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言文全解精练醉翁亭记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中进士,后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欧阳修任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文学上,欧阳修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语言流畅自然:词风婉丽,承袭南唐余韵。他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诗文方面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作品简介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尽管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治下百姓的生活安定,再加上那里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欧阳修感到无比宽慰。但是当时整个北宋王朝都沉溺于现状,不思进取,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无法消除国家的积弊,这些又使得欧阳修深感忧虑和痛苦。《醉翁亭记》一文就作于这个时期,表现了作者悲喜杂糅的复杂心情。22醉翁亭记中心思想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暗示出作者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也体现了其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的难言的苦衷。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本文的思想情感紧扣一个“乐”字,“醉”中之乐犹如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接着,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2.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却先不说,埋下伏笔,直到文章结尾,才告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产生了首尾呼应的效果。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又照应了前文的“暮而归”。文中处处注意呼应,使得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3.语言格调清丽,变化灵动。本文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而且,全文几乎全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文言文注释及评折名师点评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古今异义环滁:环绕着滁州城。1.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2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接训练中考对接一、1.(1)A(B、D读shd,C读shuo.)一、1.著我旧时裳2.萧关逢候骑(2)D(D读sà0,其他都读sa0。)3.干戈寥落四周星4.绿杨阴里白沙堤(3)B(A读zhē,C读shé,D读z。)5.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6.无案牍之劳形2.(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广7.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义的文化政治、思想、文化(3)太阳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国革命的光辉前途二、1,只识弯弓射大雕3.(1)“舞”“驰”两个动词的使用,侧面描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山原,刻画了祖国山河的宏伟形象,生3.含义相同。“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同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时,通过拟人手法,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4.上阕:描写;下阕:议论。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民族自豪感。(2)不能删去。“只”岳阳楼记和前面的“输”“逊”相照应,说明成吉思汗只能以武力征服天下,而不能文治天下。对接训练4.(1)望惜(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一、l.zhéxi6 n shang ya hui xiao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sao fei yào chan ting xi色出其里(3)江山如此多娇(4)嬴政2.(1)同“俱”,全、皆(2)指天气放晴灭六国,统一度量衡刘彻颁行“推恩(3)景象(4)详尽(5)在…之前令”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匡胤3.A4.D5.C杯酒释兵权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6.(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5)略高处江湖之远(2)因己而悲心旷5.略(任选一句进行批注即可)神怡,宠辱偕忘二、1.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的赞美,对封建主7.(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义的侧面的批评,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阶级要领导世界的壮志豪情。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2.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要领(2)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导世界的壮志豪情。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二、(一)1.D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2.(1)日光(2)圆形的玉(3)持、执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下文的描写,3.(1)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做好铺垫。天空。(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绿,广阔无际。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4.第一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17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3《醉翁亭记》(共12页,pdf版).pdf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参考答案(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