“②”)的作用。图中“小分子物质”的名称为 。【答案】①;葡萄糖【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解答】人在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 ,是因为淀粉变为麦芽糖, 其原理相当于剪刀 ① ,淀粉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图中“小分子物质”的名称为葡萄糖。19.(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学展示给大家一幅“特殊烧水装置图”,如图所示,表达了他对自然界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1)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通过 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2)结合本图内容,图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为:太阳能→化学能→ →电能。(3)电热水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的温度上升,但是烧开后的热水不能通过降低温度,使电炉产生电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是 。【答案】(1)核聚变(2)机械能(3)有方向性【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核裂变与核聚变【解析】【分析】本题是关于能量转化的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能量转化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解答】(1)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通过核聚变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聚变原理是氢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变为氦原子以及氢原子,同时产生巨大能量;(2)发电机最终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图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为 太阳能→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3) 电热水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的温度上升,但是烧开后的热水不能通过降低温度,使电炉产生电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是 有方向性的,热量能自发从高温传向低温,机械能全部转为内能,但反过来内能不能自发的全部转化为机械能。20.(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表格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取自肾脏的不同部位(单位:克/100毫升)。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甲 90 8 0.1 0.03 0.72乙 98 0.03 0.1 0.03 0.72丙 96 0 0 1.8 1.1(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图中的 (填序号)构成的。(2)分析表中甲、乙、丙三种液体成分及含量,你认为取自于图中结构②内的液体为 。(选填“甲”.“乙”.“丙”)【答案】(1)①②③(2)乙【知识点】泌尿系统;肾单位模型【解析】【分析】 肾单位指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简单来讲是指的肾脏的最基本的组成。人体有两个肾,共有两百万个肾单位 。【解答】 (1)图中①表示肾小管,②表示肾小囊,③表示肾小球;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2)液体乙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因此液体乙是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抽取原尿的结构部位为肾小囊。液体丙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说明液体丙为尿液。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会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以取自于图中结构②内的液体为乙。21.(2024九上·平湖期末)某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1600 imp/kW·h”的字样。将某品牌的电饭锅(电路图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中,只让它处于高温档单独工作12分钟,这段时间内电能表的指示灯烁了320imp(次)。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kW·h”是 的单位。(2)电饭锅的开关S连接在 接线柱(选填“bc”.“cd”)。(3)该电饭锅在12分钟内的实际功率为 瓦。【答案】(1)电能(或电功)(2)cd(3)1000【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解析】【分析】1600 imp/(kW●h)表示电能表指示灯每闪烁1600次,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kW●h。【解答】(1)kW·h是电能的单位。1kW·h表示乙1kW的功率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2) 电饭锅的开关S连接在cd接线柱,此时R2被短路,只有R1连通,电路电流最大,功率最大,处于高温档。(3) 该电饭锅在12分钟内的实际功率为22.(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为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吊车通过液压伸缩撑杆DE推动吊臂OB,使吊臂OB绕О点转动至图示位置,然后用钢绳通过滑轮将货物缓慢吊起。(1)若液压伸缩撑杆DE推动吊臂OB的力为动力,则当吊臂转到图示位置,吊臂相当于 (选填“省力”、“等臂”、“费力”)杠杆。(2)使用该吊车起吊过重的物体时,可能会导致吊车侧翻,为了避免发生吊车侧翻事故,可以适当 (选填“延长”、“缩短”)吊臂OB的长度。(3)吊车的吊臂上安装了由滑轮A和滑轮B组成的滑轮组。与工人直接搬运货物到高处相比,使用该滑轮组将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可以实现____。A.省力 B.省功 C.提高功率 D.增加有用功【答案】(1)费力(2)缩短(3)A;C【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机械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机械可以加快做功的快慢,功率会变大。【解答】(1) 若液压伸缩撑杆DE推动吊臂OB的力为动力,O为支点,明显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则当吊臂转到图示位置,吊臂相当于费力杠杆。(2) 使用该吊车起吊过重的物体时,可能会导致吊车侧翻,为了避免发生吊车侧翻事故,可以适当 缩短OB的长度。 这样阻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不变,动力减小,可以避免发生吊车侧翻事故 。(3)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有用功是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有用功不变。使用机械,做功会更快,所以功率会变大。故答案为:AC。23.(2024九上·平湖期末)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嘉做了如表所示的四个实验。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1)根据以上实验产生的现象,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④中反应的现象为 。(2)试管①中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呢 小嘉在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试管①中,再滴入少量 ,无明显现象,就能说明①中也发生了反应。(3)小嘉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 产生。