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1.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分析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了解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基础知识知识点0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冷战期间和平与发展的表现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70年代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2、从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以来,对局部战争多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3、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4、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成为它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利因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知识点02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发展受到挑战发展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这个状况至今基本没有改变。(二)安全受到挑战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战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至今没有解决;2011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导致大量难民,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益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知识点03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一)国际合作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2)改革原有的全球的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3)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二)中国方案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1)一方面,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三)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1)理论来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中国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率先力行。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表明了中国正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达标检测1.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A. 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B.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C. 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D. 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2.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被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出当今( )A.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3.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音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引发国际争端,遭到阿拉伯国家和法德等欧盟国家的反对。2018年1月9日韩国和朝鲜在板门店韩方一侧“和平之家”举行朝韩高级谈,双方就朝鲜参加平昌冬奥会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这些现象说明( )A. 世界和平之路任重道远 B. 美国是世界麻烦的制造者C. 政治多极化有利于稳定 D. 协商无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1948年9月,美国一份备忘录当中提到“中国的共产主义对我们的安全将无足轻重,只有当中国成为苏联附庸时,他才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潜在的严重的威胁。”这表明当时( )A. 美国对中国的革命采取中立态度 B. 美国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C. 美国已有放弃敌视中共政策意愿 D. 美国全球战略影响美国对华态度5.哈佛大学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这最能说明A. 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动荡的并存 B. 世界形势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C. 广泛又快速的信息传播令人恐怖 D.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6.二战后,美国逐渐改变重欧轻亚的援助计划,一方面加强对菲律宾经济援助,帮助亲美的菲律宾政府稳定政局,另一方面帮助菲律宾政府镇压共产党领导的胡克运动。这一政策转变( )A. 使菲律宾丧失国家独立 B. 标志着冷战开始扩展到亚洲C. 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D. 确立了美菲平等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