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马坊寄宿制小学2023-2024学年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马坊寄宿制小学2023-2024学年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资源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马坊寄宿制小学2023-2024学年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1.(2024六下·方山期末)势能把储存起来的能量(  )才能显现
A.只有在释放后 B..只有在释放前 C.随时
2.(2024六下·方山期末)各种动物都适宜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动物适宜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是(  )
A.丹顶鹤 B.企鹅 C.天鹅
3.(2024六下·方山期末)在农田里大量施用农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害虫与其天敌一并被杀死
B.农作物上会残留部分农药影响人体健康
C.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4.(2024六下·方山期末)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蛇和猫头鹰捕食鼹鼠和田鼠,如果鹰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出现,就会成为另一种捕食动物。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
A.猫头鹰群体的增多 B.猫头鹰的灭绝 C.鼠群体的减少
5.(2024六下·方山期末)动植物属于(  )资源.
A.气候 B.矿产 C.生物
6.(2024六下·方山期末)下列关于海洋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
B.我们可以无节制地捕捞渔业资源
C.海洋蕴藏着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研制原料等资源
7.(2024六下·方山期末)太阳能小车的运动速度和(  )无关
A.光电板的受光角度 B.光电板的受光面积 C.小车颜色
8.(2024六下·方山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缺少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B.许多动植物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C.所有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
9.(2024六下·方山期末)每年的9月22 日是“世界无车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无车日”活动的推广有利于减少(  )
A.空气污染 B.石油污染 C.“白色污染”
10.(2024六下·方山期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其中(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而闻名世界。
A.卧龙 B.九寨沟 C.长白山
11.(2024六下·方山期末)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  )
12.(2024六下·方山期末)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
13.(2024六下·方山期末)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水域中的鱼类可能会出现畸形。 (  )
14.(2024六下·方山期末)如果能保持生态瓶中的生态平衡,那么即使把瓶口封住,里面的动物、植物也能正常生活。(  )
15.(2024六下·方山期末)风能将成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  )
16.(2024六下·方山期末)空气、太阳、风属于气候资源。 (  )
17.(2024六下·方山期末)消毒液是杀菌的,不会污染水源。 (  )
18.(2024六下·方山期末)骑自行车出行可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  )
19.(2024六下·方山期末)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可以去除水域中的部分固体废弃物。 (  )
20.(2024六下·方山期末)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21.(2024六下·方山期末)将下列生物与其在食物链中对应的身份用线连起来。
蚯蚓 霉菌
山羊 生产者 屎壳郎
狼 消费者 蔷薇
兔子 分解者 小麦
向日葵 蘑菇
22.(2024六下·方山期末)什么是动能 泥石流的动能表现在哪里
23.(2024六下·方山期末)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24.(2024六下·方山期末)看漫画,从漫画中可以分析出河水的污染源有哪些
25.(2024六下·方山期末)在学习了《电磁铁》一课后,小明同学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后,就寻找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1)小明找来导线、铁芯、电池,组装好电磁铁,要使电磁铁从图一的现象到图二的现象,小明在操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大头针数量 C.改变电池方向
(2)如下图所示,小明将导线缠绕在四个铁芯上,并接通电源。
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丁的右端,小磁针被吸引,则丁的右端是(  )。
A.S极 B.N极 C.S极和N极都有可能
(3)甲、乙、丙、丁中,磁性最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想研究“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是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选择(  )电磁铁,做对比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5)用甲和丁两个电磁铁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26.(2024六下·方山期末)下图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过程示意图。
(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本质都是   燃料,都属于   资源。
(2)煤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A.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
B.煤化阶段→变质阶段→泥炭化阶段
(3)下列关于石油的开采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开采时需要向地下分别伸入采油井和注水井
B.石油开采时的采油井应该伸入到地下水层
C.石油分布在地下各个地方,从地面的任意位置开采都能够得到石油
(4)下列三种燃料,热值和热效率最低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27.(2024六下·方山期末)大气污染正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减少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1)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动物呼吸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B.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C.工业生产、汽车等排放的废气
(2)下列出行方式最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的是(  )。
A.骑自行车 B.驾驶小汽车 C.乘公交车
(3)下列发电方式造成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是(  )。
A.燃煤发电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4)新房子装修完后,一般要空置几个月才能入住,这主要是因为(  )。
A.新买的电器会产生辐射
B.水泥、石灰等建材会排放出有害气体
C.油漆、胶水等会排放出有毒气体
(5)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杂志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如图是20世纪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每年大气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你认为大气平均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吗 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
2.【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企鹅适宜生活在寒冷地区,丹顶鹤适合生活在沼泽地区,天鹅适合生活在温暖的地区。
3.【答案】C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当我们喷酒农药时,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农药进入土壤后,除了杀伤防治对象外,还伤害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害虫与其天敌一并被杀死,农作物上会残留部分农药给人带来危害,增强害虫的抗药性,影响人体健康,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C说法错误。
4.【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鼹鼠 → 蛇,鼹鼠 → 猫头鹰,田鼠 → 蛇,田鼠 → 猫头鹰的捕食关系,如果出现了鹰,则鹰会以田鼠、鼹鼠、蛇为食。鹰和猫头鹰是竞争关系,所以会导致猫头鹰数量短时间内减少,但不会灭绝,由于鼠的天敌增加,所以鼠的数量会减少。
5.【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是否有生命,我们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动植物属于生物资源。