【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2)无色酚酞(或可溶性铜盐、铁盐)(3)气体或沉淀【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复分解反应基本条件: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解答】(1)硫酸和硝酸钡溶液会产生硫酸钡沉淀;(2) 小嘉在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试管①中,再滴入少量无色酚酞 ,酚酞遇碱变红色,如果没变色,说明氢氧化钠被反应掉,所以就能说明①中也发生了反应。(3) ② 无明显现象, ① 中产生水, ③ 产生气体, ④ 产生沉淀,所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产生。24.(2024九上·平湖期末)凝乳酶是一种促使乳汁发生凝结的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先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分钟,再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实验组别 A B C D D F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凝乳时间(分钟)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1)该实验探究基于的假设是 。(2)实验中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水浴15分钟后再混合,而不采用先将酶和乳汁混合再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 。(3)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实验中重要的实验思想。在本实验中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____。A.各组实验中凝乳酶溶液体积相同、乳汁体积相同B.同组实验中凝乳酶和乳汁的体积相同C.各组实验中乳汁的种类要相同【答案】(1)凝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与温度有关(2)防止凝乳酶与乳汁混合后在水浴过程中发生催化反应(3)A;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解答】(1)由表格可知,实验变量是温度,所以该实验探究基于的假设 凝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与温度有关;(2)先水浴达到预定温度,防止凝乳酶与乳汁混合后,在温度达到预定温度过程中,已经发生催化作用。(3)应该控制凝乳酶溶液体积相同, 乳汁体积相同 , 乳汁的种类要相同 ,但不是控制凝乳酶和乳汁的体积相同 ,AC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AC。25.(2024九上·平湖期末)在学校举行的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上,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原装置中的两个盛放煤油且装有电阻丝的烧瓶,用两根电阻丝R1、R2(R1>R2)和PE保鲜膜代替(如下图所示,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元件没有展示)。将相同的保鲜膜缠绕电阻丝一圈,向下拉紧绷直后用夹子固定在木板上,保鲜膜受热熔化后会断裂。比较保鲜膜熔化断裂所需时间,即可比较相同时间内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1)改进实验的方案中,将电阻丝R1、R2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为了 。(2)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活动记录单,并记录了实验数据。请你在表中“ ”处填上缺失的项目 。实验序号 电流值(A) 电阻丝 1 1 R1 10R2 72 1.2 R1 8R2 53 1.5 R1 4R2 2(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有关。(4)反思:该实验中保鲜膜受到夹子的拉力大小较难控制完全相同,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误差,针对这个问题,你的改进方法是 。【答案】(1)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只写出通电时间或电流相同,得1分)(2)保鲜膜熔断时间(秒)(不写单位,得1分)(3)电流和电阻(只写一项得1分,出现错误不得分)(4)在保鲜膜下面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或质量相等的物体)【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用煤油膨胀多少来反映,煤油膨胀的越多,产生的电热越多,电热跟电流、通电时间、电阻有关.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电热越多;在电流和电阻一定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电热越多;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电热越多。【解答】(1) 将电阻丝R1、R2串联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2) 通过比较保鲜膜熔化断裂所需时间,即可比较相同时间内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所以 “ ”处填上缺失的项目为 保鲜膜熔断时间(秒) ;(3)由表格可得改变的量为电流和电阻,所以可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有关;(4) 在保鲜膜下面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钩码重力相等,利用重力来替代夹子的拉力大小。26.(2024九上·平湖期末)某科学小组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浓盐酸的性质。当打开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时,观察到瓶口冒出大量白雾。小组成员对白雾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小嘉:白雾可能是小水珠小禾:白雾可能是氯化氢气体小宁:白雾可能是盐酸的小液滴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由氯化氢分子构成。(1)小嘉分析认为小禾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小嘉的理由是 。(2)为了验证小嘉.小禾.小宁的猜想是否正确,科学小组设计图甲实验:将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敞口的浓盐酸试剂瓶口上方,观察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从而证明 的猜想是错误的。(3)为了确认白雾的成分,科学小组又设计了乙图实验,将浓盐酸的瓶盖打开后,将内璧涂有某溶液的烧杯罩在瓶口上方,不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内壁的溶液产生了白色浑浊。实验结论: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请写出烧杯内壁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氯化氢气体是无色的(2)小嘉和小禾(3)HCl+AgNO3=AgCl↓+HNO3【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氯化氢常温下呈 气态,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可制得盐酸。纯净的硫酸和硝酸是无色液体。打开盛有浓盐酸和稀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并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浓盐酸上方的蓝色石蕊试纸很快变红,在稀盐酸上方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较慢,说明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解答】(1) 氯化氢气体是无色的 ,肉眼无法可见;(2)水珠不可能让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也不可能让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所以小嘉和小禾的猜想是错误的。(3)盐酸加速硝酸银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27.(2024九上·平湖期末)慢跑运动已逐渐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为了监测人体在慢跑过程中某些生理变化,佩戴运动手表可以获得丰富的运动数据。如图所示为某人完成一次慢跑5公里,通过运动手表所获得的某些运动数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本次慢跑过程中,佩戴在手腕上运动手表能测出人的心率,是因为人的心率与 相等。