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学案检测-【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学案检测(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静女》学案检测-【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学案检测(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静女》学案检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有关常识,识记《诗经》六义。
2.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通过对诗歌形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表现的感情。
3.分析诗中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
二、学习过程
(一)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它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二)诗经“六义”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它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和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飨。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及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 ,形象生动地使本体的特征更鲜明突出。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三)整理归纳文中的通假字
1、爱:
2、见:
3、说:
4、女:
5、归:
6、匪:
(四)分析诗歌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特点。
(五)“彤管”“荑草”作为本文的主要意象,其象征意味分别是什么?
(六)本诗主旨。
答案
(三)通假字见课下注释
(四)女子:通过侧面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静女娴静美好、活泼俏皮、多情率真、大胆开放的人物形象。(俟我于城隅、贻我彤管)
男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男子真诚守信、痴情憨厚的人物形象。(搔首踟蹰)
(五)彤管如火象征爱情真挚热烈;
荑草如雪象征爱情质朴纯洁。
(六)诗歌反映了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