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为川藏铁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沿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A.高原牧场牦牛成群 B.绿洲农业星罗棋布C.古老窑洞重焕生机 D.古朴幽静的四合院2.川藏铁路建成后的主要作用有( )①扩大青藏地区的耕地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④减少沿线地区环境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A2.B【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1.A、由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经过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有牦牛出现,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西北地区,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古老窑洞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一带,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四合院分布与北京一带,不在青藏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2.①由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耕地资源有限,与川藏铁路十分建成无关,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 川藏铁路建成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②正确;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建成,沟通了民族区域联系,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③正确;④由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建成,会增加沿线地区环境污染的风险,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3.(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为我国某自治区人民的饮食结构图。下列关于该自治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布达拉宫是该地的标志性建筑 B.使用坎儿井灌溉发展绿洲农业C.每年七月份会举行那达慕大会 D.该地首府是向西开放重要门户【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我国某自治区人民的饮食结构图”可知,该自治区以青稞、牦牛肉、乳制品等饮食为主,说明该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结合所学分析:A:西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是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故选A项。B:坎儿井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坎儿井灌溉发展绿洲农业,排除B项。C: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排除C项。D: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拉萨,并非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藏自治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藏自治区的相关史实。(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在《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中宣布,世界人口总数达到80亿,这对人类发展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成就。图3是世界人口数量和年增长率及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题。4.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是( )A.持续增加 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 D.先增加再下降5.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过快易引发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②过快会导致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等资源问题③过慢会导致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难等社会问题④过慢会导致国家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社会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4.A5.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保持人口的持续增长,有利于缓解对老龄化问题;不断地加入新生力量才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4.A、由图表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总数是持续增长的,A正确;B、由图表信息可知,人口年增长率是逐年下降,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总数是持续增长的,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总数是持续增长的,D错误。故答案为:A。5.①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污染物也多,易引发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快,所需水资源也多,会导致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等资源问题,②正确;③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慢,会缓解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难等社会问题,③错误;④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国家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社会问题,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B。(2024八下·温州期中)温州泰顺县竹里古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卡地。据此,完成下题。6.某校同学计划对1000名游客进行满意度情况的调查,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实地考察法 B.问卷调查法 C.访谈法. D.文献调查法7.近年来,竹里村以美丽乡材建设为载体,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分类等工作全面铺开,全面提升村环境承载力和生活宜居度。这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协调 B.共享 C.开放 D.绿色【答案】6.B7.D【知识点】社会调查【解析】【点评】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称为 新发展理念。6.A、由所学知识可知,实地考察法适用于对具体建筑群,作全方位的认识,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问卷调查法适用于问卷人数多,效率高,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访谈法适用于对某著人物的谈话,花费时间长,问题分析透彻,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文献调查法是利用文献查阅资料,得到信息,D错误。故答案为:B。7.A、由所学知识可知,协调是指经济发展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共享是指发展成果共享,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开放指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要与国际接轨,不可固步自封,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绿色指发展过程重视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答案为:D。8.(2024八下·温州期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提到“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就业,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共同富裕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D.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B【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原因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故B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富裕,故A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与题意不构成因果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9.(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体现了(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原则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体现了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故③④正确。国家其他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故①错误;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非公民,故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10.(2024八下·温州期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出,全年审查、督促制定机关纠正与宪法法律规定和精神抵触、不符合、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506件,维护了国家法制的统-、尊严和权威,这表明( )A.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行使了检察权B.我国修宪程序更加严格,保障决策科学化C.宪法是对各种法律制度的具体落实D.