(2)在“无氧耐力”的9分钟内,人体肌肉细胞进行 ,产生较多的乳酸。(3)燃脂是指消耗人体内的脂肪,燃脂属于代谢中的 作用。(4)请根据图中心率变化曲线图,尝试解释前⒉分钟的慢跑过程中,人的心率迅速变化的原因: 。【答案】(1)脉搏(2)无氧呼吸(3)异化(4)人体从安静到运动时,人体所需能量迅速增加,需要通过加快呼吸作用产生更多能量,增加心率可以使血液在相同时间内运输更多的氧气供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解析】【分析】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解答】(1)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 脉搏是心脏收缩时,泵出血液所引起的动脉跳动。脉搏数同心脏的跳动次数一样。(2)因为是“无氧耐力”,所以进行无氧呼吸,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3)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过程属于异化作用;(4) 人体所需能量迅速增加, 无氧呼吸无法提供大量能量,只有通过有氧呼吸才能产生大量能量,所以增加心率可以使血液在相同时间内运输更多的氧气供细胞进行呼吸作用。28.(2024九上·平湖期末)亚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矿车是中国制造的徐工DE400。该矿车搭配的是一台电控高性能柴油机,矿车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型号 DE400自重 260吨最大载重 400吨最高时速 50千米/时发动机 柴油机额定功率 2800千瓦(1)柴油机属于内燃机,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相似。柴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2)徐工矿车DE400以额定功率并保持10米/秒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00米,矿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答案】(1)做功(2)解法一:F=P/v=2800000W÷10m/s=2.8×105NW=Fs=2.8×105N×1000m=2.8×108J解法二:t=s/v=1000m÷10m/s=100sW=Pt=2.8×106W×100s=2.8×108J【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热机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 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中往复运动,从汽缸的一端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也叫行程。【解答】(1) 在发动机内部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即为做功冲程(又称做功行程),柴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2)牵引力等于功率除以速度,牵引力乘以运动路程等于牵引力所做功。29.(2024九上·平湖期末)电热砂锅工作时先用高挡加热锅内汤料至沸腾,再用低挡持续加热食物,使食物“汤浓味鲜”。(1)某次烹饪一共用时6小时,电功率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本次烹饪共消耗多少电能 (2)用电热砂锅将2千克20℃汤料加热至60℃,汤料吸收的多少热量 (已知汤料的主要成分为水,比热约为4200J/(Kg ℃))(3)第(2)小题中,若电热砂锅产生热量的80%被汤料吸收,则电热砂锅使至少需要工作多少时间 【答案】(1)W=W1+W2=P1t1+P2t2=0.42KW×1h+0.1KW×5h=0.92kW·h(2)Q吸=cmδt=4200J/(Kg ℃)×2Kg×(60℃-20℃)=3.36×105JW= Q吸/0.8=3.36×105J/0.8=4.2×105J(3)t=W/P=4.2×105J/420W=1000s【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电能等于电功率与时间的乘积;(2)吸收的热量等于比热与升高的温度以及质量的乘积;(3)利用电热砂锅产生热量的80%被汤料吸收, 求解消耗的电能,电能除以功率等于时间。30.(2024九上·平湖期末)高纯度的MnO2主要用于制造干电池。科学活动小组同学得到某MnO2样品(主要含有杂质MnCO3,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了测定此样品中MnO2的含量,把10g MnO2样品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与之充分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次数 1 2 3 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体质量(g) 9.425 8.85 8.275 7.82请根据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 克。(2)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 次实验。(3)第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7.82(2)4(3)MnCO3+H2SO4=MnSO4+H2O+CO2↑115 151 44(10-8.85)g x yx=1.51gy=0.44gMnSO4%=1.51g/(1.15+20-0.44)g≈7.3%【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样品中碳酸锰和硫酸反应,反应后固体减少质量就是反应碳酸锰的质量,第4次反应中稀硫酸过量,碳酸锰全部反应,杂质碳酸锰的质量共为10g-7.82g=2.18g;【解答】(1)第1、2、3、4次反应碳酸锰质量分别为10g-9.425g=0.575g、 9.425g-8.85g=0.575g、8.85g-8.275g=0.575g、8.275g-7.82g=0.455g,此时 MnCO3 已经反应完全,所以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7.82g;(2)10g硫酸能消耗0.575gMnCO3,但第4次只消耗了0.455gMnCO3,所以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4次实验;(3)利用方程式计算产生的硫酸锰的质量,硫酸锰质量除以溶液质量等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1.(2024九上·平湖期末)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记载,描述的是人体的(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泌尿系统2.(2024九上·平湖期末)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下列材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单质的是( )A.合成塑料 B.合成纤维C.合成橡胶 D.纳米金属材料3.(2024九上·平湖期末)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B.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兔毛C.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4.(2024九上·平湖期末)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出土了金箔、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其中一件残缺的黄金面具尤为惊艳。黄金面具能够长时间保存而没有被腐蚀,主要原因是( )A.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B.黄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C.黄金的金属活动性弱 D.黄金的密度比较大5.(2024九上·平湖期末)力和运动、功和能量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力和运动、功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做功C.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D.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6.(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人的舌能够品尝出酸味,是因为氢离子接触了味蕾上酸味的味细胞,下列物质能够形成酸味的是( )A.硫酸钙:CaSO4 B.碳酸氢钠: NaHCO3C.氢氧化铝:AI(OH)3 D.硼酸:H3BO37.