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呈祥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呈祥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资源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呈祥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一、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24三下·离石期末)植物的茎不仅能将枝和叶撑开、举高,更重要的是(  )。
A.吸收阳光 B.运输水分 C.呼吸空气.
【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故B正确,AC错误。
2.(2024三下·离石期末)下列适宜生长在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带的植物是 (  )。
A.香蕉树
B.骆驼刺
C.月季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骆驼刺适宜生长在温暖干燥的沙漠地带;香蕉树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月季适合生活在温暖的地区。B符合题意。
3.(2024三下·离石期末)小乐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 (  )。
A.鼓面没有受到外力 B.鼓面有所破损 C.鼓面没有振动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乐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振动。故选C。
4.(2024三下·离石期末)下列物品中最不易被分解的是 (  )。
A.塑料瓶 B.西瓜皮 C.落叶
【答案】A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不易腐烂的塑料袋,在自然界很难降解,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会破坏土壤、影响动植物生存,对环境影响较大。故A符合题意。
5.(2024三下·离石期末)5月26日这天,小明仰望天空观察云量,发现天空中的云量大约占天空的一半,下列符号中,符合此时天气情况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多少判断天气,天空中的云量占整个天空的1/4以上,小于3/4,属于多云;云量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属于晴天;云量占天空的比例大于3/4,属于阴天。5月26日这天,仰望天空观察云量,发现天空中的云量大约占天空的一半,此时天气情况是多云。与选项C天气符号一致。故选C。
6.(2024三下·离石期末)某地的最低气温是“零下十九摄氏度”,应写作 (  )。
A.19° B.-19℃ C.19℃
【答案】B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写数时,先写数字,再写单位,单位是“℃”。零下十九摄氏度写作-19℃。故选B.
二、明辨是非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7.(2024三下·离石期末)只要有水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就可以发芽。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故该说法错误。
8.(2024三下·离石期末)莲的地下茎和叶柄都有孔,有利于莲在水中更好地呼吸。(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莲的叶子有小刺,可以凝结水珠。叶子大,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藕有很多孔,可以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莲的地下茎藕和叶柄都有孔,可以储存空气,有利于莲在水中呼吸。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各部分形态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生存,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9.(2024三下·离石期末)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又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递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故题干说法正确。
10.(2024三下·离石期末)不同物体的导热性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11.(2024三下·离石期末)气温计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的顶端保持齐平,等示数稳定后再读取。题目观点正确。
12.(2024三下·离石期末)一天之中,风向是一定的,不会改变。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之中,风向不是一定的,风向会一直变化,不会固定不变。
三、生活运用
13.(2024三下·离石期末)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为什么选用这种材料 把下表补充完整。
物品名称 使用的材料 用这种材料的原因
铅笔 木头 可以削
尺子    
课本 纸  
文具盒    
橡皮 橡胶  
【答案】
物品名称 使用的材料 用这种材料的原因
铅笔 木头 可以削
尺子 塑料(金属) 质量轻、透明(结实、不易折断)
课本 纸 轻、薄、易书写、复印
文具盒 金属、塑料 可塑造性强、牢固
橡皮 橡胶 柔软、摩擦大、有粘性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和对材料的认识,铅笔使用的材料是木头,用这些材料的原因可以削;尺子使用的材料是塑料,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轻,不易折断 课本使用的材料是纸,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轻、薄、易书写、复印:文具盒使用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有可塑造性,牢固:橡皮使用的材料是橡胶,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柔软、摩擦大、有粘性。
14.(2024三下·离石期末)如图所示,百叶箱是气象部门必备的工具之一,请回答相关问题。
(1)百叶箱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叶窗式,是为了   。
(2)百叶箱的一面是门,方向   ,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箱内。
(3)百叶箱的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涂白漆,是为了多   一些阳光,避免箱体被烤得过热。
(4)百叶箱一般架设在草坪上,因为草坪上光和热的   影响最小。
(5)百叶箱的箱底离地面   米,是因为这时气温计离地面约 1.5米。这个高度测得的数据更具   。
【答案】(1)确保通风良好
(2)朝北
(3)反射
(4)反射
(5)1.25;实用价值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叫作百叶箱,是气象站和观测场最醒目的标志之一,通常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处的位置。
(1)百叶箱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叶窗式,一面是门,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这样可以确保通风良好。
(2)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百叶箱的一面是门,方向朝北,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箱内。
(3)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涂白漆,是为了多反射一些阳光,避免箱体被烤得过热。
(4)百叶箱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是因为草坪上的光和热的反射影响最小。
(5)百叶箱是气象站和观测场最醒目的标志之一,箱底通常放置在距离地面1.25米处的位置,此时气温低离地面1.5米,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化较为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常是人活动的高度,测得的数据更具实用价值。
四、实验探究
15.(2024三下·离石期末)夏季来临,气温发生了变化。小亮测量并记录了太原5月30 日这天 4个不同时段(6 时、10 时、14 时、18 时)的气温。
(1)由于匆忙,有几个数值小亮没有及时读,请在横线处写出6时和14 时气温表上的温度。
(2)观察小亮记录的4个不同时段的温度,可以发现一天中   时温度最高。
(3)某天小亮测得当天降水量为 12毫米,那么当天下的是   雨。
【答案】(1)16℃;26℃
(2)14
(3)中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1)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分析图片可知,A是16℃;C是26℃
(2)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是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日出前两小时左右。观察记录的4个不同时段的温度,可以发现一天中14时温度最高。
(4)降水量等级是按照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对照降水量等级表可知,当天降水量为12毫米,当天下的是中雨。
1 / 1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呈祥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
一、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24三下·离石期末)植物的茎不仅能将枝和叶撑开、举高,更重要的是(  )。
A.吸收阳光 B.运输水分 C.呼吸空气.