全国人大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答案】D【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出,全年审查、督促制定机关纠正与宪法法律规定和精神抵触、不符合、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506件,维护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这表明全国人大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故D正确。国家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故A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我国修宪程序更加严格,保障决策科学化,故B不符合题意;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规定的国家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对各种法律制度的具体落实,故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11.(2024八下·温州期中)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事 件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事件 观点① 小刘因为和小王有矛盾,就到处说小王偷他的东西 小刘侵犯小王名誉权② 消费者对商家“霸王条款”说不 只能通过诉讼来维权③ 小瑞的爸爸在某国企上班并获得工资和奖金收入 爸爸依法享有劳动权④ 出租车司机捡到乘客遗落的手机, 要求乘客付费返还 司机侵犯乘客财产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小刘因为和小王有矛盾,就到处说小王偷他的东西,则小刘侵犯小王名誉权,故①正确;小瑞的爸爸在某国企上班并获得工资和奖金收入,说明爸爸依法享有劳动权,故③正确;出租车司机捡到乘客遗落的手机, 要求乘客付费返还,表明司机侵犯乘客财产权,故④正确。消费者对商家“霸王条款”说不,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维权,故②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人身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2.(2024八下·温州期中)用图示来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形成第二种关系的概念有( )①基本权利与维护国家安全②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③社会经济权利与人格尊严权④人身自由与公民个人住宅不受侵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第二种关系是包含关系。分析选项,违法行为包含犯罪行为、人身自由包含公民个人住宅不受侵犯,故②④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①不符合题意;人格尊严权属于人身自由,故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违法行为、人身自由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13.(2024八下·温州期中)以下是小华搜集的新闻素材,其中能体现公民正确履行基本义务的是( )A.李老师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向学生传递国家发展声音B.房东报警,协助警方成功抓获窃取我国军事情报的租客C.今年满80周岁,家住鹿城区五马街道的王奶奶向居委会申报领取高龄津贴D.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的俞鸿儒院士被评为“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答案】B【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房东报警,协助警方成功抓获窃取我国军事情报的租客,体现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故B符合题意。李老师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并向学生传递国家发展声音,这是李老师在工作中的积极行为,不属于履行基本义务,故A不符合题意;王奶奶向居委会申报领取高龄津贴,这是享受权利,而非履行义务,故C不符合题意;俞鸿儒院士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并被评为“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更多的是对其成就的肯定和表彰,而非履行义务,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14.(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张经营的超市被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出销售假冒饮料。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了剩余饮料并对小张罚款3万元。小张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市场监督管理局。这种维权手段是(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非诉讼手段【答案】B【知识点】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解析】【分析】小张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市场监督管理局。这种维权手段是行政诉讼,故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故AC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诉讼,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依法维权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5.(2024八下·温州期中)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另一种政治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这场社会大变革使中国实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据材料“1949年”“……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故选C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51年,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表明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新中国成至今,台湾还未回归祖国,故“实现完全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新中国成立相的关史实。16.(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王同学收集到以下一组照片,其中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关的图片”,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微于1950年审核通过,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17.(2024八下·温州期中)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 -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结合所学可知,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治沙、抗灾防灾,身患癌症,仍顽强工作,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故选A项。王进喜,石油工人,用身体搅拌泥浆,被誉为“铁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雷锋,公而记私、助人为乐,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邓稼先,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中国导弹之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18.(2024八下·温州期中)“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损失巨大但仍取得一些成就,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①大庆油田、胜利油田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兰新、兰青、包兰铁路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⑤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A.①③④ B.②⑧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建设成就”,结合所学可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损失巨大但仍取得一些成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所以②④⑤符合题意,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我国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建成了①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故①③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化大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19.(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答案】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①为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②为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③为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④为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综上可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故选B项。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20.(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开展“大跃进”运动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答案】D【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可知,从③到④的变化时间是1960到1965年,国民经济由低谷逐渐回升、发展,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选D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1956年,对应的是①到②,与从③到④对应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对应的是②到③,排除B项。