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言文全解精练湖心亭看雪作者简介张岱(1597一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出生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人山”著书以终。他的小品文,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以及自己过去的生活,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其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文学名著,以及史学名著《石匮书》。作品简介《湖心亭看雪》收录在张岱的回忆录《陶庵梦忆》中,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中心思想文章以精练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以及遇到的湖心亭上的人,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体现了他的故国之思。写作特点1.写景时采用了白描手法。34湖心亭看雪“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痕”“点”“芥”“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却写出了作者视线的移动、小船的荡漾和景物的变化,着笔空灵,使人浑然不觉。2.结尾融点、染于一体。文章结尾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文情荡漾,余味无穷。文言文注释及评析名师点评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古今异义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1.余住西湖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更定矣,余筝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古义:我。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今义:剩下。更定:晚上八时左右。拏:撑(船)。拥露(cU)衣炉火:襄希裘皮衣服,图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着火护。毳,乌兽的细毛。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古义:古代罚酒用的酒杯。往湖心亭看雪。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今义:白色。雾淞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沅砀,白气弥漫的样子。3.是日更定矣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古义:这。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今义:判断词。长堤一痕:指西湖长提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茶、舟中人两三粒词类活用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1.大雪三日而已。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人影罢了。2.是金陵人,客此评析:开头点明时间、地点,之后以空灵之笔描绘湖中雪景,使读者从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所寄托的人生渺茫的客:名词作动词,客居。慨叹。3.拥衣炉火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炉火:名词作动词,带着炉火。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35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接训练中考对接一、1.(1)A(B、D读shd,C读shuo.)一、1.著我旧时裳2.萧关逢候骑(2)D(D读sà0,其他都读sa0。)3.干戈寥落四周星4.绿杨阴里白沙堤(3)B(A读zhē,C读shé,D读z。)5.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6.无案牍之劳形2.(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广7.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义的文化政治、思想、文化(3)太阳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国革命的光辉前途二、1,只识弯弓射大雕3.(1)“舞”“驰”两个动词的使用,侧面描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山原,刻画了祖国山河的宏伟形象,生3.含义相同。“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同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时,通过拟人手法,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4.上阕:描写;下阕:议论。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民族自豪感。(2)不能删去。“只”岳阳楼记和前面的“输”“逊”相照应,说明成吉思汗只能以武力征服天下,而不能文治天下。对接训练4.(1)望惜(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一、l.zhéxi6 n shang ya hui xiao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sao fei yào chan ting xi色出其里(3)江山如此多娇(4)嬴政2.(1)同“俱”,全、皆(2)指天气放晴灭六国,统一度量衡刘彻颁行“推恩(3)景象(4)详尽(5)在…之前令”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匡胤3.A4.D5.C杯酒释兵权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6.(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5)略高处江湖之远(2)因己而悲心旷5.略(任选一句进行批注即可)神怡,宠辱偕忘二、1.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的赞美,对封建主7.(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义的侧面的批评,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阶级要领导世界的壮志豪情。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2.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要领(2)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导世界的壮志豪情。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二、(一)1.D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2.(1)日光(2)圆形的玉(3)持、执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下文的描写,3.(1)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做好铺垫。天空。(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绿,广阔无际。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4.第一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17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4《湖心亭看雪》(共9页,pdf版).pdf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参考答案(pdf版).pdf