(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瓶塞的机械能减少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8.(2024九上·平湖期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氧(即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即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反应H2+CuOCu+H2O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A.H2 B.CuO C.Cu D.H2O9.(2024九上·平湖期末)人体内的物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下列人的各项活动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无关的是( )A.排泄和排粪 B.洗澡沐浴C.饮水进食 D.细胞的呼吸作用10.(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关于血液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气含量高B.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一定减少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减少1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为使用同一个滑轮拉升相同物体的两种不同方式(不计绳重和摩擦),关于滑轮的两种使用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为动滑轮,图乙为定滑轮B.F1C.图乙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D.图甲机械效率小于图乙机械效率12.(2024九上·平湖期末)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多样的结构和器官,下列关于人体的某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描述不对应的是( )选项 结构特点 功能A 毛细血管壁极薄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B 小肠绒毛数量巨大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C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有利于心脏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D 膀胱壁伸缩性很大 产生尿液,保持体内水盐平衡A.A B.B C.C D.D13.(2024九上·平湖期末)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值相等,如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氢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已知元素R的离子符号R3+,则由R元素形成盐的化学式为( )A.RSO4 B.R(OH)3 C.R2O3 D.RCl314.(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光滑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不计空气阻力),错误的是( )A.小球滚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相同的动能C.小球在C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机械能小D.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的重力势能15.(2024九上·平湖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中接入“6V 6W”的灯泡L,在a、b之间接入一段导线时,闭合开关,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断开开关,在a、b之间换接入一个“6V 3W”的灯泡后,再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将变亮 B.电路总功率变大C.换接灯泡的亮度大于灯泡L D.换接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W16.(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学查找了某天晚餐所吃食物(不包括米饭)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这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表所示:营养素 A(%) B(%) C(%) D(%)土豆 75.9 20.1 1.7 0.1牛肉 68.9 0 20.1 10.2卿鱼 76.5 0 17.6 4.1(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其中B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 。(2)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建议,小嘉同学该天的食物还应该增加 食物。(选填“畜禽类”、“蔬菜类”、“谷薯类”)17.(2024九上·平湖期末)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2)图乙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18.(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①”和“剪刀②"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人在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其原理相当于剪刀 。(选填“①"或“②”)的作用。图中“小分子物质”的名称为 。19.(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学展示给大家一幅“特殊烧水装置图”,如图所示,表达了他对自然界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1)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通过 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2)结合本图内容,图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为:太阳能→化学能→ →电能。(3)电热水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的温度上升,但是烧开后的热水不能通过降低温度,使电炉产生电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是 。20.(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表格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取自肾脏的不同部位(单位:克/100毫升)。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甲 90 8 0.1 0.03 0.72乙 98 0.03 0.1 0.03 0.72丙 96 0 0 1.8 1.1(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图中的 (填序号)构成的。(2)分析表中甲、乙、丙三种液体成分及含量,你认为取自于图中结构②内的液体为 。(选填“甲”.“乙”.“丙”)21.(2024九上·平湖期末)某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1600 imp/kW·h”的字样。将某品牌的电饭锅(电路图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中,只让它处于高温档单独工作12分钟,这段时间内电能表的指示灯烁了320imp(次)。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kW·h”是 的单位。(2)电饭锅的开关S连接在 接线柱(选填“bc”.“cd”)。(3)该电饭锅在12分钟内的实际功率为 瓦。22.(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所示为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该吊车通过液压伸缩撑杆DE推动吊臂OB,使吊臂OB绕О点转动至图示位置,然后用钢绳通过滑轮将货物缓慢吊起。(1)若液压伸缩撑杆DE推动吊臂OB的力为动力,则当吊臂转到图示位置,吊臂相当于 (选填“省力”、“等臂”、“费力”)杠杆。(2)使用该吊车起吊过重的物体时,可能会导致吊车侧翻,为了避免发生吊车侧翻事故,可以适当 (选填“延长”、“缩短”)吊臂OB的长度。