1958年,中央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对应的是②到③阶段,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坐标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2024八下·温州期中)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巴黎奥运会将采用数字李生技术 (实时模拟场馆场景)、空中出租车等各种数字手段,来提升人们的观赛体验;同时,巴黎奥运会首次采用了紫色跑道.新跑道成分包括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矿物成分、颜料和添加剂等,其中约50%由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1)根据图4,请描述法国的海陆位置。(2)法国奥运餐需体现本地特色,因此80%的食品来自本地采购。其中,巴黎奥运餐以肉类及乳制品为主,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3)谈谈法国巴黎奥运会的筹办过程对我国举办大型赛事有何借鉴。【答案】(1)大西洋东岸,地中海西北部,欧洲西部,北接英吉利海峡,东临阿尔卑斯山脉。(2)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乳汁业发达;西欧市场广阔,需求量大;发达国家,生产技术先进;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等。(3)1、利用科技,互联网数字技术,模拟场馆,提升观众观赛体验感;2、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利于合成橡胶,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3、政策支持,赛会用餐,使用本国特色食品。【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法国属于欧洲西部发达国家,大西洋东岸,地中海西北部,北接英吉利海峡,东临阿尔卑斯山脉。(2)由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地处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乳汁业发达;西欧市场广阔,需求量大;发达国家,生产技术先进;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等。(3)由题意可知,可以借鉴经验如下:1、利用科技,互联网数字技术,模拟场馆,提升观众观赛体验感;2、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利于合成橡胶,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3、政策支持,赛会用餐,使用本国特色食品,等。【点评】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22.(2024八下·温州期中)第二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及储能展览会将在山东省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 山东省简略图 山东省作为全国经济第三大省,传统能源使用量大,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山东的光照时间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099小时-2813小时。基于此,2021年起,山东省制定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划,农光互补、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养老等新模式广泛推广,替代煤炭消费,增加居民的收入,拉动产业投资。材料二:光伏 发电是利用太胆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站主要采取地面光伏发电方式,需要大面职土地,发电设备的制造安装成本相对较高(1)根据图6,山东省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当地主 要资源为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山东省发展光伏的有利条件。(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山东省发展光伏的必要性。【答案】(1)北方地区;;非可再生资源。(2)自然条件: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山地丘陵多,沿海面积大,为光伏建设提供大量面积;人文条件:政策补贴,支持光伏产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高校多,技术先进等。(3)1、光伏是可再生资源,利于缓解山东依赖石油等传统能源问题;2、发展光伏产业,带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3、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利于环保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地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资源为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2)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发展光伏的优势在于自然条件: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山地丘陵多,沿海面积大,为光伏建设提供大量面积;人文条件:政策补贴,支持光伏产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高校多,技术先进等。(3)由所学知识可知,1、光伏是可再生资源,利于缓解山东依赖石油等传统能源问题;2、发展光伏产业,带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3、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利于环保等。【点评】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23.(2024八下·温州期中)某校团委策划开展-场主题为“宪法宣传”的展览活动,邀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活动目的:第一展厅:“宪”身说法 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 国务院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二展厅:“宪''在行动 第三展厅:与“宪”同行 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1.参观宪法主题公园; 2.参与宪法诵读; 3.……(1)根据展览活动的内容,拟定本次活动目的。(注意:不得与活动主题重复)(2)如果你是第一展厅的讲解员,你会怎么介绍宪法的地位 (3)请你为展厅二中的漫画写一段解说词。(字数控制在100 字以内)(4)第三展厅的内容启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宪法同行 【答案】(1)增强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尊宪守宪的意识和能力。(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宪”在行动,漫画“有权不可任性”发人深省,它形象地揭示了权力不是放纵的工具,而是责任与约束。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依规,遵循宪法精神,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做到权为民所用,不可任性妄为。(4)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要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要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1)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根据展览活动的内容,拟定本次活动目的。符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2)此题要求指出如果你是第一展厅的讲解员,你会怎么介绍宪法的地位。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为展厅二中的漫画写一段解说词。根据“有权不可任性”等,说明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依规,遵循宪法精神,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做到权为民所用,不可任性妄为。(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说明第三展厅的内容启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宪法同行。概括材料内容,从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言之成理即可。(2)把握宪法的地位说明即可。(3)从权力的规范行使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4)结合教材这说明即可。24.(2024八下·温州期中)电动自行车是“平安温州”建设的重要一环,“ 蓝电行动”需要全市人民共建共治共享。材料一:平安温州随着城市发展,电动自行车因经济、便捷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优选的代步工具。但个别骑行者为追求速度更快、续航更持久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图方便图省钱所以违规充电…… 材料二:蓝电行动2024年3月18日,温州市印发《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从3月开始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紧盯生产、销售、骑行、充停等重点环节,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宪法的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温州开展“蓝电行动”的必要性。(2)任选一个镜头,以“平安温州,你我共守护”为主题写一则新闻点评。(要求: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提示:可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加以阐述)(3)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上述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参与监督 【答案】(1)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自觉履行义务等。(3)投诉、举报等。【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宪法的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温州开展“蓝电行动”的必要性。此题为原因类问题,把握宪法的基本原则,概括材料内容,可知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开展“蓝电行动”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2)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任选一个镜头,以“平安温州,你我共守护”为主题写一则新闻点评。围绕镜头内容,把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说明,言之成理即可。