2.(2024三下·离石期末)下列适宜生长在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带的植物是 (  )。
A.香蕉树
B.骆驼刺
C.月季
3.(2024三下·离石期末)小乐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 (  )。
A.鼓面没有受到外力 B.鼓面有所破损 C.鼓面没有振动
4.(2024三下·离石期末)下列物品中最不易被分解的是 (  )。
A.塑料瓶 B.西瓜皮 C.落叶
5.(2024三下·离石期末)5月26日这天,小明仰望天空观察云量,发现天空中的云量大约占天空的一半,下列符号中,符合此时天气情况的是(  )。
A. B. C.
6.(2024三下·离石期末)某地的最低气温是“零下十九摄氏度”,应写作 (  )。
A.19° B.-19℃ C.19℃
二、明辨是非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7.(2024三下·离石期末)只要有水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就可以发芽。 (  )
8.(2024三下·离石期末)莲的地下茎和叶柄都有孔,有利于莲在水中更好地呼吸。(  )
9.(2024三下·离石期末)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又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  )
10.(2024三下·离石期末)不同物体的导热性是一样的。
11.(2024三下·离石期末)气温计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  )
12.(2024三下·离石期末)一天之中,风向是一定的,不会改变。 (  )
三、生活运用
13.(2024三下·离石期末)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为什么选用这种材料 把下表补充完整。
物品名称 使用的材料 用这种材料的原因
铅笔 木头 可以削
尺子    
课本 纸  
文具盒    
橡皮 橡胶  
14.(2024三下·离石期末)如图所示,百叶箱是气象部门必备的工具之一,请回答相关问题。
(1)百叶箱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叶窗式,是为了   。
(2)百叶箱的一面是门,方向   ,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箱内。
(3)百叶箱的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涂白漆,是为了多   一些阳光,避免箱体被烤得过热。
(4)百叶箱一般架设在草坪上,因为草坪上光和热的   影响最小。
(5)百叶箱的箱底离地面   米,是因为这时气温计离地面约 1.5米。这个高度测得的数据更具   。
四、实验探究
15.(2024三下·离石期末)夏季来临,气温发生了变化。小亮测量并记录了太原5月30 日这天 4个不同时段(6 时、10 时、14 时、18 时)的气温。
(1)由于匆忙,有几个数值小亮没有及时读,请在横线处写出6时和14 时气温表上的温度。
(2)观察小亮记录的4个不同时段的温度,可以发现一天中   时温度最高。
(3)某天小亮测得当天降水量为 12毫米,那么当天下的是   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故B正确,AC错误。
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骆驼刺适宜生长在温暖干燥的沙漠地带;香蕉树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月季适合生活在温暖的地区。B符合题意。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乐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振动。故选C。
4.【答案】A
【知识点】塑料
【解析】【分析】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不易腐烂的塑料袋,在自然界很难降解,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会破坏土壤、影响动植物生存,对环境影响较大。故A符合题意。
5.【答案】C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多少判断天气,天空中的云量占整个天空的1/4以上,小于3/4,属于多云;云量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属于晴天;云量占天空的比例大于3/4,属于阴天。5月26日这天,仰望天空观察云量,发现天空中的云量大约占天空的一半,此时天气情况是多云。与选项C天气符号一致。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写数时,先写数字,再写单位,单位是“℃”。零下十九摄氏度写作-19℃。故选B.
7.【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故该说法错误。
8.【答案】正确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莲的叶子有小刺,可以凝结水珠。叶子大,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藕有很多孔,可以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莲的地下茎藕和叶柄都有孔,可以储存空气,有利于莲在水中呼吸。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各部分形态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生存,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递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故题干说法正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的顶端保持齐平,等示数稳定后再读取。题目观点正确。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之中,风向不是一定的,风向会一直变化,不会固定不变。
13.【答案】
物品名称 使用的材料 用这种材料的原因
铅笔 木头 可以削
尺子 塑料(金属) 质量轻、透明(结实、不易折断)
课本 纸 轻、薄、易书写、复印
文具盒 金属、塑料 可塑造性强、牢固
橡皮 橡胶 柔软、摩擦大、有粘性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书包里的物品和对材料的认识,铅笔使用的材料是木头,用这些材料的原因可以削;尺子使用的材料是塑料,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轻,不易折断 课本使用的材料是纸,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轻、薄、易书写、复印:文具盒使用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有可塑造性,牢固:橡皮使用的材料是橡胶,用这些材料的原因是柔软、摩擦大、有粘性。
14.【答案】(1)确保通风良好
(2)朝北
(3)反射
(4)反射
(5)1.25;实用价值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叫作百叶箱,是气象站和观测场最醒目的标志之一,通常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处的位置。
(1)百叶箱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叶窗式,一面是门,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这样可以确保通风良好。
(2)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百叶箱的一面是门,方向朝北,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箱内。
(3)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涂白漆,是为了多反射一些阳光,避免箱体被烤得过热。
(4)百叶箱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是因为草坪上的光和热的反射影响最小。
(5)百叶箱是气象站和观测场最醒目的标志之一,箱底通常放置在距离地面1.25米处的位置,此时气温低离地面1.5米,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化较为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常是人活动的高度,测得的数据更具实用价值。
15.【答案】(1)16℃;26℃
(2)14
(3)中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1)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分析图片可知,A是16℃;C是26℃
(2)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是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日出前两小时左右。观察记录的4个不同时段的温度,可以发现一天中14时温度最高。
(4)降水量等级是按照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对照降水量等级表可知,当天降水量为12毫米,当天下的是中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