(3)吊车的吊臂上安装了由滑轮A和滑轮B组成的滑轮组。与工人直接搬运货物到高处相比,使用该滑轮组将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可以实现____。A.省力 B.省功 C.提高功率 D.增加有用功23.(2024九上·平湖期末)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嘉做了如表所示的四个实验。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1)根据以上实验产生的现象,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④中反应的现象为 。(2)试管①中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呢 小嘉在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试管①中,再滴入少量 ,无明显现象,就能说明①中也发生了反应。(3)小嘉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 产生。24.(2024九上·平湖期末)凝乳酶是一种促使乳汁发生凝结的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先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分钟,再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实验组别 A B C D D F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凝乳时间(分钟)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1)该实验探究基于的假设是 。(2)实验中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水浴15分钟后再混合,而不采用先将酶和乳汁混合再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 。(3)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实验中重要的实验思想。在本实验中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____。A.各组实验中凝乳酶溶液体积相同、乳汁体积相同B.同组实验中凝乳酶和乳汁的体积相同C.各组实验中乳汁的种类要相同25.(2024九上·平湖期末)在学校举行的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上,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原装置中的两个盛放煤油且装有电阻丝的烧瓶,用两根电阻丝R1、R2(R1>R2)和PE保鲜膜代替(如下图所示,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等元件没有展示)。将相同的保鲜膜缠绕电阻丝一圈,向下拉紧绷直后用夹子固定在木板上,保鲜膜受热熔化后会断裂。比较保鲜膜熔化断裂所需时间,即可比较相同时间内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1)改进实验的方案中,将电阻丝R1、R2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为了 。(2)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活动记录单,并记录了实验数据。请你在表中“ ”处填上缺失的项目 。实验序号 电流值(A) 电阻丝 1 1 R1 10R2 72 1.2 R1 8R2 53 1.5 R1 4R2 2(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有关。(4)反思:该实验中保鲜膜受到夹子的拉力大小较难控制完全相同,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误差,针对这个问题,你的改进方法是 。26.(2024九上·平湖期末)某科学小组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浓盐酸的性质。当打开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时,观察到瓶口冒出大量白雾。小组成员对白雾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小嘉:白雾可能是小水珠小禾:白雾可能是氯化氢气体小宁:白雾可能是盐酸的小液滴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由氯化氢分子构成。(1)小嘉分析认为小禾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小嘉的理由是 。(2)为了验证小嘉.小禾.小宁的猜想是否正确,科学小组设计图甲实验:将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敞口的浓盐酸试剂瓶口上方,观察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从而证明 的猜想是错误的。(3)为了确认白雾的成分,科学小组又设计了乙图实验,将浓盐酸的瓶盖打开后,将内璧涂有某溶液的烧杯罩在瓶口上方,不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内壁的溶液产生了白色浑浊。实验结论: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请写出烧杯内壁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2024九上·平湖期末)慢跑运动已逐渐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为了监测人体在慢跑过程中某些生理变化,佩戴运动手表可以获得丰富的运动数据。如图所示为某人完成一次慢跑5公里,通过运动手表所获得的某些运动数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本次慢跑过程中,佩戴在手腕上运动手表能测出人的心率,是因为人的心率与 相等。(2)在“无氧耐力”的9分钟内,人体肌肉细胞进行 ,产生较多的乳酸。(3)燃脂是指消耗人体内的脂肪,燃脂属于代谢中的 作用。(4)请根据图中心率变化曲线图,尝试解释前⒉分钟的慢跑过程中,人的心率迅速变化的原因: 。28.(2024九上·平湖期末)亚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矿车是中国制造的徐工DE400。该矿车搭配的是一台电控高性能柴油机,矿车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型号 DE400自重 260吨最大载重 400吨最高时速 50千米/时发动机 柴油机额定功率 2800千瓦(1)柴油机属于内燃机,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相似。柴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2)徐工矿车DE400以额定功率并保持10米/秒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00米,矿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9.(2024九上·平湖期末)电热砂锅工作时先用高挡加热锅内汤料至沸腾,再用低挡持续加热食物,使食物“汤浓味鲜”。(1)某次烹饪一共用时6小时,电功率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本次烹饪共消耗多少电能 (2)用电热砂锅将2千克20℃汤料加热至60℃,汤料吸收的多少热量 (已知汤料的主要成分为水,比热约为4200J/(Kg ℃))(3)第(2)小题中,若电热砂锅产生热量的80%被汤料吸收,则电热砂锅使至少需要工作多少时间 30.(2024九上·平湖期末)高纯度的MnO2主要用于制造干电池。科学活动小组同学得到某MnO2样品(主要含有杂质MnCO3,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了测定此样品中MnO2的含量,把10g MnO2样品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与之充分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次数 1 2 3 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体质量(g) 9.425 8.85 8.275 7.82请根据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 克。(2)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 次实验。(3)第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血液循环【解析】【分析】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解答】 诸血皆归于心 ,说的的心脏血液或者血管,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说的是血管以及血液循环。所以描述的是人体的循环系统。故答案为:B。2.