(3)此题要求指出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上述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参与监督。概括材料内容,联系监督的知识,说明可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参与监督。【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监督权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结合材料,联系宪法的基本原则说明即可。(2)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而说明即可。(3)考查明确,联系教材知识说明即可。25.(2024八下·温州期中)为深入了解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的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活动内容项目名称 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的联系项目简述 本项目引导我们在活动中探究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大重要历史事件,从而深入思考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驱动性问题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 过 程 性 探 究 任务- :最积极的人 材料一工作队深入 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殳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任务二:最可爱的人 材料二1950 年6月,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面对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实行战略反攻,歼敌23万余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李颖《细节的力量一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任务三:最实干的人 材料三新中 国初期,国家极度贫困,机械工业极端落后,中共中央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抉择。...工人在“一五”计划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一批煤矿、电站、油矿等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新建、扩建,大幅度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成 果 与 评 价 材料四人民群众是推动新中 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中国的发展进步充分印证,人民群众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光明日报》(2019. 10.30)(1)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并说出横线句子意味着农村土地归属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实行“战略反攻” (3)请例举2例“工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取得的成就 (材料中提到的除外)(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的项目驱动性问题的成果报告。(要求: 论从史出,逻辑严谨)【答案】(1)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有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2)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3)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巩固了新生政权,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并说出横线句子意味着农村土地归属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内容,结合划线内容,可知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土改后农村土地有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实行“战略反攻”。回顾抗美援朝的背景说明即可。(3)此题要求例举2例“工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取得的成就。回顾教材知识,列举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符合实际即可。(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的项目驱动性问题的成果报告。回顾历史,把握建国后的成就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要论从史出,逻辑严谨,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围绕项目化学习活动内容,回顾教材知识,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1 / 1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为川藏铁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沿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A.高原牧场牦牛成群 B.绿洲农业星罗棋布C.古老窑洞重焕生机 D.古朴幽静的四合院2.川藏铁路建成后的主要作用有( )①扩大青藏地区的耕地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④减少沿线地区环境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八下·温州期中)图为我国某自治区人民的饮食结构图。下列关于该自治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布达拉宫是该地的标志性建筑 B.使用坎儿井灌溉发展绿洲农业C.每年七月份会举行那达慕大会 D.该地首府是向西开放重要门户(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在《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中宣布,世界人口总数达到80亿,这对人类发展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成就。图3是世界人口数量和年增长率及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题。4.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是( )A.持续增加 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 D.先增加再下降5.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过快易引发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②过快会导致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等资源问题③过慢会导致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难等社会问题④过慢会导致国家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社会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八下·温州期中)温州泰顺县竹里古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卡地。据此,完成下题。6.某校同学计划对1000名游客进行满意度情况的调查,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实地考察法 B.问卷调查法 C.访谈法. D.文献调查法7.近年来,竹里村以美丽乡材建设为载体,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分类等工作全面铺开,全面提升村环境承载力和生活宜居度。这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协调 B.共享 C.开放 D.绿色8.(2024八下·温州期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提到“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就业,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共同富裕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D.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9.(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体现了(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原则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八下·温州期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出,全年审查、督促制定机关纠正与宪法法律规定和精神抵触、不符合、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506件,维护了国家法制的统-、尊严和权威,这表明( )A.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行使了检察权B.我国修宪程序更加严格,保障决策科学化C.宪法是对各种法律制度的具体落实D.全国人大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11.(2024八下·温州期中)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事 件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事件 观点① 小刘因为和小王有矛盾,就到处说小王偷他的东西 小刘侵犯小王名誉权② 消费者对商家“霸王条款”说不 只能通过诉讼来维权③ 小瑞的爸爸在某国企上班并获得工资和奖金收入 爸爸依法享有劳动权④ 出租车司机捡到乘客遗落的手机, 要求乘客付费返还 司机侵犯乘客财产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4八下·温州期中)用图示来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形成第二种关系的概念有( )①基本权利与维护国家安全②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③社会经济权利与人格尊严权④人身自由与公民个人住宅不受侵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八下·温州期中)以下是小华搜集的新闻素材,其中能体现公民正确履行基本义务的是( )A.李老师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向学生传递国家发展声音B.房东报警,协助警方成功抓获窃取我国军事情报的租客C.今年满80周岁,家住鹿城区五马街道的王奶奶向居委会申报领取高龄津贴D.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的俞鸿儒院士被评为“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4.