6.【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海洋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以其巨大的分布面积,足以给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海洋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是人类潜在的巨大资源宝库。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海洋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A说法正确,
B、我国水域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所以我们不能无节制地捕捞渔业资源,B错误;
C、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等资源,C说法正确。
7.【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能小车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小车的运动速度和光电板的受光角度、光电板的受光面积有关,与小车颜色无关。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选项A缺少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确;
选项B许多动植物可以作为药材入药,正确;
选项C所有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有的生物具有经济价值,有的生物具有食用价值等。
9.【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所以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目的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总面积20万公顷。 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聚变产生的,我们的核电站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要维护生态平衡。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水污染
【解析】【分析】环境对生物具有影响,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水域中的鱼类可能会出现畸形,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 生态瓶是根据里面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来设计的,密封的情况下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的动物和植物都正常生长和生活。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能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能源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同时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未来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方向之一。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 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空气、风、太阳都属于气候资源。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 消毒液是消毒杀菌的,它主要是化学成分,进入水源也会产生污染,使用时要注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骑自行车外出能够有效节约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具有节能减排的意义,但不能解决能源问题。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灭菌,应该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到自然水域。打捞、沉淀、过滤都能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动物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共同生存在地球大家园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地球上的生物由能量构成食物链,食物链又组成食物网,所以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1.【答案】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等。 蚯蚓、霉菌、屎壳郎、蘑菇属于分解者,山羊、狼、兔子属于消费者,向日葵、蔷薇、小麦属于生产者。
22.【答案】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泥石流的动能表现在: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动能是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这种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即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泥石流的动能主要表现在泥沙、石块的滑落过程中,当这些物质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时,它们具有显著的动能。这种动能使得泥石流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破坏,如摧毁建筑、拔起大树、掀翻车辆等。泥石流的动能是其构成物质在高速运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灾害。
23.【答案】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用于运输和制作染料的石油和天然气,用于制作辅料和加工工具的金属矿物,用于生产棉花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用于磨毛的水和洗水石等。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
24.【答案】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主要有污染生产、生活中的工业废水、城市废水等乱排乱放,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等。图中河水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
25.【答案】(1)A
(2)B
(3)C
(4)C
(5)线圈缠绕方向与磁极的关系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磁极与方向;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和电磁铁中导线的缠绕方向有关。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是相同的。
(1)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图一和图二的线圈圈数相同,所以增加电池的数量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2)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丁的右端,小磁针被吸引,则丁的右端是N极。
(3)电流一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甲乙丙丁中,丙的线圈圈数最多,磁性最强的是丙。
(4)若想研究”磁性强弱与线圈缠绕圈数是否有关",其它条件不变,则可以选择乙和丁电磁铁,做对比实验,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虽然线圈缠绕圈数不同,但是线圈缠绕方向不同,实验没有控制变量。
(5)用甲和丁两个电磁铁做对比实验,其它条件相同,只有线圈缠绕的方向不同,所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线圈维绕方向与磁极的关系。
26.【答案】(1)化石;不可再生
(2)A
(3)A
(4)A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1)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2)煤是由树木和生长在沼泽中的其他植物的枝叶,经过几亿年演变而成的。呈现了煤形成的三个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所以A符合题意。
(3)石油是指气态、波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开采时需要向地下分别伸入采油井和注水井,所以A符合题意。
(4)煤、石油、天然气:状态不同,热值不同,成分不同,用途不同,价格不同,开采方式不同等。热值和热效率最低的是煤,热值和热效率最高的是天然气,所以A符合题意。
27.【答案】(1)C
(2)A
(3)A
(4)C
(5)有关。人类消耗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这是温室效应。
【知识点】化石燃料;节约能源;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形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是指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包括火山活动、森林火灾、地震、土壤岩石风蚀、海啸、雷电、动植物尸体的腐烂等。人为因素包括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两个方面,来自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活动中的废弃物燃烧、排放等。工业生产、汽车等排放废气,是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驾驶小汽车和乘坐公交车,都会产生汽车尾气,骑自行车最环保。
(3)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粉尘颗粒,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4)新房子装修完后,一般要空置几个月才能入住,这主要是因为油漆、胶水等会排放出有毒气体。
(5)大气平均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人类消耗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这是温室效应,从曲线的整体走向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关。