【答案】D【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解析】【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单质分为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和由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解答】 合成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 所以合成材料不符合单质的定义。 纳米金属材料是形成纳米晶粒的金属,属于单质。故答案为:D。3.【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多种纯物质混合成混合物,是物理变化;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纯物质,亦是物理变化。【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产生新物质亚硫酸钠,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兔毛,兔毛变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 潮解是指某些物质(多指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或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渐变得潮湿、滑润,最后物质就会从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溶液的现象。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潮解仅涉及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即从固体变为溶液,而没有涉及化学成分的改变 ,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钠的缘故,D错误;故答案为:C。4.【答案】C【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知,越往右边的,金属活动性越弱, 黄金的金属活动性最弱。【解答】A.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没有被腐蚀没有联系,延展性可以制作金首饰,A错误;B.黄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没有被腐蚀没有联系,导热性好可以做炊具,B错误;C.黄金的金属活动性弱,化学性质稳定, 不会被腐蚀,C正确;D.黄金的密度比较大,密度比较大和没有被腐蚀没有直接联系,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B【知识点】功;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分析】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解答】A.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动能,A正确;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不一定做功,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力就不做功,B错误;C.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C正确;D.功和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D正确;故答案为:B。6.【答案】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解答】A.硫酸钙属于中性,不合题意;B.碳酸氢钠:NaHCO3,碱性,不合题意;C.氢氧化铝:AI(OH)3,碱性,不合题意;D. 硼酸 ,酸性,合题意;故答案为:D。7.【答案】A【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解答】A. 突然塞子跳起来,气体膨胀,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A正确;B应该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错误;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瓶塞的机械能增加,C错误;D.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错误;故答案为:A。8.【答案】A【知识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叫氧化剂。【解答】 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还原剂也是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其产物叫氧化产物。 H2 得到氧变成水,属于还原剂。故答案为:A。9.【答案】B【知识点】水盐平衡【解析】【分析】 保持水分平衡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通过适量饮水、合理饮食和避免脱水因素,我们可以有效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解答】 A.排泄是指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把所产生的不能再利用的(尿素、尿酸、二氧化碳、氨等)、过剩的(水和无机盐类) 以及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药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肾脏形成尿的方式来完成,排泄可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A不合题意;B. 洗澡沐浴不会导致人体吸收或在排出水以及无机盐,B合乎题意;C. 饮水进食,吸收水和无机盐,C不合题意;D. 细胞的呼吸作用会排出二氧化碳产生水,影响水盐平衡,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0.【答案】C【知识点】血液循环【解析】【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再返回心脏的过程。体循环的起点在左心室,路径是血液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流出,进入全身。然后通过动脉分支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在组织细胞周围,血液释放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收集二氧化碳和废物。接着血液通过静脉回流,逐渐汇集成较大的静脉,通过上腔静脉(收集上半身血液)和下腔静脉(收集下半身血液)返回右心房。肺循环: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肺部,进行氧气交换,然后返回心脏的过程。肺循环的起点在右心室,路径是血液从右心室通过肺动脉流向肺部。在肺部,血液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解答】A.血管⑥为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含氧量高,血管⑤为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含氧量低,A正确B.①)和②以及③和④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不一定减少,比如流过小肠,营养物质增加,C正确;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一定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C。11.【答案】B【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 动滑轮是指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省力杠杆)。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最多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不省功。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解答】A.图甲为动滑轮,图乙为定滑轮,A正确B .F1C.图乙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定滑轮支点在圆心处,C正确;D.图甲要克服滑轮重做功,所以甲机械效率小于图乙机械效率,D正确;故答案为:B。12.【答案】D【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心脏和血管;泌尿系统【解析】【分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壁的肌肉最厚,使血液获得的动力大,血液流动的远 。【解答】A. 