(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张经营的超市被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出销售假冒饮料。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了剩余饮料并对小张罚款3万元。小张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市场监督管理局。这种维权手段是(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非诉讼手段15.(2024八下·温州期中)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另一种政治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这场社会大变革使中国实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16.(2024八下·温州期中)小王同学收集到以下一组照片,其中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4八下·温州期中)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 -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18.(2024八下·温州期中)“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损失巨大但仍取得一些成就,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①大庆油田、胜利油田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兰新、兰青、包兰铁路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⑤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A.①③④ B.②⑧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19.(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20.(2024八下·温州期中)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开展“大跃进”运动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2024八下·温州期中)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巴黎奥运会将采用数字李生技术 (实时模拟场馆场景)、空中出租车等各种数字手段,来提升人们的观赛体验;同时,巴黎奥运会首次采用了紫色跑道.新跑道成分包括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矿物成分、颜料和添加剂等,其中约50%由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1)根据图4,请描述法国的海陆位置。(2)法国奥运餐需体现本地特色,因此80%的食品来自本地采购。其中,巴黎奥运餐以肉类及乳制品为主,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3)谈谈法国巴黎奥运会的筹办过程对我国举办大型赛事有何借鉴。22.(2024八下·温州期中)第二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及储能展览会将在山东省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 山东省简略图 山东省作为全国经济第三大省,传统能源使用量大,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山东的光照时间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099小时-2813小时。基于此,2021年起,山东省制定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划,农光互补、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养老等新模式广泛推广,替代煤炭消费,增加居民的收入,拉动产业投资。材料二:光伏 发电是利用太胆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站主要采取地面光伏发电方式,需要大面职土地,发电设备的制造安装成本相对较高(1)根据图6,山东省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当地主 要资源为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山东省发展光伏的有利条件。(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山东省发展光伏的必要性。23.(2024八下·温州期中)某校团委策划开展-场主题为“宪法宣传”的展览活动,邀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活动目的:第一展厅:“宪”身说法 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 国务院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二展厅:“宪''在行动 第三展厅:与“宪”同行 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1.参观宪法主题公园; 2.参与宪法诵读; 3.……(1)根据展览活动的内容,拟定本次活动目的。(注意:不得与活动主题重复)(2)如果你是第一展厅的讲解员,你会怎么介绍宪法的地位 (3)请你为展厅二中的漫画写一段解说词。(字数控制在100 字以内)(4)第三展厅的内容启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宪法同行 24.(2024八下·温州期中)电动自行车是“平安温州”建设的重要一环,“ 蓝电行动”需要全市人民共建共治共享。材料一:平安温州随着城市发展,电动自行车因经济、便捷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优选的代步工具。但个别骑行者为追求速度更快、续航更持久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图方便图省钱所以违规充电…… 材料二:蓝电行动2024年3月18日,温州市印发《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从3月开始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紧盯生产、销售、骑行、充停等重点环节,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宪法的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温州开展“蓝电行动”的必要性。(2)任选一个镜头,以“平安温州,你我共守护”为主题写一则新闻点评。(要求: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提示:可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加以阐述)(3)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上述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参与监督 25.(2024八下·温州期中)为深入了解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的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活动内容项目名称 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的联系项目简述 本项目引导我们在活动中探究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大重要历史事件,从而深入思考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驱动性问题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 过 程 性 探 究 任务- :最积极的人 材料一工作队深入 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殳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任务二:最可爱的人 材料二1950 年6月,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面对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实行战略反攻,歼敌23万余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李颖《细节的力量一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任务三:最实干的人 材料三新中 国初期,国家极度贫困,机械工业极端落后,中共中央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抉择。...工人在“一五”计划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一批煤矿、电站、油矿等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新建、扩建,大幅度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成 果 与 评 价 材料四人民群众是推动新中 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中国的发展进步充分印证,人民群众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光明日报》(2019. 10.30)(1)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并说出横线句子意味着农村土地归属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实行“战略反攻” (3)请例举2例“工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取得的成就 (材料中提到的除外)(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的项目驱动性问题的成果报告。(要求: 论从史出,逻辑严谨)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B【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1.A、由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经过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有牦牛出现,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西北地区,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古老窑洞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一带,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四合院分布与北京一带,不在青藏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2.①由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耕地资源有限,与川藏铁路十分建成无关,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 川藏铁路建成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②正确;③由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建成,沟通了民族区域联系,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③正确;④由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建成,会增加沿线地区环境污染的风险,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3.