1 / 1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马坊寄宿制小学2023-2024学年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1.(2024六下·方山期末)势能把储存起来的能量(  )才能显现
A.只有在释放后 B..只有在释放前 C.随时
【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
2.(2024六下·方山期末)各种动物都适宜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动物适宜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是(  )
A.丹顶鹤 B.企鹅 C.天鹅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企鹅适宜生活在寒冷地区,丹顶鹤适合生活在沼泽地区,天鹅适合生活在温暖的地区。
3.(2024六下·方山期末)在农田里大量施用农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害虫与其天敌一并被杀死
B.农作物上会残留部分农药影响人体健康
C.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答案】C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当我们喷酒农药时,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农药进入土壤后,除了杀伤防治对象外,还伤害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害虫与其天敌一并被杀死,农作物上会残留部分农药给人带来危害,增强害虫的抗药性,影响人体健康,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C说法错误。
4.(2024六下·方山期末)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蛇和猫头鹰捕食鼹鼠和田鼠,如果鹰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出现,就会成为另一种捕食动物。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
A.猫头鹰群体的增多 B.猫头鹰的灭绝 C.鼠群体的减少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鼹鼠 → 蛇,鼹鼠 → 猫头鹰,田鼠 → 蛇,田鼠 → 猫头鹰的捕食关系,如果出现了鹰,则鹰会以田鼠、鼹鼠、蛇为食。鹰和猫头鹰是竞争关系,所以会导致猫头鹰数量短时间内减少,但不会灭绝,由于鼠的天敌增加,所以鼠的数量会减少。
5.(2024六下·方山期末)动植物属于(  )资源.
A.气候 B.矿产 C.生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是否有生命,我们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动植物属于生物资源。
6.(2024六下·方山期末)下列关于海洋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
B.我们可以无节制地捕捞渔业资源
C.海洋蕴藏着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研制原料等资源
【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海洋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以其巨大的分布面积,足以给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海洋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是人类潜在的巨大资源宝库。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海洋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A说法正确,
B、我国水域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所以我们不能无节制地捕捞渔业资源,B错误;
C、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等资源,C说法正确。
7.(2024六下·方山期末)太阳能小车的运动速度和(  )无关
A.光电板的受光角度 B.光电板的受光面积 C.小车颜色
【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能小车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小车的运动速度和光电板的受光角度、光电板的受光面积有关,与小车颜色无关。
8.(2024六下·方山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缺少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B.许多动植物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C.所有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选项A缺少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确;
选项B许多动植物可以作为药材入药,正确;
选项C所有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有的生物具有经济价值,有的生物具有食用价值等。
9.(2024六下·方山期末)每年的9月22 日是“世界无车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无车日”活动的推广有利于减少(  )
A.空气污染 B.石油污染 C.“白色污染”
【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所以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目的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10.(2024六下·方山期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其中(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而闻名世界。
A.卧龙 B.九寨沟 C.长白山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总面积20万公顷。 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11.(2024六下·方山期末)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聚变产生的,我们的核电站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12.(2024六下·方山期末)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要维护生态平衡。
13.(2024六下·方山期末)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水域中的鱼类可能会出现畸形。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水污染
【解析】【分析】环境对生物具有影响,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水域中的鱼类可能会出现畸形,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4.(2024六下·方山期末)如果能保持生态瓶中的生态平衡,那么即使把瓶口封住,里面的动物、植物也能正常生活。(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 生态瓶是根据里面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来设计的,密封的情况下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的动物和植物都正常生长和生活。
15.(2024六下·方山期末)风能将成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能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能源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同时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未来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方向之一。
16.(2024六下·方山期末)空气、太阳、风属于气候资源。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新能源
【解析】【分析】 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空气、风、太阳都属于气候资源。
17.(2024六下·方山期末)消毒液是杀菌的,不会污染水源。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 消毒液是消毒杀菌的,它主要是化学成分,进入水源也会产生污染,使用时要注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2024六下·方山期末)骑自行车出行可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骑自行车外出能够有效节约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具有节能减排的意义,但不能解决能源问题。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19.(2024六下·方山期末)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可以去除水域中的部分固体废弃物。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灭菌,应该经过相应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到自然水域。打捞、沉淀、过滤都能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
20.(2024六下·方山期末)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动物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共同生存在地球大家园中。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地球上的生物由能量构成食物链,食物链又组成食物网,所以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1.(2024六下·方山期末)将下列生物与其在食物链中对应的身份用线连起来。