毛细血管壁极薄,营养物质很容易进入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 小肠绒毛数量巨大 ,小肠绒毛增加了物质交换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B正确;C.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心室壁承受较大压强, 有利于心脏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 ,C正确;D. 膀胱壁伸缩性很大 ,利于储存尿液,肾脏产生尿液,D错误;故答案为:D。13.【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正负化合价为零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元素的化合价与该元素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值相等, 已知元素R的离子符号R3+,所以R元素化合价为+3价,A中R元素化合价为+2价,B属于碱,C属于氧化物,D属于盐且化合价为+3价,且符合元素化合价为零的原则,D正确;保存进入下一题故答案为:D。14.【答案】C【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解析】【分析】 机械能守恒是指在只有在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势能可以是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等。【解答】 A. 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动了距离,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为是粗糙的弧形轨道,所以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 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C. 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小球在C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机械能小 ,故C正确;D. 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答案】C【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判断出换接“6V 6W"的灯泡后,电路中总电阻的阻值变化,进而判断出电流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判断灯L的实际功率以及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情况.【解答】当电路中接入“6V 6W”的灯泡L,在a、b之间接入一段导线时,闭合开关,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断开开关,在a、b之间换接入一个“6V 3W”的灯泡后,由于串联分压, 新接灯泡电阻更大,分压更多,灯泡L将变暗,且换接灯泡的亮度大于灯泡L,电路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电路总功率减小, 换接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3W,C正确;故答案为:C。16.【答案】(1)糖类(2)蔬菜类【知识点】食物与营养【解析】【分析】马铃薯中的水、糖类(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牛肉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油脂含量较高;鲫鱼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故根据表格中的数据,A为水,B为糖类,C为蛋白质,D为脂肪。【解答】(1)马铃薯中的水、糖类(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所以B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糖类;(2) 小嘉同学该天的食物还应该增加蔬菜类食物,增加维生素以及纤维素摄入。17.【答案】(1)H++OH-=H2O(2)Na+【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由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解答】(1)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以及氯化钠,所以图乙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18.【答案】①;葡萄糖【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解答】人在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 ,是因为淀粉变为麦芽糖, 其原理相当于剪刀 ① ,淀粉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图中“小分子物质”的名称为葡萄糖。19.【答案】(1)核聚变(2)机械能(3)有方向性【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核裂变与核聚变【解析】【分析】本题是关于能量转化的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能量转化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解答】(1)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通过核聚变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聚变原理是氢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变为氦原子以及氢原子,同时产生巨大能量;(2)发电机最终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图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为 太阳能→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3) 电热水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的温度上升,但是烧开后的热水不能通过降低温度,使电炉产生电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是 有方向性的,热量能自发从高温传向低温,机械能全部转为内能,但反过来内能不能自发的全部转化为机械能。20.【答案】(1)①②③(2)乙【知识点】泌尿系统;肾单位模型【解析】【分析】 肾单位指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简单来讲是指的肾脏的最基本的组成。人体有两个肾,共有两百万个肾单位 。【解答】 (1)图中①表示肾小管,②表示肾小囊,③表示肾小球;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2)液体乙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因此液体乙是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抽取原尿的结构部位为肾小囊。液体丙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说明液体丙为尿液。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会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以取自于图中结构②内的液体为乙。21.【答案】(1)电能(或电功)(2)cd(3)1000【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解析】【分析】1600 imp/(kW●h)表示电能表指示灯每闪烁1600次,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kW●h。【解答】(1)kW·h是电能的单位。1kW·h表示乙1kW的功率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2) 电饭锅的开关S连接在cd接线柱,此时R2被短路,只有R1连通,电路电流最大,功率最大,处于高温档。(3) 该电饭锅在12分钟内的实际功率为22.【答案】(1)费力(2)缩短(3)A;C【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机械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机械可以加快做功的快慢,功率会变大。【解答】(1) 若液压伸缩撑杆DE推动吊臂OB的力为动力,O为支点,明显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则当吊臂转到图示位置,吊臂相当于费力杠杆。(2) 使用该吊车起吊过重的物体时,可能会导致吊车侧翻,为了避免发生吊车侧翻事故,可以适当 缩短OB的长度。 