【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我国某自治区人民的饮食结构图”可知,该自治区以青稞、牦牛肉、乳制品等饮食为主,说明该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结合所学分析:A:西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是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故选A项。B:坎儿井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坎儿井灌溉发展绿洲农业,排除B项。C: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排除C项。D: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拉萨,并非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藏自治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藏自治区的相关史实。【答案】4.A5.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保持人口的持续增长,有利于缓解对老龄化问题;不断地加入新生力量才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4.A、由图表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总数是持续增长的,A正确;B、由图表信息可知,人口年增长率是逐年下降,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总数是持续增长的,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总数是持续增长的,D错误。故答案为:A。5.①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污染物也多,易引发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①正确;②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快,所需水资源也多,会导致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等资源问题,②正确;③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慢,会缓解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难等社会问题,③错误;④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国家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社会问题,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B。【答案】6.B7.D【知识点】社会调查【解析】【点评】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称为 新发展理念。6.A、由所学知识可知,实地考察法适用于对具体建筑群,作全方位的认识,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问卷调查法适用于问卷人数多,效率高,B正确;C、由所学知识可知,访谈法适用于对某著人物的谈话,花费时间长,问题分析透彻,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文献调查法是利用文献查阅资料,得到信息,D错误。故答案为:B。7.A、由所学知识可知,协调是指经济发展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共享是指发展成果共享,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开放指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要与国际接轨,不可固步自封,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绿色指发展过程重视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B【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原因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故B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富裕,故A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与题意不构成因果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9.【答案】D【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体现了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故③④正确。国家其他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故①错误;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非公民,故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10.【答案】D【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出,全年审查、督促制定机关纠正与宪法法律规定和精神抵触、不符合、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506件,维护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这表明全国人大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故D正确。国家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故A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我国修宪程序更加严格,保障决策科学化,故B不符合题意;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规定的国家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对各种法律制度的具体落实,故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11.【答案】C【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小刘因为和小王有矛盾,就到处说小王偷他的东西,则小刘侵犯小王名誉权,故①正确;小瑞的爸爸在某国企上班并获得工资和奖金收入,说明爸爸依法享有劳动权,故③正确;出租车司机捡到乘客遗落的手机, 要求乘客付费返还,表明司机侵犯乘客财产权,故④正确。消费者对商家“霸王条款”说不,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维权,故②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人身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12.【答案】C【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第二种关系是包含关系。分析选项,违法行为包含犯罪行为、人身自由包含公民个人住宅不受侵犯,故②④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①不符合题意;人格尊严权属于人身自由,故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违法行为、人身自由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13.【答案】B【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房东报警,协助警方成功抓获窃取我国军事情报的租客,体现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故B符合题意。李老师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并向学生传递国家发展声音,这是李老师在工作中的积极行为,不属于履行基本义务,故A不符合题意;王奶奶向居委会申报领取高龄津贴,这是享受权利,而非履行义务,故C不符合题意;俞鸿儒院士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并被评为“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更多的是对其成就的肯定和表彰,而非履行义务,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14.【答案】B【知识点】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解析】【分析】小张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市场监督管理局。这种维权手段是行政诉讼,故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故AC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诉讼,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依法维权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5.【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据材料“1949年”“……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故选C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51年,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表明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新中国成至今,台湾还未回归祖国,故“实现完全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新中国成立相的关史实。16.【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关的图片”,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微于1950年审核通过,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17.【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结合所学可知,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带领兰考人民治沙、抗灾防灾,身患癌症,仍顽强工作,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故选A项。王进喜,石油工人,用身体搅拌泥浆,被誉为“铁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雷锋,公而记私、助人为乐,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邓稼先,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中国导弹之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史实。18.