蚯蚓 霉菌
山羊 生产者 屎壳郎
狼 消费者 蔷薇
兔子 分解者 小麦
向日葵 蘑菇
【答案】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等。 蚯蚓、霉菌、屎壳郎、蘑菇属于分解者,山羊、狼、兔子属于消费者,向日葵、蔷薇、小麦属于生产者。
22.(2024六下·方山期末)什么是动能 泥石流的动能表现在哪里
【答案】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泥石流的动能表现在: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动能是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这种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即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泥石流的动能主要表现在泥沙、石块的滑落过程中,当这些物质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时,它们具有显著的动能。这种动能使得泥石流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破坏,如摧毁建筑、拔起大树、掀翻车辆等。泥石流的动能是其构成物质在高速运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灾害。
23.(2024六下·方山期末)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答案】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用于运输和制作染料的石油和天然气,用于制作辅料和加工工具的金属矿物,用于生产棉花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用于磨毛的水和洗水石等。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
24.(2024六下·方山期末)看漫画,从漫画中可以分析出河水的污染源有哪些
【答案】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主要有污染生产、生活中的工业废水、城市废水等乱排乱放,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等。图中河水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
25.(2024六下·方山期末)在学习了《电磁铁》一课后,小明同学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后,就寻找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1)小明找来导线、铁芯、电池,组装好电磁铁,要使电磁铁从图一的现象到图二的现象,小明在操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大头针数量 C.改变电池方向
(2)如下图所示,小明将导线缠绕在四个铁芯上,并接通电源。
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丁的右端,小磁针被吸引,则丁的右端是(  )。
A.S极 B.N极 C.S极和N极都有可能
(3)甲、乙、丙、丁中,磁性最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想研究“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是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选择(  )电磁铁,做对比实验。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5)用甲和丁两个电磁铁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答案】(1)A
(2)B
(3)C
(4)C
(5)线圈缠绕方向与磁极的关系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磁极与方向;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和电磁铁中导线的缠绕方向有关。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它条件是相同的。
(1)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图一和图二的线圈圈数相同,所以增加电池的数量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2)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若将小磁针的s极靠近丁的右端,小磁针被吸引,则丁的右端是N极。
(3)电流一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甲乙丙丁中,丙的线圈圈数最多,磁性最强的是丙。
(4)若想研究”磁性强弱与线圈缠绕圈数是否有关",其它条件不变,则可以选择乙和丁电磁铁,做对比实验,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虽然线圈缠绕圈数不同,但是线圈缠绕方向不同,实验没有控制变量。
(5)用甲和丁两个电磁铁做对比实验,其它条件相同,只有线圈缠绕的方向不同,所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线圈维绕方向与磁极的关系。
26.(2024六下·方山期末)下图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过程示意图。
(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本质都是   燃料,都属于   资源。
(2)煤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A.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
B.煤化阶段→变质阶段→泥炭化阶段
(3)下列关于石油的开采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开采时需要向地下分别伸入采油井和注水井
B.石油开采时的采油井应该伸入到地下水层
C.石油分布在地下各个地方,从地面的任意位置开采都能够得到石油
(4)下列三种燃料,热值和热效率最低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答案】(1)化石;不可再生
(2)A
(3)A
(4)A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1)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2)煤是由树木和生长在沼泽中的其他植物的枝叶,经过几亿年演变而成的。呈现了煤形成的三个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所以A符合题意。
(3)石油是指气态、波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开采时需要向地下分别伸入采油井和注水井,所以A符合题意。
(4)煤、石油、天然气:状态不同,热值不同,成分不同,用途不同,价格不同,开采方式不同等。热值和热效率最低的是煤,热值和热效率最高的是天然气,所以A符合题意。
27.(2024六下·方山期末)大气污染正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减少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1)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动物呼吸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B.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C.工业生产、汽车等排放的废气
(2)下列出行方式最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的是(  )。
A.骑自行车 B.驾驶小汽车 C.乘公交车
(3)下列发电方式造成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是(  )。
A.燃煤发电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4)新房子装修完后,一般要空置几个月才能入住,这主要是因为(  )。
A.新买的电器会产生辐射
B.水泥、石灰等建材会排放出有害气体
C.油漆、胶水等会排放出有毒气体
(5)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杂志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如图是20世纪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每年大气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根据曲线图,你认为大气平均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吗 为什么
【答案】(1)C
(2)A
(3)A
(4)C
(5)有关。人类消耗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这是温室效应。
【知识点】化石燃料;节约能源;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形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是指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包括火山活动、森林火灾、地震、土壤岩石风蚀、海啸、雷电、动植物尸体的腐烂等。人为因素包括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两个方面,来自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活动中的废弃物燃烧、排放等。工业生产、汽车等排放废气,是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驾驶小汽车和乘坐公交车,都会产生汽车尾气,骑自行车最环保。
(3)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粉尘颗粒,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4)新房子装修完后,一般要空置几个月才能入住,这主要是因为油漆、胶水等会排放出有毒气体。
(5)大气平均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人类消耗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这是温室效应,从曲线的整体走向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关。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