这样阻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不变,动力减小,可以避免发生吊车侧翻事故 。(3)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有用功是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有用功不变。使用机械,做功会更快,所以功率会变大。故答案为:AC。23.【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2)无色酚酞(或可溶性铜盐、铁盐)(3)气体或沉淀【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复分解反应基本条件: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解答】(1)硫酸和硝酸钡溶液会产生硫酸钡沉淀;(2) 小嘉在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试管①中,再滴入少量无色酚酞 ,酚酞遇碱变红色,如果没变色,说明氢氧化钠被反应掉,所以就能说明①中也发生了反应。(3) ② 无明显现象, ① 中产生水, ③ 产生气体, ④ 产生沉淀,所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产生。24.【答案】(1)凝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与温度有关(2)防止凝乳酶与乳汁混合后在水浴过程中发生催化反应(3)A;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解答】(1)由表格可知,实验变量是温度,所以该实验探究基于的假设 凝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与温度有关;(2)先水浴达到预定温度,防止凝乳酶与乳汁混合后,在温度达到预定温度过程中,已经发生催化作用。(3)应该控制凝乳酶溶液体积相同, 乳汁体积相同 , 乳汁的种类要相同 ,但不是控制凝乳酶和乳汁的体积相同 ,AC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AC。25.【答案】(1)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只写出通电时间或电流相同,得1分)(2)保鲜膜熔断时间(秒)(不写单位,得1分)(3)电流和电阻(只写一项得1分,出现错误不得分)(4)在保鲜膜下面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或质量相等的物体)【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用煤油膨胀多少来反映,煤油膨胀的越多,产生的电热越多,电热跟电流、通电时间、电阻有关.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电热越多;在电流和电阻一定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电热越多;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电热越多。【解答】(1) 将电阻丝R1、R2串联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2) 通过比较保鲜膜熔化断裂所需时间,即可比较相同时间内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所以 “ ”处填上缺失的项目为 保鲜膜熔断时间(秒) ;(3)由表格可得改变的量为电流和电阻,所以可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有关;(4) 在保鲜膜下面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钩码重力相等,利用重力来替代夹子的拉力大小。26.【答案】(1)氯化氢气体是无色的(2)小嘉和小禾(3)HCl+AgNO3=AgCl↓+HNO3【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氯化氢常温下呈 气态,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可制得盐酸。纯净的硫酸和硝酸是无色液体。打开盛有浓盐酸和稀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并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浓盐酸上方的蓝色石蕊试纸很快变红,在稀盐酸上方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较慢,说明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解答】(1) 氯化氢气体是无色的 ,肉眼无法可见;(2)水珠不可能让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也不可能让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所以小嘉和小禾的猜想是错误的。(3)盐酸加速硝酸银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27.【答案】(1)脉搏(2)无氧呼吸(3)异化(4)人体从安静到运动时,人体所需能量迅速增加,需要通过加快呼吸作用产生更多能量,增加心率可以使血液在相同时间内运输更多的氧气供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知识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代谢的多样性【解析】【分析】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解答】(1)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 脉搏是心脏收缩时,泵出血液所引起的动脉跳动。脉搏数同心脏的跳动次数一样。(2)因为是“无氧耐力”,所以进行无氧呼吸,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3)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过程属于异化作用;(4) 人体所需能量迅速增加, 无氧呼吸无法提供大量能量,只有通过有氧呼吸才能产生大量能量,所以增加心率可以使血液在相同时间内运输更多的氧气供细胞进行呼吸作用。28.【答案】(1)做功(2)解法一:F=P/v=2800000W÷10m/s=2.8×105NW=Fs=2.8×105N×1000m=2.8×108J解法二:t=s/v=1000m÷10m/s=100sW=Pt=2.8×106W×100s=2.8×108J【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热机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 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中往复运动,从汽缸的一端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也叫行程。【解答】(1) 在发动机内部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即为做功冲程(又称做功行程),柴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2)牵引力等于功率除以速度,牵引力乘以运动路程等于牵引力所做功。29.【答案】(1)W=W1+W2=P1t1+P2t2=0.42KW×1h+0.1KW×5h=0.92kW·h(2)Q吸=cmδt=4200J/(Kg ℃)×2Kg×(60℃-20℃)=3.36×105JW= Q吸/0.8=3.36×105J/0.8=4.2×105J(3)t=W/P=4.2×105J/420W=1000s【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电能等于电功率与时间的乘积;(2)吸收的热量等于比热与升高的温度以及质量的乘积;(3)利用电热砂锅产生热量的80%被汤料吸收, 求解消耗的电能,电能除以功率等于时间。30.【答案】(1)7.82(2)4(3)MnCO3+H2SO4=MnSO4+H2O+CO2↑115 151 44(10-8.85)g x yx=1.51gy=0.44gMnSO4%=1.51g/(1.15+20-0.44)g≈7.3%【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样品中碳酸锰和硫酸反应,反应后固体减少质量就是反应碳酸锰的质量,第4次反应中稀硫酸过量,碳酸锰全部反应,杂质碳酸锰的质量共为10g-7.82g=2.18g;【解答】(1)第1、2、3、4次反应碳酸锰质量分别为10g-9.425g=0.575g、 9.425g-8.85g=0.575g、8.85g-8.275g=0.575g、8.275g-7.82g=0.455g,此时 MnCO3 已经反应完全,所以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7.82g;(2)10g硫酸能消耗0.575gMnCO3,但第4次只消耗了0.455gMnCO3,所以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4次实验;(3)利用方程式计算产生的硫酸锰的质量,硫酸锰质量除以溶液质量等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