【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建设成就”,结合所学可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损失巨大但仍取得一些成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所以②④⑤符合题意,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我国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建成了①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故①③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化大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19.【答案】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①为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②为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③为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④为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综上可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故选B项。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20.【答案】D【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可知,从③到④的变化时间是1960到1965年,国民经济由低谷逐渐回升、发展,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选D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1956年,对应的是①到②,与从③到④对应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对应的是②到③,排除B项。1958年,中央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对应的是②到③阶段,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坐标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21.【答案】(1)大西洋东岸,地中海西北部,欧洲西部,北接英吉利海峡,东临阿尔卑斯山脉。(2)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乳汁业发达;西欧市场广阔,需求量大;发达国家,生产技术先进;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等。(3)1、利用科技,互联网数字技术,模拟场馆,提升观众观赛体验感;2、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利于合成橡胶,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3、政策支持,赛会用餐,使用本国特色食品。【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法国属于欧洲西部发达国家,大西洋东岸,地中海西北部,北接英吉利海峡,东临阿尔卑斯山脉。(2)由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地处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乳汁业发达;西欧市场广阔,需求量大;发达国家,生产技术先进;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等。(3)由题意可知,可以借鉴经验如下:1、利用科技,互联网数字技术,模拟场馆,提升观众观赛体验感;2、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利于合成橡胶,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3、政策支持,赛会用餐,使用本国特色食品,等。【点评】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22.【答案】(1)北方地区;;非可再生资源。(2)自然条件: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山地丘陵多,沿海面积大,为光伏建设提供大量面积;人文条件:政策补贴,支持光伏产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高校多,技术先进等。(3)1、光伏是可再生资源,利于缓解山东依赖石油等传统能源问题;2、发展光伏产业,带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3、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利于环保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地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资源为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2)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发展光伏的优势在于自然条件: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山地丘陵多,沿海面积大,为光伏建设提供大量面积;人文条件:政策补贴,支持光伏产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高校多,技术先进等。(3)由所学知识可知,1、光伏是可再生资源,利于缓解山东依赖石油等传统能源问题;2、发展光伏产业,带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3、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利于环保等。【点评】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23.【答案】(1)增强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尊宪守宪的意识和能力。(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宪”在行动,漫画“有权不可任性”发人深省,它形象地揭示了权力不是放纵的工具,而是责任与约束。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依规,遵循宪法精神,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做到权为民所用,不可任性妄为。(4)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要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要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1)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根据展览活动的内容,拟定本次活动目的。符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2)此题要求指出如果你是第一展厅的讲解员,你会怎么介绍宪法的地位。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为展厅二中的漫画写一段解说词。根据“有权不可任性”等,说明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依规,遵循宪法精神,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做到权为民所用,不可任性妄为。(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说明第三展厅的内容启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宪法同行。概括材料内容,从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言之成理即可。(2)把握宪法的地位说明即可。(3)从权力的规范行使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4)结合教材这说明即可。24.【答案】(1)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自觉履行义务等。(3)投诉、举报等。【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宪法的基本原则”’的知识,分析温州开展“蓝电行动”的必要性。此题为原因类问题,把握宪法的基本原则,概括材料内容,可知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开展“蓝电行动”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2)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任选一个镜头,以“平安温州,你我共守护”为主题写一则新闻点评。围绕镜头内容,把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说明,言之成理即可。(3)此题要求指出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上述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参与监督。概括材料内容,联系监督的知识,说明可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参与监督。【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监督权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结合材料,联系宪法的基本原则说明即可。(2)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而说明即可。(3)考查明确,联系教材知识说明即可。25.【答案】(1)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有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2)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3)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巩固了新生政权,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指出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并说出横线句子意味着农村土地归属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内容,结合划线内容,可知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土改后农村土地有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实行“战略反攻”。回顾抗美援朝的背景说明即可。(3)此题要求例举2例“工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取得的成就。回顾教材知识,列举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符合实际即可。(4)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的项目驱动性问题的成果报告。回顾历史,把握建国后的成就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要论从史出,逻辑严谨,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围绕项目化学习活动内容,回顾教材知识,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